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众文化传播主体的主体性建构策略

大众文化传播主体的主体性建构策略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的观点来看,主体并不存在,主体是一种幻觉,大众并非大众文化传播的主体。由此,从后现代社会语境的背景下切入,考察大众文化传播的主体性构建策略,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路。这将为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从根本上注入新鲜的血液。将直播权独家授予央视之外的网络平台,这在央视春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的观点来看,主体并不存在,主体是一种幻觉,大众并非大众文化传播的主体。而在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以往主体高高在上的姿态必须有所改变。文化主体性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说常新的话题。文化主体性意识觉醒,乃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力量整合,增强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当下,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瞩目,重树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现实条件正在充分孕育,其实现图景空前清晰。中国文化主体性问题关涉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命运,关涉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自我定位、发展路向和民族认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主体性被重重遮蔽,被一代又一代学人广泛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费孝通先生在许多不同场合阐发“文化自觉”的基本理念,文化主体性问题再度成为学界热点

一、历时性:后现代背景下的主体性构建策略

现代性是一个历史断代术语,指紧随中世纪或封建主义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按照一般观点,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相对,它具有革新和不断变动的特点。从笛卡尔起,贯穿着整个启蒙运动及其后的知识分子理论学,都推崇理性,并把它视为文化进步的源泉,视其为真理之所在和系统性知识之基础。后现代性是在技术发达的泛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正在经历转型的一个全新历史阶段和一种崭新的社会文化形式。现代性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和理性启蒙,而后现代性则反对主客二元论的观点,更加强调复杂性、去中心、开放性及主体间性等问题。由此,从后现代社会语境的背景下切入,考察大众文化传播的主体性构建策略,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路。

(一)内容的原创

文化内容的原创性在于,它预示了一种新的智慧传统以及展开的空间。这将为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从根本上注入新鲜的血液。就本质而言,文化内容的原创性在于,提供了语言使用的其他种种可能性,提供了既能立足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横贯中西、纵连古今的其他参照向度。

2011年的中国版权年会上,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的柳斌杰表示,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是属于模仿和复制的。国家未来的文化发展举措,将通过设立文化创意扶持体制和基金来提高文艺作品的创新能力。我们一年中的文化艺术创作作品数不胜数,但是公众知道的、阅读的却不多,原因何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原创力的匮乏有很大关系。当前文化产品原创性的缺失现象,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带有很大普遍性的问题。

关于强化文化原创性的有效手段,王蒙先生有一次回答记者关于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提问时,倒是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王蒙说:“我个人有一种观点,软实力既然是软实力,它应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如果你把它挂在嘴上,为了软实力而软实力,反倒会影响我们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和说服力。而文化需要的不是显示力量,需要的是感动、兴趣、不知不觉的一种感染。文化是慢慢自己自动发展而成的,不是靠积累实力能积累起来的。”[7]王蒙先生在这一方面的体会应该是非常真切的。此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所依凭的,则是个人的创造力。因此,要想切实地提升我们文化内容的原创性,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个人独创能力的充分发挥。

(二)表现方式多样

借助新媒体工具所进行的一切大众文化表达,是立体全系的多维感官享受和精神陶冶。在新媒体强大技术的支撑和包装下,传统的视听语言向着更加精致的方向发展。文化样态本身的形式能够超越其内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冲击,归根结底在于,其背后往往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人文深意。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央视春晚中所折射出的历年变迁。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春晚”是除夕夜万家灯火下不约而同的仪式,经由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传递着节日的喜庆。2015年羊年,视频网站爱奇艺宣布获得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国内及海外的独家在线直播版权,将在除夕夜首次面向全球直播。将直播权独家授予央视之外的网络平台,这在央视春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除了爱奇艺,春晚的合作名单中还包括腾讯微信、YouTube、Twitter等社交媒体。对于首次引进新媒体互动的创意,春晚总导演哈文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直言:“期待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春晚中的一分子,不仅乐享视听盛宴,更在互动中获得快乐。”[8]

(三)语言的生动性

“十动然拒”“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火钳刘明”等这些网络自造成语的走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时代网友的诙谐幽默。

语言本身的功能是一种表达,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新出现的网络成语之所以能被列入“词条”,说明其在文化参与者的日常沟通中,起到了实际的作用。语言从自然表达到大众认可,再到规范化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网络语言它是属于特定语言的类别,以网民为特定群体,在网络这个特定的范围作为一种交际媒介存在,但它若离开网络这个语言环境,或许就不能被大众认可了。巧妙地运用网络新词和热词,是实现新媒体背景下大众文化“巧”传播的一个有效路径。

(四)理念的包容性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来是一个五方杂处、多元共存的国度,中国文化最具包容性、开放性和持久性。连绵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如壮、满、蒙、回、藏等56个民族文化长期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历史。

新媒体的移动性、及时性、强交互性、高黏合性等传播特点,能够使用户充分地表达和实现自我的个性化需求。在相对统一的平台上,用户通过不同程度的沟通,不同的观点相互激荡,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人的影响。文化的包容性,在差异化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开阔的局面。

二、空间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主体性构建策略

2015年,习总书记对人才工作做出的重要论述共计30余次,其中有3次讲话提到国际人才。2014年,习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百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2015年5月份又提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又提出“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广纳天下人才”。实际上,这些都是讲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传播主体建构的宏观战略。中国树立大国形象,需要大量吸引国际人才,抓住未来全球化时代第三波浪潮的机遇。

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觉并非囿于狭隘的“民粹主义”和文化自大,而是通过中西文化交流汇通的角度,在清醒的文化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础上,站在人类与世界的立场上,为人类和世界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知识和价值。现在我们提倡国学,并不是要简单地恢复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而是要使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获得现代价值,成为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元化背景下的普世学说。

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带来文化自觉和文化复兴,而文化自觉和文化复兴最终将实现真正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复兴。从精神家园的自我背弃、自我放逐到精神家园的自我回归、自我寻找、自我守护,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日益增强,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亲和力日益上升。

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中华文化的主体自觉,是一种将人类普遍的思想文化体系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与中国的民族诉求和时代需要相结合,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从而形成有中国自己特点的,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态。

国家形象的打造和传统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单从国家形象来讲,只有塑造符合国民和世界认知的国家形象,在未来60年,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崛起和腾飞。中国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国内真实国情和建设需要具备怎样的国家感染力、国家传播力和国家影响力,是值得大家思考和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又处在一次新的复兴时期,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吸引世界的关注、如何塑造国家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时候,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如果没有精神上的感染力,而只有表层经济的吸引,这种持续力和影响力是很难维系,难以有由衷的信任和归属感的。

更有价值的是文化价值和具有普遍认同力的软实力。我们的产品走出去,要让世界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崛起的,对中国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把中国的发展视为机遇,欢迎甚至帮助中国的发展建设。打造这样的软实力吸引力非常重要。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形象的很重要的核心,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Soft Power)一书中提到,硬实力是一个国家军事和经济上的实力,包括领土、人口、科技、自然资源等。中国在硬实力上走得非常快,包括我们军费不断地在增加,经济也在不断增长,我们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足够大,科技也在进步,自然资源也还可以。软实力方面主要指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无形精神力,包括政治制度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信誉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等方面。我国的软实力如何伴随硬实力而崛起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已经不仅是硬实力的竞争,以思想、观念、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形象可以说是软实力竞争的核心。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时候强调,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说明,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国家形象,这对一个国家来讲是很根本的东西。比如儒家的“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思想,在我们传统文化里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再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宽厚包容的文化主体的心态,“人不知而不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容乃大”等。还有谦虚好学的优良文化品质,如《论语》讲“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尚书》里的“满招损,谦受益”等,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道德观、价值观、行为观,是中国大众文化中的文化精髓,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打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还讲到“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澄清国外对中国的误解,化解国内的矛盾。塑造国际化的公关团队,不是指一个公司,而是指全方位地从科学、外交、经济、智库等多方面努力。其次,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过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会对中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再次,确立大众文化的主体性,确保发出中国的声音,尽量在国际上设定我们议事的议程和权利,争取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2][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3]周固林:《浅谈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接受的影响》,载《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2期,第27页。

[4][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5][法]笛卡儿:《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1页。

[6]丁晓原:《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38页。

[7]王蒙:《文化软实力应自然而然形成》,参看:http://www.zuojiachubanshe.com/wzzx/zjdt/251225.shtml。

[8]《央视春晚全面拥抱新媒体》,参看: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5-02/15/c_13399777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