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功国际化的民营企业有哪些

成功国际化的民营企业有哪些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4 结论与启示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的回顾与评价,本章总结并归纳了其国际化的演变进程,不仅展示了丰富生动的民营企业国际化画面,而且体现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即市场的开放性、竞争的开放性以及资源的开放性。

2.4 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的回顾与评价,本章总结并归纳了其国际化的演变进程,不仅展示了丰富生动的民营企业国际化画面,而且体现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即市场的开放性、竞争的开放性以及资源的开放性。至此,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与启示:

2.4.1 企业内向与外向国际化有机融合

以往研究普遍认为,企业国际化进程或路径,更多的是考察企业外向国际化,无论是渐进论还是跳跃论都无一例外地立足于外向国际化视角。但在实践中,内向国际化(即吸引外资)也是国际化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引进来”被作为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对外开放重要战略的时候,企业作为引进外资的微观主体,内向国际化已经普遍存在[8]。该模型在考察企业国际化进程时将内向与外向国际化有机融合在一条主线上,不仅基于浙江民营企业的实践基础,而且也是对以往关于国际化进程研究的一大补充。

2.4.2 企业主体与渐进性国际化

上述研究说明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国际化的主体。民营企业国际化行为以市场为导向,经营决策由企业自身决定,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只有使企业成为国际化的自主主体,其国际化才能走得更顺、更远,才能使企业国际化与民营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互动。同时,企业国际化总体上经历从地摊买卖、专业市场、境外商城、境外投资与跨国经营等循序渐进的演进轨迹,表现为从国内到国外、从低级到高级的渐次演进的一般规律,这为国际化进程的“渐进论”提供了一个以区域为考察对象(有别于以企业为考察对象)的不同视角的实证。

2.4.3 提供本土化的案例与范例

国外关于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大多基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企业国际化实践,自从20世纪80-90年代被系统地引入中国后,随即带来了国际化理论的中国适用性问题。本课题通过考察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演变中的市场进入模式、突破因素以及政府作用等,为国际化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本土化的案例。同时,本课题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演进及其路径;从成本效益角度考察了企业国际化模式的选择等,以上多视角的研究为企业推进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本土化的范例。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早,走在全国前列,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其国际化过程中积累的许多成功经验,都可为国际化后起地区提供借鉴,从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本土化范例。

以“国际化进程演进模型”为理论框架,本书的后面章节研究总体思路如下:第三章到第五章重点以温州地区为例研究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三个阶段:对外贸易、吸引外资与境外投资,第六章到第八章以我国东部沿海小区域温州、苏州、泉州为例,对其国际化模式展开比较研究,第九章为典型案例研究。

【注释】

[1]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2002):105.

[2]章定强,管向阳.外贸挂靠经营是温州企业走向世界的通道.温州论坛,2000(5).

[3]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00-2002)提供的数据计算而得.

[4]作者根据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2002)提供的资料整理而得.

[5]上个世纪90年代末,浙江省外经贸厅提出了“两个推动”战略。所谓“两个推动”,即推动优势制造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推动商品专业市场到境外设立分市场,开展跨国营销。

[6]万向集团公司国际市场的拓展.中国国汽车市场年鉴,2002.

[7]李永刚.浙江民营企业的群落式衍生扩张[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5).

[8]外向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参照我国外经贸数据的统计口径,本章以出口贸易、境外投资代表外向,以引进外资、进口贸易代表内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