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与开放互进理论

改革与开放互进理论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是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会议后,在实践中创立起来的,在实践中丰富起来的,直至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会议后,还在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将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发展。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这将是中西部地区战略深入的具体行动内容。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是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会议后,在实践中创立起来的,在实践中丰富起来的,直至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会议后,还在继续丰富和发展中。概括过去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改革与开放互进,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深化改革,改革与开放共生共进,改革以开放而存在,开放以改革而存在,形成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体系,渐进改革,梯度开放,内容十分丰富。

2.6.1 渐进改革理论

渐进式改革,先试点,再扩面,以点带面。不搞“休克疗法”,不下“猛药”,不搞“大乱大治”,改革的深度和强度适应社会的承受能力,适应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国家的经济支撑能力。

1.改革从农村改革起步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业稳则国家稳。“改革”从农村改革起步,改变过去人民公社的集体耕种管理方式,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很快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使粮食产量迅速增长,逐步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逐步从短缺经济中走出来。

2.开放从建立特区开始

建立特区是开放的开始,在临近经济发达的港澳地区建立特区,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为特区,特事特办,打破传统计划经济和封闭循环的经济运行方式,开展国际贸易,过境贸易、三来一补贸易,引进外资,由此打开国门。随后,特区经验扩展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形成了整个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势头,并逐步向内地扩散。

3.国有企业改革转型

国有企业改革,简政放权,实行承包经营,分类实行关、停、并、转,运用竞争机制逐步淘汰弱势企业。职工身份转变,由“终身制”转变为“合同制”,由“铁饭碗”转变为“泥饭碗”。企业性质由“工厂制”转为“公司制”,由“计划化”转为“市场化”,由没有经营职能转变为具有经营职能。发展非国有经济,引入外资经济,引入民营经济。改革逐步深入。

4.国家治理能力现代

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战略部署,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5.“一国两制”理论

创立并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前景。

6.民主政治理论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2.6.2 梯度开放理论

1.梯度开放路径理论

中国开放的路径是:点开放→带开放→面开放;产业开放→区域开放→金融开放;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放→沿海地区开放→内陆重点城市开放→中部地区开放→西部地区开放→全国开放。是以“梯度开放”和“逐步深入”为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的。

改革开放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推进性,先设点,再扩面;先沿海地区,再向内地扩散。国土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沿边三大地带,实行由沿海向内地扩展的开放格局。先特区,再沿海开发区,再沿海开放城市,再内陆重点城市,再内陆地区的改革开放发展格局。

将国土面积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即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高原地区。这既是地势高度的落差,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也是改革开放深度的落差,呈现出“山越高经济越落后”、“山越高开放程度越低”、“开放程度越低经济越落后”的特点。

地区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直接正相关,如果继续采用“梯度发展”的思路和做法,中西部地区将永远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后进状态,中西部地区优势永远难以有效发挥,全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标将永远难以实现,改变这种做法不仅仅是中西部地区人民的强烈愿望,而且也是一场理论变革和战略变革。

2.网络开放经济理论

从全国总体考虑对外开放,地区经济差异既有自然生态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中西部地区包括18个省、自治区,其面积占全国的86%,人口占全国的58%,地处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政府积极推进“西部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注入活力。“三大战略”已经指明了中西部地区发展方向。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这将是中西部地区战略深入的具体行动内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应运而来,网络布局理论应运而生。

网络开放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以现代交通网络和现代通讯网络为载体,以区域大中型城市为发展极,形成极化效应,沿着经济通道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四个流的极化与扩散。行政区被弱化,经济区、流域区、功能区、生态区成长性加强。

以中心城市为点,交通干线为路而联通起来的网络结构。

商机沿海分布,沿长江分布,沿边境线分布,沿铁路和高速公路分布。

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代表的新型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3.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的历程在区域领域基本是从沿海向内地、从南方向北方、由东部向西部、从特区向内陆。理论上、政策上和方法上逐步形成了七大基本理论,即,

一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

二是经济特区理论。以创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为典型。

三是招商引资理论。吸引外资、创办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

四是沿海开放城市理论。开放14个沿海地区城市。

五是梯度转移理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向中部地区扩散,再向西部地区扩散。

六是出口扶持理论。鼓励企业出口产品、劳务,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七是产业分工理论。东部地区利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农民工)和原材料资源,为国际企业做OEM。(见图2-6-1七大开放理论内容结构图)。

图2-6-1 七大开放理论内容结构图

【注释】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页。

[2]资料来源:张玉杰,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第三次版图瓜分,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12月23日。

[3]资料来源:法制晚报,2011年4月10日。

[4]资料来源:K.Buyss & A.Verbke,2003,Proactive strategies:Strateholder mamagement perspectiv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mal,24:453~470.

[5]迈克尔·赫德森著:《金融帝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8月,第404页。

[6]怀特计划:由哈里·怀特提出(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凭借战后美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二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他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提议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怀特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

[7]科林·里德,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曾任纽约州立大学普拉茨堡分校经济系主任,执教25年,美国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研究员,印度尼西亚财政部长顾问,著作有《经济为何恐慌》《经济危机经济学》《帝国的兴衰》等。

[8]杨洁勉:新型大国关系,理论、战略和政策建构,www.Aisixiang.com.2014年1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