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意大利国有企业的改革

意大利国有企业的改革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意大利国有企业的改革意大利的国有企业持续出现危机已有多年,当然其间也有一些恢复良好的时期。1992年,在欧盟货币危机和意大利货币贬值之后,意政府最终通过了一项坚定的私有化计划,要求出售由国家控制的全部生产性企业。因此,要使意大利真正摆脱国家控制方式,需要一种政策为其他公司治理结构方式运行提供条件。

二、意大利国有企业的改革

意大利的国有企业持续出现危机已有多年,当然其间也有一些恢复良好的时期。总的来讲,在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静态的和动态的无效率日益影响着大型国有企业。很多国有企业实际上已经处于停滞状态。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控制权的滥用以及没有走向国际化有关。小企业部门情况稍好一些,但许多企业的发展是以无法进行数量估计的逃税和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混同为代价的。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许多可以增长的机会都丧失了。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些失败产生的压力以及欧共体对国有资金的更严格的控制,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和政治市场的发展使领导人采取了一些措施。特别是,国有企业私有化逐渐得到议会和公众的支持。1992年,在欧盟货币危机和意大利货币贬值之后,意政府最终通过了一项坚定的私有化计划,要求出售由国家控制的全部生产性企业。此项战略的原因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巨额的日益增长的公共债务;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意大利工业的竞争力,使更多的小储户进入金融市场。还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也起了重要作用,即必须大大减少受政治党派支配的社会经济领域。

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体制取代现存的已经过时的旧体制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以控制为主的、积极的金融机构的出现。1936年颁布的旧银行法已被修改。普通银行和专门信贷机构在贷款期限方面的分工已被取消。发展一般性银行的机会增多,银行现在按照有关规定被允许购买非金融公司的债权。银行需要有极大的动力发挥一种新的作用,这将要求它们私有化。1993年,第一次私有化浪潮涉及了两个IRI的银行(意大利信用银行和意大利商业银行),一家主要的公有保险公司和IMI以及产业信贷机构。

因此,要使意大利真正摆脱国家控制方式,需要一种政策为其他公司治理结构方式运行提供条件。同时,必须努力改革国有企业体制,因为这一体制至少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某些经济部门中存在。

这种国有公司体制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吗?对这个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意大利的经验使我们可以至少得到三个结论:(1)国家全资或持多数股的公司在其管理不受政府官僚影响的条件下,是经济加速增长和进行部门结构调整的极其有效的工具;在产业管理需要快速换代的情况下更是如此。(2)要使这种模式有效运行,国有企业不应负担“特殊社会目标”。(3)如果没有一个起作用的政治市场保证执政党的民主更换,如果公有企业经理的“使命”文化被侵蚀,这种体制就注定要退化;最高层管理人员与政治监督者之间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彼此的“俘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