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发展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银行同业的高度关注。不仅如此,最新榜单显示,中国本土商业银行成功闯入千强俱乐部的已达31家,比上年增加5家,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而且上榜的银行名次普遍前移。在这一尺度面前,中国商业银行表现出了如此强劲的势头,给国人以极大的鼓舞!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因为从这种视角进行考察,中国商业银行的状况并不乐观。

一、话题的引入

进入21世纪,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中,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国有商业银行省市合并、不良资产剥离、财务重组、股改上市和结构调整与战略转型等一系列举措之后,商业银行的体系不断完善,其风险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快速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银行的资本规模与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市值快速提升,在国际上的相关排名也迅速前移。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银行同业的高度关注。2007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06年度全球1 000家最大商业银行排行榜,在以一级资本规模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前十名榜单上,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中国银行(简称中行)分别以591.66亿美元和525.18亿美元赫然名列第七名和第九名[1]。不仅如此,最新榜单显示,中国本土商业银行成功闯入千强俱乐部的已达31家,比上年增加5家,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而且上榜的银行名次普遍前移。如果考虑到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行)2007年9月份在国内A股上市筹集570多亿元人民币资本金的现实,可以预见的是在2008年的前十名单中,我们一定会看到建设银行亮丽的身影。英国《银行家》杂志推出的全球商业银行排名,历来被视为全球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最权威评估标尺。在这一尺度面前,中国商业银行表现出了如此强劲的势头,给国人以极大的鼓舞!

事实上中国的商业银行同时还收获了更多的鲜花与荣誉:美国《财富》杂志2007年7月刊公布了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按2006年度营业总收入计,中国工商银行以368.329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70位,排名较2005年上升了29位。更令人兴奋的是,在沪深A股和香港股市“大牛市”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值节节攀升,2007年8月10日,中国工商银行笑傲群雄,超过花旗银行(简称花旗)登上了全球银行业市值的榜首,在全球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第四……

由于人们对数字的天然崇拜,所以习惯于引用那些有优势的指标来证明自身的强大,而对那些“不好看”的指标往往采取回避或视而不见的态度。正是在国人这种“大就是好”的认知逻辑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就这样轻松地跻身于世界银行的巨擘之林,前几年还“濒临技术破产”,似乎几大举措就将其改造为一个新的“金融巨人”。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的前身后世颇为坎坷,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个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商业银行体系,20年前仅仅是国家的财政出纳和一般结算工具。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大政方针逐渐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中国银行体系的恢复和重建才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恢复了其独立的部级单位地位,由此中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大幕才徐徐拉开。从1979年初开始,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国家相继恢复和设立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简称农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专业银行,1986年交通银行重组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银行。其后,作为改革试点和国有专业银行补充的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简称招行)、深圳发展银行(简称深发展)等一批股份制银行也相继成立,在中国银行体系中引入了竞争机制。1994年又陆续建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国有专业银行也开始了其商业化改革的痛苦历程。1995年后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逐步出现,外资银行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国内的银行业体系渐趋成型。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实现的。在这个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一系列规则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是靠“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才逐步实现的。由于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经验,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发展过程,虽然每一个时期都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但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诸如机构网点的快速扩张、经营管理混乱、不良资产迅速积累、资本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依靠政府信用作为后盾、技术上已经破产等,不一而足。而中国加入WTO,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承诺,将转型中的中国银行业几乎逼上了绝境。在“武装到牙齿”的外资银行面前,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已上升成了关系到民族银行业存亡的沉重话题,也拉开了中国银行业“五年跑步前进”的序幕。在政府的主导下,先易后难、一行一策的财务重组和股改上市工作逐步完成,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财务实力、产品开发、机构优化等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在2006年底中国按照加入WTO协议全面开放金融业后,在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中国商业银行并不像有的人预料的那样仅仅是毫无反抗能力的“羔羊”,它已经显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实力。

众所周知,中国商业银行的成长有着深刻而特殊的国情背景,这些国情背景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辉煌或困局的后面都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在短短二十多年间,中国商业银行不仅要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角色,更要逐步建立起现代商业规则下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运营体系,以跟上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银行业前进的步伐。由于长期以来被当成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器以及发展的配套环境看待,金融领域的改革安排极大地滞后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因此,从这些角度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的任何成就,即使只是资本和资产规模上的排名都来之不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但是,用行业的通行标准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业远没有到欢呼胜利的时候。掩盖在这些数字表面之下的真实,或许需要足够的冷静加以挖掘。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成长成就的同时,还必须以行业运行的通行标准、用比较的眼光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真实状况。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因为从这种视角进行考察,中国商业银行的状况并不乐观。

实际上,虽然英国《银行家》杂志的排名榜是一种公认的权威,但是这一排名也受到了非常广泛的质疑,认为它存在明显的缺陷:它仅仅是一定时间段内一些数据指标的比较,对于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其他要素分析不够,如制度因素、市场结构等,所以不足以衡量和评价一国某一银行及该国银行的总体实力和竞争能力。一般认为,对商业银行进行整体评价,应从财务实力、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盈利水平、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而不仅仅是资产规模和资本规模,而这些方面恰恰是中国商业银行的“短板”。在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评级中,虽然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各项评级已得到了一定的上调,基本摆脱了“负面”的评级结果,但均处于较低状态,并不能达到最高水平,与花旗、汇丰等国际活跃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2]。这似乎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实力一个相对真实的评价。

或许,盈利能力更能全面说明这一问题。长期稳定的盈利及市值的不断增长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一家银行好坏的根本标准。比较国内主要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主要财务指标会发现,尽管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建立起雄厚的资本规模和巨大的资产规模,但其所表现出来的经营管理能力却难以让人乐观。从资本回报和资产回报来看,国际先进银行长期平均资本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分别在20%和1%以上,一些顶级的国际先进银行更是保持在30%和1.5%以上。国内盈利能力较好的银行的平均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分别在15%和0.5%左右。就资产收益率而言,同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商业银行并不是0.5%的差距问题,而是几个竞争级次的概念,每0.1个百分点都意味着银行盈利能力一次质的提升。

因此,从总体上把握,当前的中国商业银行无疑是“规模大而能力较弱”的。这一局面的形成,和国情因素有莫大的干系,其中受制最多的当属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是从传统的行政管理中转型而来,在长期垄断经营的过程中,在商业银行这样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追求规模几乎是任何一个银行业经营管理者的原始情结和本能冲动。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即有“做大便是做强”的朴素看法,银行的发展战略也难免深受影响,在传统的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下,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追求资产规模、市场份额、全球影响、产品和市场多样化的倾向。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再加上制度上的缺陷,内部管理较为薄弱,金融创新不足等原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普遍较弱。

即使是后来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高管人员、核心业务人员大多是从国有银行转型而来,其思维方式、经营理念、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留有国有银行的痕迹,其经营模式、网点布局、业务体系也多是拷贝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相关模式;另一方面,在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简称交行)五大银行——的垄断下,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挤压,在市场的夹缝中生存的现实,也迫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大做强。因此,无论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选择规模扩张就成为必然,这种必然的选择往往导致经营的粗放与效益的低下,与真正的商业化、市场化经营还有较大的距离。在金融业全面开放后,面对外资银行的咄咄逼人的攻势,这种竞争能力的劣势已十分明显。

认清中国商业银行规模大而能力弱这一“表面下的真实”,意味着在为“辉煌成就”而感到兴奋或欣慰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来重新审视自身的竞争和发展战略,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外资竞争威胁迫在眉睫、金融安全日益关乎国计民生的今天,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是银行业的能力和竞争的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