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与智力对接融合

资本与智力对接融合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智力资本概述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价值越来越重要。因而80年代以来,企业界对智力资本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她认为,智力资本是“对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市场资产、人才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四大类。早期,智力资本的术语用于描述个人智力的动态影响,而斯图瓦特已经将其拓展为一个组织化的词汇。

第一节 智力资本概述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价值越来越重要。例如,1997年,著名企业微软的股票价值已达到账面价值的10倍,这表明公司90%的资产是无形的,这对传统会计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知识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一、智力资本的含义

依据布莱德利(Keith Brad1ey)1996年的研究结果,从1973年到1993年的20年间,美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账面价值”比率,平均数从0.82上升到1.692。亦即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价值和投资人对其评估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中,1992年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场价值约有40%没有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尤其对于“知识导向”的企业,更可能有数倍之多。再回顾1981年至1993年这13年间的391个收购案例,其平均的收购成交价格为19亿美元,所显示的“收购价值/账面价值”的比率是4.4。亦即收购方认为,被收购企业的真正价值大约是资产负债表所呈现价值的4倍以上,而对知识导向的企业而言,该比率更有可能高达10倍以上。伦敦商学院的知名教授查理斯·韩第也曾估计,知识资产通常是一家公司有形账面价值的3倍到4倍。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企业除了传统的有形资本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无形的知识资本,包括公司、员工经验,客户关系、品牌、商标、专利等。因传统会计方法的局限,会计报表无法揭示其价值。这些无形资产虽然被排除在传统会计报表之外,但它们的价值会通过企业得到充分的体现。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更多地由这一类知识资本所创造。因此,无论企业大小,管理无形的知识资本成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以上所讨论的无形资本我们称之为智力资本。20世纪80年代,美国花旗银行就指出,银行和其他一些公司就拥有巨大的智力资本,而会计师却无法衡量出来,并认为这对现代管理提出了挑战。因而80年代以来,企业界对智力资本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

1.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森涅(Senior)的观点,他于1836年提出,智力资本是个人的知识和技能。1969年,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Calbraith)发展了这一概念,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智力资本这一名词。他在一封致波兰某经济学家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应该认识到当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人把你在过去几十年中所探讨的东西归功于智力资本。”

加尔布雷斯指出:智力资本中的智力不再是作为纯粹智力的含义,而是体现为一种智力性活动。他认为,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纯意识形态的知识、静态的无形资产,智力资本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所以它还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最早系统地界定智力资本的含义及内容的学者是斯图瓦特(Thomas A Stewart),他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专著。1991年6月,《财富》杂志刊登了Thomas A Stewart的文章《脑力风暴——智力资本是如何正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的》,这是在国家级商业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此类专题的文章。1994年10月,发表《你的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智力资本》。1997年在《智力资本:组织的新财富》一书中,他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之和。”

1997年5月,瑞典第一大金融和保险公司——Skandia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开的智力资本年度报表,作为对传统财务报表的补充,此举被称为“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财务里程碑”。同年又出版《智力资本》一书,详尽介绍了系统的评估模型,用以帮助股东精确地评价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不同角度界定的智力资本概念

关于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述,这里我们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1)智力资本是对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英国学者(Annie Brooking)于1996年在《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智力资本的含义与构成,以及评估、存储、管理智力资本的全过程。她认为,智力资本是“对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市场资产、人才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四大类。并把智力资本意义体现在一个简洁的公式中,即“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这个公式也可看出,智力资本是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本。

其中,市场资产是指公司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潜力,包括:各种品牌、客户和他们的信赖、长期客户、备用存货、销售渠道、专营合同协议等;人才资产,是指体现在公司员工身上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群体技能等能力;知识产权资产包括:公司拥有的专利、商标、版权、专有技术等;基础结构资产,是指使企业得以运行的那些技术、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和企业文化等。

(2)智力资本是组织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之和。

斯图瓦特把智力资本定义为“可以用来创造财富的智力物——知识、信息、智力所有权、经验”。早期,智力资本的术语用于描述个人智力的动态影响,而斯图瓦特已经将其拓展为一个组织化的词汇。他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之中的整体价值。而知识、技术、经验、组织学习能力、团队沟通机制、客户关系和品牌等,都是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进一步,斯图瓦特考察了一批优秀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吸收了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有效做法,最终他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用公式表示为

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客户资本

(3)智力资本是结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组合。

1999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把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的两种无形资产——组织(结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

其中,结构资本指企业所拥有的软件系统、分布式网络,以及供应链等类似的东西;人力资本包含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也包含组织的客户和供应商。不同于一些学者所述,即将“智力资本”这个词被认为是“无形资产”或“知识资产”的同义词。OECD把“智力资本”作为整个的“知识资产”的一个子集。用一个公式表示为

智力资本=结构资本+人力资本

与此相关,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Dave Ulrich)教授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一家企业的智力资本就是其成员的能力与认同感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即“智力资本=能力×认同感”。公式中用乘号而不用加号,意在强调组织中的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4)智力资本是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值。

一些学者从公司层面把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值。例如,Edvinsson和Malone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对知识、实际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让组织在市场上享有竞争优势。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为

智力资本=市场价值-账面价值

在他们看来,智力资本有三个基本性质:智力资本是传统财务报告的重要补充,而不是附属其下;智力资本是无形的资本,代表“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隐藏的差距;智力资本是负债的一种,而不是资产,如人力资本一样,是企业向员工借来的知识与技能。

(5)智力资本是可以转化为利润的知识。

Sullivan在《价值驱动的智力资本》一书中,总结了智力资本管理大会的成果。1999年的智力资本管理大会上,他把智力资本定义为“可以转化为利润的知识”,认为组成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是人(具有内在的、无声的知识储备)和外在的既有知识体系。外在的既有知识体系称为公司的“智力资产”。某人具有的无声的知识写到纸面上的时候(或者在电子媒体或任何其他媒体),它就变成了公司的既有资产,即智力资产。

这样,在他看来,用公式表示: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产。在智力资产中,一些智力资产受法律保护,表现形式是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或半导体覆盖层。受法律保护的智力资产用法律术语表示就是“知识产权”。

总的来看,这些定义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智力资本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本组成部分,没有智力资本企业就无法运行。

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把传统资本所忽略的,但却日益成为企业重要资源的东西,如员工技能、组织流程、企业文化、客户忠诚等,与企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整合在一起,拓展了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的范畴,将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结合起来,揭示了企业的真正价值所在及价值增长的源泉,从而为企业管理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3.智力资本的内涵与分类

将智力资本的内涵可以界定为:组织内所有因知识和智力的积累而形成的资源,如专利、规章制度、商标、诀窍、经验、价值体系等。

依据智力资本的属性,可将其划分为显性智力资本和隐性智力资本两种类别。所谓显性智力资本,是指不具有知识产权的、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的智力资本;隐性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员工头脑或组织关系中的知识、工作诀窍、经验、创造力、价值体系等。与显性智力资本相比,隐性智力资本更具有本源性和基础性,是创新的源泉,是一切显性知识的基石。

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隐性智力资本转化为显性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可以分享的显性的智力资本,使智力资本结构化,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智力资本的结构

瑞典第一大金融和保险公司——Skandia公司的领航者(skandia navigator)模型,对智力资本的结构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描述。

领航者模型的提出者Edvinsson和Malone研究提出,基本的智力资本可分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结构资本(structure capital),而结构资本又分为顾客资本(customer capital)和组织资本(orgnazational capital)两个组成部分(见图6-1)。

一个企业的市场价值,由有形的财务资本和无形的智力资本构成。同时,智力资本又由员工持有的人力资本和组织特有的结构资本构成,而顾客资本是最重要的外部结构资本。具体地,各类资本的定义如下:

(1)人力资本:企业内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6-1 智力资本的分类

(资料来源:Edvinsson &Malone: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It’s Hidden Brainpower,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7)

(2)结构资本:提升竞争力的信息系统和工作程序,它能将个人的知识及能力转化为集体的财富。

(3)顾客资本: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度。

(4)创新资本:是与组织未来创新潜力相关的、组织化的智力资本,如公司的研发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文化等。

(5)流程资本:主要指组织现有的各种重要流程所拥有的价值,如制造、营销、管理等重要流程,作为组织重要的智力资本,它是一种员工晚上带不回家的资本,也是组织的核心能力所在。

5.各类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各类智力资本怎样相互影响呢?Edvinsson和Malone等人提出了树的成长结构模式来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各类智力资本可以类比树根、树干、树的枝叶与花和果实。

其中,人力资本是树根,如企业员工所存有的知识、技能等,是智力资本的基础。怎样将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财富?企业的结构资本是树干,工作流程、企业文化、管理机制等组织化的结构资本,保障了员工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转化到生产运作过程,最终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此外,枝叶代表顾客资本,只有良好的顾客群,才会有枝叶的茂盛;枝叶的繁盛也代表了组织拥有良好的顾客关系。最后,财务资本是人力资本最终结出的花和果实。可见,几种智力资本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依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