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综合分析

旅游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综合分析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旅游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综合分析一、旅游生态环境分析(一)自然环境分析自然环境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赖以依存的环境。廊坊市现有旅游资源主要为人文类旅游资源,自然类旅游资源相对欠缺。廊坊市现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够,多以单品形式出现,未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群。

第二节 旅游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综合分析

一、旅游生态环境分析

(一)自然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赖以依存的环境。

1.地形地貌分析

廊坊市地处渤海凹陷西部、燕山准地槽南部的地质构造区,北部为低山丘陵、山麓平原,中、南部为冲积平原和洼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度介于1∶200~1∶20 000之间。廊坊市以平原为主,98%以上土地为平原,2%为低山丘陵。全市地貌平坦,一般高程在2.5~30米之间,平均海拔13米。全市最高点是位于三河市东北部的龙门山,海拔458.5米。全市最低点为文安洼,海拔2.2米。廊坊市相对平坦的地貌条件造就了廊坊市境内无高山大川,自然资源以平原风光为主。

2.水文条件分析

廊坊市位于海河流域中下游,境内有多条河流穿越。潮白河、北运河、青龙湾河等从北部三县流过,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流经廊坊市中南部,如图4-3所示。上述河流分别发源于燕山、太行山、黄土高原,最后经天津入海。历史上,这些河流的上游咆哮湍急,进入平原流速减缓,泥沙淀积,形成了东淀、永定河泛滥区等。廊坊市地下水中北部市县含水层厚度大、岩性粗、富水性强,南部市县含水层次多、构造复杂、富水性差。全市水资源总量1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7亿立方米。廊坊市人均水资源短缺,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地下水过度开采,目前已形成廊坊城区及外围深层地下水漏斗、大城深层地下水漏斗以及固安、霸州浅层地下水漏斗等多处地下漏斗(刘伯华等,2008)。廊坊市由河流泛滥形成的永定河冲积平原等形成独特的永定河故道风光,构成廊坊市自然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廊坊市地下水漏斗的形成对廊坊市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节水型、生态型产业是廊坊市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img26

图4-3 廊坊市水系分布图

3.气候条件分析

气候是旅游生态环境的构成部分,适宜的气候条件本身也可成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廊坊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干湿季节分明,寒暑交替明显,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廊坊市年平均气温11.5℃,最高气温41.2℃,最低气温-25.0℃,年平均日照2 666.8小时。廊坊市年平均降水量564.6毫米,降水主要集中于7、8月份,两月平均降水360毫米,占全年的64%。

(二)城市生态环境分析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廊坊市被誉为“京津后花园”,2011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49%,绿地率42.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3平方米。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6天,仅次于秦皇岛和承德,在大北京都市区中位居前列,如表4-5所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廊坊市获得一系列相关荣誉,2003年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2007年获“国家节水型城市”、首批“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表4-5 大北京都市区城市空气质量情况比较

img27

资料来源:2011年各市环境状况公报

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廊坊市传统旅游资源相对贫乏,传统旅游资源数量少,高品质旅游资源欠缺,旅游资源单体规模小,如表4-6所示。廊坊市现有旅游资源主要为人文类旅游资源,自然类旅游资源相对欠缺。

(一)传统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度不足,品质不高

廊坊市缺乏吸引观光旅游者的高品质原生旅游资源,相较于周边城市,廊坊市的传统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度不足,品质欠佳,属于传统旅游资源非优区,如表4-6所示。廊坊市具有一定价值的旅游资源点共117处(3),资源数量较少,且缺乏高品质的、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廊坊市仅有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辽古栈道,但该景区开发难度较大,容积率低,目前尚处于半开发阶段,不具备接待游客的条件。廊坊市缺乏有代表性的山水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相较于周边的北京、石家庄保定、承德等传统旅游资源丰富区,廊坊市的旅游资源可谓贫乏。廊坊市现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够,多以单品形式出现,未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群。

表4-6 廊坊市旅游资源概况

img28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省旅游局、廊坊市文物管理处资料整理

(二)现代休闲、会展等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条件良好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达沃斯巅峰公司2006年曾对廊坊市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并利于保护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并按“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按照该方法,廊坊市缺乏五级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综合评分在60分以上的共有19处,如表4-7所示,其中85%的资源为现代休闲、度假、会展等旅游资源。上述资源规模较大,且已形成一定的旅游产品群,如以牛驼、大厂温泉带为中心,周边已形成了以度假村为主体的休疗区;以廊坊市区的会展为龙头,形成了会展度假、高尔夫休闲等旅游产品。依托相对良好的现代旅游资源和地处京津之间的独特区位,廊坊市在针对京津客源市场开拓都市居民休闲度假产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表4-7 廊坊市三级及以上旅游资源

img29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

(三)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廊坊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相对集中于北部的三河市、南部的市区、霸州市和文安县,如表4-8所示,上述几地同时也是廊坊市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相对集中,使廊坊市的旅游业发展有较为明确的发展重点,且旅游产品可以利用地利之便形成相关产品群,通过资金、政策的支持,形成本市旅游发展中的增长极,进而以点带线,推动全市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表4-8 廊坊市旅游资源分布

img30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注: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燕南长城遗址位于大城县和文安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