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经济特区”到“湾区经济”,深圳从新的起点扬帆启航(代序)

从“经济特区”到“湾区经济”,深圳从新的起点扬帆启航(代序)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80年8月正式成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一直勇当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她通过竞标,获得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湾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软科学课题。

从1980年8月正式成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一直勇当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作为一座滨海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万亿元,公共财政收入7238.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27.1亿元;进出口总额2.75万亿元,其中出口1.64万亿元,连续23年居国内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1.33万件,占全国46.9%,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4项,中国专利金奖获奖数占全国1/5。深圳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全国第一大外贸城市,经济总量已经跻身全球城市30强。深圳不只是中国的一个有成就、有特色的经济特区,还是一个新崛起的产业社区,一个国内大城市。深圳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国际大都市,她需要依据其区域特征和产业优势探索新的战略定位,以在新的高度、新的起点凝聚创新创业活力,展现海港城市风采。

2014年,许勤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构建更高质量的空间结构,发展湾区经济,以新的经济形态,促进经济全面提质增效升级。统筹区位资源优势,构建以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为重点的经济走廊,加快提升深圳湾区经济优势。从特区经济到湾区经济,深圳正在新的战略规划起点上,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携手港澳台,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坐标体系中,谋求成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湾区的核心。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所描绘,深圳应“以旧金山湾区为标杆,做珠三角湾区中的硅谷,成为一个以高科技见长的国际湾区名城”。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从世界经济版图看,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国际一流湾区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以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其最重要特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从经济特区到全球创新创业城市,到联合国全球创意网络城市,深圳一直在改革中探索,追寻着源于不断积淀的内生优势的城市新坐标,湾区经济的战略定位,使深圳城市群的建设有了世界级的标杆,有了“诗和远方”。

建设湾区经济的战略一经深圳市政府正式提出,细致深入的研究、论证成为学者,特别是本地学者的重要职责。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高级经济师冼雪琳,正是这样一位有高度学术警觉和社会责任感的年轻学者。她通过竞标,获得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湾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软科学课题。她利用在国外学习的机会,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经过两年的整理和深入研究,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有应用价值的重大课题的研究报告,而且是一本逻辑清晰、数据充实、观点鲜明的关于湾区经济的学术著作。我作为她的同事、同行,有幸先睹为快。我认为,雪琳的研究,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特点,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一,从理论上阐述了湾区经济的基本内涵,比较清晰地梳理了湾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其二,研究和比较了世界上成功的湾区经济典型,从旧金山湾区经济、东京湾区经济的发展中提炼了湾区经济发展的成功要素,为深圳湾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其三,在国际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研究了深圳湾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优势产业集群布局战略、基础设施支撑、区位优势和可能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上的成果对于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显然是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雪琳老师有较好的学术基础,又有在多个大型国际机构工作养成的国际视野,我期待她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追踪学术前沿、不断关注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动态,不断在湾区经济领域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以造福深圳,回报社会。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专注专心,随着深圳湾区经济的发展壮大,雪琳对深圳湾区经济的研究一定会不断深化,更有建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