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所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两课”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势在必行。江泽民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的困难和压力。在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安全和稳定,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决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地经受住了一场政治领域风险的严峻考验,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奋勇向前。

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基本建设和学科建设。“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是:把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一、深化教学改革,确立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课程体系

1.深化原有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发〔1985〕18号)的要求,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课程设置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了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有些学校反映不少学生不爱上政治课。这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真理应当是极具吸引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改革。

原有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门课程相对集中地讲授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此外,1995年起实行周五工作制后,显得内容偏多。还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高中政治课和高中政治课以及各门马克思主义课程之间均有一定重复。而“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由于学科和师资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学校认为开设这门课程困难比较大,实际上很多学校是分解为几门课程进行讲授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很多学校与教师也希望能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

更主要的是,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所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两课”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2.“98方案”出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的课程方案

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1993年全国高校党建会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两课”教学改革的任务。经过几年的调研,进一步总结“两课”教学改革经验,听取教师和专家的意见,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理论学习的新要求之后,原国家教委党组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于1997年形成了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调整规范“两课”(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意见。其指导思想主要是:①“两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②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原则,全面地反映中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着力于提高教学效果。③要总结和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经验和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从高校当前的实际出发,体现教学改革工作的连续性和开拓性的统一:注意各部分课程的衔接,注意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衔接,做到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减少重复。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1997年提出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并提交给全国高校第六次党建会征求意见,讨论修改。1998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教育部党组的汇报,研究了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和“两课”教学与改革问题,确定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98方案”。江泽民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亲自讨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方案,这是史无前例的。

3.“98方案”的特点和优点

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批准的“两课”课程新方案,是一个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一致的新的教材体系。新的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需要。新方案的具体安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品德课有三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

其中,在大学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54学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理工类40学时、文科类36学时)、“毛泽东思想概论”(理工类36学时、文科类54学时)、“邓小平理论概论”(70学时);对文科生还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6学时)。思想品德课:“思想道德修养”(51学时)、“法律基础”(34学时)和“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

专科的课程设置是:二年制专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6学时)、“邓小平理论概论”(60学时)。三年制专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50学时)、“毛泽东思想概论”(40学时)、“邓小平理论概论”(60学时);二年制和三年制专科思想品德课有“思想道德修养”(40学时)、“法律基础”(28学时)。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类开设,54学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类开设,72学时)。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工类开设,54学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类开设,54学时)。各层次各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

新方案与“85方案”相比,有以下调整:①从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分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和“资本主义论”部分)两门课程;②将“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③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以及1956年以后的“中国革命史”部分调整合并,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④文科类专业开设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更名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新的课程体系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置,其中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类是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置,也就是“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第三类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置,其中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这三种类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第一类是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一般原理;第二类是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即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般原理,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第三类具有应用性质,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或个别原理。

这个课程体系的特点是:第一,体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指导思想;第二,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第三,体现了必须准确、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要求;第四,体现了以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目标。总之,新体系在体现理论和实际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1]

二、加强高校“两课”教学基本建设和学科建设

党的十四大以后,国家教委就明确规定,在新形势下深化高校“两课”改革的重点,是把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两课”教学的中心内容,并且根据十四大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统编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本》和《原著选编》,供教学使用。

1998年5月~6月,教学改革新方案确定以后,在教育部社政司的主持下,制定了各门课程的教学要点,并着手编写教材。新课程的教学要点对“两课”教育教学起了重要作用。以后又根据形势的发展多次对各门课程的教学要点及时进行了修订,使新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完善、更科学。

为了保证质量和编写教材的严肃性,教育部于1998年8月发出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公共课)教材建设及管理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两课”教材实行分级规划管理。教育部在组织、指导高校“两课”教材建设方案,主要负责以下工作:①组织编写制定“两课”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②根据需要直接组织编写出版供高校选用的全国通用教材;③组织对省级部门组编教材的评审工作,并从中选出供全国高校选用的推荐教材,各省也可以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适应本地区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编写供本地区选用的教材。每门课程的教材限编一本。各个学校原则上不再自编教材。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不得限制高校在选用全国通用教材方面的自由权。各高校选用教材时,要着眼于教材的质量、权威性和适用性,优先选用获奖教材。这项决定总的说来,执行得较好。

随着“两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参考资料建设工作也得到了加强。教学参考资料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典文献的选编。为了加强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部社政司与中共中央编译局共同组织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育部社政司还组编了《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以及相应的《导读》。二是对“两课”教学中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探析的教学参考资料编写。三是其他一些参考资料编写,如现当代著名思想家、有影响的理论家的观点选编,尽管这些资料可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选编这些资料,再加上必要的评论,对“两课”教师以及大学生了解和理解当代各种思潮,增强理论鉴别力,确立正确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教育部社政司还推出了一批音像教学参考资料。

2.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方面,也是一门科学。只有从科学的高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把它当作一门社会科学,才能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增强学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继承了革命战争时期的解放区的优良传统,在高等院校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的政治理论课程;在师范院校,设立了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师,与现在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完全相同。开设的主要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等类;至于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面,虽然一直持续不断,并且有所发展,但是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真正健康快速的发展。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深入发展,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讨论,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作为一门科学加强研究,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一门专业”。

1984年,教育部在全国12所高校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科专业。目的是为党政机关特别是高等学校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

1984年6月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在6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主要培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1987年5月11日,国家教委在《关于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认识的一个升华。

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继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必须由专职人员作为骨干,并且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还指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1987年,全国有11所高等学校分别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本科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哈尔滨工业大学还试办了“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生班。

1990年,教育部在全国分别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含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等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委制定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两课’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

1997年,国务院学院委员会、国家教委经过调整后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的名称修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到200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全国已有28个博士点(含一级学科授权)。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意见》要求,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领导,规划和指导学科建设与发展。要不断总结学科发展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通知指出,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根据调整后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批准增列了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一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近二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突飞猛进,成效喜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和迅速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研究、建设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特别是随后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保证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健康发展。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获得了大发展。第三,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大普及,不仅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支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较好的认同。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个学科的迅速发展,也给自身的建设带来不少难度大且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三、“98方案”实施期间高校“两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索

在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挑起了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这十三年来,我们党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和基本政策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普通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渠道。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普通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加强自身基本建设和学科建设,成效斐然。但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仅就“98方案”实施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2]

(1)“两课”社会实践组织上缺乏规范性。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两课”教学方案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在规范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上功不可没。但是,在这个方案中,仅就“两课”各门课程的设置、内容、讲授学时等作了相关规定,而对教学实践环节的实施未作任何可操作的明文规定,导致教学实践环节在学校具体实施时主管部门不定、学时不明和经费不清等。总之,国家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对于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科学设置缺乏明文规定,使各高校在实施“两课”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时无据可依。

(2)对“两课”社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两课”实践教学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辅助活动,其组织安排过程要比一般的课堂讲授复杂得多,涉及教务部门的教学安排、财务部门的经费支出、教学院系的人员安排、学生的培训与考核、项目与场地的联系确定等。因此,它是一项繁杂费力的系统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困难问题,需要校领导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要有一整套细致周密、规范可行的统一安排与组织部署。

在许多高校中,有些领导对“两课”本身就不重视,拿出专门的时间和专项经费搞实践教学更难以想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当前许多高校并没有真正确立学生本位、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人们越来越关注高等院校的社会评价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大学排名,这是部分因素。像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等这类短期内难以作出评价,也无益于直接提升学校排名的“长线”工作较少引起高校领导的真正重视,更难以被提上切实保障、力争实效的议事日程。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高校迅速扩招、财政收支大幅增长的今天,相当数量高校的“两课”经费不见增长或增长缓慢,实践教学环节应当配置的教学资源被不断地挤占,“两课”社会实践教学所必需的物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等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3)对“两课”实践教学内涵理解不一致。对“两课”实践教学的理解各种各样,有的相互交叉。有的学者认为,“两课”实践教学有三种形式:①课内实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和演讲活动,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②校内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校园文明建设等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提高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③校外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在家乡所在地进行调研等,让他们在社会时间中充分进行情感体验和智力参与,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有的学者把“两课”实践教学看成和课堂教学相对,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辅助活动,认为它区别于课堂理论教学,是利用社会实践空间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参观、实地调研、现场参与、共同研讨等形式。这种观点仅仅把实践教学的外延界定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内。有的学者把“两课”实践教学看作和理论教学相对的、能够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内容的直观性、对象的互动性的教学模式。比如,认为“两课”按照教学内容、方法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在这种观点中,除了社会实践之外,学生的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听报告、看影片也被纳入实践教学中来,把实践教学的外延扩大到包括与社会实践相对的学生自我实践。还有学者把“两课”实践教学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认为狭义的“两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两课”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广义的“两课”实践教学是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体现在“两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更多地体现在“两课”的课堂教学之外。他们认为,“两课”实践教学模式,应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书本知识、书本理论传输的教学模式,变单一的书本知识传播、书本理论灌输为知识传播、理论灌输、方法传授和能力培养以及教学互动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种“两课”实践教学与传统的“两课”课堂理论教学模式相比较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第一,教学相长。教师学生互为主体,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技能、方法、理论思考和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参与者。完全可以把这样的“两课”教学理解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充当学生这一演员的导演。第二,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传统的“两课”课堂理论教学,往往只局限于学校的教室,而他所讲的实践教学,既有课堂的实践教学,又有课外的实践教学。而课外的实践教学又可以和社会实际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两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三,感性体验和理论思维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这样的环节后,就会使得原有的“两课”单一书本理论知识传授变成为书本理论思维和实践感性体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两课”实践教学操作困难多,难度大。由于“两课”教学内容或者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普遍规律,或者是经济社会的一般进程和重大事件,或者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因此,其实践教学难以在狭小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里进行,而只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里进行,其实践对象和范围具有宏观性。这就给“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内容安排和组织实施带来一系列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第一,“两课”实践教学课堂的选择。“两课”实践教学的课堂在社会。但社会并不会自发地成为“两课”实践教学的课堂。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有益的教育资源,也有许多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社会成为“两课”实践教学课堂的前提是,任课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的,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取舍。由于“两课”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宏观性和社会生活的广阔性,“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的确定和场所的选择,要比理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困难得多。第二,“两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以社会为课堂的“两课”实践教学,涉及校内、校外各个方面,又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和指导教师,单靠任课教师来组织安排是难以胜任的“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那么,怎样组织实施?靠哪些人来组织实施?这是目前困扰许多学校的主要问题。第三,“两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两课”不同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如何体现共同性和差异性?如何处理好评估指标稳定性与实践活动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尚待进行深入研究。

(5)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严重不足。①“两课”实践教学的选题资源没有充分开发与整合。“两课”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教学成效和检验学生运用理论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实践选题的确定一定要体现规律性和时代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各任课教师的单兵作战和选题的互不统属,特别是由于个人学识、阅历的不同,实践选题因教师而异,深浅难易差异很大,未形成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统一的选题题库;规律性实践选题少,临时性实践选题多,不具有长效性;科学性、实效性的实践选题少,与“两课”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学生自主选题多;对学生有见地的自主选题研究和借鉴少,敷衍指导和走马观花式地对待学生调研报告的情况多。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的选题长期得不到科学地、系统地规划,很难实现“两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②“两课”实践教学的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地开发与整合。“两课’实践教学环节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类似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用教师或“两课”教学部门的微薄力量去驾驭全校性的“两课”实践教学活动,很难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因此应当把“两课”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到学校一级的教学活动的高度来看待,统一组织和管理起来。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源的整合,就是除“两课”教师的人力资源外,还必须整合学工办、团委、教务处和离退休人员的人力资源,扩大“两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组织和指导的教师队伍。③“两课”实践教学成效的考核途径没有充分地开发与整合。现行的“两课”实践教学成效的考核途径比较单一,多以调研报告为评判依据,其中不乏学生亲历亲为的体验,也不乏投机取巧的抄袭之徒,究竟“两课”实践的实效性如何,仅凭一纸论文是难以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应当广开思路,拓展考核实践成效的途径,以丰富考核形式,真正检验学生在实践中的受益程度。

面对这些问题,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任课教师,做了很多努力,提出了不少合理建议。刘广登认为:

首先,作为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部应尽快制定、颁布“两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由于“两课”的特殊性,有没有统一的、权威的规范性文件,对“两课”教学而言,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部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有关“两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全国高校“两课”实践教学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教学实践环节列入“两课”教学评估评价体系之中。在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中,应细化和量化各项指标,如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评价、效果评价、实践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经费的保证情况等。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本地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实施和建设及改革情况进行评估,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监测,对实践教学学时、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监督。

其次,各高校应在教育部统一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两课”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使两课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学校“两课”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两课”实践教学的领导机构,党委宣传部为“两课”实践教学的指导、协调部门,学工处、团委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中要积极配合、协助有关院(系)开展“两课”实践教学。教务处为全校“两课”实践教学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审批“两课”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两课”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下达“两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指标,并审核其经费的使用,检查、督导、协调全校的“两课实践教学活动。“两课”教学部门为“两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联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修订落实“两课”实践教学的内容,组织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制订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期开课计划,审批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授课计划和实施方案,检查、指导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总结评比实践教学的效果。“两课”的教师为实践教学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制定所任课程学期实践教学的授课计划,填报每一次实践教学的申报表;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开出一系列实践学习的选题,依据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准备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主要项目有:本项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时间地点,经费预算,安全注意事项等;具体组织实施全过程的实践教学;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座谈研讨等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及时评阅学生的调查报告、小论文或实践学习的心得体会,并结合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提交每次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学习“两课”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践教学活动,每次实践学习结束时独立完成一份调查报告或通过实践学习对所学理论加深理解的心得体会文章。

最后,逐步建立和完善“两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两课”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两课”实践教学可以探索确立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和一般结合;多层面和多渠道并举,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基地式小分活动和分散式个人活动并举的运行模式。从而使“两课”实践教学形成点面结合、重点和一般结合、集中和分散结合的多样化的“两课”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实践活动有效展开。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逐步完善“两课”实践教学过程。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期积累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做法,“两课”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应逐步形成四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阶段: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制订实践活动的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总结。③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系统的“两课”实践课程评价体系。“两课”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应与其本质特征和功能相适应,“两课”实践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突出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实践课程的考核不能只单纯注重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智慧、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两课”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多样性,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个体评价、校内外相结合的评价等,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注释】

[1]刘广登:《问题与出路:高等学校“两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04(11):90-92。

[2]孙淑秋:《高校思政课“05方案”的六大亮点》,《企业家天地》,200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