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言文风评析

语言文风评析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语言文风评析言论作品的写作是一种说理性质的写作,在内容上要注意选题立论的正确有益,在写作方式上还要讲究形式美,具体地说就是讲究修辞和说理的艺术。在语言表达的评析上,我们没有十分统一的标准,只要是能够有助于观点有效传达的语言都是我们所欣赏的。由自然气象想到“人文气象”。

五、语言文风评析

言论作品的写作是一种说理性质的写作,在内容上要注意选题立论的正确有益,在写作方式上还要讲究形式美,具体地说就是讲究修辞和说理的艺术。

“文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风貌和社会风气在文章中的反映。对作者来说,文风也是一个人的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的反映……文风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但它又不局限于语言表达和文字技巧的问题。”(9)

根据言论类作品的定义我们知道,言论类作品是一种表达观点和思想的体裁,因此,我们在评析言论类作品的语言及文风问题时,一定要以观点的正确有效传达为前提,再来研究作品的语言,因为一篇语言文风都不错的文章,如果思想上有问题,或者是歪理邪说,即使语言表达再优美,对于言论作品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保证报刊上的言论作品是于人、于社会、于国家没有损害的,是有益的。

在语言表达的评析上,我们没有十分统一的标准,只要是能够有助于观点有效传达的语言都是我们所欣赏的。由于作者的个人素养不同、写作风格不同,言论作品的语言可以呈现多种风格,可以朴素自然,也可以激情豪放,可以幽默诙谐,亦可严正谨慎。

1.朴素自然,平易近人

言论作品要把思想传达给读者,它的语言就要通俗一些,大众一些,能够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容易让人读得懂、理解得透彻。言论作品的语言之美首先体现在朴素自然上,美的语言并不完全是外表非常华丽的词藻。朴素自然,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文字,也是一种美的传达。《微笑,并保持微笑》就是这样一篇言论。例如文中三个小标题“医生的微笑是一种坚定”、“患者的微笑是一种信心”、“大家的微笑是一种平静”,连续使用了三个简短的判断句式,三个通俗的暗喻,表意形象,简洁明快。这样一来,作品的影响力也就得到加强。尤其是文尾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以及正在流行的民谣“让我们把手洗干净,然后握得更紧;让我在十八层口罩后面,看看你微笑的眼睛……”就如同三五好友在一起谈论“非典”的话题一样,让读者在亲切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只要保持乐观,就一定能战胜“非典”。

当然,质朴自然不是说语言枯燥、内容空洞,而是说不故作高雅、不故作斯文。这就要求作品用质朴的语言将道理讲明白。请看例文:

值得一听的外国人的话

张爱萍

《文摘周报》不久前的一期刊载了《法拉奇旋风在京城》一文,其中写道:“她在演讲里还响亮地告诫:中国的发展不要‘放弃自身的传统和模仿我们西方人的错误和罪孽!’她说她到中国几天里,接触到的少数年青人谈论的都是金钱,也看到了酒店的拉客女郎,感到非常遗憾。‘我因为热爱你们而担忧’,她说‘如果这么大的变化仅仅是经济上的,而忽略了精神文化方面,那么任何变化都不会是好的、真正的变化’。”

说得多么好啊!国内有类似见解的也不乏其人,可是出自一位外国人之口,就更值得一听,更值得重视。

法拉奇说的这种现象,何止“少数”,又岂止是“年青人”呢?发展经济被视为富民强国的大事。但,只为“钱”而“争斗”,只顾自己利益不管他人利益已成世风,不讲人品、道德风尚。更有甚者,在商品经济时代,竟把人格也当成“商品”,岂不可卑、可叹、可悲!

(《人民日报·今日谈》1994年2月23日)

可以看到,这篇400字的小言论并没有太多的修辞,语言质朴,道理讲得也很实在,作者发出了源自内心的忧国忧民的感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风朴素大方,说理亲切平和。

2.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

言论类作品能否感染人,很大程度上由作品的选题及内容决定。但是如果能在行文过程中加入恰如其分的修辞,将说理与修辞相融合,令思想之美和文字之美相辉映,势必增强言论类作品的感情色彩,达到情理交融的效果。

在文章中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往往能够以作者的激情唤起读者的认同感。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言论《筑起我们新的长城》(2003年5月15日《人民日报》),满怀激情地歌颂了抗击“非典”中所展现的伟大民族精神,明确提出了贯彻抗击“非典”伟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展示了在抗击“非典”伟大精神指引下,中国人民战胜“非典”的坚定信心。文章分为16个小标题,篇幅很长,但是读起来令人情绪高涨,丝毫无冗赘之感,原因就是它多处运用了修辞。

如文中写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以民族魂魄铺就的雄壮旋律。越是遇到艰难险阻,这旋律就越发激扬高亢。”“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进入攻坚阶段;一座抗击‘非典’的伟大长城,巍然矗立起来。”“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特殊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英雄。”将“非典”这场灾难形象地比喻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说明当时的“非典”疫情正进入攻坚阶段,将人们抗击“非典”的精神比作“伟大长城”,为人们战胜“非典”增强了信心。

文中还多处运用排比,如“心连心,情相拥,爱相通。不论是首都北京还是偏远乡村,哪里有疫情,哪里困难多,哪里就有四面援助、八方支持”,“你的心,我的心,万众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千钧之力”,“从中,我们深切感受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心系人民,坚定成熟,驾驭复杂局面,应对严峻挑战的能力和魄力……从中,我们深切感受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从中,我们深切感受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从中,我们深切感受着国民素质的迅速提高……从中,我们深切感受着伟大祖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一连五个“从中”,文字激昂,气势雄伟,寄激情于说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文章读来让人顿觉热血沸腾,十分具有感染力。文章发表后,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强烈共鸣,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要使言论类作品避免枯燥乏味,可以运用各种修辞。引用经典的论述或者民谚,都是很好的方法。看下面这段文字:

“清明不明,没有好收成。”“清明晒死柳,馒头撑死狗。”是我们家乡的两句农谚,意思是说,清明节的气象是预测当年夏季收成好坏的先兆。

由自然气象想到“人文气象”。近年来,清明节的“人文气象”,有些阴多晴少——封建迷信的乌烟瘴气,腐败堕落的胡作非为,搅得人透不过气来。广大干部群众企盼清明节的净化,能有一个清正廉洁的“艳阳天”。

(《愿今年清明“艳阳天”》,载2002年3月28日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这段议论引用了两句十分通俗的农谚,并用“自然气象”类比“人文气象”,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浅显的事理中,语言生动朴实,贴近人民实际生活,提出在新时期反迷信、反腐败的老话题,使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严肃的主题。

3.语言充满真情实感

语言带有感情,才能与读者形成平等交流的氛围,不会让读者被动地接受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中国主权不容侵犯》(原载2001年4月6日《解放军报》)在说理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全文的结尾处,作者饱含深情地发出了议论:“中国人民的感情不可侮,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领土绝不是哪家军队随便溜达的‘后花园’,中国领海绝不是哪家舰船随便游弋的‘游泳池’,中国领空绝不是哪家军用飞机随便进出的‘空中走廊’。”如此一来,文章的观点论述得独到精彩,凝聚起全文的思想,语言表达则处处饱含着真情实感。

当然,一篇言论作品的语言风格往往不局限于一种,它可能既幽默又富有文采,既朴素自然又生动活泼,我们在评析例文的过程中只是选取了一部作品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进行评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