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酒泉市移民现状

酒泉市移民现状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移民中贫困人口12.12万人,占移民人口的78%,移民已成为酒泉市农村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疏勒河移民占酒泉市移民总数的36%。

第一节 酒泉市移民现状

一、酒泉市移民基本条件分析

在酒泉市的移民中绝大多数是政府的政策性移民,在许多人看来,酒泉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于移民,但是通过专家论证,酒泉也具有一定的移民条件,所以省政府决定移民,促进全甘肃省的协调发展。

酒泉市人均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可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地是现有耕地的两倍多,人均草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境内分布着黑河、疏勒河、哈尔滕河三个水系的16条河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3.2亿立方米,因气候原因,近年来各时期水量相差悬殊,流量极不稳定,每年7~10月份是丰水期,枯水期较长。酒泉市先后建成了金塔解放村、瓜州双塔,玉门赤金峡、敦煌党河等66座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到4.81亿立方米,建成昌马总干渠,讨赖河南北干渠等64条干渠,初步形成了基本配套的灌溉工程网络。酒泉市是甘、新、青、蒙、藏五省区的交通要冲,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兰新铁路复线横穿全区;东起连云港,西至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312国道横贯全境;境内和周边有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鼎新机场、下河清机场,航班通往全国各地;城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通讯快捷,邮电通讯设备完善,无线通讯覆盖率达100%。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环境污染小,土地肥沃,宜农宜林宜牧,且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适于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已形成棉花、制种、蔬菜加工、啤酒原料、瓜果、草业、畜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酒泉市已建成全国、全省商品粮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花卉、玉米繁种基地,是全国三大对外瓜菜制种基地中最具优势的区域之一,已建成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二、酒泉市移民概况

酒泉市作为国家“三西”农业建设和全省中南部贫困地区移民安置的重点地区,自1983年以来,酒泉市先后累积接受安置省内中南部贫困地区及高寒阴湿山区移民15.51万人,包括“两西”计划移民、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移民、引洮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区九甸峡工程非自愿移民项目移民及非计划移民。其中“两西”计划移民6.89万人,疏勒河项目计划移民5.58万人,九甸峡库区非自愿移民9193人。2003年以前采取自行联系、投亲靠友、打工落脚等方式,分别散落在七个县(市、区)的一些村组、国营农林场站、家庭小农场等地的非计划移民2.11万人。移民主要集中在瓜州、玉门、金塔、敦煌、肃州等五个县(市、区),建有整建制移民乡镇11个(其中少数民族乡6个),行政村65个,其他集中安置点110个。移民乡村和安置点内集中安置移民2.4万户,11.16万人。移民总数占到酒泉市农村总人口的25%,其中回、东乡、藏等少数民族移民人口3.45万人,占移民总人口的23%。移民中贫困人口12.12万人,占移民人口的78%,移民已成为酒泉市农村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其构成如下:

1.“两西”计划移民

1983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兴中济西”战略部署,开垦荒地13.8万亩,先后接受安置省内中南部贫困地区及高寒阴湿山区10个市(州)25个县(区)的计划移民15730户,共计68929人。组建成立了金塔羊井子湾、玉门市小金湾、瓜州县腰站子3个移民乡,设立100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57个“两西”移民占酒泉市移民总数的44.5%。

2.疏勒河项目移民

疏勒河移民安置项目是国家批准立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经过近十年的建设,项目区共计完成土地开垦29.9万亩,安置定西、临夏、陇南、甘南4个市州11个国扶重点县区贫困移民11455户,共计55838人(2008年年初,甘肃省政府决定将农垦疏勒河项目3个分场的24896名移民移交酒泉市管理)。组建成立整建制移民乡镇7个,设立移民行政村31个。疏勒河移民占酒泉市移民总数的36%。

3.非计划移民

酒泉市的非计划移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03年前,伴随着国家“两西”农业建设和疏勒河项目移民而形成的。据逐户调查统计,共有来自省内中南部12个市(州)、53个县(市、区)的5628户、21144人,是外来租地农民工形成的非计划事实移民。这些贫困群众,通过自行联系、投亲靠友、打工落脚等非计划方式,陆续迁入酒泉市一些农村乡镇、农林场站以及计划移民安置基地(点)定居生活。非计划移民占酒泉市移民总数的13.6%。

4.九甸峡水电工程移民

2005年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调减疏勒河项目自愿移民人口,与引洮工程九甸峡水库淹没区外迁移民置换,在瓜州县白旗堡开发耕地3.28万亩,组建1个整建制农业综合开发乡镇,安置九甸峡库区甘南州、定西市的卓尼、临潭、岷县三县7乡23个行政村的非自愿移民1936户,9193人,至2008年底全部安置到位。九甸峡水电工程移民占酒泉市移民总数的5.9%。

三、酒泉市移民安置现状

由于在迁入时间、来源地域、安置政策上的差异,目前全酒泉市各类移民之间,生产生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先期安置的“两西”移民,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国家和省上政策扶持。自1983年开始,经过先期25年的扶持,又开始新一轮的为期10年的后续扶持。经过前期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移民乡村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得到完善,耕地经过长期改良正在逐步熟化,大部分移民收入稳步提升,已基本解决温饱,少部分移民甚至接近或达到当地老乡镇农民的平均水平。疏勒河项目和九甸峡移民8个乡的移民,由于迁入时间短、安置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差、前期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及建设管理严重脱节等诸多因素,生产生活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酒泉市移民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由于前期投入严重不足,酒泉市移民乡村特别是疏勒河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很薄弱。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方面,11个移民乡已建农田灌溉渠道3112条2877公里,其中支渠66条227公里,斗渠384条542公里,农渠2662条2107公里。由于原设计标准低,农田斗、农渠基本为土渠,先期建设的大多数支、斗渠因盐碱腐蚀、冻胀破损严重,田间渠道建筑物不配套,无法满足灌溉需要;排水设施破损严重,严重影响土壤改良效果;移民区需新建、维修改造的农田渠道量高达2158公里,其中支渠32公里,斗渠411公里,农渠1715公里。

乡村道路建设方面,虽然已建成道路667公里,其中通乡道路241公里,通村道路389公里,村组道路37公里。但简易油路只有38.5公里,仅占总数的5.8%,其他全部为土路和简易砂石路面,由于翻浆、返潮泛碱严重,路况较差,群众出行困难,急需新建改造。

移民区农田林网缺口大,特别是疏勒河项目及九甸峡库区移民安置区90%以上的农田无防风林网保障,加之定植成活率低,建设速度缓慢,土地沙化、风害严重,移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

移民乡村科教文卫等服务设施尚未配套,公共服务站所建设还不健全。11个移民乡目前均没有单独的农技、林技办公场所,有8个乡没有畜牧兽医站,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教育卫生事业滞后,已建乡村学校教学、办公房屋严重不足,教学设施设备短缺;还有2个乡没有卫生院,多数移民乡卫生院仅有一些常规的简单设备,没有建立卫生所的行政村还有38个,无法满足移民群众最基本的就学就医需要;8个乡没有公安派出所,10个乡的司法所,法庭、文化站、信用社、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服务结构仍属空白。

2.酒泉市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1)移民耕地情况:移民乡村大多位于绿洲边缘和风沙口沿线,植被稀疏,流动沙丘、活化沙地广泛分布,土壤盐渍化、沙化问题十分突出。11个建制移民乡所开垦的30万亩土地中,经过改良利用,熟化面积不足6万亩,仅占总面积的19.8%。其中,金塔县羊井子湾、瓜州县腰站子、玉门市小金湾等3个“两西”移民乡6.32万亩耕地中,已熟化改良耕地面积2.19万亩,占三个乡总耕地面积的34.6%;玉门市柳湖、六墩、独山子,瓜州县双塔、七墩、沙河、梁湖等7个疏勒河项目移民乡熟化面积只有3.54万亩,仅占7个乡耕地面积的16.9%;九甸峡项目移民在瓜州广至乡2.76万亩垦地中,熟化面积只有2000亩,仅占该乡已经开垦耕地面积的7.25%。11个乡人均占有熟化耕地面积不足1亩且分布不均;盐碱地、板结地、漏沙地和沙砾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疏勒河项目和九甸峡库区移民安置的乡村,特别是独山子、梁湖、沙河、广至等移民乡村中,重度盐碱地、板结地、漏沙地和沙砾地程度高达70%以上,有种无收、投入产出倒挂、入不敷出等现象普遍存在。所以,移民乡村80%以上的土地属于低产田,改良成本大且周期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移民住房情况:移民住房比较简陋,由于在动员移民异地搬迁的过程中很多方面没有顾及到,如移民的隐形损失及后期的必要花费等问题,导致安置补助过于低,移民只能勉强度日,没有能力维修住房。移民中,除九甸峡库区移民住房为国家一次性投资新建的砖混结构安全住宅外,“两西”移民住房经过多年陆续翻新,才由最初的“地窝子”、简易周转房过渡到目前的土木和砖土木结构住房。而疏勒河项目移民居住条件差,房屋不适合农户居住,而且不符合安全防震的要求,由于安置初期人均住房补助仅为600元,目前他们中的大部分家庭(95%)仍然住在人均不足10平方米、非常简陋的临时简易过渡安置房内。部分房屋由于地基沉降、鼓胀,墙体裂缝,存在安全隐患。

(3)移民收入情况:尽管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受安置区土地质量问题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加之移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导致移民乡村种植、养殖基础产业发展非常缓慢,群众增收渠道窄,收入水平还非常低。2009年,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522元。尤其是疏勒河项目的5.58万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差,收入无保障,人均收入仅有858元,而且主要来自于外出务工和国家政策性补贴,种植业基本为负增长,95%以上的移民处于贫困线以下。九甸峡项目移民由于新开垦的土地板结、盐碱化严重,改良尚需一定时间和大量资金投入,目前靠土地无法保障收入。移民收入水平远远低于酒泉市、也低于全省、全国农民纯收入水平。按照718元的贫困线,1015元的低收入标准来衡量,酒泉市移民贫困人口达12.12万人,占移民总数的78%,其中绝对贫困人口8.5万左右,占移民的55%。目前,已将疏勒河、九甸峡项目移民整体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缓解了8万多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