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位于科技型企业的孵化,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11月,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在重庆召开了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在总结了企业孵化器“八五”期间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企业孵化器“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2001年,科技部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发展纲要》和《关于“十五”期间大力推

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源于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科技人员踊跃投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参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在此过程中由科技人员创办的小企业遇到了困难,如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知之甚少,对市场缺乏了解,创业资金严重短缺,社会与经济环境还缺乏对小企业的良好支撑等。因而亟待有局部优化的环境来将科技人员培育为企业家,扶植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成长壮大。正在此时,国外企业孵化器被介绍到我国,立即得到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位于科技型企业的孵化,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经历了两次建设高潮,第一次建设高潮在1987~1993年之间,主要得力于中央政府的推动,特别是当时的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火炬计划和火炬中心的强力推动,联合国计划发展署的倡导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其特点是数量平稳增长,布局有强烈的行政意志与计划经济色彩。第二次建设高潮始于1998~1999年,发端于成思危等人提出的政协一号提案。风险投资热的兴起,提高了社会对科技产业的认识,因而带动了企业孵化器的快速发展。第二次建设高潮的特征是:企业孵化器数量爆炸性增长,地方政府建设企业孵化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此次高潮的主要动力,其他社会力量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目前,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企业孵化器正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

1.研究试验阶段(1987~1988年)

1987年,由联合国科技发展基金组织资助,中国开始进行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可行性研究,同年,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下发了(87)国科研字070号文《关于开展科技创业中心可行性研究的通知》。承担这项研究的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对政府的科技、经济、司法等部门,各种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各类科技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广州、深圳、西安、河北、安徽、山西等11个省市对数千名科技人员开展了创业倾向的专题问卷调查,同时对北京、广州、深圳、武汉、天津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当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环境下,能够成为创新创业主体的资源不仅极为稀缺(其数量仅占我国科技人员总数的千分之一),而且发展也极为艰难。调查问及的科技人员中有2/3未考虑创办企业,其首要原因是缺乏创新的政策环境,这表明了我国创新环境的匮乏。同时,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欧洲蓬勃发展的企业孵化器为我国创新企业主体培育和创新环境的构筑提供了重要借鉴,在这一背景下,1987年6月,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中心在武汉成立。

2.初创阶段(1989~1993年)

1988年8月,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即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工作列入火炬计划,在火炬计划的主要内容中是这样介绍创业服务中心的性质和作用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在汲取了国外孵化器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公益型科技服务机构。其宗旨是依靠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和各级政府提供的必要条件,创造局部优化环境,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从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提供综合服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的重要环节;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长点,是实验室与企业的结合点;是培育科技企业家的学校,是联结高新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纽带;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1990年,全国陆续成立了近30家企业孵化器。1991年,天津、成都等一批有孵化场地的企业孵化器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300多家企业和10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在企业孵化器接受孵化,企业孵化器自身已形成亿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和资金规模,第一批被孵化的企业开始毕业。

3.发展阶段(1994~1999年)

1994年8月,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召开了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总结了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发展的九点主要经验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同年11月,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向各地正式下发了国科发火字1994年304文《关于对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的原则意见》,作为对我国企业孵化器事业的经验总结和对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一年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已发展到73家,成立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到1995年底,我国55家企业孵化器的总收入近3.5亿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近3.3亿元,总面积4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854个,毕业企业364个。

1996年1月,依据1994年《关于对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的原则意见》的精神,国家科技管理部门颁布了《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孵化器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管理层次,并对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的各项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11月,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在重庆召开了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在总结了企业孵化器“八五”期间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企业孵化器“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从1997~1999年3年间,科技部共批准了3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这些创业服务中心得到了特殊的政策支持,使其数量和规模有了很大提高。这些特殊政策包括: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资金可由各地科技三项费中获得,用于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执行零税率。科技部要求,创业服务中心所交纳的各项税费,应由地方财政返还给创业服务中心,用于改善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条件,完善服务功能;创业服务中心孵化的企业所交纳的各项税费中地方留成的部分应返还给创业服务中心,用于改善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条件,完善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4.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5年)

2000年4月,世界企业孵化与技术创新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第一次在我国召开世界范围的企业孵化器会议,大会通过的《上海宣言》号召社会各界对各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尤其是大学创办的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给予鼓励和支持。

2001年,科技部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发展纲要》和《关于“十五”期间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孵化器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推进措施。“十五”期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快速发展,“十五”期末全国已拥有各类孵化器500余家,其中经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137家、软件园24家;经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外专局共同认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经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大学科技园50家。

5.新阶段(2006~ )

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经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加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国家制定了“十一五”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到2010年,全国各类孵化器数量要达到1000家,其中国家级300家,孵化场地总面积2500万平方米以上,绝大多数孵化器具备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平台,孵化资金总额30亿元以上,形成职业化孵化服务队伍;当年在孵企业5万家以上,毕业企业累计1.5万家以上,创造就业机会达到100万个,每年培养出800家以上绩效优异的快速成长型科技企业,并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创业企业家,转化一批高水平自主创新成果,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迈入世界企业孵化器强国行列。这意味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近二十年的实践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连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作为培育自主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的平台,已成为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成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已成为现代高新技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