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南海人”的融入与权益

“新南海人”的融入与权益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共建共享”:“新南海人”的融入与权益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开始进入城市,他们承担着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已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群体。

四、“共建共享”:“新南海人”的融入与权益

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开始进入城市,他们承担着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已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群体。然而,事实表明,无论在工作、生活上,还是在心理上,外来务工群体自始至终都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城市中没有他们的“家”,这不仅对城市社会的发展不利,而且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呼吁,政府的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维护正在进步,城市融入的渠道开始搭建。南海区在推动外来人口与本地融合的过程中,通过政策制定、法律援助、文化服务等措施维护外来人员的权益,为外来人的融入创造良好条件。

(一)诉求与维权:外来人员权利意识的觉醒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推动下,我国农村目前至少有1.2亿的人口流入城市,这些农村人口离开了农村,也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户籍身份制度的限制,这些流动人口不能随着其职业身份与角色的改变而随之拥有城市户口。这群非农职业、农村户籍的特殊身份的人,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称谓——“农民工”,这一称谓本身就带有身份歧视的意味,因而我们称之为“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外来人员在城市中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权利,资源和机会的获取受到很大的限制,长期被排斥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中心之外,处在社会的边缘位置上,是一个典型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

外来务工人员原有生活环境和条件比较艰苦,生活贫困,迫于生计才来到城市打工。虽然城市的工作很辛苦、很劳累,有些工种还有危险性,但与原籍家中的生活相比,他们认为城市工作所得,比在农村多,比较容易满足。即使劳动环境差,因指望着这份工资收入来养家糊口,而不予计较。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利时,他们往往不敢抗争,也不知道可以抗争。大多数人仍有较强的小农意识,活动和交际范围小,平时仅限于老乡来往,信息比较封闭,致使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缺少依法维权的意识和习惯,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十分弱,在权益遭到雇主侵犯时,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6]即使少数人懂得维权,也因担心打了官司丢了工作,或者担心官司胜诉后不能兑现,所以不得不选择能忍则忍。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群体本身由一开始主要从事城市拾遗补缺之工作的,被人们(特别是相关的政策制定者)误以为不可能成为城市社会之基本成分的“散兵游勇”,逐步成长为我国的一个“新产业工人阶层”。[17]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问题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2003年以来,自中央政府开始到地方政府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重构外来人员社会政策的运动,特别是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外来人员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外来人员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弱势群体的外来务工人员被认为是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最大的受益者,被主流社会结构所排斥、忽视的状态开始改变。随着这种形势的转变,众多学者对当代中国“外来人员”的研究也开始从原先生存论预设下的“生存—经济”叙事模式转到公民权视野下的“身份—政治”叙事模式,[18]从而初步开启了在公民权视野下研究外来人员权益问题的进程。

与国家政策和学者研究同步的是新生代外来人员权利意识的觉醒,目前“80后”(1980—1989年出生的人)的“新生代”外来人员已逐渐成为外来人员中的主体力量,与第一代外来人员相比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有学者研究认为,“80后”外来人员拥有更多人力资本,有职业规划,求职途径较多为市场和政府。他们被侵权或自己感觉被侵权的比例更高,对相关劳动法规更了解,更有维权的勇气。[19]相对于老一代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来到城市的动机已经不仅仅是赚钱生存,而是更为关注自己的长远发展。

(二)需求与回应:平等开放环境的构建营造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外来人员的城市社区融入分层为[20]:一是经济生活的融入,标志着城市能够满足外来人员的基本生存安全需求;二是社会日常生活的融入,即城市能够满足外来人员社会沟通和交往互动的需求;三是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经过前两个层面的融入,外来人员在心理上对城市社区产生了认同感、依赖感、归属感及责任感,习得了城市的文化观念,至此基本上完成了城市社区融入的过程。外来人员的城市社区融入必须是他们在经济生活、社会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层面上全面适应和融入城市的过程。

南海区目前有250万常住人口,其中拥有本地户籍的城市和农村人口为110万左右,剩下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总人口的一多半,随着新生代外来人员诉求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各种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凸显。如何对这个庞大的群体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并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同城待遇,成为摆在当地执政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南海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南海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佛山市南海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从多方面、多角度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内容,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有序融入城市发展,与本地人和谐相处,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让外来人员享受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权益。

1.从防范式管理到平等化服务

(1)外工村建设,稳定安全的家。南海的外来人口有100多万,数量如此巨大的流动人口在南海如何居住,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外工村出现以前,外来人员一般分散地居住于本地的私人出租屋内,私人出租屋价格不菲,居住环境和卫生环境较差,同时,也给当地的治安带来不少麻烦。1995年10月,南海第一个正式的外工村在官窑镇大榄村应运而生。早期的外工村虽然较简陋,但十分注重安全管理,安全程度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海的外工村越建越漂亮,从环境建设到综合管理都渐渐向现代成熟生活社区靠拢。为扶持和促进外工村的健康发展,协调解决外工村在投资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002年9月,南海还制定了外工村管理办法,对外工村的规划建设、租赁管理、安全卫生等进行了规范。

(2)流动人口子女享受政策性借读。按照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南海教育部门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就近入学,并依据有关政策,通过免除借读费、加强民办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监控等手段,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此外,对于在南海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还建立了相应的学籍卡,对转出转入的学生必须要办理转学手续,防止无故流失辍学的现象。

(3)公租房对象首次面向外来人员。2011年,《佛山市南海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向社会公布,列入南海区公租房保障群体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单独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若全家都在本区居住,则以家庭为申请单位。从而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文化关怀

在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南海区从自身的实际和外来人员的情况出发,采取了各类举措,从平台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多方面入手,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

(1)完善群众文化阵地建设,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活动平台。发挥企业在改善和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开展“六个一”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设以“六个一”(谱一首厂歌、办一份厂报、设一个宣传橱窗、建一个员工活动室、树一种企业精神、建一支文体团队)为主要标准的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二是通过区域联合团工委促进企业实现共用共享图书馆、运动场、多功能室等活动设施。三是每年在规模以上企业和社区建设藏书量达2000册的市级职工书屋30家。

(2)加强文体队伍建设,开展贴近外来务工人员的活动。一是通过引导企业文艺表演队、体育健身队、文艺创作队等,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层次和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广场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同时,组织外来务工人员演家乡戏、唱家乡歌,为其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二是要依托镇街文化站、职工书屋等阵地,积极开展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健身等培训,充实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3)发挥文化引导作用,营造外来务工人员融入氛围。一是通过评选“十大外来务工人员文明家庭”、义工“三送”(送法律、送卫生、送文化)、关爱外工子女等活动,努力为新南海人营造“南海是我家”的文化氛围,促进新南海人与本地市民的相互融合。二是开展创建村(居)工联会文化服务示范点工作,文化服务示范点每个季度开展1次以上的文化讲座、二手文化用品交换或好人好事评比活动等;拓宽社区工会志愿者的帮扶内容,开展文化帮扶活动,加强本地市民和新南海人的沟通和融合,形成互助友爱、相互提升的融洽氛围。

(4)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一是要依托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和镇街的成人学校等阵地,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开展免费职工“阳光行动”培训,定期开办各种职业技能资格培训班。二是开展青年员工技能培训,提升青年员工的技能,充实其文化内涵,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水平。三是落实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进一步开展创建“星级”女职工业余培训学校活动,利用“提素质强能力”大讲堂每年对外来女职工进行培训。

南海区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加强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建设,改善和丰富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其文化归属感,加快了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推进了南海区的社会融合与发展。

(三)认同与融入: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享

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是一种政治性、社会性的意见以及在各种意见指导下的行为。[21]在当前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公众的利益诉求也日益多元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决策和治理机制。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使各类群体都有机会合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求。因此,创新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维护和保障多元主体的参与权,从根本上可以减少社会冲突,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的稳定和谐。

1.社区融入与决策融入

社区融入是指社区中的个人或群体平等参与社区活动与行动、社区决策与管理,享有社区服务。社区融入能够增强社区归属感与责任感,降低社区的不平等,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社区融入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客体是参与社区事务与活动。享有社区服务,目标在于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在社区的新来者与原有居民彼此适应的整合过程中,促进不同群体和谐共处。[22]决策融入是服务的使用者、受益者通过代表的正式渠道,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影响决策的制定与服务的提供。社区是外来人员参与的基本单元,通过政策行动策略,为外来人员代表能够平等参与决策过程提供制度与政策支持,在自下而上的“决策融入”过程中,逐步影响决策层。[23]

2.社区理事会:多元参与、民主共建

社区理事会是在党组织领导下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发展等重大事项的协商、议事和监督的民间自治组织,是社区居民、辖区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平台之一,发挥着集聚资源、民主议事、合作参事、协商共事的作用。

社区理事会成员是按照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原则来选择的,成员由社区各阶层人士组成,汇聚了社区内各行业、各领域的代表。主要包括社区“两委”干部、驻地企事业单位代表以及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外来工代表、社工代表组成,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新格局。

南海罗村街道的社区理事会运行近两年以来,经过政府与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搭建起“四个平台”(参政议政的平台、监督评议的平台、资源整合的平台和互惠共促的平台),积极编织出“两条纽带”(政府与居民良好沟通的纽带,理事会成员单位间良性互动的纽带),并成功探索了“一条途径”(社区服务精细化的途径)。

(1)有效搭建起“四个平台”。一是参政议政的平台。社区理事会调动社区内多发展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对社区建设、管理和发展等重大事项进行交流、研究和商讨,为社区居民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二是监督评议的平台。在监督“两委”会的有关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进行项目监督方面,社区理事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资源整合的平台。通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邀请居民参政议政,配合政府开展社区工作,在市政管理、治安、公共卫生、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教育、民主建设等领域都作了相当多的贡献。四是互惠共促的平台。通过社区理事会成员之间通力协作,共同致力于社区建设,彼此间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使优势资源能够集中投入到社区建设所需要的项目中去,从而积极有效地配合了政府社区建设工作。

(2)积极编织出“两条纽带”。一是政府与居民良好沟通的纽带。社区理事会注重及时了解民情,广泛收集民意,有效地配合了“两委”会开展协调工作,监督村组两级集体资产。在政府与百姓之间编制出了一条无形的纽带,通过及时的意见反映与良好的沟通真正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二是社区理事会成员单位间良性互动的纽带。社区理事会成员单位之间通过工作上的相互配合,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互利互惠的条件,使其能够优势互补,吸收更多的资源,从而使彼此间建立起较好的互动关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3)成功探索了“一条途径”。在服务居民方面,社区理事会协助居委会做好了硬件设施建设与社会民生福利工作。理事会成员积极推动并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组织村民参加秧歌舞、太极操、咏春拳等各项有益身心的活动。同时,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款,慰问低保困难户,大力支持社区举办敬老活动,落实下岗再就业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常走访社区内的残疾人、特困户、下岗失业人员,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毫无疑问,社区理事会成功探索了一条精细化的社区服务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