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相关研究动态

相关研究动态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相关研究动态对中国教会进行基督教中国化探索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与基督教中国化相关人物的专题研究主要集中于港台,大都是研究已经故去的中国老一辈神学家,而对中国当代神学家汪维藩牧师神学思想的专题研究,国内外都还没有开始,未见有关专著或论文问世。

二、相关研究动态

对中国教会进行基督教中国化探索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中国史和中国教会史的学者们受中国史学者柯文提出的“中国中心观”的研究方法影响,开始将研究重点从研究在华西方差会的传教事业转向关注中国基督教会本身,遂引起海内外众多学者对基督教中国化之关注和研究兴趣,特别是港台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发起了多次关于基督教中国本色化、中国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例如1988年台湾中原大学林治平教授发起召开了“基督教与中国本色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外和港台学者还出版了很多基督教中国化相关论文集以及相关著作,例如邵玉铭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问题》(11);林治平教授编的《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12)和《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13);林荣洪教授著《中华神学五十年:1900-1949》(14);林荣洪教授编的《近代华人神学文献》(15);李志刚教授编的《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文集》(16);林荣洪、温伟耀合著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遇》(17);林荣洪所著《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邢福增著《寻索基督教的独特性——赵紫宸神学论集》和《中国基要主义者的实践与困境——陈崇桂的神学思想与时代》(18);德国学者古爱华所著《赵紫宸的神学思想》等等。

中国大陆对基督教中国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无论是对20世纪以来中国教会本色化进程的宏观综合研究,还是对与基督教中国化相关的教派、人物、出版机构的具体个案研究都明显不足。但大陆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这种不足,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且已经有一些相关成果出版,例如刘小枫主编的《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遇》(19);张西平、卓新平编的《本色之探——20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20);卓新平著《基督宗教论》(21);段琦著《奋进的历程——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22);刘华俊著《天风甘雨——中国基督教领袖丁光训》;唐晓峰著《赵紫宸神学思想研究》(23),以及纪念吴耀宗和赵紫宸先生的两本文集《吴耀宗生平与思想研讨》和《赵紫宸先生纪念文集》,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论文。

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与基督教中国化相关人物的专题研究主要集中于港台,大都是研究已经故去的中国老一辈神学家,而对中国当代神学家汪维藩牧师神学思想的专题研究,国内外都还没有开始,未见有关专著或论文问世。但是汪维藩先生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做出的不可忽视的贡献已经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据笔者所知,Philip L.Wicker在其RECONSTRUCTION CHRISTIANITY IN CHINA:K.H.Ting and Chinese Church(24)(丁光训传)一书中对汪维藩的神学思想有所论及;瑞典隆德大学的华人学者李洁人准备对丁光训和汪维藩等人进行研究,现在正在进行资料搜集工作;另有一位现居中国,中文名叫苻怡碧的德国某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也准备研究汪维藩,已经对汪维藩进行了采访,目前也正处于资料搜集阶段。此外,苏州大学的季小兵博士在其博士论文《野地里的百合花——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基督教文学》中对汪维藩的《野地里的百合花》、《圣日默想》、《求你寻找仆人》、《荆棘篇》和《归途集》等灵修著作从基督教文学的角度进行了个案研究。季博士认为,汪维藩先生是中国灵修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他的灵修文学长于论辩和说理,可同时时刻拥有一种凝思中的情绪体验,可以从中领略到十足的纯精神感动、深邃的生命感悟和浓郁的浪漫抒情特质。他的灵修文学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优雅动人的审美风格,以浓郁的激情、深邃的哲理和诗意的言说,描绘出人神遇合之境的奇异和美妙,从而享受着人神契合的快乐体验;以句句金玉、字字玑珠,给人以信仰的引领和哲理的思索,被誉为“灵程吗哪”;以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奥而玄妙的哲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和深刻的神学观念(25)。季博士的论文从中国当代基督教文学的视角对汪维藩先生的著作进行了文学和审美的探讨,而本论文将是对汪维藩先生神学思想进行专题研究的首次尝试,仅为抛砖引玉之初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