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使旧产业提质增效

如何使旧产业提质增效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对既有的产业政策进行系统的反思,推动产业政策转型。第一节 横向与纵向的兼并重组产业政策的基本功能是要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部结构变化关系。由此来扩大业务规模,确保经营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增长型兼并重组企业为实现积极的增长战略而采取的兼并重组。

应对既有的产业政策进行系统的反思,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同时,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推进产业政策的改革。

第一节 横向与纵向的兼并重组

产业政策的基本功能是要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部结构变化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平衡与产业政策的相对分离以及使用上的相互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要求。其基本原因是:微观经济主体的独立和以间接形式实现为主的宏观平衡,如果没有产业政策功能的配合,就无法实现计划与市场在运行机制上有效结合,也无法有效地达到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的经济发展目标。

以往的产业政策侧重于纵向的歧视性甄别,是市场不公平竞争的根源,未来应该顺应市场,把重心放到实施横向产业政策上来,即更多地鼓励和支持企业间的兼并收购,增加企业的融资来源,为上下游企业间的研发提供更多的产权保护和税收激励,鼓励企业加大在人才吸收和培训方面的投资。

其中,“兼并重组”是指伴随企业间乃至集团间的公司支配权的转交而进行的并购整合。其目的是对经营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和研发能力,提高企业效率,加强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兼并重组原本也定位为实现企业愿景与发展战略的手段之一。但是,具体该以什么为目标,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兼并重组呢?每个企业恐怕都有不同的质疑。

(一)兼并重组的意义

以制造业为例,在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国际竞争加剧以及技术创新与新兴市场的发展加快等大环境之下,就需要制定新的发展目标。

1.在全球市场上确保“规模”

在世界范围内,很多行业、很多领域都有领先的企业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此,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品牌、生产能力、销售能力以及设备投资、研发投资等,以保障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市场竞争。

2.在产业安全上确保“供应链”稳固

企业必然要不断思考自己的附加值来自哪里,也就是说哪一块能带动利润的上涨。大多时候,企业生产能力很强,但是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供应链整体来看,却很脆弱,盈利能力很弱。为此,需要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强化较弱的环节,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此外,顺应市场变化,也需要进行整合重组。

兼并重组通常是将企业间各自的有形无形资产进行整合,按照目的进行优化配置,以适应经营环境。因此,兼并重组的模式应该包括,确保抗衡全球企业所需的“规模”、构筑“供应链”提升企业价值两个方向。前者通常是以本来就从事同一行业或领域的企业为前提,旨在扩大企业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所以称为“横向重组”;而后者,一般是从产业链上游到产业链下游来强化供应链,所以称为“纵向重组”。

(二)横向重组

“横向重组”是指业务领域相重叠的企业或部门兼并的模式。由此来扩大业务规模,确保经营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其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增长型兼并重组

企业为实现积极的增长战略而采取的兼并重组。通过对该领域内有关工厂、技术、人才、销售网络以及资金等软硬件资源的整合,开展全球化生产、向全球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拓展、强化技术能力与研发能力、扩充产品系列。

◇强化型兼并重组

企业为了强化经营基础、改进经营方式而采取的兼并重组。整合软硬件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规模效果,剔除重复性部分,从而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投资能力和开发能力得以确保。

(三)纵向重组

“纵向重组”是指不同领域的企业或部门之间的兼并,用以实现企业目标,强化供应链,使业务多元化。

通过兼并自身不具备的业务或经营资源,成为新的增长点、培育新的业务、进入新的领域、开创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的一体化业务,提供软硬件相融合的服务等)。

此外,还有兼具“横向重组”和“纵向重组”两种模式的兼并重组。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扩展业务领域而采取的兼并模式(表4-1)。

表4-1 兼并重组基本类型(基于重组目的)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上产能合作

从时间上,一方面是“拖延时间”,让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逐步升级到品牌、研发、品管、市场渠道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微笑曲线两端。另一方面是,“抓紧时间”,以实时了解客户需求,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做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生产方式的升级。

从空间上,可以效仿日本、欧美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同类产业中的企业的做法,利用其技术、管理、市场渠道的优势,转移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去生产制造。

(一)日本的产业转移政策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资源过度集中在首都圈,造成首都圈承载的压力过大。所以,日本政府通过《工厂建设法》,禁止在首都及周边新建工厂或大学;通过《新型工业城市建设法》,批准15个新型工业城市。其目的都是通过向低成本地方生产基地疏解,解决过度集中问题。70年代通过《工业带配套发展促进法》,将四大工业带分散至其周边的6个区域;通过《工业再配置促进法》,促进工业向地方分散以及产能转移。从而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工业污染问题,旨在实现均衡发展(图4-1)。

图4-1 日本的工业创新与传统产业改造的实践案例

80年代至9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结束后经历的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为解决石油危机显现出的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能源结构的脆弱性,以及以赶超为目标实行能源消耗型重化工业的主导型发展,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严重的公害问题,日本把工业创新和经济转型的重点放在了以技术替代资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附加值,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型制造,来获取持续的经济发展能力上,目标是实现资源消耗型重化工业向知识密集型工业转变。例如,通过颁布《科技城法》,促进26个地方城市发展高端制造业;通过颁布《知识型产业促进法》,促进26个地方城市发展软件服务业。

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日本的产业政策开始以防止因海外转移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发展新兴产业、塑造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和企业为核心。例如,通过实施《区域产业集聚法》,解决一线城市产业空心化问题、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实施《产业集聚法》,促进向可开展全球性业务的区域集聚;再通过《创业促进法》,发挥区域特色,培育新兴产业。从而有效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提升国际化竞争能力,使日本通过产业转型与创新形成了建设世界工业强国的发展能力。

(二)伊莱克斯的产业转移

伊莱克斯(Electrolux)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电器设备制造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厨房设备、清洁洗涤设备及户外电器制造商,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商用电器生产商。1919年创建于瑞典,由Lux有限公司和Elektromekaniska有限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目前在60多个国家生产并在160个国家销售各种电器产品(图4-2)。

图4-2 伊莱克斯的产业转移

伊莱克斯从2004年开始执行工厂转移计划,到2012年时就关闭了19家位于高成本国家境内的工厂,启动的9家新工厂则位于成本相对较低的墨西哥、东欧、南美、北非和东南亚等地。

(三)富士康的产业转移

富士康一直致力于向低成本区域迁移,获取比较成本优势。

劳动力人口减少的直接影响是用工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迅速下降。许多跨国公司将工厂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但是,由于物价带动人工费用上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代工企业为寻求廉价劳动力,已开始加速进行工厂转移。世界最大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最终选择了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的贵州省,甚至还有远走东南亚的打算。

代工企业主要依靠人海战术进行组装作业,因此廉价劳动力不可或缺。鸿海于1988年进驻广东深圳,随后为了寻找人工更加低廉的地区,应对劳动力资源紧张,逐渐将工厂向中西部迁移,以降低用工成本。这些中西部地区包括山西太原(2003年)、重庆市(2009年)、四川成都(2010年)、河南郑州(2010年)等,富士康还于2011年前后开始将一部分生产设备和人员从深圳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各工厂(图4-3)。

图4-3 富士康的迁徙路径

可以说,作为代工企业,劳动力问题始终是富士康的一大难题。富士康也可能在不断思考:下一个成本更低的工厂设在哪里?

对于一些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富士康的工作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比如贵州省,2012年农村贫困人口923万,其一类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也仅为1030元。据了解,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将在未来两三年内为贵州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

郭台铭早已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在2013年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企业领袖高峰会上,郭台铭表示未来两年将启动印度尼西亚五年计划,在印度尼西亚设立手机工厂。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2012年工人年工资每人平均4780美元,比我国深圳市低约30%。而在越南,2012年工人年工资在首都河内为每人平均2533美元。

那么,电子代工企业会不会大规模向东南亚转移,或者大规模迁徙东南亚之后,会对我国制造业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既然物价和劳动力成本无法降低,那就要在配套环境上下功夫。在需求持续萎缩的笔记本电脑领域,各代工企业的“西部大迁徙”也在持续。2010年以后,广达电脑等台湾的5家大企业相继在重庆市建设了新工厂。这些企业看中的或许不是当地政府的税收优惠,而是重庆至欧洲间直达货运列车2011年正式开通带来的物流运输成本的优势。

随着国内人工、材料、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印度、越南及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以比我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阵地,2008年以来我国对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也呈快速增长的势头。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正在由“中国制造”转向“越南制造”。

(四)除了“拖延时间”还要“抓紧时间”

除了产业转移,以空间换时间,“拖延时间”之外,还要“抓紧时间”,以实时了解客户需求,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做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生产方式的升级。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自动控制系统开始用于生产制造之中,拉开了大规模生产的序幕。虽然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也带来了“产能过剩”问题。因为,大规模生产时代的管理理念以产品为中心,以低成本去竞争市场,根据市场预测安排生产,是一种推动式的生产方式,某些时候,难免造成盲目生产,以至于产能过剩。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变化,使得灵活性进一步成为生产制造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具体而言,由于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频繁,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对于制造业工厂来说,既要考虑对产品更新换代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又要考虑因生命周期缩短而减少产品批量,随之而来的是成本提升和价格压力问题。

“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是在“工业3.0”时代的自动化技术和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从集中式中央控制向分散式增强控制的生产模式的转变,利用传感器和互联网让生产设备互联,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柔性生产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也就是说,“工业4.0”时代的多个种类产品的大规模定制,既要满足个性化需要,又要获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

“个性化”是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制的代名词;“规模化”意味着大批量、重复生产。“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就是让“个性化”和“规模化”这两个在工业生产中相互矛盾的概念相互融合的生产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让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联系、高效协作,使得个性化产品能够以高效率的批量化方式生产,也就是大规模定制生产。“工业4.0”时代的大规模定制是以顾客为中心,以快速响应赢得市场,根据顾客需求安排生产,是一种拉动式生产方式,能够通过灵活性和快速响应来实现多样化和定制化。

定制产品由于更接近个性化需求,所以比标准化产品有更大的价值空间。所以,大规模定制生产将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新方法,是制造业企业如何获得成功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大规模定制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位并以能获得一定利润的成本,来高效率地进行产品定制,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此外,大规模定制生产通过互联网,使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大规模定制也可以实现消费者、经销商和制造商等多方的“满意”与“共赢”。

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正促使生产制造业加速发布设计方案和推出产品。正因为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强,当技术与市场环境成熟时,此前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的规模化、复制化生产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第三节 物理与信息中转型升级

可以说,互联网技术影响了人类社会,并对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如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变革的最大根源。

美国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上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新能源领域,将新能源资源的分散化、分布式配置,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能源的按需供给和双向买卖,产生智能电网,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本质上是推动互联网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应用,是新能源与互联网相融合的新一次工业革命。

在德国,“工业4.0”概念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与美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说法不同,德国“工业4.0”认为,在制造业领域,将各种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融合在一起,相互联网的众多“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形成了“工业4.0”。

“工业4.0”其实就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智能工厂,最终实现的是制造模式的变革。CPS概念最早由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在2006提出,被认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其核心是3C(Computing、Communication、Control)的融合。

CPS是融合技术,包括计算、通信以及控制(传感器、执行器等)。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指出:“CPS,从广义上理解,就是一个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深度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的可控、可信、可扩展的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它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来增加或扩展新的功能,以安全、可靠、高效和实时的方式监测或者控制一个物理实体。CPS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完全融合,构建一个可控、可信、可扩展并且安全高效的CPS网络,并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构建工程物理系统的方式。”

据资料显示,2005年5月,美国国会要求美国科学院评估美国的技术竞争力,并提出维持和提高这种竞争力的建议。5个月后,基于此项研究的报告《站在风暴之上》问世。在此基础上于2006年2月美国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将信息物理系统CPS列为重要的研究项目。到了2007年7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在题为《挑战下的领先—竞争世界中的信息技术研发》的报告中列出了八大关键的信息技术,其中CPS位列首位,其余分别是软件、数据、数据存储与数据流、网络、高端计算、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机界面、网络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

CPS连接了信息世界与物理现实世界,使智能物体互相通信、相互作用,创造一个真正的网络世界。生产设备中的嵌入式系统与生产线上的物联网传感器是构成CPS的要素之一,这些技术被称为“物理技术”。但是,CPS 体现了相对当前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的进一步进化,与互联网或者网上可搜集的数据、服务结合在一起,实现更加广泛的基于创新型应用或过程的新物理空间,淡化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界限。也就是说,CPS通过提供构建物联网的基础部分,并且与“服务互联网”一体化,实现“工业 4.0”。它使得传统制造业中的物理技术就像互联网让个人相互通信、相互作用的关系发生变革一样,将给我们与物理现实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带来新的根本性变化(图4-4)。

图4-4 CPS、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

一旦基于高性能软件的嵌入式系统与融合在数字网络中的专业用户接口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必将诞生全新的系统功能性世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智能手机囊括许多应用和服务,已经远远超出设备本身的通话功能。由于全新的划时代应用和服务的提供商将不断涌现,渐渐形成新价值链,所以,CPS也将给现有业务与市场模式带来范式上的转变。汽车工业、能源经济,还有包括诸如“工业 4.0”的生产技术的各个工业部门,将同步因这些新价值链而发生巨变。

从物理角度看,可以认为是技术改造。

从信息角度看,“互联网+”将是旧产业商业模式改造的利器。“互联网+”不是对传统商业的替代,也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互联网+”强调的是融合和共赢,意义在于帮助传统产业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体验,让全社会的信息流动更快、信息更透明,社会资源的匹配和经营效率大幅提升。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例,电商平台通过缩短中间环节,将商品直接从品牌商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了渠道成本、物流成本和物品搬运次数,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效率,降低了社会损耗和交易成本,促进了传统零售业态的变迁与升级。

未来,互联网将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落实好“互联网+”方面的产业政策,将会实现互联网与旧产业的融合和转型,让旧产业重新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推进“互联网+”行动,广泛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促进不同领域融合发展,必然在改造提升旧产业的同时,引导旧产业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