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营企业国际化基础理论研究

民营企业国际化基础理论研究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基于以下七个不同角度,对与民营企业国际化有关的基础理论进行简要评述。它们分别表示一家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由浅入深的不同国际化程度。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以后,引起了国际企业研究界的广泛关注。

第三节 民营企业国际化基础理论研究

民营企业国际化是近年来跨国经营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它是对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过程的理解和概括,这些研究主要基于两方面问题:第一,企业国际化是怎样一个发展过程,是渐进的还是跳跃的?是演化的还是突变的?第二,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对国际化模式的选择?从历史上看,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从国内市场起家的,因此一家国内企业怎样才能成长为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什么一些企业成功实现了国际成长战略,而另一些企业却不能达到其预想目标?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和竞争力是线性关系,还是非线性关系?企业国际化理论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本节基于以下七个不同角度,对与民营企业国际化有关的基础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一、基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际化理论

在专门论述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理论中,应当首推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仍然是比较优势理论。他们均认为,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存在着对外投资的某种优势。

小规模技术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来自于低成本,这种低成本是与其母国市场的特征紧密相关的。第一,发展中国家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优势。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较小,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因开发出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的。这种小规模技术特征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其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合小批量生产。第二,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中颇具优势。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另一特征表现在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上,这些海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海外同一种团体的需要而建立的,特别是当本国的海外移民数量较大时,这种类型的海外投资更有优势。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华人社团在食品加工、餐饮等方面的大量特殊需求,带动了一部分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第三,低价产品营销战略。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抢夺市场份额的“秘密武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品营销策略往往是投入大量广告费,树立产品形象,以创造名牌效应,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则花费较少的广告支出,多采取低价值产品营销战略。

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技术形成包含着企业的内在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活动形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特有优势。研究者认为,以下几个条件使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有优势”:首先,在发展中国家形成的技术知识,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获得的,这种独特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密切相关。例如,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往往具有密集使用劳动、节约使用资金的特点,即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其次,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它们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需求,也就更能适应相同收入国家的消费需求。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够在较低水平基础上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特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可以带动它们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且发展中国家企业对成熟技术的创新还可以促进它们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这种特有优势还将在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得到加强,其一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获得本国廉价的熟练劳动力,其二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在组织上可能属于家族企业或者民营企业,这种所有制结构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带来了管理等方面的额外优势。该理论将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微观层面,证明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具备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比较优势。

二、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19世纪70年代中期,一批北欧学者(Carlson,1975;Forsgern&Johanson,1975;Johanson&Paul,1975;Johanson&Vahlne,1977)(4)基于企业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命题有两个:(1)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发展过程;(2)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式。

约翰逊和威涉恩(Johanson&Vahlne,1977)(5)对瑞典四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他们在对这些企业的海外经营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这些企业在海外经营战略步骤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最初,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而稳定下来;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海外业务的继续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制造基地。因此,两位学者提出,企业国际化要经历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1)不规则的出口活动;(2)通过代理商出口;(3)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4)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

约翰逊等人认为上述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它们分别表示一家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由浅入深的不同国际化程度。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最常见的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海外生产。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从第一阶段向第四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同时也表明其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显然,在偶然出口阶段,企业对出口市场不需要或只需要投入极少资源,在掌握市场信息方面也是零散和不规则的。在代理出口阶段,企业有了固定的海外市场信息渠道,同时也为出口市场投入了一部分资源。当企业开始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时,不仅需要在投资的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增加,同时,企业可以直接掌握市场信息并获得该市场的知识和经验。最后,当企业在海外建立直接的生产基地时,就表明该企业更深入地参与了海外市场。

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以后,引起了国际企业研究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从检验结果来看,对该理论的褒贬兼而有之。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规模出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体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6)卡尔森(Carlson,1975)对瑞典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达尔基和德萨尔(Bilkey&Tesar,1977)(7)对美国威斯康星中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考察,以及约翰逊和野中(Johanson&Nonaka,1983)对日本企业出口战略的研究等,都从经验上支持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其他学者,如班尼托和格瑞普思若(Benito&Gripsrud,1992)(8)、博纳卡洛斯和达利(Bonaceorsi&Dalli,1992)(9)、阿里和坎普(Ali&Camp,1993)(10),对企业国际化渐进论进行了检验。他们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是:该理论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对于大型多元化的企业而言,国际化的渐进特征并不十分明显。

三、企业出口行为理论

自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后,许多学者沿着这一思路,对企业的出口和直接投资活动进行考察,证实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表1-1列出了六位学者提出的出口企业的四种行为类型,他们在阶段的划分上有不同理解,但在企业跨国经营的渐进发展方面却是一致的,即上述四种类型主要分析出口企业的阶段性行为。这实际上暗含着以下假设,即一家制造业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第一步是出口,然后才是其他形式的直接投资。

表1-1 位学者对出口企业四种行为类型的比较

img1

资料来源:Stanley Paliwoda.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utteraorth Fieineann Ltd.,1995:34.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卡弗斯基尔(Cavusgil,1980,1982)(11)教授把企业经营国际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国内营销阶段,主要从事国内生产和销售;(2)前出口阶段,开始对国际市场感兴趣,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对国际市场进行调查,出现不规则的出口活动;(3)实验性涉入阶段,主要从事间接出口,开始小规模的国际营销活动;(4)积极投入阶段,以直接出口方式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5)国际战略阶段,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

比尔基和德萨尔(Bilkey&Teasar,1977)对美国威斯康星州400多家制造业中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查显示,它们在出口阶段上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第一阶段:对出口毫无兴趣,但偶尔接到外国订单;第二阶段:外国订单逐渐增多,但未主动开发国外市场;第三阶段:积极地开发海外出口市场;第四阶段:企业以现有的经验为基础,向邻近国家出口商品;第五阶段:企业获得了出口经验,开始扩大出口的地理范围,并根据汇率关税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业务;第六阶段:出口市场扩大到全球。

出口行为理论与国际化阶段理论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认为企业国际化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企业出口过程中的信息获取、经验学习和管理意识都被认为是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因素。出口行为理论是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得出的统计结果,而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因而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更近,更具操作性。但出口行为理论只是企业出口阶段的描述性分析,还不能完全解释企业的整个跨国经营过程。

四、跨国经营的“带动论”

根据企业管理的“场理论”,企业管理是一种“力场”,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经营环境而言,既存在种种阻挠跨国经营的“阻力因素”,如惧怕风险、学习的惰性、学习能力的局限等,也存在种种促进跨国经营的“推力因素”,如激烈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经验的积累使企业增强了海外投资的信心等。

企业在任何时点上的跨国经营现状,都可以被认为是跨国经营的“推力”和“阻力”之间的一种均衡状态。企业的发展既可以来自于“推力因素”的增加,也可以来自于“阻力因素”的减少。与这种跨国经营发展的“阻力减少论”相应的,是关于经营国际化的几种“带动论”。

第一种是订单带动论。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企业最初出口行为大多来自海外客户主动送上门的订单,这常常是促使企业直接出口的原因。这些主动上门的订单为从未从事过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了关键的市场信息,也大大降低了初始出口的风险,成为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原动力。

第二种是客户带动论。企业的海外经营行为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服务行业(如银行、保险和广告业等)企业的跨国经营通常是受到了客户的带动。这些企业的客户进入国际市场后,需要相应的企业服务。因此,原先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企业,也就自然而然地跟随客户进入了国际市场。通过客户带动进入国际市场是风险最小的方式,它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国外营销的市场不确定性,减少了企业的市场开发成本,并为企业扩大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如在汽车制造业,生产配件的厂商通常都会跟随主体制造商一起进入国际市场。

第三种是竞争带动论。在寡头垄断行业,当某一家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后,其他竞争企业会很快跟进。这是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后来者为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不会容忍另一家企业独占海外市场并轻松地发展壮大。行业内的主要厂商会在任何市场上展开竞争,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都“如影随形”地展开着竞争。

竞争带动论从国际营销的动因上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原因给出了解释,对现实中的企业国际市场营销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是它把企业的跨国营销统统都看作是对外在刺激的一种反应,从而忽略了对企业进行国际营销内在动力的分析,因此不能全面解释所有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

五、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管理理论

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包括:确认公司的基本任务、分析内外部环境、制定目标及总体规划、实施计划、对运作过程进行评价与控制。其主要功能是: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及运作管理。(12)

战略管理一般以确定公司的基本任务为起点,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公司的业务是什么?公司存在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企业可以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公司的财务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弱点。考察财务状况将有助于跨国公司估计企业的扩张和投资能力,并确定需要削减成本和进行资产剥离的领域。内部及外部环境分析有助于跨国公司制订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企业的战略规划将被分解为若干主要部分,每家分公司和每个部门都会分到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责任。自此,企业便开始了战略实施过程。企业将定期对战略实施的进度进行评价,并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一家跨国公司会发现某些产品或服务已不再盈利,因而必须停止生产或供应,或者开发新的产品以满足出现的新需求。

制定战略计划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即首先评价企业的环境和内部优势,然后确定长期与短期经营目标,最后实施达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跨国公司高度依赖战略规划过程,因为它既为跨国公司确立了总体经营方向,又为经营活动提供了具体指导。没有战略规划,这些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的计划、实施与评价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有着不同的战略倾向,这一倾向有助于解释公司所作出的特定决策。

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钱德勒(Chandler)出版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13)一书,提出了“企业跟随战略”和“公司的战略必将决定其结构”的著名论断。此后,施庄德克弗(Strandskov,1985)(14)、阿辛(Axinn,1988)(15)、莫林(Melin,1992)(16)、明茨伯格(Mintzberg,1994)(17)以及韦尔奇和劳伦斯(Welch&Lawrence,1996)(18)等著名管理学家,又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相结合,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有着不同的战略倾向,主要表现为母公司中心型、多中心型、地区中心型和全球中心型(见表1-2)。

表1-2 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不同战略倾向(19)

img2

总之,跨国公司的战略倾向将极大地影响其战略计划过程,从而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和市场进入方式。比如一些跨国公司更加关心的是盈利和增长,而不是制定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综合性公司战略。一些公司更注重的是能使自己在整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价格竞争的大批量生产,而不是开发那些更适合于当地特点的产品,来充分满足本地需求。另一些公司则更愿意向那些与本国有类似文化的国家销售产品,以便能在整个地区采用相同的基本营销方针,这些方针和倾向将极大地影响公司战略。

六、企业国际化的资源基础说

资源基础说(RBV,Resource Based View)源于彭罗斯(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一书。彭罗斯提出的企业成长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企业的扩张取决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了富有生产力的资源(productive resources),尤其是管理层的作用,而且,内部管理资源的性质与可得性限制了企业在某个时点上的扩张方向和程度。然而,彭罗斯指出,如果“公司成长计划的进度受到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规模的限制”,那么,当计划完成并付诸实施后,计划过程中所吸收的管理服务便会逐步被释放出来,并用于下一步的计划。企业通常会认为,集中于现有的产品,成本将更低、风险也更小,但企业仍可能会为了追求成长而扩张到新的业务领域(Penrose,1959)。企业成长的方向不仅受到外部机遇的影响,也受到可用来追求扩张机遇的内部资源,尤其是闲置的管理资源性质的影响。

利普曼和鲁梅尔特(Lippman&Rumelt,1982)认为,如果企业无法仿制或复制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基础,那么各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持续下去。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应将竞争优势指向其特有的难以模仿的资源,从而开创了把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固有的可以产生“李嘉图租金”(Ricardian rents)的资源进行经济分析的先河。1984年,维纳费尔(Werntefelt,1984)在美国的《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说》(A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一文,标志着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诞生。该理论认为:与外部环境相比,公司内部环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其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之后,巴尼(Barney,1991)等也对资源基础说作出了贡献。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Prahalad&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将资源基础说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使资源基础说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从资源基础说的观点出发,可以认为每家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民营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取决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中,内部资源尤其是管理资源是关键。从外部环境看,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和全球化的发展,随着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民营中小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可能性增大了。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资源。民营中小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包括企业的出口经验、战略调整的灵活性、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对中小企业的绝对控制(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反应)、丰富的行业知识、有关全球机会与国际化的经验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等,这些都构成了它们实行国际化的动因和竞争优势。

维斯特海德(Westhead,2001)指出,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资源有四类,即一般人力资源、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务资源、企业主的管理能力以及企业主的资历和知识积累。实证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以往对外出口的经历是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企业拥有较多的资金和信息、企业主的年纪较大并有管理经验和行业知识丰富,都会促使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而一般人力资源和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务资源与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关系则不太明显。

七、国际新冒险企业理论

奥维塔和麦克道格尔(Oviatt&McDougall,1994;McDougall et al.,1997)的国际新冒险企业理论提出,现有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降低了跨国公司内部交换的交易费用,增强了相隔甚远的许多市场的同质性,从而使国际化拓展行为更容易被所有人理解(20)。在国内市场环境中学到的东西很容易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活动。因此,企业家很有可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看作一个整体,并且在企业创立初期就开始实行国际化。

国际新冒险企业是从创立伊始就利用多国资源和市场来获得巨大竞争优势的商业组织。由于普遍缺乏可以通过所有权控制的足够资源,新冒险企业更倾向于只占有其生存所需的很小比例的资源,而且它们一开始就有预先制定的国际化战略。国际新冒险企业并不需要很大的规模,只要拥有经济交易中可以交换的资产或资源即可。国际新冒险企业的出现挑战了传统理论中“国际化企业必须是大型企业”的观点,该理论认为,企业家在企业建立前的经历至关重要。由于企业家在早期活动中发展了诸如关系网、经验知识等资源,他们对是否组合来自不同市场的资源持谨慎态度(21)。只有拥有了这些不同市场的资源,企业家才能组合出一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独特的资源集,并组建成一家特定的国际新冒险企业。因此,关系网作为创建者的一种重要能力,被认为是国际新冒险企业理论的四大元件之一。虽然企业家可以通过控制许可证和特权等至关重要的资产进入国际市场,但对新冒险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关系网是占有资源并使其内部化的更加有效的选择。

奥维塔和麦克道格尔还指出,在以往,两国之间通讯和运输渠道的不畅制约了国际市场的信息收集,增加了海外经营的风险。但是近年来,不断改善的国际通讯和运输、国际市场的同质化,简化并缩短了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这些变化使得企业国际化心理距离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企业可以跨越国际化某些发展阶段,或者国际化根本不必完全按理论上的阶段顺序发生。

国际新冒险企业理论对技术知识这一国际竞争的特殊资源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企业管理国际业务相对于管理本土业务有着特定的劣势,那么要克服诸多相对本土企业存在的优势,就必须拥有独占性的技术知识,从而应用到创造差异化或成本优势上。因此,国际新冒险企业理论认为,独占性的技术知识是差异化和成本优势战略的基本来源。根据波特理论,一方面,产品可以基于配送系统、营销方式等实现差异化,差异化策略也要求企业选择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特质;另一方面,成本优势可以来源于规模经济、独家拥有的技术、原材料的优先获得权,等等。

综上所述,关于民营企业国际化和与其他经济体互动的研究,基本上可分为三个方面: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理论、FDI的技术溢出理论和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近年来的贸易理论研究框架以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为主。其中,新贸易理论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用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并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新—新贸易理论则以企业异质性模型为基础来解释企业的贸易行为。FDI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关注FDI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考虑东道国吸收能力的技术转移问题。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和产生的原因、FDI技术溢出对东道国的影响等方面,而影响FDI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因素则包括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市场体制、空间距离、融资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关于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首推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他们的理论仍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认为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存在着对外投资的某种优势。除此之外,还有强调国际化渐进特征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和企业出口行为理论、基于企业管理理论的跨国经营“带动论”和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国际化的资源基础说以及国际新冒险企业理论。

基于以上经典理论,国内有学者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贸易和国际化问题,这些研究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这些研究大都直接将国外前沿理论移植到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研究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研究内容方面,国内相关文献多从宏观视角考虑中国企业的出口贸易和国际化问题,而且一般都是对国内企业的单向研究,较少结合合作经济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互动研究,这使得其研究结果只能具有宏观层面上的指导意义,无法针对具体的经济群体和特定的合作伙伴提供可行的政策参考。本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中国与欧盟)入手,并以特定的经济群体——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投资互动以及国际化问题,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第二,由于数据(特别是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方法的局限性,关于中欧经贸问题的研究大多借助文字描述展开,以理论和政策分析为主,少数实证分析也仅利用全国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较为简单的实证,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基于此,本书作者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合作,获得了大样本的民营企业微观数据,克服了以往研究中数据可得性方面的问题。同时,由于中欧贸易和投资数据的统计年限较短,本书研究的实证均采用国内地区层面或欧盟国别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提高了实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研究的具体内容上,本书与以往研究的不同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中国民营企业与欧盟的贸易互动特征时,考虑了欧盟东扩因素,并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欧盟东扩对我国出口结构变化和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二是在研究欧盟对华FDI技术溢出问题时,不但考虑了以往研究中FDI的总体规模效应,还用平均规模效应分析了微观个体规模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并考察了欧盟FDI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效应;三是在民营企业拓展欧盟市场的研究方面,以往研究以宏观分析和利用宏观数据进行分析为主,本书研究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并使用微观企业数据全面考察了民营企业与欧盟的经济合作,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入。

参考文献

[1]Alfaro,L.,Chanda,A.,Kalemli-Ozcan,S.and Sayek,S. FDI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ole of Local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64:89-112.

[2]Antras,P.Firms,Contracts,and Trade Structur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1375-1418.

[3]Audretsch,D.B.and Feldman,M.P.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3):630-640.

[4]Baldwin,R.E.and Nicoud,F.R.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A Comment. WorkingPaper,2004.

[5]Bernard,A.B.,Eaton,J.,Jensen,J.B. and Kortum,S. 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4:1268-1292.

[6]Blomstrom,M.and Kokko,A.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Spillovers.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1998,12(3):247-277.

[7]Caves,R.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1971,38:1-27.

[8]Dixit,A.K. and Stigliz,J.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297-308.

[9]Dumming,J.H. Multinational Enter prise and the Globlal Economy. Workingham: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1993.

[10]Findlay,R. 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 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1978,92:1-16.

[11]Gerschenkron,A.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assachusetts:Belknap Press of Havard,1962.

[12]Grossman,G.and Helpman,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1.

[13]Helpman,P.R.and Krugman,P.R.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The MIT Press,1985.

[14]Hymer,S.H.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of National Finns:A Study o 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MIT Monographs in Economic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76.

[15]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Monopotsfie Competition mad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469-479.

[16]Krugman,P.R.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0.

[17]Melitz,M.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2003,6:1695-1725.

[18]Wang,J. Y.and Blomstrom,M.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A Simple Model.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2,36(1):137-155.

[19]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0]陈飞翔,郭英.关于人力资本和FDI技术外溢关系的文献综述[J].财贸研究,2005(1).

[21]陈铭,刘仲英.国际贸易的内生化新体系:新兴古典贸易理论[J].经济经纬,2006(4).

[22]陈国宏,郭弢.我国FDI、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23]龚晓菊.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4]杭言勇.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出口现状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6(6).

[25]洪联英,罗能生.全球生产与贸易新格局下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选择——基于生产率异质性理论的分析方法[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

[26]黄彬.政府有效介入和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融资最优化[J].国际贸易问题,2004(11).

[27]何瑛瑛.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市场地位变迁及绩效——以浙江为例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8]黄凌云,范艳霞,刘夏明.基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效应[J].中国软科学,2007(3).

[29]胡日东,等.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价值链区位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8(3).

[30]李春顶.新—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0(1).

[31]刘易斯·威尔斯.第三世界跨国企业[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32]刘国光.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33]李春顶.出口贸易、FDI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新—新贸易理论模型扩展及我国分行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9(2).

[34]林剑,梁树新.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35]李亚.民营企业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6]李群.新贸易理论文献回顾和述评[J].工业经济研究,2002(1).

[37]刘振林.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8).

[38]李朝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9]孟亮,宣国良.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5(9).

[40]欧阳峣.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1]裴瑱,陆剑.规模报酬递增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J].世界经济研究,2006(9).

[42]裴长洪.当代西方国家贸易理论的发展[J].国际经贸探索,1995(4).

[43]史亚东.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分析——来自山东省制造业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4]文余源.FDI理论与区位决策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8(3).

[45]徐磊.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FDI技术溢出门槛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6]杨小凯,等.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7]殷德生.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基于新贸易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8]严建苗,陆菁.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出口发展与制度创新[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49]尹作敬,刘缉川.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动机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

[50]章新.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源[J].国际贸易问题,2004(3).

[51]张友仁.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产业组织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3(5).

[52]朱廷珺,李宏兵.异质企业假定下的新新贸易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论[J].国际经济合作,2010(4).

[53]张宇,蒋殿春. 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8(1).

【注释】

(1)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

(2)许罗丹、谭卫红:《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

(3)Blomström,M. and Kokko,A. The Economics o 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entives,Working Paper 168,January 2003.

(4)Carlson,S. How Foreign is Foreign Trade?Working Paper,the University of Uppsala,1975;Johanson,J.&Vahlne,J.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Four Swedish Cas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75,12(3):305-322;Johanson,J.&Vahlne,J.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s,Journal o 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8(2):23-32;Johanson,J.&Vahlne,J.E.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0,7(4):11-24.

(5)Johanson,J.&Vahlne,J.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s-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nmmitment. Journal o 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9(2):23-32.

(6)Bilkey,W.J.&Teasar,G. The Export Behaviour of Small-sized Wisconsin Manufacturing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8):93-96;Cavusgil,S.T.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Export Activity.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84(21):3-22;Johanson,U.&Nonaka,L. Japanese Export Marketing Structures,Strategies,Counter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83(1):12-25.

(7)Bilkey,W.&Tesar,G. An Attempted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Export Behavior of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9(1):33-46.

(8)Benito,G.R.G.&G. Cripsrad. The Expans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Discrete Rational Location Choices or a Cultural Learning Process?Journal o 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2,23(3):461-476.

(9)Bonaccorsi,A.&D. Dalli. Internationalisation Process and Entry Channels:Evidence from Small Italian Exporters. In Cantwell,(eds).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nnual EIBA Con ference,University of Reading,1992:509-526.

(10)Ali,A.J.&R.C. Camp. The Relevance of Firm Siz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perience to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Journal o f Global Marketing,1993,6(4):91-108.

(11)Cavusgil,S.T. On the Internatiunalization Process of Firms. European Research,1980,8:273-281;Cavusgi,S.T.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Relevance of Critical Variabl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Stages. Export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Czinkota,M.R.&Tesar,G.(eds). New York:Praeger,1982:276-288.

(12)Ragman,A. M.&Hodgetts,R. M. International Business: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 roach,1997,3:44.

(13)Chandler,A.D.Strategy and Structure.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2.

(14)Strandskov. Towards a New Ap proach for Study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Firm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Europe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ssociation. Glasgow,Scotland,17 December,1985.

(15)Axina,C.N. Export Performance:Do Managerial Perceptions Make a Difference?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88,5(2):61-71.

(16)Melin,L.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a Strategy Proc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1):99-118.

(17)Mintzberg,H. The Fall and Rise of Strategic Plann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13(1):107-114.

(18)Welch,Denice E.&Lawrence S. Welc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Networks:A Strategic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996,4(3):11-28.

(19)BalajiS.Chakravarthy&V.Perlmetter.Strategic Planning for a Global Business.Colua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85.转引自[加]艾伦·M.普格曼,[美]理查德·M.霍杰茨:《国际商务》,李克宁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200页。

(20)Oviatt,B.&McDougall,P. 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25(1):45-64.

(21)McDougall,P.,Shane,S.&Oviatt,B. Explaining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the Limits of Theories From International-Business 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9(6):469-4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