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竞争正在改变世界格局

文化竞争正在改变世界格局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直到20世纪末的时候,我们才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体系中出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文化全球化。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之下,全球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这种文化的竞争也似乎在改变世界格局。经济的全球化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日常文化生活层面。

1. “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

直到20世纪末的时候,我们才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体系中出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文化全球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之下,文化的发展突破了地域、语言等各种限制,走向了新的高度。

要弄清楚文化全球化,我们应先弄清楚“全球化”这一个概念的源头。十五世纪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被认为是全球化的源头,当时,我们国家“郑和下洋”也可以看作全球化贸易的一场实践。由此,全球化随着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上的融合变得更加清晰。

直到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于是,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人类社会在经贸、文化交流上便更加的频繁。也在这一时期内,西方文化开始在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的殖民和扩张。

我们不得不承认,到了20世纪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的步伐已经向其他地区加速迈进,而到了60年代,这种文化扩张步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巩固。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之下,全球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这种文化的竞争也似乎在改变世界格局。

20世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联合包围苏联的格局;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第三次: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束,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处在新旧格局复杂交替的过渡时期,即暂时以“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

但我们也发现,在整个20世纪的世界中,导致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因素是以战争为主导。进入21世纪之后,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与经济相互交融,在世界政治经济整体格局中的作用愈加明显。而我们也注意到,在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的当下,它正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在全球化的现当代社会里,文化软实力成为不同区域走向崛起的标杆之一。

之前,我们谈到世界七大文化区,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就种族而言,西方文化是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以阿拉伯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俄罗斯及东欧文化是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印度文化是以达罗毗荼人和雅利安人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中国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非洲文化主要是黑色人种的文化总体,拉美文化则是包含本土的印第安人在内的世界几乎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印记的文化总体。

因此,从这些文化总体中,我们看到世界七大区域格局中,各自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那是区域的痕迹和色彩。

七大文化区域在发展演变过程之中,也相互博弈。因此,我们才会看到,令人瞩目的西方文化。

像中国文化一样,印度文化更多的是千年古文化积层,印度文化同样被赋予神秘面纱,从历史渊源来看,构成印度文化的主体民族很早就与西方民族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过去,印度的雅利安人和欧洲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同属印欧语系族人,殖民时期,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促使西方文化渗透在印度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导致的影响就是英语在印度的使用。甚至,印度国家文字委员会也宣布印度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印度文学的组成部分。

因此,印度文化所呈现的趋势,被多数专家认为已经有明显西方化的态势,例如美国有好莱坞,印度则有宝莱坞,这种文化映射自然不言而喻。所以,在全球化的格局之下,某种程度上,印度自身的古老文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压缩。

另外,在西方文化强烈的攻势之下,我们看到的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俄罗斯以及东欧文化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此长彼消。

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它会给世界格局带来新的变革吗?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欧文化圈显现出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特征,而中国文化则是有着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基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世界格局进入冷战之后,我们看到了文化经济的时代曙光,这时候,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一片压力之下进行了社会结构的调整,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将文化变革融合于社会结构的国家”。自此之后,他们又进行了三次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进一步加大了文化、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含量。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文化竞争力。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世界其他国家纷纷开始进行产业调整,皆把文化作为一个重点产业来开拓,世界格局也为此一新。

2. 互联网加剧全球化文化交流

新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世界文化格局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形成了势不可当的全球化的趋势;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实践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拓展,文化的传播与交往也更加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日常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使得我们日常的生活国际化,进而也对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甚至居住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之下,世界文化表现出了生态化的一面。

根据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调查显示,世界文化的生态化集中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

一是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趋势。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最早由希腊学者道萨严迪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人口猛增,资源锐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住房需求暴涨,环境生态恶化,各种城市问题愈演愈烈。在这种全球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进行思考,城市人居环境也随之成为世界各国相关学科关注的热点。1976年、1996年联合国第一次、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的召开,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特别是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又称城市高峰会议,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和城市化的认识,界定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城市人居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发展,城市与乡村由分离、隔绝再次走向融合,城市最终又回归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

二是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自然遗产加以保护,这是从人文层面体现的世界文化的生态化。19世纪的美国,就提出了“国家公园”的概念来保护自然遗产,后来又拓展到历史遗迹与名胜领域。近年来,日本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深感现代化建设对人类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同时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及其周边环境受到来自现代化建设的威胁,于是提出了建设“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遗址公园”模式的出现,虽然有来自公众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但更深的社会背景则是社会对古代环境的向往和对本民族历史的关心。通过遗址公园来复原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典型范例,既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又提醒人们关心和爱护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

值得一体的是,当前的世界文化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因此,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就更为讲究,这主要表现在后建筑文化上。如对历史的重视,并实用性地采用诸如建筑构造、建筑符号、建筑比例、建筑材料等历史建筑的因素,以增加城市建筑的文脉性,注重人、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凸显城市建筑与空间的人性与情感。

因此,我们看到现代化进程之中,如纽约、巴黎、法兰克福等城市都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在文化的羽翼之下,催生了文学和戏剧大都市伦敦、服饰大都市巴黎、音乐大都市维也纳等。

3.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文化博弈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并且深刻地影响到世界的发展版图。

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国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文化作为一种战略力量,以文化博弈作为一种国家博弈的重要手段,是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在冷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这一点上,美国曾将文化作为武器,在国家整个战略利益的层面上安排国家的对外文化工作,以文化和意识形态“演变”作为美国冷战政策的核心内容。而苏联的最终失败,也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在这场文化博弈中的失败。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这种文化先行的扩张战略并没有告一段落。相反,在高举全球化大旗的背景下,加紧了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渗透,企图建立以西方文化为基准的全球化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以之作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重要武器。这一现状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造成重大威胁。其主要表现为所谓普世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妨碍国家主权的重要手段,成为挑起民族矛盾的重要不稳定因素;使得发展中国家丧失民族自信力,成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对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

当前的文化博弈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互动加剧并朝着良性竞争方向发展,二是西方文化强势地对其他地区文化加大扩张,致使世界格局在这种文化认同当中分离和整合。

过去,随着当年西方国家殖民地的扩张而使其他非西方国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管是西班牙的、法国的,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扩张,把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传播到了南美、非洲,还有亚洲。像菲律宾就被西班牙统治了300多年,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又被美国统治了几十年,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由于西方国家殖民扩张所带来的;像新加坡和南非的文化,就带有英国文化影响的痕迹;像越南文化,就带有法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现在,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看到,不再是殖民地扩张给西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土壤,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磨合,这既是一个自然发展、多元整合共生的客观过程,也是一个人为导向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掺和了人为导向因素,具有强势经济和政治外壳的“强势文化”就易于在全球推行文化单极主义,产生“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论”奠基人葛兰西认为“文化霸权”指的便是国家借助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力量,加强并运用文化力量来制约和影响世界事务和其他国家内部事务的发展过程。文化霸权所体现的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权力关系,文化霸权的推行必须以强势文化为基本条件,而其根本基础则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其核心动力则是强烈的政治霸权欲望。

拿美国来说,作为年产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文化产业国,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占有科技强势。

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弱势国家的民族文化不断地被蚕食,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这场文化竞争中,几乎时刻都有弱势国家的文化濒临危亡。如在世界范围内,有人统计有50%的语言正在消失。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咄咄逼人”,其后果是导致其他弱小民族文化的节节败退和泯灭消亡,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文化霸权的“入侵”,有一种不同于战争可以看见外在惨烈,而只是伤及其内、毁及其根,带有颠覆性的兵不血刃的效果。

在这种文化入侵之下,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发展本国文化来抗争强势文化。

如法国提出了文化例外的新概念,反对美国将自由贸易范围扩大到文化领域;加拿大则直接颁布法令限制电影发行领域的外国投资;韩国也采取增加国产电影放映时间比例的办法限制美国电影的过分侵入。

西方文化旋风吹遍全球,阿拉伯世界虽不在旋风的中心,但也有了被猛烈吹袭的感觉。在全球化的时代,阿拉伯年轻人更容易接收到西方的产品,也更容易理解和受到影响。

一些阿拉伯父母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过于西化,在这样的担忧下,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商人们开始尝试将西方流行文化与阿拉伯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符合阿拉伯世界价值观的产品。例如,在阿拉伯国家,芭比娃娃被描述为关心、尊重父母的有爱心的女孩形象,在穆斯林兄弟会掌权后,芭比娃娃的销量甚至更高。这一传统的西方流行文化图腾在这里被披上了长袍和头巾,变为阿拉伯形象的女子。

我们记得2012年9月,美国一部反穆斯林电影引发的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浪潮。全世界范围内一场反美抗议活动也由此展开,地区涵盖至埃及、也门、突尼斯、摩洛哥、苏丹、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甚至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国家。

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这种抗美浪潮的发生。

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但相比于历史上出现的大英帝国等世界霸主,美国有其独特的“手段”,其中之一,就是美国的“软实力”,而文化影响力正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世界上大行其道,而其他国家的电影,也以能获得美国“奥斯卡”电影奖而自豪。在美国和西方文化的进攻面前,大多数地区的民族文化都败下阵来,伊斯兰文化也不例外。

有一种声音告诉我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很可能给地球上留下了一个永久的战略板块,今天它既无法“西方化”,也不可能“俄罗斯化”,它不会是未来的任何一种“亚文化”。

中国文化更是如此。

可是,现在的文化贸易战争已经成为全球化潮流,如果不发展和促进文化贸易,中国就要失去这个机会,而沦为文化发达国家的文化原料产地和文化产品销售地。

尽管有着无比美好的前景,但与美好的前景相比,中国文化现实却面临着深刻的难题,这些难题表现在:传统文化与意义世界已面临某些危机;主流文化价值系统受到挑战。从国际上看,与中国正在崛起的大国地位相比较,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还缺少实际的影响力和足够的吸引力。

作为竞争的一部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并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各种文化作品和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载体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

孔子学院在海外各地的陆续成立,中国国产影片出口的不断加大,中国语言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一系列中国文化活动……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需求,并且随着国家相关战略的提出而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和战略问题研究,既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特点,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局限性所在。

值得欣喜的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所占的比重得到了增加,中国已经开始针对国外受众群设计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国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做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在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并融入国际色彩。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中国电影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频频亮相获奖,中国艺术在世界各地展出……都给中国人的灵魂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贵州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我们知道,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写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气神,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团结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归宿和价值依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再现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舞台上的卓越贡献和重要地位,而且更深层次的则是要实现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复兴。

面对愈演愈烈的文化竞争态势和“西强我弱”的文化竞争格局,一切中国人只有奋发图强实现文化自信和自觉:一方面,使中华文化再度成中国的主体性文化;一方面,推动中华文化大踏步走向世界,参与多元文化交锋、交流、交融,既吸收其他文化有益资源,又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思想资源。

事实上,早在三十多年前,世界宗教大会发布的《全球伦理宣言》就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定为人类伦理的“黄金原则”。宣言主要起草者汉斯·昆指出,儒教这一原则及其仁爱精神,超越其他各宗教文化的分歧,对人类文明有普遍意义。1988年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巴黎集会时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尊重和正视彼此间的差异、力求在不同中寻找平衡,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家国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信”也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之诚信,从来都是炎黄子孙的为人之道、处世之本,甚至成为关乎一国信誉与形象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和”所强调的平衡与合作价值愈发重要,以此为基础的各国独立、平等交往原则已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西方推行“三片文化”——大片、薯片、芯片,美国大片控制人们的视觉娱乐,炸薯片控制人们的胃,电脑芯片控制人们的创造性和文化安全;西方推行“三争文明”——人际之间竞争,群体之间斗争,国际之间战争。而中国文化的理念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三和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凭此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谓优劣自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促进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对当代世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民族特色和世界潮流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推广开来、传播出去,使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在世界上弘扬起来。未来,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维模式、仁者爱人的普世价值、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天下一家的大同理想,等等,都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旦铺以高科技的传播手段,中国文化将其最精髓的部分推广出去,便能形成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在保留并充实自身先进文化的前提下,在有选择性地吸收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必将伴随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而兴旺繁荣;中国文化的重新兴旺繁荣,必将改变世界的格局,成为影响世界未来的最重要因素!在不甚遥远的未来,我们会看到,影响并改变世界格局的最有力的主导力量,不再是主张单级世界的西方文化,而是主张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五千年辉煌的中国历史可以证明!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