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研究进展及评价

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研究进展及评价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刘 宏新新贸易理论又称异质企业贸易理论,它是在新贸易理论基本假设基础上,引入了两个关键性假设,即企业异质性假设和出口进入成本假设,所构建的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内的新现象、新特征。本文将对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异质性实证研究、企业异质性的原因、异质企业基本模型和异质企业下的研究拓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

刘 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又称异质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 firm trade theory),它是在新贸易理论基本假设基础上,引入了两个关键性假设,即企业异质性假设和出口进入成本假设,所构建的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内的新现象、新特征。其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和产业层面转向企业层面,以生产率差异作为企业差异性的主要特征,从微观层面解释企业的出口、投资以及国际化生产组织行为。

企业异质性研究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关于自由贸易政策NAFTA[1]与GATT的争论。自由贸易的反对者认为自由贸易会导致美国就业的减少以及生活水平的下降;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却认为较低的贸易壁垒会降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成本并且会为美国出口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场争论中比较表面化的问题是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问题。支持自由贸易政策的一方认为,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出口企业是成功企业,且对一国经济有利,因此应鼓励出口、支持出口企业。反对一方提出没有可靠的信息表明出口企业确实具有竞争优势。通过对5万多家美国制造企业的研究,Bernard&Jensen(1995)发现同一行业内的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事实上,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原有贸易理论中同质企业假设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际分工正从过去产业间完整的产品生产分工向产品内部部件生产、产品增值过程分工、产品生产环节分工和产品要素分工等复合分工方式发展。正是基于在生产分工的日益细化过程中,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将企业异质性引入国际贸易分析框架的新理论的出现就有了其深厚的实践基础。

本文将对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异质性实证研究、企业异质性的原因、异质企业基本模型和异质企业下的研究拓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

一、国际贸易中的企业异质性:一个普遍现象

Bernard&Jensen(1995)[2]发现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不能回答下列问题:(1)在同一产业内,为什么有些企业出口而另一些企业不出口? (2)在同一产业内,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有何不同?(3)在同一产业内,贸易政策对不同企业有何影响?他们利用1976~1987年制造业年度调查的56000家企业的经营业绩信息和出口信息,结果表明企业是否出口与企业的业绩表现有关。他们的研究发现:(1)大多数企业不出口;(2)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规模(员工规模和生产规模)更大、生产率更高、资本密集度更高、工资更高、成长更快。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这些差异被称为是企业的异质性。

追随Bernard&Jensen的研究,许多学者对企业的异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者包括Bernard,Eaton,Jensen和Kortum(2003); Melitz(2003); 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 Bernard,Eaton,Jesen和Kortum(2003); Bernard,Redding和Schott(2004); Melitz,Ottviano(2005)和Yeaple(2005)。Bernard和Wagner(1996)针对德国企业的研究,Clerides,Lach和Tybout (1998)针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三国企业的研究,Aw等(2000)针对台湾企业的研究,Bernard&Jensen(2004)针对美国企业的研究都得到相似的结论,即在一个行业中出口企业往往只占小部分,而且往往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表现为以下特征:(1)规模更大(就业规模、产出规模、资本规模);(2)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3)更高的技术密集度;(4)更高的资本密集度;(5)更强的创新能力。例如,Eaton,Kortum,,Kramarz(2004)研究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制造业企业中,只有17.4%的企业出口,且出口量只占其生产量的21.6%。再例如,Helpman,Malitz和Yeaple(2004)对1996年美国出口公司的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非出口企业高出39%。

从研究结论上看,对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特性差异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特性差异,出口企业一般具有较高的生产率、规模、人均资本等。尽管总体结论相似,但是不同研究的异质性内涵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见表1。

表1 企业异质性内涵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

美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异质性内涵:企业规模、生产率、劳动力质量、所有权结构、产品特性等的差异。例如,Bernard&Jensen(2004)利用美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考察了某些企业成为出口企业的原因。结果发现,企业特性差异是构成部分企业成为出口企业的重要原因,这些特性主要包括规模、生产率、劳动力质量(度量指标为平均工资的滞后期和白领工人所占比重)、所有权结构(度量指标为是否为跨国公司以及是否为多工厂公司的虚拟变量)以及产品特性(度量指标为是否改变产品的虚拟变量)。

印度出口企业异质性内涵:盈利能力、所有权结构、地理位置的差异。例如,Tushar Poddar(2004)基于印度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所有权及地理位置是企业出口进入决策的影响因素。盈利能力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成为出口企业,且相对于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出口企业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位于临海城市的企业出口可能性也较大。

台湾电子产业出口企业异质性内涵:生产率差异。例如Aw&Huang(1995)利用台湾电子产业中企业层面的数据,分别估计了出口企业(产出主要供给国外市场)和非出口企业(产出主要供给国内市场)的生产函数,并从投入差异和生产率差异两个方面,分析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产出(增加值)差异的原因。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异是显著的,且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增加值差异可以显著地由二者之间的生产率差异来解释。

哥伦比亚制造业出口企业异质性内涵:企业规模、年龄和所有制结构的差异。Roberts&Tybout(1997)对哥伦比亚制造业企业出口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规模大、成立时间长、属于有限公司的企业更有可能成为出口企业,这也说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企业规模、年龄和所有制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特性构成了企业出口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特性差异的实证方法主要有两种:统计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即利用大量企业层面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直观上考察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的特性差异(Bernard&Jensen,1995);计量分析法,即通过计算出口商溢值(exporter premium)系数来观察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异,具体方法是,采用企业各方面特性指标为被解释变量,是否为出口企业的虚拟变量为主要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是否为出口企业虚拟变量的系数便表示出口商溢值(Bernard&Jensen,1999)。

二、企业异质性的原因

探索导致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生产率水平差异的原因是许多学者感兴趣的领域。关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假说:一个是“自选择效应”(Self-Selection Effects),强调沉没成本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出口市场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那些选择进入出口市场的企业,往往具有比非出口企业更高的生产率,因此更能承受出口进入沉没成本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另一个是“出口学习效应”(learning by exporting Effects),认为通过外贸渠道的国际接触,企业可获得新生产技术及产品新设计知识,这反过来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

大量实证研究都是围绕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因果关系进行的,代表性文献主要有Bernard&Jensen(1999),Bernard&Wagner(1999),Bernard&Wagner (2001),Wagner(2002),Arnold&Hussinger(2000),Clerides et al.(1995),AW et al.(2000),Isgut(2001),Dolgado et al.(2002),Girma et al.(2004)等。实证研究的结果总体来看,针对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大多支持“自选择效应”,但并未发现显著的证据支持“出口学习效应”,即出口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的原因在于高生产率的企业自主选择进入出口市场,但是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后并没有扩大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距水平。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则大多支持“出口学习效应”,说明出口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生产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地可以分为四种情形:

(1)自选择效应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不显著。如Bernard&Jensen(1999)针对美国的研究,Isgut(2001)对哥伦比亚、Clerides et al.(1998)针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的研究,Bernard&Wagner(1999,2001)、Wagner (2002)、Arnold&Hussinger(2000)针对德国的研究,Dolgado et al.(2002)对西班牙的研究都表明,存在自选择效应,但出口学习效应不显著。

较差的企业会变成出口企业吗?企业出口会改善其经营业绩吗?贸易政策如出口补贴政策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Bernard&Jensen(1999)分别考察美国企业在出口前、出口期间和出口之后的业绩表现,分析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因果关系。数据是1984~1992年的联邦数据库(Longitudinal Research Database of the Bureau of the Census),样本量足够大,每年有5~6万家企业,时间跨度也足以研究企业在出口前和出口后的业绩表现。结果表明:①好企业成为了出口企业;②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的好几年,未来出口企业都有很好的业绩;③企业成为出口企业后最初都成长得更快;④出口企业并没有拥有更快的生产率增长;⑤出口企业有更好的存活机会。简言之,在美国制造业中,出口并不能显著地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相反具有更高生产率水平的企业更有可能进入出口市场。

Clerides et al.(1998)对哥伦比亚(1951~1991年)、墨西哥(1956~1990 年)和摩洛哥(1984~1991年)出口导向型产业的企业层面数据,对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关系(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进行实证考察。其研究方法是:第一步,先根据企业出口状态将各国的样本数据分为5组,分别是非出口企业(没有进行过出口)、出口企业(一直有出口)、进入者(从非出口企业变为出口企业)、退出者(从出口企业变为非出口企业)和出口状态转变企业(在非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之间的转变大于一次)。第二步,绘制5组样本的贸易成本曲线和劳动生产率变化曲线,比较五组贸易成本曲线和劳动生产率曲线。结果发现:出口企业在进入出口市场之前表现出成本降低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迹象;进入出口市场之后,成本和劳动生产率轨迹并没有显著变化。这从直观上表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成本或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在于高生产率企业自主选择进入出口市场。第三步,利用双方程模型(即对自回归成本方程和动态二项选择方程进行估计)进行了规范检验,结论也支持高生产率企业自主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而出口学习效应并不显著。

Bernard&Wagner(1999,2001),Wagner(2002),Arnold&Hussinger (2000)利用德国企业层面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生产率和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即:表现为较高企业生产率显著增加企业出口的可能性,但是进入出口市场后企业表现并不一定比非出口企业好。Bernard&Wagner(1999)针对德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表明:①出口企业在进入出口市场之前(3年前)就表现出较非出口企业更高的生产率水平和更大的规模,且这种差距在进入出口市场前存在扩大的迹象;②进入出口市场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距却并没有继续扩大。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在德国制造业企业中,企业具备较高的生产率才能进入出口市场,但是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作用。

Isgut(2001)选择哥伦比亚1981~1999年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的实证考察发现,出口企业在进入出口市场前就具备较大的规模、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人均资本以及较高的平均工资等,且这些优越性促使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但是出口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的证据并不显著。

Dolgado et al.(2002)利用1991~1996年西班牙制造业企业数据,并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自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进行检验,实证检验的结果发现:①存在显著的自选择效应;②针对全体样本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但是仅选择年轻企业作为样本的研究发现,进入出口市场后年轻出口企业与年轻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距扩大,说明年轻企业中出口学习效应是显著的。

(2)出口学习效应显著。第一,中国、印度尼西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企业具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例如,Blalock&Gertler(2004)对印度尼西亚出口企业数据分析发现,出口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是显著的,且出口经历使得企业生产率可以获得跳跃式增长; De Loecker Jan(2007)利用匹配样本技术(matched sampling techniques)对1994~2004年7915个斯洛文尼亚制造业样本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学习效应是显著的,且学习效应的强度与企业的出口目的地有关,即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所产生的出口学习效应更加显著; Kraay(1999)利用1988~1992年中国2105家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显著; Bigsten et al.(2004)对非洲四国、Johannes (2005)对对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9个国家的出口企业数据分析发现,出口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是显著的。第二,有条件的出口学习效应。例如,Castellani (2001)对意大利出口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在出口密集度很高的企业中,出口的学习效应是存在的,但是出口密集度低于一定的程度时,这种效应就不再显著了; Isgut&Fernandes(2007)针对哥伦比亚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控制了自选择偏差后,出口学习效应是显著的,且出口学习效应在出口密集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而对于出口退出企业来说,出口学习效应则是不显著的。

(3)既不存在自选择效应,也不存在出口学习效应(Aw et al.,2001)。Aw et al.利用韩国1983、1988和1993年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对出口和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第一步,根据企业的出口状态将样本企业分为四组:①未进入企业,n年和n+ 1年都没有出口;②进入企业,n年没有出口,n+ 1年出口;③退出企业,n年出口,n+ 1年没有出口;④持续出口企业,n年和n +1年都出口。第二步,从多方面(同时期、跨时期)对各组企业的平均生产率进行比较,其依据是自我选择意味着企业t年的生产率水平是其t+ 1年进入出口市场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出口学习效应则意味着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异会随出口企业的出口经历而扩大。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对于韩国制造业企业来说,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其原因可能在于韩国企业的出口决策更多地受制度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率水平对出口决策的影响有限。

(4)自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都存在。例如,Chin Hee Hahn(2004)针对韩国、Girma et al.(2004)针对英国的实证研究发现,自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都是存在的。

研究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有: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相匹配企业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方法等。统计分析法,即通过选择企业生产率、规模、人均资本等特性指标,分别比较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进入出口市场之前和之后的特性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来检验自主选择说和学习效应(Bernaard&Wagner,1997);计量分析法,即通过分别估计企业出口决策二项选择模型和企业成本自回归方程来考察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Bernard&Jensen,1999)。

三、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

对经验证据的研究推动了对贸易理论模型的不断修正,许多美国学者如Bernard&Jensen(1999),Melitz(2003)等开始从企业层面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其中Melitz(2003)的《贸易对产业内资源配置与生产率的影响》一文为企业生产率差异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石(Helpman,2006)。

Melitz(2003)以Krugman(1980)的假设前提为差异化产品、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为基础,并在该模型中进一步考虑企业的差异,这种差异以生产率差异来衡量。在这个模型中,企业生产率差异采用Hopenhayn(1992)的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即关于行业整体生产率和企业生产率动态演化模型,并进一步假定每个企业最初生产率分布从一个外生的生产率分布密度函数g(φ)中随机获取。

假定产品连续分布,这些产品分别由不同生产率企业生产,这些差异产品之间替代率为常量σ,一个国家中所有个人的效用函数都相同。一国的效用函数为:

该函数为C.E.S函数,其产品替代弹性为常数,即σ= 

由于存在f,产量越高意味着单位生产成本越小,因此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同时,生产率越高的企业,生产相同的产量所需要的劳动力越少。

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每个企业都面对同一行业的出口进入成本,为fe。假定存在某一临界生产率φ*,该临界生产率的出口企业利润为零。如果企业从g(φ)中随机抽取的生产率小于该临界生产率,企业将选择退出,否则企业将进入该领域。而一旦进入该行业,企业每个时期都面临退出的概率为常数g。若在某一时期遭受冲击,该企业选择退出。

封闭经济下的均衡。自由进出条件为:,其中,π为行业平均利润,fe为行业进入成本。如果临界生产率上升,表明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成功进入,由此行业平均利润上升。

封闭经济下,该国行业的总体价格、收入和福利是开放经济下均衡生产率和产品数量的函数。产品数量与一国规模成正比,与行业平均生产率成反比;工人的福利与该国产品种类和行业平均生产率成正比。

开放经济下的均衡。开放经济下,一国行业的均衡生产率为该国所有企业(即出口企业和非出口国内外企业)的加权平均。

与封闭经济的行业均衡生产率类似,开放经济下该国行业的总体价格、收入和福利是开放经济下均衡生产率和产品数量的函数。开放经济下的福利与该国产品种类(来自本国和外国的产品)及行业平均生产率成正比;一国企业数量与一国规模成正比,与该国行业平均利润成反比。

模型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潜在企业在不知道行业内相对生产率时,能够通过支付沉没固定成本进入该行业。只有当企业支付进入成本后,他们才能知道该行业的固定平均工业生产率和他们自己应具备的生产率;第二,企业有退出行业的危险,因为他们生产同种的有差异的产品,并且他们的生产率可能低于最低水平;第三,由于进入国际市场需要付出更多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只有生产率超过给定的更高的门槛的企业能找到有利可图的出口活动;第四,在国内,消费者可以在同种商品不同类型中选择,这些商品数量将随着国家特色和与贸易伙伴的相关贸易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简言之,模型说明了两种机制:一是自我选择机制,因为只有高业绩的企业能参与出口活动;二是资源再分配,贸易开放使得资源从生产率低的企业流到了生产率高的企业,从而提高了综合生产力。

四、新新贸易理论的拓展模型

引入企业异质性后,国际贸易研究的新进展所涉及的论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异质性条件下的贸易与增长理论。研究者主要有Ycaple(2005),Melitz&ottavianO(2005),Hsu(2006),Bernand et al.(2004)等,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异质性视野下的贸易与增长问题的研究。

Baldwin&Robert Nicoud(2007)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和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企业异质性和出口进入固定成本前提下贸易的增长效应。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中,贸易具有正增长效应。然而在考虑了企业异质和出口进入固定成本后,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不确定的——既存在正效应也存在负效应。一方面,Melitz(2003)模型的选择效应提高了引入新品种的预期成本,这就降低了新品种的引入速度,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对边际创新成本的影响则带来正增长效应。两种相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取决于创新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与产品、知识贸易的联系。

Segerstrom&Gustafsson(2006)建立包含企业生产率差异和R&D驱动型经济增长的贸易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导致低效率企业退出的同时,也减慢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因此,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率增长的总效应取决于跨期R&D溢出的强度。若这种溢出较弱,则贸易自由化可以在短期内促进生产率增长,且在长期内改善消费者福利,若这种溢出较强,则贸易自由化会在短期内抑制生产率增长,且在长期内恶化消费者福利。

企业异质性条件下的FDI和出口。引入企业异质性特征后,可以将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区分开来,从而确定哪些企业从事出口,哪些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假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固定成本不同,企业生产率水平也存在差异。出口的沉没成本除了市场调研、建立分销网络、做广告的成本外,还包括运输成本。FDI没有运输成本,但是固定成本要高得多,其固定成本大于出口的成本,是在国内建立分厂的两倍。

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在Melitz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FDI和进入出口市场的选择,建立了H-M-Y模型,研究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即企业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行国际化。H-M-Y模型考虑行产内企业异质性对产业进入国外市场模式的影响,并对产业内企业异质性程度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①最低效率企业退出;中等效率企业只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高效率企业进入国外市场。②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有所区别,效率较高的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国外市场;而效率较低的企业则通过出口进入国外市场。③产业内企业异质性程度影响了行业出口销售额与对外直接投资销售额的比例关系。

Bernard与Eaton,Jensen和Kortum(2003)也建立了一个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称作BEJK模型。与Mlitz(2003)模型不同的是,BEJK模型采用的是Bertrand竞争而非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关系。基于出口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较低、出口企业规模更大并且生产率更高等事实,Bernard等模拟了全球范围内贸易壁垒削减5%的情形,研究结果是贸易额上涨了39%,总生产率也由于低生产率企业倒闭和高生产率企业扩张出口而上升。在同一产业内,较低的贸易成本和产品差异会导致企业不同的反应,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将可能倒闭,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则开始选择出口。

Brainard(1987,1993)认为,当外国市场规模增加并且出口成本上升时,与出口相比FDI就变得更为有利,而当海外投资设厂的成本持续上升时,FDI就会变得相对不利,这就是出口与FDI的替代关系。

异质企业条件下的贸易壁垒与贸易保护。Christian Gormsen(2008)利用异质企业模型分析了反倾销对企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倾销政策阻止了外国企业进入而增加了本国企业的利润,却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Chaney(2005)在一个简单贸易模型中引入企业异质性和出口进入固定成本,分析贸易壁垒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他认为,贸易流量在贸易壁垒影响下的调整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出口企业关于出口量的调整,称为集约边界(intensivemargin),其二是企业关于是否进入出口市场的选择,称为粗放边界(extensive margin)。考虑了企业异质性之后,企业的出口选择成了贸易流量调整的关键特征。因此,他推断,与代表性企业框架下的分析结论相比,在异质性企业框架下,贸易壁垒对贸易流量的影响要大得多。他的这一推论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企业异质性条件下的贸易模式。Baldwin(2005)指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与标准的代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显著区别之一,在于模型所揭示的贸易模式。在贸易开放条件下,只有部分企业出口产品到国外市场,即使在出口部门,也存在非出口企业。因此,各国任一产业内均存在三种类型的企业,分别为X型企业(出口企业)、D型企业(非出口企业)和N型企业(没有进行生产的企业)。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模式就表现为,国内和国外的X型企业进行产业内贸易,D型企业立足国内市场,N型企业没有进行生产。X型企业的出口量随着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增加。

其他拓展。Melitz和Ottaviano(2005)研究了市场规模、生产率和贸易的关系,不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由该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平均生产率水平内生决定的,市场规模和贸易会影响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异质企业的市场决策。总的生产率水平取决于市场规模和贸易带来的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双重作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越高,生产率水平越高,而利润越低。该模型对于研究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有一定价值。

Yeaple(2005)的研究试图解释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系统性差异,在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中,异质企业从一系列竞争性技术中选择一种技术并从异质技术水平的工人中选择雇员。在均衡状态下,竞争性技术的特点,国际贸易的成本以及拥有异质技术水平工人的可提供性,都会导致企业的异质性。Yeaple将贸易成本与企业的进入、技术选择、是否出口以及雇佣工人的类型等四方面决策联系起来,有效地解释了不断增加的技术溢价的原因。Yeaple(2005)模型的新意在于企业异质性是贸易成本、技术特征、工人技术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Yeaple (2005)模型能够产生几种贸易企业与非贸易企业表面上不同程式化的结果,同时也对于国际贸易对技术溢价(skill premium)和能观测到的产业层面上的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尽管基于异质企业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趋势。Melitz模型将贸易理论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相结合,将企业的生产率差别和出口的固定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

一个新理论的丰富与完善还要很多工作要做:第一,小企业的出口市场进入成本是否更高?一些企业不能取得出口信贷会不会成为其出口壁垒?第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公司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跨国公司的结构如何适应政策变化?那些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的本土就业和工资如何对企业的国际化做出调整?第三,上述问题的研究都需要更详细的企业层面的数据来进行检验,这些数据包括不同类型产品的贸易数据,包括中间投入品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数据。

主要参考文献

[1]Aw,B.,Chung,S.,Roberts,M.,2000.Productivity and Turnover in the Export Market: Micro Evidence from Taiwan and South Korea.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4,65~90

[2]Bernard and Jensen,1995,Exporters,jobs,and wages in U.S.manufacturing,1976~1987,B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Microeconomics

[3]Bernard and Jensen,1999,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 Cause,effect,or bo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25

[4]Baldwin,R.E.,1988.Hysteresis in Import Prices: The Beachhead Effec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4),773~785

[5]Baldwin,R.E.,Robert-Nicoud,F.,2006.Trade and growth with heterogenous firms.NBER Working Paper 12326 and CEPR Discussion Paper 5563

[6]Baldwin,R.E.,Robert-Nicoud,F.,2005.Trade and growth with heterogenous firms.CEPR Discussion Paper 4965

[7]Baldwin,R.E.,Robert-Nicoud,F.,2004.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 A comment.NBERWorking Paper10718 and CEPRDiscussion Paper 4634

[8]Clerides S.,Lach,S.,Tybout,J.,1998. Is Learning by Exporting Important? Micro-Dynamic Evidence from Colombia,Mexico,and Morocco.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3,903~904

[9]Melitz,Marc.2003.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71,6,1695~1725

[10]Melitz,M,2007.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Heterogenous Firms.prepared for the New Pe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Second Edition

[11]Melitz,M.J.and G. I.P.Ottaviano,2008.Market Size,Trade,and Productivi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75(1): 295~316

[12]Helpman,E.,Melitz,M.,Yeaple,S.,2004.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300~317

[13]Wagner,J.2007.Exports and productivity: A survey of the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data.The World Economy,30(1): 60~82

[14]Yeaple,S.,2005.Firm Heterogeneity,International Trade,and Wag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5,1~20

【注释】

[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Bernard and Jensen,1995, “Exporters,jobs,and wages in U.S.manufacturing,1976~1987”,B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Microeconomic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