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圳建设湾区的基础条件

深圳建设湾区的基础条件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深圳地处我国南方大门,港口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港区。深圳港的发展建设为珠三角地区以及川、云、湘、桂等经济腹地建立了连接世界十二大航区的主要港口运输网络,形成了世界重要的港口物流枢纽中心。目前共有500吨级以上48个,其中经营性泊位42个,非生产性泊位8个。

深圳地处我国南方大门,港口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港区。西部港区位于深圳的西部,连接珠江入海口,南距香港20海里,北至广州60海里,港口水系可与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各市、县相连;东部港区位于深圳的东部大鹏湾内,南距香港10海里,天然水深屏障较优越,港池深-12~-14米,海面广阔、风平浪静,为国际远洋班轮的挂靠提供了优越的便利条件。

根据200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和2005年《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圳城市交通道路不断扩建完善,已建设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如:广深、广佛、佛开、深汕、江鹤、江中、江珠等高速公路与深圳城市交通连为一体;京九、广九、广深铁路纵贯南北、横贯东西通道,形成辐射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经济腹地;同时,珠三角18个内河小港与深圳港连成一片驳船运输网络,如:顺德、中山、江门、湛江、茂名、山水等内河港口,提供了每周2版的驳船运输网络,通过驳船网络可从西江延伸到川、云、湘、桂等省。

在海向腹地方面,根据2006年《深圳港铜鼓航道通航安全分析与研究》对深圳港口航道进行挖深,为10万吨级集装箱规范船型提供了单向不乘潮通航条件,大大提高了深圳港口的通航条件,成功吸引了世界59家著名的班轮公司,开辟了125条国际航线,其中:美洲线61条(北美51条、南美10条)、亚洲线49条、欧洲线46条、大洋洲线6条、非洲线3条。

深圳港的发展建设为珠三角地区以及川、云、湘、桂等经济腹地建立了连接世界十二大航区的主要港口运输网络,形成了世界重要的港口物流枢纽中心。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21125.5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10641.8万吨,占总货物吞吐量的69.3%,增长18.3%,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2141.7万吨,连续3年全球排名第四。

·港区构成

1)蛇口港区

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开发建设,是深圳市最早开发建设的港区,1981年1月开港,同年12月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目前共有500吨级以上48个,其中经营性泊位42个,非生产性泊位8个。其中,经营性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8个,最大靠泊能力散杂货为7.5万吨级、集装箱为10万吨级。5万吨级以上集装箱专用泊位8个,码头岸线总长度8179.6米。200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426.68万吨,占全港总吞吐量的27.14%,其中集装箱503.41万吨,旅客吞吐量315.17万人次。

2)赤湾港区

由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经营,1983年开港,1984年5月对外国籍船舶开放。赤湾港区现有500吨级以上泊位共26个,其中经营性泊位17个,万吨级以上经营性深水泊位11个,最大靠泊能力多用途泊位5万吨级、集装箱7万吨级,5万吨级以上集装箱专用泊位5个;还有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专用泊位7个;码头岸线总长4405.5米。赤湾港区是重要的深水中转港区和条件优越的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是我国主要的散装化肥进出口中转基地之一。

3)盐田港区

由深圳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1991年11月开港,同年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盐田港区是深圳港乃至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现有500吨级以上泊位22个,其中经营性泊位16个,万吨级以上经营性深水泊位16个,集装箱专用泊位16个,可以挂靠目前最大型集装箱船舶。码头岸线总长6064.9米。

2.1 地理环境优越

珠江口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河口湾,珠江8大入海口门中的东面4门(虎门、蕉门、洪奇门和横门)同注入伶仃洋,其形状呈喇叭形,内窄外宽。沿珠江口分布着许多重要港口,如广州港黄埔港区、南沙港区、虎门港、深圳港、九洲港、中山港、香港维多利亚港等,在其周边有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深圳是珠三角城市群中实力较强的城市,随着临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环珠江口的产业辐射带动的范围更加明显、广泛,深圳将逐渐成为珠三角产业发展的桥头堡而辐射珠三角以至广东省。

广州市是深水良港,它的支柱产业结构主要有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制造。可细分为10个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业、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纺织业、轻工业。

东莞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这五大产业。在珠江入海口和处于珠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位置有滨海港口沙田港、虎门港。

深圳的支柱产业结构是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近期还有打算将旅游会展业培育成第五大支柱产业。还有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近期被确立为三大战略型新兴产业。有盐田与蛇口两大港区,也都是深水良港。

在广州、东莞和深圳三城市中,可以将三个城市功能错位发展,互利互惠:广州具有良港,其产业结构以制造装备和重化工、汽车工业为主,主要面对国内市场。东莞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在制造业光谱上,主要分布在轻工业消费品工业、一般性制造业这样的左端和中段,现在也介入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产业主要面对国际市场,因而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深圳具有良港,从开发区到高科技城市,又跃迁为国家创新城市,两次产业升级换代,除了原来的宝安和龙岗两区保留了若干出口加工企业外,在制造业光谱上,总体上深圳的工业,已经侧重在高新技术领域。虽然出口比重依然比较高,但是因为在价值链上攀升了一两步,初步摆脱了在低端的激烈竞争,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就一个城市而言,深圳似乎是在单兵突进。但就一个区域经济的组团而言,如此地域性的产业差异与市场的差异,只要有更高层面的规划和联席会议加以政策协调,因势利导,复制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湾区三地互补的模式,开创出容纳更大的生产力空间。

湾区经济不仅仅是深圳的需求。南中国湾区经济是对半小时走廊经济的新编织、新覆盖,是区域经济网格化洼地与高地的重叠互补,是区内经济结构的分工与攀升,是产业链、价值链集群经济的衔接和深挖,是符合客观规律与大趋势的产业生态全景式推进。

2.2 具有高技能的劳动力

深圳2014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10万人,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39.7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1.3%。年末三项专业申请受理量82254件,增长2.0%。专利授权量53687件,增长7.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达25.7万人,其中R&D人员有15.7万人。而在科技项目中,参加项目人员为21.5万人,R&D项目人员为14.3万人(如表4-7和表4-8所示)。

表4-7 深圳2014年年末社会劳动者合计(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表4-8 深圳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2.3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优势

2013年,深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8649亿元,同比增长9.64%,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61.2%。而且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可以看出,深圳从2004年开始,高新技术产品的年出口额就一直高于进口总额。2014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的年出口额为1367.4亿美元,而进口额为1108.8亿美元(如表4-9所示)。

表4-9 深圳各年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万美元

续表

2.4 陆海统筹的区位条件优越

深圳经济总量已经跻身全球城市30强,现代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2015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21706.3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420.46万标箱;深圳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综合运输能力居内地城市第四,2015年全年机场吞吐量3972.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5%。年末开通运营国内航线166条,国际航线21条,港澳台航线4条;另外,广深沿江高速、博深高速、清平高速二期、梅观高速北段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建成通车,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对外联系通道。深中通道海上方案基本确定,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厦深铁路开通运营,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全部拉通,形成东南沿海3小时经济圈;地铁7、9、11号线全面开工建设,龙华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开工建设,坪山站交通枢纽投入运营,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北站以南段、穗莞深城际深圳段、深茂铁路等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博深高速、清平高速二期建成通车,文锦渡口岸新旅检大楼投入使用,轨道交通三期7、9、11号线也在加快建设。另外,厦深铁路与广深港客运专线作为快速铁路网中的“两纵”,在深圳境内形成十字布局。深茂铁路、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轨道、赣深高铁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也在推动中。未来沈茂铁路建成后,加上既有的广深铁路,深圳境内将形成双十字铁路布局。深圳北站是厦深铁路与广深港客运专线的交汇站,纵贯华北、华中和华南的京深高铁与连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开发区和珠三角的东南沿海铁路在这里交会换乘。深圳北站有望从铁路末梢站变身为铁路枢纽站,深圳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将有所提升。

2.5 人才储备充足

目前,南山是深圳市的高等教育基地,汇集了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暨南大学旅游学院、深圳虚拟大学园、深港产学研基地等深圳市的大部分主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坐落在南山区西丽湖畔的深圳大学城更是集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大批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被深圳市政府予以厚望,正在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也已选址在南山区的西丽桃源街道。另外,在深圳的龙岗片区将建立国际大学城,目前3所大学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已在2016年3月“去筹转正”,首批本科316名本科生2016年9月已经入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目前已签约;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2016年8月已签约,也将成为中澳两国外交项目,目前正在选址。另外,龙岗区还将初步引进8个特色学院,分别为低碳技术学院、国际太空学院、微电子技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色学院、显示技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环境与经济特色学院、香港浸会大学特色学院、麻省大学医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