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性主体性批判与生态主体建构

现代性主体性批判与生态主体建构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性视阈中的主体性概念本身是现代性建构的产物。主体性的本义是指能使客体发生变化的能动性。现代性视阈中的主体主要指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可见,现代性的主体只是一种理性主体、经济主体、单一主体。可见,无论是现代性对主体性的理解还是现当代提出的主体际思想,自然的主体性都是逃离在它们的视野之外的。生态文明主张以“人类—自然”的生态主体性取代现代性的主体性。

现代性视阈中的主体性概念本身是现代性建构的产物。主体性的本义是指能使客体发生变化的能动性。现代性视阈中的主体主要指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笛卡尔主张“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存在着的我是思考着的我,这是地球上唯一“会思维的芦苇”,它是确证世间一切存在的主体性意识,主体性即主体的意识特征、主体的能动性。这样一种确立主体性存在的方法开启了近代哲学认识论的大门。康德接过笛卡尔的接力棒,解释了“人为自然立法”指导原则下的现象世界是如何存在的哲学命题,现象世界能够被认知、被确认其存在,不是上帝的功劳,而是主体人的功能,确切地说,是主体人的先天认知结构的功劳。确认现象世界的可知性的主体在于人,而不是现象世界本身,也不是上帝。后来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总结了认识论历史上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现象,认为自然界的存在无非也只是成为了主体性理念辩证运动的必经阶段而已。

在现代性主体性看来,自然不具有主体性,它只是也仅仅是理性观照下的对象,或者说只是证明绝对理念的某种存在环节而已。自然的权利、价值在现代性主体理念之外。可见,现代性的主体只是一种理性主体、经济主体、单一主体。基于祛除大自然“魔力”的无遏制性冲动,理性主体、经济主体“算计”的是自然的可利用和可改造程度,是自然界能提供给人类的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人类的短期利益,而非人类的长远利益、自然界的利益或“人类—自然”生态共同体的利益。面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现代性的主体概念必须要加以改写。

马克思曾经提出过不同于现代性主体观的交往实践观,不过这种交往更多地观照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实践交往,而没有明确地阐明“人类—自然”的主体交往观。尽管马克思也提出了一些生态环境思想,比如“自然界是人的有机身体”,要避免“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断裂现象”等等,但是,作为对现代性主体性反叛思想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视阈却是在马克思思想之外的。毕竟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控制自然的凯歌行进的时代,任何时代人类都只能提出该时代所能提出的时代问题,马克思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旨在观照“人类—自然”生存价值和权利的生态文明思想囿于时代的局限性,还没有成为马克思的自觉意识。在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之下,当代西方学界提出的“复主体性、类主体性、互主体性”等主体际思想由于缺失实践客体的中介,并不具有实践的现实性[5],这些主体际的主体性概念也不包含自然的主体性。

可见,无论是现代性对主体性的理解还是现当代提出的主体际思想,自然的主体性都是逃离在它们的视野之外的。自然有无主体性呢?主体只能是人吗?为什么黑格尔要说“实体即主体”?虽然黑格尔是在绝对理念的统摄之下谈论这一命题的,但是,我们能否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之下赋予这一命题以积极的内涵呢?就词源学上考察,主体性(subjectivity)是一种能使客体、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观能动性、自为性。传统意义中,自我、人类是主体性的不自觉的和想当然的角色承担者,传统认为主体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才是主动的、积极的,而客体、对象、环境、自然,都只是主体人的力量外化的产物或对象,是消极的、被动的。不得不说,这是当今生态危机的主体性认知误区的表现。其实,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经典论述中,已经暗含了自然也具有主体能动性的思想。比如马克思曾谈到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6](P55),恩格斯则提到了“自然界会加倍报复人类”的思想——这些都只能从自然环境的主体性方面去理解,如果否认自然的主体性,只承认人的主体性,那么理解起来会产生很大的困难。试想想,如果自然界不具有一定程度的主体性,为什么它会“加倍报复人类”呢?

生态文明主张以“人类—自然”的生态主体性取代现代性的主体性。“人类—自然”的生态主体性主张自然也有主体性,如果漠视自然的主体性,那么自然界会报复人。实际上,正像当代思想家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对“主体人”的知识型考古指出的,“人只是近代才出现的产物”,“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7](P506)主体、主体性都只是近现代性构建的产物。生态主体观念基于生态恶化的现状,反对现代性狭隘的主体(性)观念,提出自然亦有权利,自然权利若得到威胁,它会反过来威胁人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认为自然界只是客体,只是人类利用和控制的对象,就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为了彻底解决当前生态危机问题,我们应该追溯主体性的原初涵义,构建“人类—自然”的生态主体观,承认自然也是主体的一部分,承认自然自身的价值、权利,构建生态的整体和谐。可见,生态主体不只是生态人,一定要抛弃主体一定会是人的现代性思想。

[1] 项目来源: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课题立项(项目编号:CSZ140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