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精神根植于伟大的抗战实践

抗战精神根植于伟大的抗战实践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学者认为,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抗战精神形成的根本;军民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动力源泉;残酷恶劣的战斗环境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外在环境;充满战斗激情的战斗文化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内在动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战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思想,归根到底属于精神层面和意识形态,它产生于抗战实践,植根于抗战实践,没有抗战实践就没有抗战精神的产生和存在;但是,抗战精神也反作用于抗战实践,那就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万众一心地去参与和推动抗战实践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抗战精神形成的根本;军民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动力源泉;残酷恶劣的战斗环境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外在环境;充满战斗激情的战斗文化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内在动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他特别指出:“坐着不动,只有被灭亡,没有持久战,也没有最后胜利。”

因此,我们说伟大的抗战精神,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来,从奔淌着炎黄子孙血脉的历史传统中来,从与侵略者战斗的烽火硝烟中来,从激烈的枪林弹雨中来,从残酷的“扫荡”与反“扫荡”斗争中来,从无数生与死的考验中来。

笔者认为,综合理论界、学术界的各种观点,概括起来说,抗战精神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积淀,是抗战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创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1]

第二,日本侵略者引发的深深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反侵略战争的责任意识,使以爱国、团结、自强等为主要内容的伟大抗战精神很自然地孕育形成。的确是这样,敌人的残酷暴虐无以复加,反对残酷暴虐的战斗异常激烈,因为垂死的野兽不会自己走进坟墓,刽子手们也绝不会乖乖地自动放下屠刀。人民渴望胜利,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因为一个有血性的民族是不能容忍国破家亡的,一个长期受三座大山压迫、任人宰割的民族终归要翻身洗雪耻辱。

第三,中国共产党坚强正确的领导是抗战精神形成发展的关键所在。党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方针政策,促成了民族的新觉醒,使抗战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孕育产生并迸发无穷的力量。就拿发动群众来说,这肯定是创建根据地最关键的一个问题:靠什么能够把分散的、松散的农民有效地凝聚在一起,走向抗日战场?这也是一些外国军事观察家搞不明白的问题。按照聂荣臻将军的回答,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问题,既要有客观上的条件,更得有主观上的因素。客观上的条件就是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谁也不愿做亡国奴;主观上的因素,就是我们的党在抗战中间执行了一整套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

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也是百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