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科技园区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科技园区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形成机理,然后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集群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园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行业的秘密不再是秘密,“空气中弥漫着产业的气味”。

我国科技园区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思考

胡大立[1]

摘 要:产业集群机制的缺失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科技园区内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竞争力不强,企业在地域上的彼此临近所应有的集聚效应、创新效应没有形成和发挥。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形成机理,然后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集群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园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群 科技园区 问题 对策

高科技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作为高科技企业集聚的科技园区成为各国实施产业政策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的利器。自1991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及56个省级科技园区。但是,我国多数科技园区并没有依据以产业分工为基础、产业间互动发展为核心的原则来建立。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产业集群的直接原因只是高新区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因此,这种产业的空间聚集只不过是企业的盲目堆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因而难以实现真正的集群竞争力和良性发展势头,也就不能长期、稳定、持续地推动科学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

产业集群机制的缺失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科技园区内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竞争力不强,企业在地域上的彼此临近所应有的聚集效应、创新效应远没有形成和发挥。

很显然,肩负着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创新主体的科技园区必须改变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选择合适的战略,在现代背景下重新定位发展。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在对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产业集群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科技园区集群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及形成机理分析

产业集群,有时简称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集群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

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如马歇尔(1962年)对外部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现象;胡维尔等(1948年)对运输成本进行了研究;维农(1960年)对信息传递成本进行了研究;邓坎等(1960年)研究了企业共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所得到的利益;M.波特(1990年)从群集对竞争、信息的影响进行了考察;P.克鲁格曼(1991年)从集群对规模收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都共同注意到集群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综合他们的研究成果,我认为,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归因于集群的集聚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追赶和拉拨效应、外部范围经济、植根性、衍生及吸聚作用六方面引致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自增强机制(见图1)。

(一)集聚效应

1.城市集聚经济。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外部规模经济。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等,不仅使原材料价格降低,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建立共同销售中心,形成零售、批发市场,降低集群内企业成品的运输、库存费用,使平均成本明显下降。

img13

图1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

3.获取劳动力和供应商的更好途径。在有活力的集群内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专业化、有经验的劳动力,从而降低他们在招聘过程中的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的区域性易形成供给充足的劳动力市场,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单个企业在长期雇佣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

一个发展状况良好的集群为获取其他重要的投入要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提供了一个深层次、专业化的供应商基地。就地取才而不是从遥远的供应商那里获取资源,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这有助于把存货需求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进口成本以及避免生产延误。而且本地声誉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它有助于降低供应商抬高价格或违约的风险。地理位置的相近性有利于改善通讯联络,有利于提供辅助性服务,诸如安装、排除故障之类的服务。

(二)知识的溢出效应

这里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这些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旦被创造出来,传播的速度越快,拥有的人越多,为群体带来的福利就越大。但其中许多知识,如凭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知识难以具体化、系统化,没有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耳濡目染很难传播或传播很慢。阿罗和兰卡斯特把这类知识的传播比做传染的蔓延。他们认为,人际间接触的面越广、接触的频率越高,这类知识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传播的程度就越彻底。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同行业的生产厂家、供应商、重要的客户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交织在一起。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它们可能共有一个供应商,同一家顾主;它们的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同上一家餐厅,同参加一个俱乐部;其职员可能彼此是邻居,天天朝夕相处;其技术人员可能从一个公司流向另一个公司;有的技术如果单独进行研究可能耗费很长时间,但同行的接触可能“一点就通”。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行业的秘密不再是秘密,“空气中弥漫着产业的气味”(马歇尔语)。显然,处于集群中的企业很容易获得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

(三)追赶和拉拨效应

企业彼此的接近和了解使它们的互相影响加强。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和攀比心理的作用,企业间的竞争会加剧,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努力创新。尤其当一个强有力的新竞争者出现时,模仿效应会使其新思想往前、往后、横向传递,从而使整个行业受益。同时,由于相互支撑的相关产业之间存在着波特所谓的“拉拨效应”,集群内的某些产业可以因集群内那些先进的相关产业的拉拨而提升它的竞争力。

(四)外部范围经济

通过专业化分工,各个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接近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这种网络结构形成外部范围经济,克服了单个大企业层级制组织的弊端。

(五)植根性

科技园区的产业集群,使经济主体之间容易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产业关联和共同的产业文化,并且创建一套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业规范。在这一套行为规范的指导下,人们相互信任和交流,从而加快了新思想、新观念、信息和创新的扩散速度,节省了产业集群组织的交易成本。我们称这种特性为植根性。植根性又被认为是产业集群优势的制度来源,它对于科技园区的发展极为重要。正如美国学者A.萨克森宁所指出的:人们,包括硅谷人,往往都没有意识到硅谷那种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合连同其他因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成就。其实,正是硅谷的这种地区优势是使硅谷企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衍生及吸聚作用

就像物理学中物体质量越大万有引力越大,产业集群规模越大也越能够吸引更多的厂商加入。一是吸引外来者的进入。据一项对外国投资影响的估计,在对外商有吸引力的地区,集群存量每增加10%,该地区被未来投资者选中的可能性就增加5%~7%。天津外商投资的情况证明了这一点:可口可乐公司进入天津科技园后引来了美国容器公司;摩托罗拉进入科技园后使美国绿点公司、模泰公司、英国氧气公司、韩国的富川、新加坡的富福、日本的三井高新技等公司跟着到天津科技园区聚集。二是吸引衍生公司的加盟。衍生公司是指由区内高技术企业的科技人员或者母体公司中的企业家分离出来创办的新公司。企业聚集程度越高,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往往越发达,衍生公司就会越多。这些衍生公司通常都把选址靠近母公司,利用原来的关系网络和共享的信息资源,开展创新活动。

二、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我国高科技园区基本上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开发区热”的浪潮中建立起来的。现有国家级高科技园区53个,省级高科技园区56个,除此之外,当时还有很多地(市),甚至县都搞起了科技园区。目前的状况是大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各自为战,全国各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二是没有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结构趋同化。许多科技园区不顾各自的条件,争相发展一般性的高技术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项目,彼此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在经济技术起点不同的科技园区生产相同的产品,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雷同。三是园区内的企业和机构彼此之间的市场和技术关联度低,使集聚效果不明显。我国的科技园区只是提供土地和优越的景观环境,不论是化工、医药,还是生物工程、IT产业,统统引入科技园区,认为把园区填满就可以了,扩大产值成为最主要的任务。由于入园各产业和企业之间没有协作和专业化分工的关系,许多园区看上去是集中了一些企业,但只是“成堆”而没有“成群”。

(二)企业聚集呈现出脆弱性

我国的高新区大多是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企业的空间聚集的。由于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聚集并不重视其内在机制的建立,而使得这些在空间上已形成一定聚集的企业并未显现出强烈的植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这种空间上的聚集就表现出很大的脆弱性,当某高新区的土地成本、劳动力价格等区位优势及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时,区内的一些企业就可能会再次向其他政策更优惠的地方发生流动。这种流动最终导致了各高新区产业结构乃至形态上的趋同,以及各高新区之间在低水平上的恶性竞争

(三)产业集群机制尚未建立

在我国的高新区内除了个别的高新区外,真正的集群尚未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大多数的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特别是关键性的配件,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区内的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性差,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零件的中小企业也不多。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咨询服务相当缺乏,没有足够的风险投资企业聚集在高新区内。硅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互结网、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2.“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我国大多数的高新区与一些相关的大学或研究机构邻近,这些研究机构也都有相当的研究开发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除了中关村等少数高新区外,这些大学或科研机构并未较好地成为高新区创新的外溢来源。在许多的高新区内,大部分具有竞争力的项目都不是来自邻近的大学或科研机构。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有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合作机制中的各方之间的互动模式尚未建立。

3.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大多数高新区没有风险投资机构进入。这样,难以扶持缺乏资金的优秀项目和创业者,对大型高新技术创新项目更是无能为力。

(四)缺少能促进区内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区域文化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128号公路地区就成为了美国半导体生产的中心,与硅谷相比,无论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从业人员都要胜过一筹。但20年后,这种比较关系已经倒置,硅谷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龙头。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正如一些研究(Saxenian,1994)所指出的,主要是其保守、厌恶风险、等级森严、忠于企业而非忠于专业以及不重视合作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缺乏非正式的文化交流等。而硅谷的成功则大大受益于它那鼓励冒险也接受失败、专业忠诚而非企业忠诚以及讲求合作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等的硅谷文化。而这种所谓的硅谷文化正是与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发展所相容并正相关的。如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它需要敢冒风险的创新,此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它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种信息的迅速收集与处理以及对各种资源的快速整合,而非等级制度带来的灵活、职业的高流动率和讲求合作及重视非正式交流所导致的信息与技术的快速扩散,则明显地有助于这种快速整合。显然,我国高新区的茁壮成长需要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扶持,也需要有这种异域文化的引入与共生。问题是,在我国目前的高新区,无论是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还是那种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都是相当匮乏的。

(五)园区内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

新产业区理论告诉我们,产业区内同质企业的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对技术创新是有益的。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在科技园内,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超流动性是主要的特性之一。有些学者甚至将科研人员的流动性,作为评价高技术园几个指标中的首要指标,因为人才的流动会带动储备在人脑中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这对于优化配置园区的资源是有益的。在我国科技园内,同质企业的数量偏少,竞争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生产要素的超流动性也就难以形成。我国的珠海、海南、潍坊、厦门等科技园区发展状况不佳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三、促进我国科技园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鉴于上述对产业集群特征及对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科技园产业集群化发展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在科技园区内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1.对于新建科技园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于新进区的企业的选址也要明确是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对于科技园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之间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

2.针对现有科技园内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可以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特别是要积极为进入科技园区的跨国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与相关服务,以增加这些企业的本地植根性。

3.各科技园不应追求产业结构的“大而全”,而应追求较强的专业化及核心技术、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及信息共享优势。每个产业集群应围绕一两个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建设,配套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产业集群,尽量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倾向。

(二)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高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开拓三大环节。要提高高新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必然要重视“产学研”的密切合作。首先,要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观念;其次,要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加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再次,帮助企业建立信息网络,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密切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运行体系。大学与科研机构应鼓励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三)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促进高新产业集群的建立

政府在重点扶持科技园时,应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要以产业集群为导向来有目标地吸引具备产业示范效应和产业关联性的项目进入科技园区,防止企业盲目进入导致过度竞争;要加大对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与产业集群发展有关的道路、通讯、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要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制定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区内。在积极吸引国外风险投资资本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内资金成立多元投资主体的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

(四)健全科技园区内完善的服务体系

高新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服务,如在高技术企业发展前期需要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要制作、测试和市场检验;还需要后期的推广销售、技术服务、物流配送等,这就要求在产业集群区内,在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培训、金融、法律以及财会、管理等各方面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五)建立科技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人文关系网络和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氛围

1.推动企业间建立联系以促进学习和交流,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市场在传递价格信号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其他类型的信息传递往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用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来弥补。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家协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在促进实用技术的扩散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组织新产品展示会、博览会等交易会,既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又可以为供需双方进行产品技术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而这些都是以合作文化氛围及信任程度为基础的,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是维持人文关系网络的纽带。因此,推动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可以促进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为高新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激励、创新、宽容的文化氛围使硅谷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龙头。因此,这就要求各个高新企业在管理上创新,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创业精神,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给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可以挖掘自己潜力的空间。各个企业的管理创新必将带动产业集群新的管理文化的形成。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正好满足了高新技术人才追求社会承认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从而使高新技术人才被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吸引。尤其应指出的是,我们应大力宣扬敢冒风险,富于进取的企业家精神。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失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冒险,也要接受和容忍失败。

参考文献:

1.匡致远、陈杰:《高新区内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经济管理》2002年第7期。

2.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3.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4.谯薇:《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问题及发展对策》,《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5.王振、史占中、杨亚琴:《基于企业集群战略的科技园区发展定位》,《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6.赵中伟、邵来安:《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与地方政府促进其发展的措施》,《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10期。

【注释】

[1]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昌市,330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