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投资新情况初探

投资新情况初探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投资新情况初探近两年,在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搞活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在投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新出现的情况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经济改革的方针、正确处理调整与改革的关系、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等问题紧密相联,直接关系到四化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快慢。

投资新情况初探

近两年,在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搞活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在投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所谓投资就是把资金运用于经济建设(包括工农业生产、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生活服务行业等)。投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金来源,二是投放方式。现在,我国无论是在资金来源,还是在投放方式上都出现了种种新情况。在资金来源上,除了国家预算资金、银行借贷资金以外,若干新的资金来源出现了。如:企业由于实行利润留成所积累的资金,私人直接投放的资金和外国资本等。在投放方式上,除了国家预算拨款直接投资和银行借贷以外,新出现了企业合资经营、企业之间借贷、企业之间补偿贸易、银行或金融信托部门集股投资、企业直接发行股票集资经营、私人合资经营、私人合资投放、借贷外资、中外合资经营、对外补偿贸易等方式。

这些新出现的情况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经济改革的方针、正确处理调整与改革的关系、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等问题紧密相联,直接关系到四化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快慢。因此,这种种新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不同的反响。不少人支持、赞同,认为这有利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金,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搞活我国经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应该允许、鼓励。但是,有的人担心这样会出问题,会造成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新的比例失调,搞乱社会主义经济,认为应该加强计划指导;也有的人害怕这样会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出现剥削,使私有制发展起来,认为应该谨慎,适当加以限制;甚至还有的人指责这是倒退,是“复辟资本主义”,必须坚决加以制止。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这些新情况,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执行什么样的方针和政策才妥当呢?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欧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都曾经碰到资金问题。我们要实行四个现代化,当然也不会例外。而且,由于我国是一个底子薄、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低的国家,资金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资金不足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靠掠夺,其次是用借外债等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走掠夺这条路,主要靠增产节约来积累资金。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解放思想,广开财路,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财力,筹集更多的资金,以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投资方面的各种新现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四化建设中已经开始发挥很有益的作用。下面分别就企业利润留成的资金、私人直接投放的资金及其投放方式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等问题,试加以分析说明。

一、关于企业利润留成资金的投放

这两年,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作了一些初步的改革,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在这些试点企业中,实行了利润留成,使企业有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企业留成的利润,直接归企业所有,完全由企业自行支配,企业有权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安排使用。或用于设备技术改造,发展本企业生产;或拿来作为奖金和职工生活福利基金,以改善职工生活。在利润留成较多的企业,除了用于自身的发展以外,可能还有剩余。这种剩余就成了我国一个新的资金来源。怎样使用这部分资金呢?现在出现了几种投放方式。由于在有些企业的自有资金有余闲置,要找出路的同时,还有不少企业要更新改造,扩大生产急需资金,一时又没有来源,所以在这种此多彼缺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向别的企业投资,搞合资经营,双方按定额分红原则实行利润分成。例如:1979年12月,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工厂从利润留成所得的企业基金中提取500万元,投资泸州市纸厂,两厂合办一个造纸车间。这个车间将于1982年元旦前建成投产,由泸州市纸厂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双方按定额分红原则实行利润分成。纸厂将在十年内分年归还泸州天然气化工厂的全部投资。也有的企业把多余资金贷给别的企业,进行补偿贸易,以产品偿还贷款。例如:上海纺织企业局实行全行业扩大自主权,1980年上半年,可留得利润1.3亿元。其中,纺织局拿出2000万元资金,分别向武汉市冶金局和上海金属材料公司投资,换取本行业技术改造和职工住宅建设需要的短缺钢材。为了更好地发挥银行的作用,调剂资金余缺,促进生产发展,一些省市还出现了由银行建立的金融信托公司、集资信用公司等机构。这类公司吸收信托存款,代企业发行股票,筹集闲散资金,向资金不足的企业投放。公司存、放款均有息,存款利息略高于银行企业存款利息,放款利息则有一定的灵活性,股票参加企业利润分红,投资按期偿还。

这些企业自有资金使用方面的新情况,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互相协作,促进联合,有助于充分利用企业多余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既可以支援兄弟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满足生产经营上的需要,又能够使本企业积累的资金不至闲置不用,投到生产急需的地方去,也能带来一定的收入。而且,投资的对象往往是生产本企业所需物资的工厂,通过补偿贸易,有助于解决原材料和短缺物资的供应问题,对本身的发展也有利。这种企业自有资金的投放,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借贷,反映了企业之间互助合作的关系。因为,无论是投资,还是合资,都不是永久性的,是隔一定年限就要收回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定期贷款。这不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或通过信托机构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借贷关系。但是,对于这种投资或合资带来的收入(分成利润、股份分红或利息)该怎么看呢?运用企业利润留成所得的资金,合资可参加合资企业的利润分成,投资可获利息,增加本企业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并不是本企业职工所创造的,其中一部分还会作为奖金和生活福利分配给本企业的职工。这种额外的收入是不是无偿占有,合不合理,算不算对作为投资对象的企业的职工的剥削,会不会改变企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呢?能不能就因此得出结论说:我国也像南斯拉夫那样已经出现了资本市场呢?我感到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别的企业投资获得的收入是凭借资金占有权得到的,其中一部分又分给不是这些收入创造者的本企业职工,的确是有些不平等。但是,不能认为不平等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允许存在某些实际的不平等。在现有条件下,这是不可避免的。产生这种不平等的原因是由于企业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商品生产者,是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不能搞无偿贷放。经营得好的企业,留成利润除了用于自身的发展之外还有剩余,拿去对别的企业投资所得的收入,实际上是对其经营好的一种额外报酬、奖励。在企业和职工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的条件下,搞无偿使用、无息借贷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合理的,那是“共产风”,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增产节约。投资有利息,合资有利润,不仅对本企业有利,而且对接受投资的企业也有好处。既获得了一笔急需的资金,满足了接受投资企业生产经营上的需要,又可以促进其加强企业管理,节约使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使生产得以扩大,增加企业收入,获得更多利润,企业职工收入也会相应增加,并且尽快还清本息。这些说明企业自有资金投放可以取得收入的必要性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说这种投资收入是剥削,只能讲是一种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就像银行存款利息中存在的不平等一样。因为,这样虽然减少了接受投资的企业的收入,从而减少其对国家的贡献和职工的收入,但是,投资企业所获的这种额外收入是很有限的,远没有超过其上缴给国家的利润、税金等。这部分投资收入,实际上就是这种企业把原来上缴给国家的那部分非企业投资所得的本企业的收入,又通过投资收入的形式收回了一部分,相对减少了对国家的贡献,而收回的这一部分原本是本企业职工的劳动所创造的,所以说不是无偿占有,不存在什么剥削的问题,只不过是这两类企业及其职工在收入分配上的一种差别而已。投资企业对国家贡献的减少是通过接受投资的企业收入的减少,从而对国家贡献和职工收入的减少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接受投资的企业并没有减少对国家的贡献,甚至由于职工收入的减少而增加了对国家的贡献。从一方面看投资企业获得投资收入使国家的收入有所减少,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投资企业的额外收入也并非完全归企业及其职工所有,像其他收入一样也有相当一部分要再上缴给国家,对国家贡献的减少是有限制的,而且,使闲置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又增加了对国家的贡献。同时,接受投资的企业虽然减少了一部分收入,比起未接受投资,未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之前来说,总的收入会大得多,对国家的贡献也大得多,企业和职工由于付息而减少的收入也小于接受投资所增加的收益。总体来看,由于资金的充分利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收入,大大超过那相对减少的部分。再说,闲置的剩余资金,企业不拿去投资或贷放,存入银行也同样可以取得利息。不能仅就这部分投资收入是靠资金占有权取得的,就定性为资本主义性质的。若如此,那社会主义银行的利息也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了,因为,银行利息也是靠资金占有权取得的收入。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银行的存款有利息,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但是,这是必要的,对社会主义经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不存在不劳而获的问题,不是剥削,实际上这种投资收入与存款利息是相类似的,有益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这种投放的资金还是公有资金,不是剥削他人的手段,不是私人资本。这种投放和借贷是公对公,不是私对私。企业的收入主要还是靠本企业职工的劳动创造。因此,并没有改变企业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数量的界限问题,在定性分析之前,首先还要作定量分析。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投资收入是否超过企业和劳动者本人对国家的贡献。如果投资企业的额外收入超过了它上缴给国家的利润和税金,就可能出现不劳而获,无偿占有。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认为也不能由于企业自有资金可以直接投放并取得收入,就说我国已和南斯拉夫一样形成了资金市场。我国的这种情况与南斯拉夫是不同的。南斯拉夫企业的全部资金和收入除税金以外,全部归企业所有,资金使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由联合劳动组织自行安排。“南斯拉夫为了促进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区的资本流动,向企业和地区提供了资本投资的刺激。这种投放可以是企业、地区向别的企业、地区直接投资,也可以通过金融系统进行。这样做,产生了与社会主义原则不相称的现象,即一个企业的收入不仅是由本企业劳动创造的,而且还可以从其他企业得到利息收入或直接参加他们的分红。”“国家对扩大再生产活动不进行干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就得发展资本市场,而这与社会主义原则是很难协调的。”[8]我国企业自有资金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资金利润都要上缴给国家,留成利润中可拿去投资的部分就更少了。而且,我国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主要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所以,谈不上形成了一个资金市场。并且,如前所述,那种企业通过对别的企业投资所获得的收入也是很有限的,还不存在无偿占有,不劳而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在国营企业全面推行扩大自主权,并逐步实行自负盈亏,会出现大量的企业自有资金,可能发生大量的资金流动,企业对外企业投资有可能带来较多的收入,使这种额外收入超过本企业对国家的贡献(即上缴给国家的利润和税金)。这种量变可能引起质变,有可能出现资本市场、不劳而获、无偿占有,使国家资金在社会总资金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少,这将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全面规划、平衡发展,甚至使计划调节完全被市场调节所取代,使生产脱离国家计划的轨道,出现无政府状态。因此,将来国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自有资金的数额,对自有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加以必要的引导和限制,不可放任自流。

孙冶方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值得注意的。他在《关于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指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大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但企业权力扩大的界限在哪里?我认为应以简单再生产为限,即在原有的资金范围内的经营管理权,折旧全部留给企业。扩大再生产部分,即新的投资应由国家管。企业的利润,除用于奖金和举办集体福利以外,要上缴国家集中使用。这个问题,现在我可能又是少数派。我认为,我们国家大,地区之间差别大,如果国家不统一使用这部分资金,结果会使富的地区越来越富,穷的地区越来越穷。”[9]孙冶方同志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扩大再生产主要由国家计划安排,新的投资主要应由国家管理,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不仅会造成贫富不均,两极分化,而且还会打乱国民经济计划,在比例失调的情况下,会加重这个比例的失调;在比例协调的情况下,会造成新的比例失调。但是,也不能因此国家就把扩大再生产完全统起来,不给企业一点这方面的权力,甚至连在本企业内扩大再生产都不允许。若那样,企业自主权就相当有限了,企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就要受到限制。所以,我认为应该允许企业拥有一定的自有资金,有权在本企业,或在一个小范围、小规模内,按国家计划的要求去扩大生产。当然,国家必须严格控制企业自有资金的合理数量和投资方向。

对于企业利润留成资金的投放,在目前情况下,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通过银行,采取存款付息的方法,把企业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作为贷款,用于发展生产的同时,应该允许并采取设立金融信托机构的办法积极组织企业直接投资和合资经营,使这些资金充分发挥作用。

2.对企业直接投资、合资经营必须加强计划指导,投资方向必须严格控制在计划允许的范围之内,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厂,防止打乱合理的工业布局,以免造成浪费和新的比例失调。特别是在目前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既要鼓励投资发展短线产品的生产,又要防止一拥而上。

3.投放到别的企业中去的资金,分成的利润不可太多,最好只略高于银行存款,以缩小苦乐不均。即使这样,拿去投资也比存入银行好处大,企业也不会因此不投资。因为,企业投资不仅可以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补偿贸易得到所需的物资。投资所得的利润中分配给职工的部分也不可过大,要防止收入差别过于悬殊。

4.接受投资的企业必须努力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尽快偿还本金,以消除本企业利润外流的情况。

为了保证上述原则得到贯彻,国家最好能制定有关方面的国内投资法,使企业利润留成资金既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又不致带来不良的后果。

二、关于私人资金的直接投放

在我国,私人资金间接地作为生产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是一直存在的。人民群众节约下来的钱,作为闲散零星的资金,通过银行储蓄集中起来,用以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要。但是,作为私人资金直接进行投放,经营工商业和饮食服务行业,除了少量的个体经营外,却是现在才重新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们把私人资金的直接投放,也作为投资方面出现的新情况。私人资金直接投放的方式主要有个体经营、私人合资经营、私人合资投放和私人购买企业股票等。后三种是新出现的形式。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手工劳动还大量存在,有相当一部分小商品的生产和服务性的项目,还得靠手工劳动,适合分散经营,并且人民群众生活上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无法包揽这一切,加之我国还存在就业问题,所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应该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的存在。为了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我们要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经济,适当发展不剥削他人的个体经济。以往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毛病是未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不适当地强调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对个体经济则采取限制和消灭的政策,总想搞单一化,“一刀切”,现在纠正了这种错误倾向。全国各省市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使个体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就业问题,起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由于个体经营主要靠自有资金,因而为国家节约了一笔发展这些行业的资金。恢复和发展一批个体工商户是接受历史的教训,不是什么搞倒退,发展资本主义。个体经济本身就不是资本主义,是靠自己的劳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附属部分,是一种必要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不允许个体经济雇工剥削,限制了个体劳动的小生产者走向资本主义。

私人合资经营是私人资金直接投放的一种新形式,是个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单个经营资金有限,要扩大规模,就只有合资经营。这实际上就成了一种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集体经营。如在一些城镇中出现的待业青年自筹资金建立的服务性行业,就是这种形式。劳动和资金都参入分红,取得收入,是一种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在这种私人合资经营中,也有只出资金,不参加劳动,凭所出资金而取得一定收入的情况。但是,这一般也不会导致剥削者的产生,尽管这是不劳而获,按其资金分得收入,但私人资金有限,由此带来的收入也不多,不足以靠此为生,不至于因此而发财致富,成为新剥削者。而且,这种收入也不能持久,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一发展,收入增加后,就可以归还这部分借款。例如:浙江省桐乡县待业青年自筹22000元资金办羊毛衫厂,从1979年9月到1980年6月底已创产值293000多元,净盈利53900元,已归还了1/4的股金。这种出资不出人的情况,在国家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允许。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主义借贷关系的补充形式。运用这些资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再说这部分私人资金不直接进行投资借贷而存入银行,同样要付利息。

私人合资建立公司,向集体企业投资,搞公私合营,经营工商业,是私人资金直接投放的又一种新形式,并且是特别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种形式。典型代表是上海爱国建设公司,这是由上海1000多户原工商业者筹集5700多万元资金建立的,从事建筑、贸易、服务三项业务的私人合资公司。当前,公司的重点放在建筑方面,准备盖住宅出售;同时,向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投资,配合有关部门发展对外贸易;与区、街道集体事业合资办厂,发展生产。这类合营厂的利润,大部分留给工厂。这种私人合资公司是在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时候,部分原工商业者出于爱国热忱,要为四化贡献力量而建立的,有助于将闲散的私人资金集中起来,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认为这种公司是一种半社会主义和半资本主义性质的投资公司。说它是半社会主义的,是因为其经营活动必须服从社会主义法律和政策规定,并且是和集体所有制合营,利润大部分归企业,这种投资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说它是半资本主义的,是由于公司资金是私人所有的,并且可以取得收入,参加企业的利润分成。在目前条件下,由于它是半社会主义的,就应该允许其存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又由于它是半资本主义的,所以对其经营活动必须加以引导,注意通过国家计划加以制约,运用经济立法加以监督,利用经济杠杆加以调节,必须要求它服从社会主义经济,不能让其演变成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这类公司所办企业的生产资料应由职工掌握,公司只能从企业取得适当收入,不能超过银行利息太多,最好使公司在企业的投资是永久性的,尽快用企业利润偿还。这样,当我国经济发展起来,资金已经很充足以后,这些公司的资金将无处投放,从而完成其历史使命,自行消亡。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这类公司的半资本主义性质而加以取缔,因为公司投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私人资金的直接投放,还有一种新形式是私人购买企业股票。现在,有的企业采取对职工发行股票的办法,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或筹集资金用以扩大生产。本企业职工可购买一定限额的股票,凭票取得股息和少量红利。这种形式带有一点公私合营性质,也有利于企业生产的发展。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其存在。

以上情况说明,直接投放的私人资金成为目前我国发展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资金来源,必须妥善地加以利用。

(原载《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2年第3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