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师匠精神的千年传承

师匠精神的千年传承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刚组株式会社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大阪的建筑公司,日本高松建设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以经营寺庙神社建造、修缮为主业。当时百济的圣明王派使节向日本国赠送了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金铜像和若干卷经论。当时建造的许多建筑被保存至今,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1955年是日本经济从复兴走向高速增长的分界线。但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房地产遭遇重创,金刚组资产严重缩水,债务缠身。

金刚组株式会社(Kongo Gumi Co.,Ltd.)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大阪的建筑公司,日本高松建设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以经营寺庙神社建造、修缮为主业。金刚组株式会社的前身可追溯到公元578年日本飞鸟时代,1955年法人化(即所谓“旧”金刚组株式会社),一直由日本金刚家族控制运营,号称“世界最古老的家族企业”。

2005年,久陷经营困局的“旧”金刚组株式会社不得不接受日本高松建设的重组支援;同年11月“新”金刚组株式会社成立,接纳了金刚组大部分的业务。2006年1月,“旧”金刚组株式会社更名为K.G.建设株式会社,6月宣告解散。从公元578年到2005年,存续达1428年的金刚组家族企业淡出了历史舞台。改组前后的金刚组株式会社在企业文化上一脉相承。“新”金刚组不仅延续了金刚组的主体事业,同样也承继了其精湛的技艺,沉浸了佛教伦理思想的经营哲学和“师匠”(日文:匠,takumi)精神。

金刚组于公元578年由百济匠人柳重光创立。在柳重光来到日本之前,日本正处在两大氏族混战中,主要的争端在于是否接受佛教的传入。当时百济的圣明王派使节向日本国赠送了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金铜像和若干卷经论。当时天皇正为确立正统信仰而犹豫不决,以苏我马子、圣德太子为代表的苏我氏试图让日本接纳佛教作为宗教信仰。但崇尚日本古老宗教的强大的物部氏则强烈反对佛教的传入。苏我和物部两大氏族之间为此发动战争。战争初期,物部氏的实力较强。圣德太子见战况不利,便命人雕刻了佛教四天王之像,并向四天王像祈祷,许下“若得胜,便修建佛塔、弘扬佛法”的宏愿。最终,苏我氏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日本的豪族物部氏就此没落。

公元578年,圣德太子认为战胜物部派是因佛祖的保佑而获得的,为了遵守与物部氏作战时许下的誓愿,决定建立“四天王寺”来弘扬佛法。但是,当时日本国内没有匠人拥有建造佛寺的技术,所以圣德太子向百济请求选派工匠。百济在当时的佛教信徒中募集了四名能工巧匠派往日本,柳重光就是其中之一。在完成“四天王寺”的建造后,应圣德太子的旨意,柳重光决定留在日本,负责维护和修葺“四天王寺”,并且改自己的姓名为“金刚重光”,并逐渐形成了由金刚家族领导的工匠组织——金刚组。修建“四天王寺”可以视为金刚组营造与维修佛教寺院的开始。

公元607年,在圣德太子的支持下,金刚组又开始营造法隆寺,此寺达到了日本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最高峰。今天,法隆寺与四天王寺是代表日本古代建筑的两大历史遗产,它们的构筑施工方法至今还一脉相传地保存在金刚组《施工方法汇编》里。在此之后,金刚组一直奉命维护四天王寺和法隆寺,并参与修建其他的寺庙建筑。其主要的业务来自宫廷和寺庙,为圣德太子为首的宫廷贵族所支持。金刚组依靠卓越的技艺和宫廷支持,逐渐积累起发展的实力。

在随后的几百年里,日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动荡不安的日本战国时代,金刚家族依靠统治者不可或缺的建筑技术延续了家族技艺的传承并发展壮大。1576年(天正4年),由于被卷入石山寺的战争中,四天王寺在战乱中受到了大火的焚毁,金刚组受命对四天王寺进行修缮。凭借着卓越的技艺,金刚组恢复了四天王寺的原貌。

1583年,丰臣秀吉调集数十万劳工,希望花费3年时间将大阪城修建成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通过对施工匠人的仔细挑选后,金刚家族成为这个浩大工程的实际组织者。他们运用祖先流传下来的建筑工艺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完成了这座宏伟壮观的城堡。1597年丰臣秀吉任命金刚家族为总建筑师,负责在四天王寺的支院“爱染堂”修建多宝塔。多宝塔是目前为止大阪市内最古老的木建宝塔,被指定为国家重点文化遗产。这些伟大的杰作使得金刚组受到了统治者的信赖,巩固了金刚家族在统治阶级中的地位,并使得金刚组脱离了寺庙御用工匠的传统形式,走上了组织的发展壮大之路。

在江户时期,金刚组凭借统治阶级的支持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仍然是负责为统治者建造寺庙及园林。当时建造的许多建筑被保存至今,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经历了日本战国时期后的家族延续过程中,金刚组经历了几次较为严重的危机,危机岁月在金刚组的发展历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过渡时期

在江户时期,金刚家族被视为是四天王寺的御用工匠,每年定期享受来自政府和寺庙的俸禄。然而这种关系在进入明治时期后被打破了。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后,金刚家族因明治天皇的“灭佛毁寺”运动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因“明治破佛”事件而被迫转行作商业建筑。此时的金刚家族不仅失去了政府补助,佛寺营造与维修的主业也被迫停顿。为了度过这次因政治变化而带来的经营危机,金刚家族果断向新的领域进军,开始从事商业建筑的修造与维修。由于新的领域仍属建筑行业,这一次转型并没有给金刚家族带来大的挑战,高超的建筑工艺让他们很快在这一领域获得成功。随着反佛运动逐渐销声匿迹,金刚家族又回到他们熟悉的佛寺建造与维修行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次大战给金刚家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日本国内的建筑业基本都停顿下来。在这一时期,许多建筑企业被整合或倒闭。为了避免组织解散,金刚家族不得不与政府合作,通过制造军用木箱和棺材熬过了这一次大危机。

1955年是日本经济从复兴走向高速增长的分界线。金刚家族抓住了日本经济起飞的机会,于1955年正式建立了株式会社“金刚组”(“旧”金刚组株式会社),金刚利隆作为家族第39代传人担任株式会社总裁一职。金刚利隆为抓住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机会来拓展企业的经营规模,由单一的寺庙建筑业务扩充为综合建筑业务。金刚组将日本独特的建筑美学与水泥建筑工艺融为一体,创建了独自的建筑工艺,给传承一千四百多年的传统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金刚组也由此而不断地成长壮大,并在全国开设了多家分支机构。20世纪80年代,金刚组看到房地产业发展红火,没能抵住诱惑,购买了大量土地。但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房地产遭遇重创,金刚组资产严重缩水,债务缠身。2006年1月,大阪知名建筑企业高松建设从第40代首领金刚正和的手中将公司买下,并完成重建。新公司结束了家族经营,但保留了商号、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

金刚组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寿企业一直延续至2005年,当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毫无疑问,稳定的业务来源是一个有利的因素。金刚组从建立初始,就一直与当权者密切相关,甚至被认为是朝廷的“御用工匠”。然而也正是这种对当权者的依附关系,为金刚组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业务来源和财务支持。早在创业时期,金刚组的建立便是在圣德太子的支持下完成的。金刚组的发迹主要依靠的是为统治阶级的信仰服务,主要业务是佛教寺庙建筑。宗教信仰为金刚组提供了稳定的业务源,政府为金刚组提供了稳定的财务支持,这是金刚组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自从建立四天王寺,金刚组与四天王寺等多个寺庙一直保持有业务关系。在江户时代,以四天王寺为主的寺庙向金刚组支付薪酬,金刚家族甚至被看成是这些寺庙的雇佣工匠。

然而在这一千四百多年中,金刚组面对的经营环境变换之巨大,很难从战略或竞争的角度来评测。金刚组的长寿,必然指向企业信条及工匠技艺;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渗透了佛教教义的执念、追求制造之精益求精的“师匠精神”(Spirit of Takumi)。金刚组将建筑工艺的提高与改良作为其生存发展的核心。在这一千四百多年中,金刚组不断吸收中国、西方的新建筑手法,结合先进技术,将其与家族传统工艺相结合。对顾客价值、技艺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支撑金刚组乃至整个日本制造业傲立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金刚组的师匠精神,内化为其信守“诚、义”的组织文化与经营哲学,表现为高超的建造技艺和建筑质量。这两者相辅相成。金刚组前总裁、40代家主金刚正和曾经提到了企业长寿的两个原则。其中一个原则是“在心与技艺之间寻求平衡”,它强调了企业内工程与工艺的重要性。另一个延续千年的原则可以用一句俗语来表述:“不要让你的门开得太大。”意思是要与时俱进适当更新知识但是不能将业务过分多样化。金刚正和总结了金刚组延续千年的重要原因:“(金刚组)能生存这么久的重要原因是我们能够坚持最基本的业务,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永远是生存之道。金刚组注重本行的基本业务和道德,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认真态度是他们的经营之本。而且,金刚组长达1428年的企业文化,已经让这一优良传统贯彻到了每一名金刚组员工的信念里。”

金刚组与佛教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起源于印度,后在中国和朝鲜半岛广泛传播。金刚家族在公元578年应诏来到日本,从事着各种政府支持的项目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企业负责建设日本的佛教寺庙、神道社和城堡,并负责维护这些建筑。

金刚组的组织文化根植于金刚家族的信仰中。金刚家族的家祖柳重光来自百济,是一名信仰佛教的工匠。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金刚组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佛教的教义思想。在金刚组的历史沿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金刚组的起源与佛教在日本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由百济传入日本的初期,佛教被视为日本的外来宗教。在经历了一场长达48年的战争后,佛教才正式落地日本。这也为金刚家族的家祖柳重光来到日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柳重光来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的首座佛教寺庙——“四天王寺”,一方面标志着佛教在日本的兴起,另一方面也为金刚组的发展奠定了根基。金刚家族一直在圣德太子的授意下负责维修管理四天王寺。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金刚组一直以佛教寺庙的修建及维护作为其业务的核心,为佛教在日本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早期的日本,商业的经营哲学大多来源于宗教。早在飞鸟时代,金刚组建立之初,金刚家族的家主便要求家族内的工匠要信仰佛教,研习佛教的文化,以保证自己建造寺庙的技艺能够符合佛教的理念。至今的家训中仍要求后世继承人在经营家业时要以佛家、儒家、神道思想为基础,信奉佛教和神道教,每年举行祭拜活动。金刚家族的宗教信仰为金刚组的经营奠定了理念基础。历代家主在管理金刚组时,都会沿袭上一代的理念,并从宗教思想中汲取精华加以补充。以寿命最长的宗教组织的理论作为组织经营发展的理念,这也是金刚组长寿的重要基础之一。

家训家宪的出现可以溯源至江户时代。早期家族企业的家主设置家族理念的目的是维护家族和传承家业。早期日本家族的家训家宪融合了家主的经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家族的信仰以及商业理念等,尤其以当时的宗教观念为主。例如,源于中国的儒教观念,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儒教中提倡的“和合”观念,是很多日本家族维系家族及企业内和谐氛围的依照。许多的家训家宪,不仅来源于家主们经营家业的经验积累,还来源于传统的宗教理念。金刚组的早期家训便是如此。如在飞鸟时代,金刚重光要求族人信仰佛教,在行为规范上遵守佛教的礼法;至今的家训中仍要求后世继承人在经营家业时要以佛家、儒家、神道思想为基础,信奉佛教和神道教,每年举行祭拜活动。除此之外,金刚组的历代家主也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继承先前家训的基础上丰富家训家宪,以保证家族及家族企业的顺利延续。

优秀的家训或社训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家族的家训家宪在企业的成长中发挥着伦理自律的作用,是企业得以长寿的秘诀之一。这些家训不仅对家庭成员的日常社会生活给予伦理道德约束,更严格规范商业经营活动。这些家训中诸多内容皆涉及勤勉好学、节约为本等观念,成为日后被普遍推广的经营理念的雏形。金刚组的第32代家主金刚与八郎曾立下“勤勉,戒醉,慎行,为人”的家训,用以规范家族及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不仅对当时的企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更在困境面前,提醒企业勿忘经营本业的重要性,在家业陷入困境时,为经营者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家训、社训所承载的伦理自律的意义并非仅局限于个体成员的道德行为,而已渗透至整体企业的伦理规范层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从家训到社训,作为企业内部的自律方式之一,从伦理道德方面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并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充实与完善,充分发挥着伦理自律的作用,保证了企业的传承与发展。

高超的建造技艺是金刚组的立命之本,在金刚组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处于核心的位置。金刚组自创立之初就有着高超的建筑技艺。金刚组的家主金刚重光来自百济,最初是一位寺庙的建造工匠,有着丰富的寺庙建造经验。在金刚重光东渡日本后,不但建立了金刚家族,同时也将寺庙的建造技艺带到了日本,并将这种技艺用于日本的寺庙建筑。在金刚组的创生时期,金刚组凭借着金刚重光传承下来的技艺先后建造了四天王寺和法隆寺。其建造的法隆寺达到了日本古代木造建筑技术的最高峰。时至今日,法隆寺与四天王寺的建筑技艺仍是首屈一指。金刚组被称为日本的地基,它以独特的工艺建造并维护着日本古老的宗庙。公司有近百名传承古老技艺的工匠,专门从事寺庙及神社的建筑。在这里,每一道工序,每一幢建筑,都凝聚着木匠师傅们长期探索出来的经验和智慧。最能体现金刚组工匠们智慧的是木材的衔接技法——榫卯。榫卯技术是通过将不同木材进行直接对接而实现木材间衔接的工艺,整个过程不需要一根钉子或一个螺栓。采取这种衔接方法做成的梁木,能最大限度地承受灾害的冲击,使建筑物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安然无恙。这样精湛的技艺来源于金刚家族早期的建筑工艺。早在金刚家族建造四天王寺时,就凭借着纯熟的技艺获得了统治者们的肯定。金刚家族早期的创业者们将构筑施工的方法编著在《施工方法汇编》内,供后世的继承者们学习。金刚组工匠们的传统精湛技艺在漫长的历史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贯穿了整个组织的发展过程。这种他人无法轻易模仿的经验和技术的累积,成为组织的核心技艺,也是这家企业长寿的秘诀之一。

历代工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凝结成了金刚组赖以存在的根基——高超的社寺建筑技艺。经历千年的积累而诞生的技法,以及无法轻易模仿的经验的累积,就是金刚组长寿的最大秘诀。金刚家族还将建筑工艺的提高与改良作为其生存发展的核心。在一千四百多年中,金刚组不断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建筑手法,将其与家族传统工艺相结合。曾参与法隆寺修复的一位工匠如此表述:“等到两三百年以后把这些建筑物拆开的时候,人家负责拆房子的木匠会想起我们这些匠人来。他们会感叹说,瞧这活儿,干得真棒!”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是支撑金刚组傲立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除拥有精湛建造技艺外,金刚组对建造物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追求。金刚组40代家主金刚正和曾说过:“只要我们的事业在继续,我认为工作的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顾客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如果我们的质量下降,我们将和普通公司一样,我们将无法突出自己。正是因为我们历史悠久,人们才认为我们可靠。我们所建造的庙宇历经千年仍然屹立不倒,就是我们质量的最好证明。”

金刚组对每一次建造任务都有着严格的流程设计和详尽的施工计划。在建造过程中,金刚组的工匠会充分考虑顾客的实际需求,对在施工流程中的每一步,都力求细致,使得建筑的整体质量得以保证。

2006年,金刚组结束了家族式经营,改组后的金刚组株式会社由高松建设100%控股,金刚家族完全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但新公司将延续了一千四百多年的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一定程度地保留了下来。金刚组的祖传家业是做“造寺工匠”们的总管,上层有总部和堂主,内部分成多个造寺工匠小组,约5~8人为一组。“堂主”相当于总裁一职,总部则会承接佛寺和神社的建造和修复工程,经过评估各造寺工匠小组能力后分派工作。金刚组内的各小组会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相互竞争,同时又会集中改良固有技术,共同支撑金刚组。各个工匠小组通过相互切磋磨砺来谋求技术的提高。这种引入内部竞争机制,独立但不分散的经营模式,是金刚组保持企业活力的重要力量。

在日本传统建筑界,建筑工匠基本上不会从属于建筑公司。金刚组是唯一拥有8个建筑小组、120名建筑工匠的公司。虽然没有签订专属契约,但是相互的信赖关系保持了这种专属关系。通常情况下,按照工事的内容,由建筑公司召集建筑工匠,金刚组会按照客户的需求和工事的特点而细分工作,再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及能力,指派相应工作。工作结束之后,建筑小组便就地解散。

只是,如果因为专属关系而引发过度的依赖和骄纵,那么就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成本抬高和效率低下。面对这种风险,金刚组在漫长的历史中,培养了与建筑工匠之间既信任又紧张的特殊关系。这便成为其组织结构最独特的地方。提到“紧张关系”如何建立,金刚组公司社长小川完二介绍说:“公司每个月都会举行‘名义人’会议。”所谓“名义人”,就是有资格使用“金刚组”名义的各建筑工匠小组的代表。来自共计11个小组的名义人将聚集在公司总部,围绕现阶段的工程进度、业界情况、成本消耗,以及各小组的内部状况、市场行情、报价等相互间进行严格的商议。诸如“这样的价格没法接活儿,如果要保证品质,就无法削减成本”等,在相互间的磋商议论中,各建筑工匠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因此培养,紧张感也就由此而生。

同时,“名义人”会议的内容、请款将会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公开。通过诸如“这个小组人手不足,需要其他小组的支援”等内容的发布,实现各组之间既竞争又相互支援的关系,但这种相互提携并不是各小组私下可以决定的,而是通过公司总部的运筹决策而实现的。各有分工,却不散乱,统筹合作,却又相互竞争。以此,金刚组独特的组织模式得以铸成,而正是这种独特的体制才在千年之中使得企业依旧保持活力,并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思考题

1.金刚组为什么在现代出现了危机,又是如何克服的?

2.金刚组技艺的传承与革新对其企业延续有怎样的影响?

3.对比金刚组,我国企业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