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法的理性解释之语境

法的理性解释之语境

时间:2022-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法的理性解释之语境“理性”乃是贯穿于西方文化的一根观念主轴,尽管近现代和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质疑、解构、怀疑理性及理性主义的声音不断,但如果不真正理解西方的理性文化,也就不能理解这些异议的声音。从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提出逻各斯的概念以来,西方理性精神就开始贯穿在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思想之中。人们追求理性、崇尚理性,将理性视为万物的主宰。

第一节 法的理性解释之语境

“理性”乃是贯穿于西方文化的一根观念主轴,尽管近现代和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质疑、解构、怀疑理性及理性主义的声音不断,但如果不真正理解西方的理性文化,也就不能理解这些异议的声音。要掌握法的理性解释,就需要把“理性”作为历史的概念和跨学科的范畴,从起源和开端予以梳理,因为“开端的确定所依据的,是在持续的往昔中始终被重复的事情”。[3]

一、逻各斯和理性

“逻各斯”出自希腊语λoyos(logos)的音译,它含义丰富,汉语里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著名哲学史家格思里(W.K.C.Guthrie)在《希腊哲学史》第1卷中详尽地分析了公元前5世纪及之前这个词在哲学、文学、历史等文献中的用法,总结出十种含义:(1)任何讲出的或写出的东西。(2)所提到的和与价值有关的东西,如评价、声望。(3)灵魂内在的考虑,如思想、推理。(4)从所讲或所写发展为原因、理性或论证。(5)与“空话”、“借口”相反,“真正的逻各斯”是事物的真理。(6)尺度,分寸。(7)对应关系,比例。(8)一般原则或规律,这是比较晚出的用法。(9)理性的能力,如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逻各斯。(10)定义或公式,表达事物的本质。[4]

“逻各斯”一词的原意是“话语”,也由此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从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提出逻各斯的概念以来,西方理性精神就开始贯穿在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思想之中。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理性无论是表现为逻各斯、理念,还是纯粹形式,都是整个世界的绝对实体。人们追求理性、崇尚理性,将理性视为万物的主宰。为什么在逻各斯意义上的理性含有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呢?这就需要考察逻各斯产生的历史发展过程。

西方哲学史基本上都将米利都派的泰勒斯(Tyrus,公元前624—公元前546年)作为古希腊的哲学的开端。泰勒斯之所以被誉为“哲学之父”,是因为他的一句话:“水是万物的本原”。[5]这句话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第一,他是第一次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第二,他将万物的变化统一为一个事物实体,从个别事物上升到一般的事物,即提出了事物的本质问题。第三,他第一次用哲学的方式而非神话的方式表述了关于本原(即万物由以产生的源泉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的思想。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因为他通过经验的观察,认为万物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没有水,万物将无法生存。而水之所以能够滋养万物,在泰勒斯看来,是因为它是最能够形成各种不同的事物的,可以经受住各种不同的变化,水是无形的。[6]

泰勒斯的学生阿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前610—公元前546年)进一步提出始基(即本原)这个概念。在他看来,泰勒斯之所以要将水作为万物的本原,是因为水具有“无定形”的性质;但宇宙间无定形的不单是水(还有火、气、土等),所以本原应该是一切“无定形之物”,也就是说只有各种无定形之物所构成的原始混沌体才是万物的本原。亚里士多德对此解释道:“它作为本原,是不生不灭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达到一个终点,然而有终点就是有限的[有定形]。所以说,无限者[无定形者]没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别的东西的本原,包罗一切,支配一切。”[7]

毕达哥拉斯派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进一步朝着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发展。该学派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他们认为“无形性的东西”连自己都是无定形的,怎能给世界万物定形呢?所以万物的本原应该是万物共同的有定形的东西即“数”。在他们看来,“‘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基本元素。作为一切数之根本的‘1’是第一本原,而‘1’表现为点,由‘1’派生出其他的数乃至万物的过程则被表述为:点(1)产生线(2),线(2)产生面(3),面(3)产生体(4),体(4)构成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则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和转化,从而产生出世界的万事万物。”[8]他们发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的关系,数与万物的联系超过了任何一种元素与万物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而且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米利都的万物本原还是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正因为万物都是由数构成的,所以数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比例关系或抽象原则。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80年)综合米利都派和毕达哥拉斯派提出了“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说:“这个世界,对于其他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9]火本原说虽然也是用某一自然元素来解释万物的本原,但是他特别提出了这种转化的方式是按照“一定分寸”进行的。火的燃烧本身是无定形的,但是它燃烧的方式却是有定形的(一定分寸,如“火苗”、“火舌”),这样就“表现为一个无定形和有定形相统一的过程,即无定形的火在燃烧中自我定形”,“火是变化无常的,始终处于不断转化的过程中,但其‘分寸’、‘次序’、‘周期’、‘必然性’等却是永恒不变的,是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这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被赫拉克利特表述为逻各斯”。[10]这样从“火本原说”中赫拉克利特明确提出了“逻各斯”这个概念。正如邓晓芒教授提出的:“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从此,规律、确定性、逻辑、理性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轴。逻各斯在赫拉克利特这里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也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并且在这里,逻各斯的客观含义(规律或秩序)与主观含义(理性或智慧)是统一的,所谓理性或智慧就在于对客观规律或秩序的认识和把握。

如果说上述哲学家的本原说还存在感性的色彩的话,巴门尼德(Parmenides of Elea,约公元前515—公元前5世纪中叶)最终抛弃了感性。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是真理的对象,只有存在才是真实的,非存在是变化的、不真实的,只有存在才能作为世界的本原。巴门尼德的“存在”抽掉了一切感性特征和数量规定,要把握世界的本原只能由理性思辨和逻辑来把握,而不能由感性直观来把握。

在对哲学史上关于世界本源的观点的脉络发掘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逻各斯、理性是如何蕴含着普遍性、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之深意的,是如何一点点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一般、从偶然走向必然的。这就是西方理性思想的最初源头。当然,希腊哲学的顶峰还在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最终奠定了古希腊哲学甚至整个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的传统,这将在本章后部分详述。

二、理性、感性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正如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在《纯粹理性批判》导言中的第一句话所说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所以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11]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感性认识、个别事物开始的,但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于感性、个别的认识。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会自然地由对事物个性的、偶然性的认识升华到对事物共性、普遍性的认识。对事物共性、普遍性的认识简单讲就是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是全人类所共有的。

关于理性与感性(非理性)的区别,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从斯多亚派到圣奥古斯丁都将理性视为“神性”,非理性则是“非神性”;唯理论将理性视为认识源泉,非理性即为经验性;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理性是合自然性、人性,非理性就是非自然性、非人性;德国思辨哲学将超越主体经验的思辨力视为理性,将经验视为非理性。但一般而言,理性表现为人类超越自我有限生命,追求必然性、普遍性及永恒性的能力。非理性体现着生命的自然欲望和冲动,表现为追求感性、具体、有限性的特性。非理性的欲望成为确立对象的最初动力,理性则使非理性的动机合于道德、文化和社会理性的价值。人类理性是对非理性克服的结果,而非理性的灵感、直觉、顿悟又是在具有一定知识理性智慧基础上才能发生的。[12]

将理性与感性作严格的区分的是康德。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做感性。所以,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且只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出直观;但这些直观通过知性被思维,而从知性产生概念。”[13]也就是说,康德认为所谓“感性”指人的认识的“接受性”,即一种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也就是“直观能力”。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人的认识能力还必须往高处提升,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所以和感性相比,知性和理性都属于“高级认识能力”。感性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知性则是一种主动地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能力,所以知性的特点就是在于自发性和能动性。理性是比知性更高一级的认识能力。知性一般是产生概念(范畴[14])来进行判断的能力,理性则是进行推理的能力。判断总是一次性的,它离不开经验对象,所构成的是一个个单个的知识;理性比知性更高一层次,知性要应用于经验,而理性是超验的,知性产生概念或范畴,而理性是运用概念进行的推理,推理则不和经验对象直接打交道,只和知性已构成的知识打交道,因而是可以向上或向下连续推下去的,作为一条法则,则是要通过理念(理性概念)而获得完备性的整体知识。[15]

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是哲学上的两种理论形态,这种划分是近代哲学的产物,具有时代特征和政治倾向。如近代,理性主义成为先进思想界批判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理论武器,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结合,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到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那里,理性主义发展到顶峰,理性成为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万物创造物和人类历史的主宰。

具体而言,理性主义是指与经验主义不同的注重演绎、推理和理性直观的认识论派别。理性主义(Rationalism)一词来自于拉丁语(ratio),“经验主义”(Empiricism)一词来自希腊语(empeiria)。对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划分”是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和洛克巴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区分。他们争论的焦点就是: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是真理?是感性知识还是理性知识是真理?他们之间的经典对立围绕知识的本性和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展开,主要涉及如下方面:(1)人类知识的根源是什么,是感觉经验还是先天的观念?(2)哪一种知识具有无疑的确定性和真理性,是经验的知识还是理性的知识?(3)通过哪种方法或途径能够有效地获得普遍必然的知识,是经验的归纳还是理性的演绎法?(4)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是至上的,它是否囿于一定的范围和界限?[16]理性主义者认为,普遍必然知识起源于心中固有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它们是自明的、无误的,通过对它们的理性演绎,就可以形成普遍必然的知识体系;经验主义者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普遍必然的知识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可能获得。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反对理性主义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心只是一块“白板”,它的一切材料都是由经验而来的,并无所谓的天赋观念。认识方法上,理性主义的“自明原则+演绎”方法与自然科学中的数学公理方法有密切联系,经验主义的“经验+归纳”方法与自然科学中的观察实验方法有密切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