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中国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学术研究,是受国际上对国际化经营研究的兴起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而开展的。其中,鲁桐、李朝明采用问卷和实地调查方式对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调研,在国内开创了国际化经营实证研究的先河。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学习、合作、创新始终是融为一体的,并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1.3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中国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学术研究,是受国际上对国际化经营研究的兴起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而开展的。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宏观政策分析。早期的一些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如赵昆璧和李征(1991)、欧志伟和金芳(1992)等研究。二是应用国外国际化理论对中国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如鲁桐(1998a;2000b)、梁能(1995、1999)等学者在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三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随着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1999年开始民营企业可以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同时受我国“十五”期间提出的“走出去”政策的鼓舞,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随之国际化经营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民企国际化研究中,自然绕不开沿海小区域(温州、苏州、泉州等)民企国际化问题,例如王夏阳、陈宏辉(2002)、蔡宁、杨旭(2002)、任会中(2002)、李占祥、卢馨(2003)、鲁桐、李朝明(2003)、赵伟(2005,2007,2008)、谢建(2005)、刘志彪、张晔(2006)、朱允卫、黄祖辉(2006)、任晓(2006、2008)、齐宏伟(2007)、周朝霞(2008)、林俐(2004、2007、2008)等人的研究,他们对企业国际化模式、路径、过程等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此外,许多学者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行案例剖析,如郑克斌(2003),刘黄(2003),梁雄军、陈国强(2005),康荣平(2005、2006),赵伟(2007,2008),汪建成、毛蕴诗、邱楠(2008),侯吉刚、刘益、刘衡(2009),许晖、邹慧敏、王鸿义(2009)等人的研究,以我国典型民营企业如海尔、飞跃、格兰仕、万向、华为、东艺等国际化拓展为例,从国际化方式、动机、绩效、组织结构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

其中,鲁桐、李朝明采用问卷和实地调查方式对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调研,在国内开创了国际化经营实证研究的先河。鲁桐、李朝明(2003)在《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一文中,首先讨论了企业国际化的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分析框架——企业国际化追赶模型。认为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是两个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变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内容、形式和程度都有明显的不同。在经验研究部分,作者对112家有海外经营业务的(温州)制造业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企业的实地考察,从海外市场的选择与进入方式、跨国经营动机与竞争优势、企业海外经营中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该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仍遵循渐进发展的模式。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学习、合作、创新始终是融为一体的,并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此外,温州本土学者任晓(2006)《温州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一个观察样本》一文认为,从理论提出的背景来看,现有几乎所有的研究关注的是先进国有企业的国际化。事实上,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缘起、路径、内容等诸多方面与既有的所谓主流企业国际化理论描述相去甚远。

以上研究为本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一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追踪和讨论可以看出,企业国际化理论构建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际化实践,关注的是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二是国内研究大多还局限在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缺乏对典型地区民营企业样板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其在特定时期内全方位的历史考察研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经营步伐已经不断加快,而国际化环境已较过去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否存在自身模式呢?这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注释】

[1]该理论最初由瑞典Uppsala大学的学者们提出,也称Uppsala Internationl Model,简称UIM模型。

[2]Johanson,J.,and Wiedershweim-Paul,F.(1975):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Four Swedish Case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2(3):305-322.

[3]Johanson,J.,and Vahlne,J.E.(1977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s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ommi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8 (2):23-32;Johanson,J.,and Vahlne,J.E.(1990):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7(4):11-24.

[4]W.贝克曼(W.Beckermann).欧洲内部贸易的距离和形式.经济和统计评论,1956(28).

[5]Forsgren,M.& Johanson,J.(1992):Managing i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Firms.In M.Forsgren,& J.Johanson (eds.),Managing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19-31 ),Philadelphia :Gordon and Brech.

[6]Penrose,E.T.(1959).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xford :Basil Blackwell.

[7]转引自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60.

[8]Wolf,B.M.(1977):Industrial Diver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Some Empirical Evidence,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 :77-91.

[9]Wernerfelt,B.(1984):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5 :171-180.

[10]Bloodgood J.M.,Sapienza H.J.& Almeida J.G.(1996):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New High Potential U.S.Ventures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4):61-76.

[11]王夏阳,陈宏辉.基于资源基础与网络能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6):23-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