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力争第一精神传承

力争第一精神传承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力争第一精神传承张晓卿多次谈到,做事业要追求第一,人生很短,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一番事业出来,不虚度人生。[4]1988年4月《星洲日报》复刊。复刊后的《星洲日报》面对重新上路的艰难局面。“毓林同事为《星洲日报》尽心尽力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你我都应该学习。”

二、力争第一精神传承

张晓卿多次谈到,做事业要追求第一,人生很短,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一番事业出来,不虚度人生。他鼓舞同事,要树立必胜精神,要以追求卓越的事业为目标。他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很难做出一番事业出来,有追求,才有希冀,才会有动力,才会不断创新。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为事业奋斗而不悔,持之以恒,这个人也很容易到达成功的彼岸。

张晓卿说:“要在竞争中领先,保持优势,就应该为自己的领先和优势设定新的条件和新的目标,也要时时为自己的领先和优势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如果是别人的弱点造就了你的成功,那是你的幸运,不是真正的考验,未来强劲的挑战才是竞争的开始。所以,大家应该做好一切准备,抓住扩大和巩固成绩的机会,希望同事们要警惕世界的变化,要掌握社会的脉动,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要时时怀存跨越新世纪的决心和准备。”[4]

1988年4月《星洲日报》复刊。复刊后的《星洲日报》面对重新上路的艰难局面。当时《南洋商报》的发行量远超《星洲日报》,而且报社复刊后,不久遇到火灾,原本已经很困难的局面再笼罩在令人忧愁和低迷的气氛中。在比较低迷的氛围中,张晓卿不离不弃,坚持自己力争第一的办报精神,始终相信报纸能够成功,并投资购买新的印刷设备,不断给同事鼓劲,鼓励他们勇于创新,终于在困境中突围而出,短短四年后,便成长为马来西亚第一大华文报,现在已经占领华文报纸市场近50%。可想而知,如果复刊后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意志稍为薄弱一点,就会产生放弃的精神,这份报纸就有可能从此消亡,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如此繁荣的程度。

力争第一的精神激励着报社每一位工作人员。每当新闻比其他报纸稍慢一步,记者没拍到比其他报纸更好的照片,或者让报纸抢先一步拍下新闻照片,工作人员都会感到深深的内疚,并自我检讨。从记者、编辑、执行编辑到总编辑甚至集团总编辑都会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不断提醒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比如说,星洲媒体集团内各部门同事间经常互动和交流,谈问题,提意见,团队精神十分明显。下面的电邮足以反映这一点。2006年7月,副刊副总编辑曾毓林面对非常严峻的治安情况,特别策划了一期反映治安不靖的副刊,以期引起政府对治安的重视,并希望读者针对如何搞好治安踊跃发言。他在谈该期的策划方案时说,记者、编辑不仅要反映情况,更要参与搞好治安的行动,并给报社各位同事发去电邮,畅谈自己的想法。结果这种想法得到报社工作人员的热烈响应。总营运长许春回复电邮:“毓林同事向来都是用心良苦,有时比我们更‘星洲’(虽然我们更资深)。”“毓林同事为《星洲日报》尽心尽力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你我都应该学习。”

又比如说,一位摄影记者由于一些原因没有拍到反映真实情况、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后来这则新闻给《中国报》抢先刊发了出来,这名记者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焦虑。责任编辑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并对她进行教育,希望她今后注意第一时间抢拍新闻照片,为报社提供最真实、最富刺激性和动感的照片。

星洲媒体董事主席张晓卿也不断激励员工:“我们不能忘记挑战,也不能忘记竞争。我们不能主观地希望一切的美好都在我们的掌握和预算之中,一切的成功都可以不经再努力而保持不变。”“外在的变化是不可预测和掌握的,但是内在自我的调整、革新和提升是今后赖以生存和再发展的依靠。过去,我们走过平坦的路,也曾经征服了别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功永远是属于你的,因为一个人的自满和骄气,很容易让自己失去警惕、失去防备,更会失去继续追求进步的动力,甚至听不到别人的声音,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忘记团结合作的重要,也忘记服务宗旨。尤其是华文价值日渐提升和壮大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未来的前景,应该在共同目的导引下站得高,走得也更远。”[5]

记者是一份颇具挑战性的工作,特别是在激烈竞争中,记者和编辑面对的压力相当大。如果没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记者不可能写好新闻,也不会因为拍不到好照片、写不出好新闻而产生焦虑感。记者因为没拍到照片而懊恼不已,从表面上看,该记者似乎有失职之嫌,但是我们却从此中可以看出,《星洲日报》已经形成了人人奋勇、不甘人后的精神,充满了忧患和居安思危意识,反映了报社强烈的勇争第一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