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环境综合管理

旅游环境综合管理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旅游环境综合管理《无极》慧眼景色之极 圣湖遭遇“劫色”之痛影片《无极》中那片令人惊艳的高山杜鹃花海,取景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深山里的“圣湖”——碧沽天池。各个地方与景区应根据全国统一的旅游法,结合自身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地方或景区管理规范。应该发动最广大社区居民来共同参与规划、建设、经营与管理监督,最终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环境综合管理

【案例12-2】

《无极》慧眼景色之极 圣湖遭遇“劫色”之痛

影片《无极》中那片令人惊艳的高山杜鹃花海,取景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深山里的“圣湖”——碧沽天池。但因为这次拍摄,已美丽了百年的花海盛景将难以再现。当剧组把美景定格到银屏上的同时,却给世外仙境般的碧沽天池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

远远就望见一个铁灰色的巨大“乌龟壳”立在湖池边,这就是被媒体热炒的《无极》外景拍摄基地——海棠金舍。据悉,这座高13米,横跨梁46米的全钢架结构的庞然大物,是剧组请北京一家公司施工建造的。为了达到特殊的拍摄要求,除了造型奇特之外,海棠金舍所有的跨梁设计都需要承受88吨的承重。

但如今,取得巨额票房的《无极》剧组早已胜利“班师”,而他们留给这神奇美景的却只有这座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木料搭建成的“怪物”,孤零零地立在湖边显得格外刺眼。拨开积雪,下面能发现大量废弃的木料和水泥袋。更为甚者,原来浑然一体的天池则被一道几十米长的浮桥硬生生地截成两半,浮桥从海棠金舍正前方伸出并一直通向对岸,支撑的钢管插入天池深处,桥上的木板失落了不少,人们已经无法在桥上行走……

(资料来源:秦晴,王研.《无极》慧眼景色之极,圣湖遭遇“劫色”之痛[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6-04/14/content_4406519.htm,2006-4-14)

景区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再生、容易遭受破坏等特征。因此,景区在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尤其是世界遗产景区。目前,对景区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主要因素除了自然灾害、气候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更多地应归咎于景区的超负荷接待、低层次开发和过度建设以及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等。因此,加强景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虽然我国建立了很多关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至今依然没有出台综合性的旅游基本法,导致景区旅游资源保护的蹩脚、尴尬地位。旅游资源的法律保障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完善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应着重做好:首先是在整理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完善配套的系列法律法规。修改并完善《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法》、《文物保护法》等特别区域保护法,并注重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其次,制定统一的旅游基本法。针对自然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与特殊性,建立、完善、协调、充实有关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管理条例、标准和规范,如《景区管理法》、《旅游资源保护法》等。各个地方与景区应根据全国统一的旅游法,结合自身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地方或景区管理规范。

【小资料12-2】

将“世遗”保护进行到底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对于世界遗产保护的主要威胁来自错位开发和超容量开发。由于这些原因,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已有35处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33处世界遗产虽然还没有一处被列入濒危名录,但有一些遗产也面临着错位开发和过度开发问题,尤其是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日益突出,某些遗产项目的保护状况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内个别遗产地“重申报轻保护”,杀鸡取卵式地开发,使这些宝贵的人类财富不仅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的损害,也受到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在国内包括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黄山、九寨沟等在内的14处1994年前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项目,都因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测。

(资料来源:吴学安.将“世遗”保护进行到底[N].中国旅游报,2006-8-14,第13版)

(二)加强规划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景区总体规划,通过规划对景区内各种旅游活动、服务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建设,加强论证与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合理确定景区环境容量与功能分区,使得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化。同时,加强对规划编制后的实施情况监督,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以防出现“只规不做”或“规划无用论”的不良现象。应该发动最广大社区居民来共同参与规划、建设、经营与管理监督,最终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12-3】

池州交通建设与自然环境共和谐

九华山的盘山公路二期改建工程(S219省道柯村至九华山核心景区段)原规划2006年底完工,但新年来临,这个改建项目却原封不动。原来,各方专家经过实地勘察、评价后“枪毙”了这个对景区生态造成毁灭性破坏的项目,并用安保项目取代拓改建项目。事实证明,投入2 000万元实施的九华山盘山道路安保工程不仅未损一草一木一石,还增添了道路人文景观和强化了安全防护设施,此举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资料来源:赵柒斤.池州交通建设与自然环境共和谐[N].中国旅游报,2006-12-27,第9版)

(三)抓好景区综合环境工程建设

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景区周边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及其他可能危及景区综合环境的污染物排放,确保景区的“清澈、清新、清净、清洁”。

1.景区水体环境保护——清澈

水体环境是旅游景区的灵魂与生命力,水体清澈与否对当地社区居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特别注意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对水体环境实施综合整治、有效监督与管理。首先,要统一水源管理。由于很多旅游景区的水体与周边地区与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水体环境管理必须把一定范围内的水(包括用水、污水、地面水、地下水、雨水以及农田排水等)以及水体周边的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其次,加强水质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对景区内的水环境进行监测,主要是要加强对N(氮元素)、P(磷元素)的监测,防止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第三,引进最新的水体环境净化设备。

2.景区空气环境保护——清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知名度的提升与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乘坐的交通工具排放的大量有毒尾气、尘埃、宾馆饭店排放的废气以及景区内的单位和社区居民燃烧秸秆所产生的烟尘等,都会对旅游景区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景区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因此景区空气质量的保护与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避免景区内过多的汽车尾气排放,景区可以设置内部转乘系统,即游客至景区服务中心后转乘景区内部观光巴士,以降低景区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比如杭州山沟沟景区就充分利用了景区的观光巴士,所有游客至景区后都改乘观光巴士至各个景点游览。此外,还应该积极地推广清洁能源,优化燃料结构,比如推广太阳能等等。

3.景区噪声质量控制——清净

不同类型的景区以及同一景区的不同地域单元,由于其各自营造的意境和氛围的差异,对景区噪声的控制标准是不一样的。旅游景区的噪声管理主要包括交通噪声、生活噪声以及娱乐噪声。旅游景区的噪声会对游客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消费满意度。因此,加强对噪声质量的控制,必须做到:所有机动车禁止在景区内鸣喇叭、鸣笛,部分区段可以限制机动车进入;同时在主要道路两侧设置明显的禁音标志。在景区内尽量推行适用电瓶车等环保运输工具。对于可能产生噪声的大型游乐设施,应该人为设置隔音防护林带,以减少外界噪声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4.景区环境卫生控制——清洁

景区环境卫生管理与控制是景区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景区的卫生状况是整个环境系统中的一个不稳定的常变量,不像水体、空气等生态环境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因此,景区环境卫生控制是景区环境管理工作的一项特殊内容。

(1)明确环境卫生控制的内容 旅游景区卫生管理工作涉及景区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接待服务过程的前前后后,可以分为静态卫生管理,即游览环节、设施设备和用品卫生管理和动态卫生管理,即工作人员与游客卫生管理。

(2)明确环境卫生控制的任务 加强景区环境卫生控制,是保证景区游览环境清洁的基础。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制定专门的景区卫生管理制度。目前,国家旅游局已制定《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四个等级的旅游景区、参观游览定点卫生质量都规定了明确的标准并有相应的操作程序、规范。因此,景区应该根据该标准,结合实际制定景区自身的卫生管理操作程序,加强卫生检查,保证卫生质量。

(3)明确环境卫生控制的基本要求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反映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作为景区的高层管理者必须重视卫生管理,形成网络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归口,建立责任到人制度;对卫生控制进行分门别类,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严格制度的执行,奖勤罚懒;同时,可以发动广大游客进行监督,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4)清理景区垃圾 旅游景区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搜集与处理,对于可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就统一运输处理;对于无法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则必须采用生态有机处理方法,就地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