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扩散的基本途径

技术扩散的基本途径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技术溢出有助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是一种引起厂商聚集的向心力;而研发活动倾向于集聚在厂商数量较多的地区,又会进一步强化集聚的效果,吸引更多厂商集聚在该地区,从而带来该地区经济的繁荣。  根据刘和东的研究,知识溢出系统由知识溢出源、知识溢出途径和知识溢出的接受者构成。  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的途径。

  技术溢出(technology diffusion)有助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是一种引起厂商聚集的向心力;而研发活动倾向于集聚在厂商数量较多的地区,又会进一步强化集聚的效果,吸引更多厂商集聚在该地区,从而带来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因此,知识溢出成为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当代企业的创新已不是一种孤立行为,创新的每一步都需要得到外部知识源的支持。产业集群内知识的溢出效应,使得集群内企业能够在最大限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内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从而使得企业的创新活动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在区域经济学家们看来,产业集群是知识扩散的一种最有效的生产组织模式。由于大量相关联的企业在一个区域内的集中分布,使得它们之间的交往更加直接、频繁,它们之间可能会通过企业间经常发生的供求及买卖关系、战略联盟、许可证协议、研发合作等形式发生经常性的面对面的交往,而地理位置上的相邻又为它们之间的这种交往、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就是说,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群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一个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的扩散,从而提高集群内部不同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集群内部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又反过来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创新。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地方网络使得技术交流和知识溢出更加便利。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包括:特殊信息及其持续更新、在有组织的或偶然的会面中的有意与无意的学习过程、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相互理解、特定技术领域中共同的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由此而建立的传统和其他制度性安排,等等。

  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Polanyi(1962)根据知识的传播过程,把知识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可编码知识,也就是一种系统化、条理化并能够用语言、图表、符号等进行传播的知识,如手册、图纸、软件、有形的技术,等等。这类知识的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较为容易。另一类是含糊的、不易编码整理的知识,也称为隐性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有时也称为非编码知识(uncoded knowledge)。这类知识以个人或组织的经验、直觉、习惯(惯例)等方式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具有分散性和不易大规模传播。显然,前者便于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得以快速传播,而后者则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演示、“传帮带”等方式传播,速度较慢,受地域限制较明显。此外,前者往往是人类比较成熟的知识,而后者往往是较新的、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因此前者对于人类的知识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而后者对于人类知识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默认的知识的传播不宜和个人、社会及环境分隔开,因此产生了知识溢出的地方性,进而使得产业集群在知识传播中具有特殊意义。

  Camagni认为集群内部创新扩散的途径有六条,包括本地市场上的熟练劳动力流动、客户和供应商间的技术和组织互动、模仿和逆向工程、非正式交流、本地共性技术供给、互补信息和专业化服务供给。Keeble和Wilkinson则认为知识扩散途径有:(1)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以及资本设备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联系;(2)特定产业企业之间正式和非正式合作及其他关联;(3)本地劳动力市场上的高技能劳动力流动;(4)新企业的衍生;(5)企业与大学或公共研究实验室的联系。

  概括来说,集群创新与扩散能力主要取决于模仿和逆向工程、集群内企业间人才流动、非正式交流、本地供应链关系、企业与大学和其他知识创造机构的合作关系、本地企业间水平合作、企业与大学间人才流动、企业的集群外(国内/国外)供应链关系、企业的集群外(企业/机构)协作关系以及集群内、外人才流动等构成要素33

  根据刘和东(2010)的研究,知识溢出系统由知识溢出源、知识溢出途径和知识溢出的接受者构成(见图7.3)。

Image

  资料来源:刘和东:《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及其效应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图7.3 集群中知识溢出的循环系统

  根据图7.3,可以将集群中知识溢出的传导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

  1.知识的溢出过程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源可以分为集群内和集群外知识源。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获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源通常可以传递隐性知识,集群外知识溢出源通常传递的是显性知识。

  (1)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源。知识溢出源又由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源和集群外部知识溢出源组成。在高技术企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源主要包括:①集群内的竞争企业。主要指与知识溢出接受者同类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争夺市场和各类资源,抢占技术制高点。这些企业在合作竞争中采用的模仿和学习,以及人力资源与信息的流动、商业情报的获取都导致了知识的溢出。②集群内的供应商和用户。当企业向供应商购买产品时,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就会发生,与供应商的紧密联系也可以使企业捕捉新原料、新产品的信息,并迅速用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供应商来说,了解终端制造商的需求,使供应商可以为制造商提供其所需要的零件和原料,并依据新需求改进零件和原料的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与处于水平链条上竞争企业相比,垂直链条上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在集群中占主导地位。另外,随着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干中学”效应,集群中会发生更多的知识溢出。用户是新思想的重要源泉。并且持续的渐近创新通过顾客与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用户的需求、偏好和购买行为都是用户知识,企业在与用户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这些知识,以更好的创新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③集群内的公共机构。包括了集群内的大学、研究院所以及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大学和研究院所是提供高技术知识、衍生企业,在这些企业创建的过程中,大学与企业之间通过广泛的非正式交流,产生了大量的隐性知识溢出,另外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也带来了知识的溢出。公共服务机构制定了集群的制度,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管理、协调等一系列服务,它们是信息的传递者,能够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带来知识的溢出。

  (2)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的途径。①人力资本流动。高技术企业的知识附着在企业的人力资本之上,集群的地域接近性为人力资本提供了流动平台,当人力资本在企业间流动时,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技术流、信息流、经验流、知识流,有力地促进了知识的溢出。②企业衍生。它会加速集群内部人才的流动和知识溢出。企业和院校衍生出的新企业与母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它促进了人力资本的流动,引发知识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它又促进了组织间正式合作关系的建立和非正式沟通,并通过正式合作关系和非正式沟通来促进人才的流动和知识的溢出。③产品流动。知识溢出也可以固化在货物中,产品是一个良好的知识溢出载体。良性的产品流动能带动竞争者的模仿性创新,有效节省了研发成本,提高了技术进步的效益,因此随产品流动而产生的知识迅速扩散,能促进整个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进步。④非正式交流渠道。在产业集群区,同行业的生产厂家、供应商、重要的客户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交织在一起。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它们的职员可能同上一家餐馆、参加同一个俱乐部、送孩子们到同一所学校就读、上下班乘同一辆汽车,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增加了彼此间经营的“透明度”。集群内这种人际间频繁接触和非正式交流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信息技术的外溢效应。

  2.知识溢出的吸收与转化过程

  知识源通过某种途径传递的知识,并不能全部被企业所吸收,吸收多少受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从图7.3可知,对知识溢出的吸收导致企业知识存量增加,这部分知识可以分为冗余知识和适宜知识两类,冗余知识作为一种新的溢出源参加整个集群的知识溢出循环,而适宜知识会促使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产生新的知识。吸收能力是指企业的一系列经营规则与流程,通过这些经营规则与流程,获取、消化、整合及利用外部知识。Zahra和George(2002)将企业吸收能力划分为两个维度: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和消化能力)和实现知识吸收能力(包括知识整合和利用能力)。潜在吸收能力是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前提,是企业在外部环境中进行知识搜索,并获取和消化外部知识的能力。实现吸收能力是指企业整合新知识和已有知识,通过创新活动创造新知识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吸收能力主要受企业先验知识、企业人力资本及企业R&D活动的影响,其中企业先验知识主要指企业的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等显性知识,而企业人力资本主要指企业员工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以及员工知识多样性与重叠性。企业内部顺畅的知识整合机制可以实现潜在吸收能力向实现吸收能力的转化。利用潜在吸收能力,企业能够感知、获取和消化更多的知识溢出,并通过企业实现吸收能力转化为企业创新产出。

  3.知识产出的再扩散过程

  从图7.3中可以看出,高技术企业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回路,知识溢出源通过人力资本流动等溢出途径,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递给知识溢出的接受者,在其吸收能力影响之下,接受者的知识存量发生或多或少的增加,这些知识存量在企业中得以应用,有效指导其知识创新和要素创新,而在这些创新活动中产生了新的知识,企业的创新产出通过企业间学习在集群中扩散,影响并促进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绩效的提高,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一方面增加了集群内的知识存量;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溢出途径向其他组织实现知识的溢出,增加集群外的知识存量。集群内的知识存量由知识溢出源和知识溢出接受者的知识存量共同构成,每一个企业在集群中提供知识溢出源的同时,通过知识溢出途径的回流成为知识溢出接受者,这也会增加集群内的知识存量。这些知识存量的增加作为新知识源参加整个集群的知识溢出循环,在这一动态的回路中,企业的知识存量和集群的知识存量不断增加,带来了企业和集群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商用飞机研制过程中的技术溢出主要有两条途径:一种是正式的途径,如专利技术转移、合作研发协议、技术咨询服务、转包生产中的技术资料提供、技术培训等;一种是非正式的途径,如商品贸易、生产设备更新、员工在不同企业间的转岗或兼职、逆向工程、技术模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