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素质拓展课程设置

职业素质拓展课程设置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再者,高职素质教育的氛围不浓,素质拓展课程在学生群体中的认同度不高。二是加快高职营销类专业的素质拓展,以迎合职业需求。

经济形态下,市场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也就是说,除了拥有基本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也有了新的期待和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在培养学生基础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的基础上,适时开展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领导、实践创新、终身学习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弥补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一、高职营销类专业人才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

当今时代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变得更为立体和全面了,有才无能、有能无才的学生基本上都很难在当今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有学者指出,以营销类人才来说,以下三种人才将会越来越受到青睐,第一种是思维开阔、敢于挑战自己的创新型人才,第二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第三种是具备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由此不难看出,自我驱动力、情绪控制力、自信心、团队精神等已成为高职营销类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然而,当前高职教育在素质拓展方面的教育还存在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基础薄弱。以生源来说,高职类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需要改进,再加上现在的高职学生主要是“90”后,甚至是“00”后,这些学生都是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很少接受挫折教育,本身的抗压能力和独立能力都比较欠缺,但是,现在的高职教育很少考虑到这些因素,没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给予有效的纠正和正确的引导。事实上,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心理预期,由于他们很难胜任比较辛苦的基层职位,从而容易形成高职学生“能力差,就业难”的状态。

其次,素质教育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目前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因此,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尤其在素质教育方面,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所受的素质教育程度差距比较大。但是,现在的高职学校往往没有根据这种差别开展针对性教育。一般而言,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对高职学校所开展的素质教育课程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些素质教育课程,有些学生却会对这些课程有些排斥,甚至会封闭自己,因此,如果开展无差别的素质教育,只会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素质拓展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再者,高职素质教育的氛围不浓,素质拓展课程在学生群体中的认同度不高。高职学生在进入高职学校学习之前,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因而很多应试教育产生的不良后果也难以避免地带到了高职学校的学习中,再加上学校没有合理地引导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和活动,所以,在有些学生眼中,参加素质拓展活动是一种占用自己学习时间的行为,于是便对它产生排斥。现如今,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育人氛围不浓、教学资源有限等方面的缺陷,要真正有效地在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后,高职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广度和深度不够。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速度都非常快,如果学校不能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学生这些方面的需求,那么,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很难适应市场就业形势与需求,也无法顺利地将自己多年学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行动中去。然而,我国目前很多高职学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却流于形式,甚至没有专门的授课教师,在培养目标上素质课程的重要性也体现得不是很充分。所以,强调高职教育的素质拓展刻不容缓,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协调参与,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协调更好的社会资源,致力于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职毕业生,以满足新经济常态对人才的需要。

二、经济新常态对高职营销类人才职业素质拓展的新要求

一个“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除了要有过硬的知识理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规范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拥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等品质;二是要求具备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具有创新思维;三是具有能够适应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健康的生理与心理素质;四是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职业设想,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适应剧烈变化的当代社会环境,等等。这其中很多种需求都不是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知识教育可以达到的,只有素质教育才能体现。

新经济常态是有序、创新、充满了活力的新时代,新经济常态对人才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有序”和“变化”这两个方面。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服务于社会也要继续完善自己的需求。为了保障社会的有序,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了实现自身的“有序”,就需要高职学生培养相关的心理素质、公共关系能力,以及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新经济常态也是一个加速变化的社会状态,新经济常态下的人才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变化,必须培养并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与时俱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迎合市场对营销类人才的需求,则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

一是减小高职校园文化理念与企业文化理念之间的差距。学校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培养学生能力、规范学生行为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处于一个成长和被关怀的环境,虽然学校有校规、班规,但这些规范都具有普适性,并不针对具体行业。然而,营销类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大、与市场关系密切、与消费者直接打交道的行业,营销类的职场环境和高职的校园环境千差万别,它们的文化理念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缓和这种差距,高职营销类专业学生需要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参加相关的素质拓展课程,以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这些课程能够比较全面地培养高职营销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缩小高职校园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理念之间的差距,例如,有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行业礼仪规范的课程,以及其他可以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口才等方面能力的活动和课程。

二是加快高职营销类专业的素质拓展,以迎合职业需求。高职营销类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在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上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可以通过接受相关的素质拓展教育,加强他们的营销能力和营销技巧。这主要是需要高职学校通过开展相关素质拓展课程,打破学生的心理防线,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行业规则,参与行业竞争。所以,高职营销类专业的素质拓展要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以及举办演讲比赛、相关文化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等,从而迎合营销类职业对学生抗压能力、口才能力、交际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的需求。

三是重视高职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建设体系完备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素质教育在构建学生知识结构时的重要性,但具体的开展过程还存在很多缺陷,如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缺乏有效的管理等等。新常态经济越加凸显了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要想使高职学校的素质教育更有效率,就要从教学管理上多下功夫。首先,学校应当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并认真落实素质拓展课程和活动的实施情况;其次,要创新课程的开展形式,适应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最后,要合理的配置人才,例如,可以采取“双师制”,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走进课堂,促使素质教育工作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并重视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控,保质保量地完成高职学生的素质拓展教育工作。

三、高职营销类专业人才职业素质拓展的课程设置与实施

高职营销类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拓展教育主要可以分两种形式进行,第一种形式是传统的课堂教育,第二种是举办各种校园活动的形式。

首先,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很重要。高职学生在入校之前基本上都没有做过职业倾向测试,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成就动机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学生在自己校园生活中的培养计划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都缺乏清醒的认识,这些都需要在学校的引导下,慢慢地加深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并使其产生一定的思考,形成一定的规划。所以,高职营销类专业的素质拓展教育可以根据优秀销售人才的职业心理素质标准,安排相应的课程,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帮助他们在校园环境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同时,除了要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心理素养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还要在课堂上展开实训,提高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学生激发自己在营销方面的职业潜能,塑造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品性。除了通过职业规划的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让学生认识到目前能力与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高职院校还需开展宣传职业道德的课程,因为职业道德是职场人在从事社会职业活动中,需要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营销类专业是与市场经济直接接轨的行业,如今经济犯罪相当普遍,只有从学校教育开始塑造他们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根源上切断相关犯罪的隐患。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如今高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处于青春期的“90”后甚至“00”后的青少年,往往面临学习、生活、感情等各方面的心理困扰,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往往存在敏感、焦虑等性格缺陷,在与人合作、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欠缺,这些缺陷都可以通过高职院校的心理课课程传授科学的观念和塑造良好的行为。在心理课程方面,除了要使学生能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能正确地处理好生活中的感情矛盾和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矛盾,最主要的是促进学生对营销职业心理的认同。营销专业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行业,它要求学生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成就动机,所以,高职学校要通过心理课程的开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框架,并且增强个人的自我激励能力,培养个人的成就动机。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营销工作,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推销自己的产品,并且在遇到挫折时,能很好地通过心理调试来调整心态,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在心理课程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例如,分组进行一些测试、举行团队游戏、展开团队竞技,或者以故事分享、互相激励等方式,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他们之间的信任感,提升高职学生的集体意识。心理课程应该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辅以个人拓展训练,在具体的课堂训练中,使学生学会大声说话、道歉、赞美、拒绝、讲故事等等,这些都将对他们将来从事营销方面的职业有所助益。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及时的引导,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到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又能让老师有差别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质进行具体的心理训练。因此,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利于塑造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使其将来能很好地应对所从事的行业,很好地规划未来,迎接挑战。

最后,礼仪课程的开展必不可少。为了让高职营销类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营销类行业的规则和环境,在高职学校教育中,基本的礼仪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对外开放后,在国际交流中越加要展现国人得体的行为方式。但是,高职学生在毕业前一直处于校园和家庭的生活环境中,因此,对社会交际以及职场的礼仪规范接触甚少。为了满足市场对营销类专业学生的礼仪要求,高职院校主要需要传达两个方面的礼仪知识,即基本的社交礼仪和具有专业性质的商务礼仪,基本的社交礼仪主要用于学生走入社会后为人处世上给人良好的印象,塑造良好的个人品牌;商务礼仪则是培养学生在职场与人相处,代表公司出席商务活动时,展现良好的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己的行业素养及公司形象,这两者对想在职场占有一定地位的高职学生来说同样重要。这些基本的礼仪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和社会实践两种形式来展开。老师在课堂中讲授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到真实的职场现场去感受职场人士为人处世的风度,使理论结合实践,真切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礼仪意识,塑造高职学生的礼仪行为。同时,高职学校还可以邀请在营销类行业有一定成就的职场人士来到课堂讲授他们的职场故事,或者老师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具体阐释在具体职场领域怎么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从多个方面让学生领会到什么是礼仪,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从而下意识地纠正自己的行为。

以上三个方面是素质拓展的主要课程,但是,除了借助这些课程拓展学生的思维,塑造他们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学校还应该利用课外时间,举办文化节、读书节、演讲比赛、技能竞赛、宿舍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这样,以课堂和活动两个平台,切实开展高职营销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拓展教育,使他们真正达到经济新常态对营销类人才的新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