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抗战精神”及其现代传承

论“抗战精神”及其现代传承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时期,抗战精神要继续发挥力量,必须通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三个理路得以传承与推进。这种精神也为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思想成果。在“持久战”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因此,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始终要坚持抗战中的持久战精神。

桑建泉

【摘 要】 中华民族在抗战进程中,形成了以民族抗争精神、统一战线精神、持久战精神为特征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同样离不开其提供的精神支持。在新时期,抗战精神要继续发挥力量,必须通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三个理路得以传承与推进。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抗战精神 现代传承

一、“抗战精神”的基本特点

(一)“抗战精神”是不畏强暴、不甘灭亡的民族抗争精神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民族。从屈原、岳飞到戚继光,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很好的例证。以坚韧不屈、自强不息为特征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19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国列强的压迫和剥削,特别是日本侵略并企图灭亡中国之际,这种不畏强暴、不甘灭亡的民族精神,成为抵御侵略、保家卫国的强大精神支柱。1931年日本法西斯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此后又得寸进尺地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略中国。自日本法西斯踏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农民、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等无数中华儿女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冒着敌人的炮火,迎在战斗的最前线,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1]民族抗争精神无不体现在抗日战争的每个阶段。

(二)“抗战精神”是摒弃狭隘党派之争的统一战线精神

面对日本法西斯日益疯狂的进攻,中国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斗争。民族危亡之际,在面临亡国危险时,各派政治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停止利益纷争,一致对外。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两大政治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开始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消极抗日。面对国民党的一次次围剿,面对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共产党从全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积极促成同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共同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阶层,纷纷投入抗日救亡的战斗中。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之后的抗日斗争中,共产党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心,将抗日救亡放在重中之重。这种摒弃狭隘党派之争的统一战线精神成为一面旗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各个阶层中树立了共产党的威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抗战胜利的关键精神保证。

(三)“抗战精神”是持久战精神

日本法西斯自侵略之始,狂妄地以为三个月就能够灭亡中国。在日寇强势的进攻及国民党消极抗日导致的节节败退下,“亡国论”、“速胜论”的观点迅速传播,以讹传讹。为了遏制错误思想传播,坚定抗战信心,指明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根据对中日双方国情和实力,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2]“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决定了其能够得到国际支持;日本法西斯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其必将被国际社会所谴责和反对。从双方力量对比上看,日本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其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均强于中国,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可能速胜。但日本受其地理因素限制,人力和物力经不起长期战争,因此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战。持久战的提出为驳斥“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坚定抗日战争必胜的民族信念作出重大贡献,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努力方向。

二、“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需要发扬不畏强暴的抗战精神

在抗战中,面对日本法西斯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不畏强暴的抗战精神始终支撑着无数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为争取抗战的胜利而英勇献身。这种精神也为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动力。习近平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4]

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生产力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当今的复兴之路之阻碍已经不是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分化陷阱。比如“西化分化陷阱”,即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上大肆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等谣言,片面夸大中国崛起对世界造成的威胁,于是各种西化和分化中国的图谋纷纷被炮制出来。在高度警惕这些陷阱的同时,必须继续坚持不畏强暴的抗战精神,团结整个民族的力量,同西方颠覆势力抗争到底。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性需要发扬持久战的抗战精神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受西方列强入侵和国内军阀混战的影响,中华民族处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中,其复兴的步伐被迫一次次中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等虽然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过,最终也没能逃过失败的命运。归根结底,这些爱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因指导这些运动的理论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气馁,无数仁人志士依然在寻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他们之中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思想成果。抗战时期的“持久战”思想正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持久战”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真正走向伟大复兴的开始。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全新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基础较为薄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始终要坚持抗战中的持久战精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一方面,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成就,要戒骄戒躁,切勿懈怠,警惕可能出现的挑战;另一方面,面对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挫折,需摆正心态,继续顽强拼搏,坚信前途光明。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杂性需要发扬统一战线的抗战精神

“伟大抗战精神虽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恰好处于中国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之中。一方面,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发达国家上百年建设所达到的成就;另一方面,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集中凸显。这样的现实背景就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杂性。

这一复杂性的克服,必然离不开统一战线抗战精神的发挥。首先,发扬统一抗战精神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独特优势之所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汇聚。在统一战线的号召之下,形成有利于民族复兴的时代合力,形成实现民族复兴的向心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优势的过程。其次,发扬统一战线的抗战精神有利于消解民族复兴中的复杂性。在抗战时期,统一战线团结了各种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战,抓住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现实社会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最大的实际,是最主要的矛盾。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就会有效消解民族复兴中问题的复杂性。只要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热爱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愿意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民群众,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传承与发扬“抗战精神”的基本理路

(一)发扬“抗战精神”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赢得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在这样一场正义与非正义、得道者与失道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这一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也正是在这一场较量中,中国人民认清了谁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真实代表者,谁才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可以倚重者。正是在这样的生动实践中,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尤其是抗战的过程中全面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后作出了成熟选择。正是基于此,发扬“抗战精神”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理解、贯彻这一道路,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现在有一种论调,故意唱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功勋地位,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突出功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是基于近代史的无知,对这种论调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第二,深入理解抗战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抗战的时代是艰苦的年代,在武器装备不如敌人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离不开抗战精神对全民族的引领。在今天,抗战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由于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而凸显出深刻理解其必要性和迫切性。深入理解抗战精神,汲取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如何取得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坚定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发扬“抗战精神”要坚定不移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的战略布局。这一战略的提出与阐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新时期“抗战精神”的发扬,应该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行有效融合,在坚定不移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得到生动体现。第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中发扬“抗战精神”。中国人民所处的抗战年代,物质条件极为落后,但是在精神上,“抗战精神”却是形成于这一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抗战虽然胜利了,但是在反对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依然需要“抗战精神”力量的发挥。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今时今日依然焕发着别样光辉。第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中发扬“抗战精神”。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所进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且深刻的改革。对原有格局的重构势必会触及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利益关系的变化与调整决定了这一改革的复杂和艰巨性。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抗战精神”的渗入。当然,这种深入改革的决心,不是抗战时期对敌人的那种态度,而是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时对抗战精神的继承与发扬。第三,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中发扬“抗战精神”。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在现代化国家治理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种法治思维方式,是治理国家时的一种自觉行为选择。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切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其最终的实现必然落脚于全体人民群众法治思维和行为选择模式的养成,要依靠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依靠全社会法治环境的营造。这些条件的具备,都与“抗战精神”中全体人民、全社会力量凝聚的要求相一致。第四,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发扬“抗战精神”。全面从严治党,从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更是发挥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传统,对我党良好形象的树立、战斗力的发挥、中流砥柱地位的确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虽然没有了敌人的威胁,但是面对种种诱惑,执政党更需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三)发扬“抗战精神”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流。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所走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上发扬“抗战精神”,当然不能肤浅地理解为渲染民族仇恨。和平发展道路上“抗战精神”的发扬,是让人民群众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警告所有好战分子:现在的中国有能力维护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和平。

在中国和平发展之路上发扬“抗战精神”,首先要正确理解和平与抗战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和平是靠抗战胜利争取而来的。在依靠艰苦抗战而取得的胜利中,和平显得弥足珍贵。在对抗战的回忆中,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平”二字之含义。当今的中国,应该更加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自身维护和平的能力,为自身、亚洲及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其次,要让“抗战精神”助力中国和平发展。在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构成中,既有坚持不懈的持久精神,又有凝聚全民族力量的统一战线精神,还有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可见,“抗战精神”的发挥,必然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然有助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其次,要在和平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抗战精神”。形成于战争时期的“抗战精神”,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作用,就是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不断地将抗战精神同实践生活融会贯通。这也是“抗战精神”能够长久发挥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不能表面化和简单化,不能拘泥于特定的历史现实,要不断结合新的历史现实,让“抗战精神”贡献新的精神力量。当然,这种结合不是生拉硬凑,而是要在不断深入理解“抗战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与现实进行卓有成效的结合。

【作者简介】 桑建泉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浙江杭州310028

参考文献

[1]李吉庆.抗战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2]刘琦.《论持久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2).

[3]李孝纯.论中国的抗战精神[J].社会科学辑刊,2005(5).

[4]邱伟光.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5]徐远兴,唐明刚.抗战精神生成与战斗精神培育[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6).

[6]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

[7]刘庭华.对“抗战精神”的哲学思考[J].红旗文稿,2015(10).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1.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8.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9.

[4]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4(01).

[5]李振锟,张洪兴.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N].人民日报,2014‐9‐25(07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