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领导环境的把握

领导环境的把握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领导环境的把握一、客观环境的认识领导活动要利用客观环境,首先要认识客观环境。而客观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不是孤立作用的,而是客观环境诸因素在相互联系中共同对领导活动发生作用的,因此,对客观环境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其状态,而且要认识客观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了使领导活动系统与客观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必须要对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加以认识。

第二节 领导环境的把握

一、客观环境的认识

领导活动要利用客观环境,首先要认识客观环境。对客观环境只有做到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做到对它有效的、充分的、合理的利用。那么,对领导活动的客观环境如何认识和把握呢?

(一)认识客观环境的现有状态

要认识领导活动的客观环境,首先要认识其现有的面貌。由于客观环境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此,必须对其状态分别加以描述。

外部环境状态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地理环境状态。

内部环境状态主要是指领导活动在特定的组织内的各种环境因素的状态,具体是指组织、人际、心理、工作环境状态,领导集团状态和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关系的状态。

(二)认识客观环境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讨论客观环境,其主要目的是要分析客观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而客观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不是孤立作用的,而是客观环境诸因素在相互联系中共同对领导活动发生作用的,因此,对客观环境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其状态,而且要认识客观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由于客观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而客观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就有外部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内部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1.外部环境诸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领导活动系统外部环境包括很多因素,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不外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三大因素。其他因素都可分别归入这三大因素之中。外部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就是指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环境的决定性。由于经济环境包括地理条件、生产力、经济制度等内容,因此实质上是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因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它对政治、思想文化也起决定作用。

政治环境的主导性。政治环境主要是政治制度等,它是应经济基础需要而产生的,而一经产生,就以一种外在的、独立的力量作用于社会。由于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各项制度等,有其阶级职能、管理社会事务等特殊职能,因此,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

思想文化环境的导向性。由于思想文化包括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而人们在认识特殊事物的时候,要以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受到一般原理的指导,因此,它在社会生活中起导向作用。

可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社会中存在着特定关系,领导活动中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环境的关系就是它们特定关系的反映。认识了领导活动系统的外部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并列地、同等地来看待各因素对领导活动系统的作用,而是以它们的相互关系来把握各因素对领导活动系统的作用。

2.内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领导活动系统的内部环境可以概括为两大因素:一是物质的实体的内容,称之为物质因素,它包括系统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二是精神的、观念的内容,称之为精神因素,它包括系统及其成员的思想、意识、观念、情感等。探求内部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就是探求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之间的关系。

按马克思主义观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物质对精神起决定作用,精神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把握内部环境对领导活动系统的作用时,既要重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又要正确发挥精神的能动作用。

3.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对领导活动系统的作用来看,内外环境都是重要的力量,但是内部环境更为重要。因为直接决定领导活动系统行为的是来自组织内部的力量,来自内部环境的力量比来自外部环境的力量更直接、更现实、更有力。外部环境因素只有通过内部环境因素才能对领导活动系统发生作用。

(三)认识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

领导活动系统是个开放系统,它与客观环境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等,客观环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为了使领导活动系统与客观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必须要对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加以认识。

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主要包括:

环境状态的变化。这主要是指数量的增长,性质的转化,特征的变异,存在形式的变动,存在条件的转移等。

环境格局的变化。这主要是指环境诸因素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过程中,形成新的暂时稳定的结构。

环境在发展变化中所形成的新关系网。这主要是指环境在发展变化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竞争关系乃至敌、我、友的关系。

环境发展变化的走向。这主要是看环境发展变化在势头上是扩大还是缩小,在力量上是消还是长,在结构上是稳定还是动荡,在与其他事物关系上是矛盾还是一致,在与自己关系上是有利还是不利等等。

要认识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关键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在思想上、认识上高瞻远瞩,做出科学的预见。如何对客观环境发展变化作出科学的预见呢?

善于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中来预见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客观环境与事物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必然会形成双方或多方关系,为此,可以从双方关系的一方变化中,预见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从已知双方关系中,预见客观环境的一种发展趋势;从多方关系中的一方情况,预见包括客观环境在内的其他几方面的情况。

善于根据引起事物有规律变化的客观条件来对客观环境发展变化进行预见。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条件就是变化的基础和根据,是造成一定结果的原因。为此,可以从分析现实条件出发来对客观环境变化做出预见;可以从某种能引起事物普遍变化的共同条件来预见客观环境的变化;可以从仅引起某种客观环境变化的特殊条件来预见该客观环境的变化。

善于留心观察反复出现的类似现象。大量的事实表明,只要具备一定条件,事物的某些特征和现象就会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地类似地再现出来。只要留心观察这种重复再现的现象,就能发现客观环境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

二、客观环境的利用

一个好的领导者,一个好的领导活动成员,在领导活动中不仅要正确认识环境,而且要善于驾驭环境,充分合理地利用环境,因为正确认识环境的目的在于合理有效地利用环境。

(一)遵循社会依存性原理,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领导活动中,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客观环境,首先必须根据社会依存性原理去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所谓社会依存性原理,就是指领导活动的开展要依靠各种社会需要的驱动和各种社会条件的支持。

1.领导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要最主要是社会政治需要、经济需要和科学文化需要。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需要又表现为先进生产力和优越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的政治愿望、经济利益和科学文化需求。因为其政治愿望、经济利益和科学文化需求跟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领导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才能正确地做出决策,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获得成功。大至轰轰烈烈的政治革命,小至企、事业单位等各种领导活动都是如此。

领导活动客观环境,特别是外部的社会环境里蕴含着社会需要。利用客观环境,就是要从中来认识和把握社会需要。这里很重要的是从客观环境中确立历史坐标系,也就是从客观环境中来确定国家、社会的历史方位和立足点,为此,领导活动成员必须从客观环境中来选择和确立价值坐标,从而正确认识和判断客观事物对领导活动的意义;选择和确立时空坐标,从而使自己的领导活动以时代和社会为限定条件,面向世界,面向社会,立足国情,立足实际,在四维时空中来开展;选择和确立立足点,从而使自己从事的领导活动事业在历史长河中寻求到正确的位置,更符合社会历史需要。

领导活动要适应社会需要,在认识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必须做到:一是以社会需要为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二是以社会需要来确立领导活动的目标;三是根据社会需要来不断调整领导活动。

2.领导活动必须考虑客观环境为它提供的社会条件

纵观中外领导活动史,可以看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即在整个进程中,领导活动的成功是不平衡的。有的时期,领导活动取得巨大成功,人才辈出,业绩辉煌;而有的时期,领导活动遭到严重失败,优秀人才稀缺。从国家和地区分布来看,有的国家和地区领导活动生机勃勃,而有的国家和地区的领导活动则死气沉沉。究其原因之一,就跟其能否利用社会条件有关。

从当前领导活动的客观环境来看,下列环境条件对领导活动具有影响:优越的社会制度;各项体制的改革;总的文化程度及先进的专门化的教育;开放方针的实施;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稍微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些环境条件对领导活动所起的作用。

在领导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一是要分析环境条件对领导活动来说,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哪些是反动的;二是要认识环境条件哪些是充分的、哪些是不充分的,不充分的如何去发展;三是要认清环境条件的发展趋势及其与领导活动发展的关系;四是要剖析环境条件各自对领导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等等。

(二)根据地域制约性原理,合理地利用地域环境

领导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总是在一定地域内的领导活动。而一定的地域,居住着一定的民族,各民族总是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一定的地域,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相应的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一定的地域,都有自己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地理气候,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地域经济。这样,民族特色、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地域经济等具体情况,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领导活动的开展,制约着领导活动的发展。因此,领导活动要考虑它受到地域环境的制约。

在领导活动中地域环境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利用的:

1.地域传统

它是指由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特殊风俗传统。地域传统,一是富有特色;二是具有很大的力量。生活在富有特色的环境中的人们,耳濡目染,传递习俗,有宝贵的实践机会,也有良师益友。在领导活动中,利用地域传统,一是可以发展旅游经济;二是可以培养专门人才。

2.地域文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地域文化,是指各个地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对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呈现出具有某些特点的文化。在领导活动中利用地域文化,一是对文化水平较高,文化设施较多,形成自己文化特色,各种人才辈出的文化兴盛之地要充分认识和珍惜,充分发挥其优势,充分利用、挖掘和培养人力资源;二是对文化水平较低,人才缺少的地域,可激励人们积极改革本地域的文化状况,采取一定的政策吸引人才。

3.地域经济

这是指不同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地域经济有这么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经济形势。特殊的地理位置,诸如沿海、平原、森林和矿区,其经济资源不一样,经营项目不同,形成不同的经济优势。特殊的历史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的条件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势也不一样。二是特殊的人才类型。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背景和前提,只有经济发达,文化才得以繁荣。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文化就繁荣,各类人才会大量涌现。但由于地域经济分布不平衡,因此也就决定了不同经济地域形成不同的人才类型。

在领导活动中利用地域经济,一是要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经济优势。现在世界上出现的经济特区,就是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结果,我国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上海的浦东、福建的厦门等经济特区,就是利用其对外交通方便,与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有广泛联系,在土地、劳动等方面对境外客商有吸引力的地域经济条件,而成功地开展有关领导活动的典范。二是充分利用自己地域的人才类型,形成人才团,促进经济优势。

在领导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地域环境,必须对本地区的地域性特点进行研究,调查分析本地区的民族特性、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地域经济等方面的状况;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本地区的优势,以及如何发挥地区的优势;分析自己开展的领导活动与本地域环境的相适应程度,并把在该地域环境特定条件下所带来的最大活动效益作为衡量“适应”的标准。

三、客观环境的创造

领导活动系统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创造的。因为在实际过程中领导活动不仅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它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想方设法控制其环境,并影响和制约客观环境。事实上,领导组织可以选择和创造自己的活动环境,使环境因素适合自己的需要。

(一)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领导活动系统可通过下列途径来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重视主导政治文化建设。政治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在社会上流行的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的总称。主导政治文化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的总称。[1]主导政治文化建设,就是要培养人们树立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确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参与政治实践,培植政治情感,建立正确的政治评价体系。

切实做到政治民主。政治民主,就是在政治生活领域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要做到政治民主,就要让人民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上公民一律平等;按多数人意志办事,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政治生活等。

健全政治参与机制。这主要是使人民群众参加政治生活有制度上的保证;政治参与公开化;政治参与经常化;政治参与法制化。

做到领导群体政治行为的合理化。领导群体政治行为,是指环境刺激与领导群体政治心理活动相互作用后所做出的一定的政治反应。其合理化,就是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这主要是指:领导群体政治行为在指导思想上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行为方法上要科学化;在行为目标上要效益化。

(二)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

领导活动总是在一定公共关系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由于领导活动的公共关系环境是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一系列的关系之中形成的,因此,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要从对这些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上来着手进行。

1.正确处理领导活动系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领导活动,不管是经济领导,还是政治领导或思想文化领导等,每一种性质的领导活动都有自己的服务对象。因此,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就要处理好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领导活动系统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活动开展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是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

竞争主体之间要相容。领导活动群体与其竞争对手不能互为仇敌,而要在相互容纳的状态下开展竞争。

采取合法的竞争手段。竞争手段符合国家法律,符合国家政策,符合社会主义竞争原则。

采取正当的竞争策略。策略的制定和运用是正确而恰当的。诸如,是靠发掘自己的优势来展现自己的长处,而不是靠打击对手来相对地显现自己的长处;自己的良好形象,是靠自己努力塑造,而不是靠损害他人形象来相对显现;等等。

获取合理的竞争利益。利己与利他相统一;“利”与“义”相统一。

3.正确处理领导活动系统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领导活动系统,不管是哪一层次的,都只能是国家大系统下属的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因此,它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处理,是创造良好公共关系环境的重要内容,领导活动系统必须: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令。这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执行领导活动系统所在地区的政府对领导活动所颁布的地方性的方针、政策、法规,遵守法律、法令;执行主管部门的指令和决定。

认真履行领导活动职能,严格履行所承担的责任。根据领导活动系统与国家之间的工作责任制,全面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国家任务,积极提高社会效益。

主动接受国家的指导和监督。为保证国家的规划、计划得到实现,为保证领导活动的社会主义方向,国家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对领导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调节,领导活动成员必须主动接受国家指导和监督。

制定行之有效的有关政策。领导活动系统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完成自己的任务,需要制定有关的政策和规定。这些政策和规定,必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相一致,必须从领导活动系统的实际出发。

(三)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组织是为了一定职能而形成的群体,是人们依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结合的产物,如果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善于调动手中的物质条件和组织条件,使领导组织成为其成员的“依靠物”,那么,领导组织就会吸引着它的成员,人们把这种理论称为组织吸引原理。因此,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是创造环境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1.增强吸引力

增强吸引力即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一是领导者要真正成为领导组织里的“主心骨”,以自己的能力吸引着组织成员,使其感受到组织是自己的“依靠物”。二是要上下同心,领导活动全体成员在追求上保持一致性,从而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三是发展领导组织成员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

2.竞争

由于人们都有一种不愿落后于他人的心理,因此领导活动各成员之间就存在着强与弱、先进与落后、优与劣、正确与错误等的竞争。领导活动可通过竞争,肯定先进,激励后进,改正错误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良好的竞争环境,是良好的组织环境的一个方面。为此,各级领导组织和领导者,一是要培养职工的竞争意识。二是要注意开发领导活动目标的导向力,使事业目标能诱发人们的动机,规范一定行为的方向,激励竞争行为。三是要创造一定的压力环境,培植人们的自尊心、危机感和忧患感,引导职工时刻担心自己的民族、国家、集体和自己会在各种挑战面前和激烈竞争中被甩下,变落后,激发起奋发图强的精神。四是要挖掘差别境界的功能,引导人们认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要害在于没有差别,认识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必要的合理的差别,体验奖勤罚懒、拉开分配档次所形成的差别,促进竞争。

3.争鸣

形成各执己见,辩论是非的风气。

在领导组织中,对各种问题形成互相辩论是非的风气,具有客观必然性。从客观上讲,由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不一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人们在一定阶段内,对领导活动的问题不容易取得一致的看法是正常的。从主观上讲,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领导活动认识的相对有限性,也决定了争鸣产生的必然性。

争鸣是推动领导活动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提高领导活动成员特别是领导者的民主意识,使领导活动民主化,它可以活跃被领导者的思想,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有利于克服思想惰性;它有利于促进人们对领导活动的思想、理论、规律等的认识,提高领导活动开展的科学性;它有利于造成一种“群体竞争”的态势。

(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领导活动成员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工作。这种环境包括宏观的自然环境和微观的自然环境。宏观自然环境,是指诸如气候、山脉、河流、土壤、植物等周围各种条件的总和。微观自然环境,是指人直接接触的水、空气、声音、光照、色彩、温湿度、干燥度等,人们又称它为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人们工作过程中直接接触到的自然境况,对人们的活动影响极大。

【注释】

[1]参见王玄武等编:《政治观念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