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航空工业技术扩散的基本途径

航空工业技术扩散的基本途径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航空工业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会对很多相关产业产生技术溢出与技术扩散效应。(一)航空工业内部的技术扩散  航空制造业已经从最初的对简单零部件和机械装置的组装转变为人类社会知识最为密集的复杂系统的集成。在航空工业,知识溢出主要是基于技术的,并围绕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供应链管理而展开。

  航空工业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会对很多相关产业产生技术溢出与技术扩散效应。在过去的50多年里,美国NASA通过“创新伙伴计划”把NASA的资源和私人部门联系起来,利用NASA的技术、设施、人员为民事部门开发了大量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这些产品和技术包括记忆泡沫材料、冻干食品、消防装备、耳蜗移植、动脉搭桥等。NASA宣称,共有超过1 650项这样的产品或技术被运用于计算机、环境与农业、健康与医药、公共安全、交通、娱乐工业生产等领域。正因为航空工业具有如此巨大的溢出效应,以至于瑞士著名的产业经济学家Gunnar Eliasson把航空工业看成是一所大学34。那么,航空工业的知识与技术是通过什么途径扩散的呢?

(一)航空工业内部的技术扩散

  航空制造业已经从最初的对简单零部件和机械装置的组装转变为人类社会知识最为密集的复杂系统的集成。但是航空制造业集群的知识创造和传播明显不同于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尽管这一产业的相当一部分知识是由地方产业集群创造并在地方产业集群中传播扩散,但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却不是大学,而是旗舰企业。旗舰公司通过图纸和技术说明书的方式向供应商免费转移某些技术,以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其需要。通常情况下,旗舰企业向地方供应商提供编码化的知识,例如机器设备、图纸、生产和质量控制手册、产品与服务说明书、培训讲义等,以帮助地方供应商获取必要的能力,以生产符合旗舰企业所需的产品与服务。这些企业与全球知识网络联系紧密,因此使得这一产业更加倚重于国际知识转移。

  不像是生物技术产业,航空工业很少发表科技论文,或申请发明专利与特许技术,它们的生产过程一般作为技术机密加以保密。在航空工业,知识溢出主要是基于技术的,并围绕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供应链管理而展开。供应链是航空工业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供应链管理包括技术说明书、并行工程、战略工程联盟、质量控制、产品联合研发、供应商证书、供货时间、风险共担、成本分摊、产品数量与价格等(Bozdogan et al,1998;Gostic,1998)。正因为正式的技术扩散过程受到限制,所以通过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这种非正式的途径,就成为航空工业知识溢出和创新扩散的最有效的途径。地理位置上的相邻、与竞争者或合作者间重复多次的交易、雇员在不同企业间的转换,所有这些形成了集群内部交流、合作与信任的基础,而这又为区域交际、学习、信息流动网络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供应链内部好的商业实践、技术、生产知识可以在企业间有效地转移。航空技术趋势、市场条件、竞争者或潜在合作者最新的实践很容易通过人员的交往和信息交流在集群内部扩散,人员的交往还在企业间建立必要的信任,这使客户、供应商或战略合作者之间的合作更加高效。Arikan(2009)曾经对企业间的知识交流及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一般通过集群企业间经常性的互动而起作用,并且会有多种形式,从纵向的供应链关系到横向的联盟、许可证协议、研发联盟等。此外,由于集群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相邻,增进了集群企业间互动的频率和知识交流的效果,集群企业间面对面的交流增进了企业间的互信和合作机会。

  根据不同的溢出渠道,技术溢出效应通常被分为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横向溢出是通过企业间的直接模仿,人力资源的流动,不同企业雇员间的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社交活动等方式产生的;而纵向溢出则是基于供应链的上游、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关系,通过采购、代工、员工技术交流等渠道产生的。航空制造业技术扩散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实现的技术扩散(如技术转移);另一条是通过非市场的、间接的方式实现的技术扩散。前者包括购买生产许可证、生产设备、合作设计、技术标准、资料共享、雇佣技术工人、合资、联盟、并购、技术服务或咨询等,都是通过市场渠道实现知识扩散的方式。后者通过学术论文、人员交往、人员的互相进入等方式实现。

  航空科技知识的扩散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发生在大飞机制造商与主系统分包商之间的技术交换,也就是一级总成商和二级承包商之间的技术转移和知识扩散,两者之间的知识传递是双向的,这一层面主要发生在国际航空产业巨头之间。尽管主机集成商可以从主系统分包商那里学到很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集成商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之间的技术扩散主要是通过主系统与分系统之间的研发合作实现的,他们之间往往就分系统如何实现主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深入的合作。这一层面的知识转移是大量的,当参与者把这些知识技术运用于自己的其他业务时,就会产生较大的经济影响,同时它们也会把这些知识通过分包生产等方式转移给其分包商。二是主要发生在二级承包商、三级承包商和零部件制造商之间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这一层面主要发生在区域内航空产业的中小企业之间。在这一层面,航空工业的知识溢出通常采取单边形式,并且以非正式合同为主。

  一般来说,在总承包商这一个级次,大飞机总装技术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其向其他行业领域转移的难度也越大;而在二级分包商、三级分包商以至于零部件、原材料、资本设备、技术服务层面,航空产品制造技术与其他行业部门制造技术的通用性就越强,其技术转移的难度就越小,技术转移的频率就越高,范围就越大。当然技术转移的范围还与民事部门参与大飞机项目的程度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目前航空工业封闭的生产体制,大量吸引民事部门参与到航空科研生产中来。

  考虑到飞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各个零部件之间界面与接口的定义、集成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参与研制的各个单位必须早在产品设计和产品性能、规格、标准的定义阶段就开始介入,其间伴随着各个层级的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交换、技术交流、人员往来等,这就产生了大量复杂的、隐性知识交换过程,这就会在航空工业不同主体内部产生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效应。

  具体来说,航空工业内部技术溢出或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有:(1)技术转移。赵东(2006)就介绍了一种利用航空技术开发设计的安全高效轴流通风机的案例,该风机在各项性能指标上都优于传统风机。这里关键是要对航空科技进行二次开发。(2)技术转化。要实现航空技术向产品、商品的转化,还需要技术进一步开发,以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和商品化,这还需要一个技术转化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技术扩散的过程。(3)通过外包生产而发生的技术溢出。这种基于供需双方契约形式和外包的网络,使得上游供应方可以通过后向的技术溢出和转移从下游买方处获得技术。在东莞,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通常为新产品及其中间件设计结构和规格,然后再将具体生产工作外包给在当地的上游供应商。这些上游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买方要求提供定制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一些设计和生产技术就不可避免地从核心企业溢出到上游生产者。除去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大飞机的设计制造能够带动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产业、电子产业、材料产业、发动机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4)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曾经有人质疑中国大飞机的“国产”,并且列出了大飞机引进外国技术的长长的单子。事实上,全球化的环境下要求一架大飞机百分百的“纯国货”并不客观,波音和空客也没有百分百地纯国产;再者,中国的技术实力确实还有差距,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后逐步消化吸收并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科技实力,这也是我们缩小同国外先进技术差距的常用手段。我们的关键是,如何整合好自己和引进的技术制造出安全舒适且符合适航要求的大飞机。(5)充分利用民企。建立大飞机主体公司与众多民企的多方联系,积极吸引并引导民企参与大飞机的研发生产与服务,发挥产业带动作用。(6)通过产业链向上下游转移。(7)产学研结合。包括技术向大学转移和大学所掌握的技术向飞机研制行业转移。(8)专利授权与转让。这也是航空科技转移的正式途径之一。(9)与民事部门企业联合研发。民事部门参与航空技术的研发,是实现航空科技扩散的最快途径。(10)由大飞机科技研发而导致的科技创业型企业的诞生。

(二)航空工业向其他产业的技术扩散

  要放大航空科技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还必须实现航空科技创新向其他产业的扩散。一般认为,在航空科技中,总装与结构方面的技术专用性最强,因此向其他领域转移的难度较大;而分系统和零部件所需的技术专用性较低,因此向其他领域转移运用的可能性最大。据此,航空科技向其他领域的转移主要发生在二级、三级、四级及原材料供应商层面。也就是说,航空科技向其他领域的扩散主要发生在航空工业金字塔的底层的那些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为航空工业提供配套,而且也在积极向其他领域寻找机会,这样他们最有兴趣把航空科技运用于其他领域。因此,为了实现航空科技工业向其他领域的扩散,我们既要培育航空工业的龙头企业,也要积极培育航空工业产业链的底端(而不是低端)的中小企业。具体来说,航空科技由航空工业向其他产业扩散的途径主要有:(1)技术二次开发。任何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专用性,航空科技知识也具有其专用性。要实现航空科技向其他领域的转移,就需要对这些航空科技知识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2)技术转移。比如,航空技术运用于风电能的开发,在这个领域我们在中国是领先的,对中国风电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风电的旋翼与飞机的螺旋桨技术是相通的,河北保定的一家企业利用航空技术,发展成为风电领域国内重要企业。此外,还有航空技术中的电机、传动、控制等技术都是风电开发中的核心技术,这使得航空技术在该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这里关键是要对航空科技进行二次开发。(3)劳动者的转移。航空工业公司的技术培训使得员工技能提高,如果这些员工转岗到其他行业,他就会把这些知识与技能带到其他行业领域,从而提高这些行业领域的劳动效率。(4)为其他行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5)航空科学知识普及。(6)产学研结合。(7)与民事部门企业联合研发。(8)技术产业化。(9)由大飞机科技研发而导致的科技创业型企业的诞生。

  卜小芳(2007)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利用航空技术改造矿山风机的案例,这是一个运用高科技产业创造的科研成果改造传统产业的典型案例。这也说明航空工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其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如飞机故障自动诊断系统可以用于汽车以及高速火车故障的自动诊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