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旧产业面临的发展局面

旧产业面临的发展局面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旧行业,例如以劳动密集型、重工业为代表的行业,以往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8月以来,美国已经成立了4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中心涉及的相关技术和产业有望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实现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才是根治产业难题的关键。

一些旧行业,例如以劳动密集型、重工业为代表的行业,以往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今,比较优势部门的变动趋势更为复杂,同质化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利润空间更加缩小,甚至部分行业因为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正呈现出快速下滑。新产业,例如高端制造业、服务业,这些行业有许多新的企业在崛起。如果新的产业增长的速度不及旧的产业失去市场份额的速度,那么经济总体的发展必然是下行的,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传统制造业是旧产业的一个代表。这里说的传统制造业,主要指的是代工、加工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同时加工制造业开始迅速崛起。尤其是浙江、广东、福建一带,以外向型加工贸易为主的传统制造业是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纺织、服装、鞋袜、中小型器械工具、食品加工等加工工业民营企业出口创汇的主体,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较低的工人工资、廉价的土地与原材料、较高的污染代价形成的综合成本优势。随着内外部环境开始变化,土地、资源与能源、原材料和生态环境的成本负担开始不断上升,那些以出口为导向的传统制造业及加工工业效益出现明显下滑,过去以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在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已经优势尽失。特别是伴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发生,加工制造业的比较成本优势的核心—低成本的劳动力正在加速减弱。

所以,旧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当然,这种转型不是对旧产业的革命,也不是要削弱旧产业的规模,而是以新的产业政策为引导,在国家经济整体发展上,提升旧产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品牌能力以及能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要站在国际视角上,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引导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任何地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且把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市场。也就是说,国家要对旧产业的转型加以政策干预和引导,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进行调整。

(一)不嫌弃,不放弃

必须承认,面对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资源约束的愈益突出,认真地思考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乃势所必然。但现在,“要将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服务业为主”“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淘汰旧产业”等一些地方在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方面的讨论中的一些提法,却大有可商榷之处。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可以这样说,工业是服务业的基础。这也正是在工业还不够发达的地区,金融、物流、咨询等服务业也只能在低水平徘徊的重要原因。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底启动“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同年12月公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通过积极的工业政策,鼓励制造企业重返美国,意在通过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和促进出口,达到振兴美国国内工业,进而保证经济平稳、可持续运行的目的。可以说,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提出“再工业化”,意在夺回美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优势。“再工业化”不是原有工业化的重复,而是以高新技术注入制造业,形成美国制造业的优势。美国“再工业化”是要全面振兴国家制造业体系,大幅增加制造业产出和出口,以求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硬实力,实现“经济中心”的回归,并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

“再工业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回归,它将催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而带有定制特征的智能设备被普遍应用将成为一大趋势。美国新形势下“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就是一种基于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制度创新,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持续互动过程。通过“再工业化”,一方面,积极深化计算机、汽车、航空以及为大企业配套的机械、电子零部件等现有高端制造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医疗信息、航天航空、电动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试图带动传统制造业发展,引领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以确保在21世纪持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

2012年3月,奥巴马提出投资10亿美元创建15个“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计划”(NNMI),以重振美国制造业竞争力。2013年1月,美国总统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先进制造业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发展规划》。2012年8月以来,美国已经成立了4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中心涉及的相关技术和产业有望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比较优势部门的变动趋势更为复杂,大部分传统产业部门都处在长期的、累积的变化过程中,既存在以服装针织制造业为代表的长期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存在以生物医药制造业为代表的长期处于比较劣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从总体上看,现在恐怕还不能对工业发展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持“去工业化”的放弃态度。

(二)不进则退,不“跨”则“挂”

在成本逐年上升、产业发展遇到瓶颈的背景下,是该向更低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产业,还是让“技术改造”来改变现状呢?或许转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但用不了多久,转移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的逐步完善,其成本也必然会随之增加。因此,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实现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才是根治产业难题的关键。

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也熬不得。早调早转早主动,晚调晚转必然被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怎样做出投入少产出多的产品,这就需要大量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技术改造,“旧产业”依然可以“焕发新活力”。纺织服装里面也有技术,看似低端的产业其实也是技术行业。纺织服装业推进技术改造,势必要从产品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等方面,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智能针织“沭阳现象”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针织制造产业智能化已有了突破性发展,形成智能化针织机械,同时适应世界纺织产业面向“多品种、小批量、快交货”需求。据媒体资料显示,纺织产业是沭阳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该县近年来确定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由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式发展加快转变的良好开端。如今,沭阳又前瞻性地瞄准了“智能针织”这一方向。通过以点带面,用“智脑”带动沭阳纺织产业乃至全国纺织产业向“智能”方向转型升级。沭阳县的数家针织企业虽然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但共同点是都已经走在了“智能制造”的路上,并且纷纷意识到“智能”对扩大企业利润空间的作用。

打造旧产业的“升级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无疑是旧产业引领行业先进水平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