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散文作品评析

散文作品评析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散文作品评析说说儿子向群李德清我的儿子李向群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可是,向群自己并不满足,他想当兵,想报国。1998年6月,一身戎装、胸挂一枚三等功奖章的向群从部队回来探亲。同年8月,向群在抗洪第一线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实现了他自己、也实现了我家几代人的心愿。去年6月间,向群回家探亲没几天,就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广西等地接连发生洪涝灾害。

一、散文作品评析

说说儿子向群

德清

我的儿子李向群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我家过去很穷,托国家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的福,我带领全家做服装生意,终于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向群初中毕业后,和他哥姐一样,随我一起做生意,很快就成为一个带车跑运输的小老板。可是,向群自己并不满足,他想当兵,想报国。

经过连续两年报名体检,他终于如愿以偿,于1996年12月7日接到入伍通知书,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进家门就抱着他妈妈猛跳猛转。儿子要出远门了,我和他妈妈真是千言万语,想叮嘱的话儿很多很多,最后只归结为一句话: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咱家祖孙三代承受着共产党的恩情。可是,家里还没有一个共产党员,你到了部队可要好好干,一定要干出个好党员回来!

1998年6月,一身戎装、胸挂一枚三等功奖章的向群从部队回来探亲。就在人们称赞他,当兵一年多就荣立三等功的时候,他妈妈悄悄问他,入党没有,向群一下子脸就红了,他郑重而又满怀自信地说:“妈,您放心,下次我一定入了党再回来。”他妈妈便鼓励他说:“今年不行,明年再争取,再不行就转志愿兵,当10年兵总可以入党吧。”

同年8月,向群在抗洪第一线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实现了他自己、也实现了我家几代人的心愿。然而,仅仅8天之后他就离开了我们。他还没有来得及亲口把这个喜讯告诉我们啊!他所在部队的领导带我们去同向群的遗体告别,我们一眼就看见儿子的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

我听说向群参加抗洪时,将身上带的钱悉数捐给了灾区,还没来得及交党费,就找到团领导,递上2000元,我说:“这是向群的党费。”

向群到部队不久,给我们来信说,部队生活很紧张,他有点不习惯:军事训练搞不上去,心里很着急。有一次,我利用出差机会到部队去看他,连队批给向群一天假,要他陪我玩一玩。可他跟我说:“阿爸,今天陆军学院的教官到我们营上课,讲部队新装备知识,若耽误就很难补回来。”

我回家不久,收到向群的信。他说:“阿爸,您千里迢迢来看我,没有陪您玩一玩,我心里很过意不去。下次有机会,一定陪您老人家好好游游桂林山水。”

读了向群的信,联想到亲眼所见的他在部队的表现,使我感到儿子进步大了。他把亲情藏在心底,把在部队的学习训练摆在第一位,遇事分得出孰轻孰重,真是懂事了。当兵要当个好兵!争取早日入党,当上先进分子。这个意愿使他以英雄模范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争上游。我分明感觉得到儿子内心的充实,儿子思想境界的升华。他的觉悟和素质的提高,超越了我们的期望值,我们做家长的,真正把心放下了。

去年6月间,向群回家探亲没几天,就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广西等地接连发生洪涝灾害。他开始坐不住了,心神不宁。一天晚上11点多,他急匆匆地对我们说:“阿爸,阿妈,部队肯定有抗洪任务,我想明天赶回部队去。”我们知道儿子的脾气,平时邻里乡亲有什么事他都要帮一把的,他帮人解危济困是奋不顾身的,何况眼下人民受灾、国家有难?!

我问他怎么走,他说坐船过海,再转乘火车到桂林。我知道他巴不得马上就回到连队——人都说探亲的时候会归心似箭,可他往连队赶,同样“归”心似箭。于是我建议说,抗洪抢险跟打仗一样,你还是坐飞机走吧。他一听,正中下怀,露出孩子般欣喜的笑脸,连声说“好!好!”

第二天,我开车送向群去飞机场,途中绕道海口服装市场,匆匆与正在那里忙碌着的他妈妈告别。后来,他妈妈常常为此责怪我说,要不是急着送儿子上飞机,儿子就可以和她多讲几句话了。这一走,竟成了永诀。

那天下午,我正在服装厂处理一些事,有人急忙跑来喊我接电话。原来,是向群所在团的领导打来的,告诉我说向群病重,住在武汉总医院,要我和他妈妈马上赶去。我的心一下提了起来,隐约感觉向群出事了!天快黑的时候,我又接到向群战友的电话,说向群牺牲了。我腿一软,一屁股瘫坐在藤椅上,眼泪跟开闸似的直往下淌。当时,向群他妈妈在外忙活着还没回来,向群还有七八十岁的奶奶和姥姥,她们怎么承受得住这个打击呀!我悲伤地走出家门,在街上晕头转向地转来转去。我已经10年没有抽烟了,这时却忍不住走到烟摊前,买了一条香烟,拼命抽起来。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含在嘴里,我怕会难以控制地放声大哭。

晚上,我支支吾吾地对老伴说,阿群病了,部队领导让我们明天去武汉看一看。他妈妈先是一惊,再一看我的脸色完全不对头。眼泪就唰地一下涌出来了,此后,她的眼泪再也没法儿断线。她一遍又一遍地追问:“阿群到底得了什么病?有没有危险?会不会出什么事?”我没法回答她,我除了使劲咬牙,就是使劲抽烟,我们一夜没睡。

第二天,我和他妈妈坐飞机赶到武汉,一出机场,早已迎候在那里的团领导就跑过来,紧紧握住我们的手,一句话还没说,眼泪先哗哗流下来了。向群他妈妈全都明白了,顿时伤心欲绝,几次哭昏过去。

当时,长江第七次洪峰就要到了。形势依然严峻,抗洪抢险任务依然十分紧张。我想,儿子走了,洪水还没走。我应该替儿子继续抗洪,了却他的心愿。我向部队首长再三请求:“让我们到儿子牺牲的地方去参加抢险,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任务吧!”部队首长答应了我们的要求。8月26日晚上,我穿上儿子的迷彩服、救生衣,并在救生衣上写下我的名字:李德清。我决心和儿子生前战友一起,战斗到取得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这就是我和我的全家,对儿子、对亲人的爱的表达。

出发之前连队集合,我站在队列里,只听连长大声点名:“李向群!”又听全连官兵齐声回答:“到!”那一刻,我内心充满庄严感觉,儿子没有死!向群他活着!他的挚爱情怀,已经和他的战友,和他的事业,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融为一体!我真想大声说:谢谢了!可是心里一热,眼泪一个劲儿流,什么也说不出来了。那天晚上,我一直在大堤上干到12点多钟。第二天上午,我继续和连队一起,投入加固堤坝的战斗。我一袋一袋地扛着沙包,一趟一趟地奔跑,整整干了一个上午。向群的战友们劝我休息,我不肯;装土的少给我装一点,我也不干。我说:“向群扛多少我就扛多少,向群是怎么干的我也怎么干。”

向群的妈妈怀着对儿子的无限追念,来到向群生前所在班,把全班战士的脏衣服、鞋子、袜子抢过来,一件件洗干净,晒干后又一件件叠好。

我们还把荆州市、公安县给我们的两万元慰问金就地捐给了灾区。

我们爱儿子。我们也要像儿子一样,爱祖国,爱人民。

(原载1999年4月20日《解放日报》)

评析:

第一,文章是新闻与文学的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佳作。

《说说儿子向群》是一篇根据抗洪英雄李向群的父亲李德清在儿子英勇牺牲后的讲话整理的一篇散文。本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当时发生的事情,使文章具有了更强烈的平民意识和接近性。这种新闻和文学相结合的手法使得笔下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感人,讲述的故事曲折跌宕,悬念起伏,如临现场。比如,关于听到向群出事时父亲的一段感情表述:“(电话)是向群所在团的领导打来的,告诉我说向群病重,住在武汉总医院,要我和他妈妈马上赶去。我的心一下提了起来,隐约感觉向群出事了!天快黑的时候,我又接到向群战友的电话,说向群牺牲了。我腿一软,一屁股瘫坐在藤椅上,眼泪跟开闸似的直往下淌。当时,向群他妈妈在外忙活着还没回来,向群还有七八十岁的奶奶和姥姥,她们怎么承受得住这个打击呀!我悲伤地走出家门,在街上晕头转向地转来转去。我已经10年没有抽烟了,这时却忍不住走到烟摊前,买了一条香烟,拼命抽起来。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含在嘴里,我怕会难以控制地放声大哭。”来源于生活中的场景设置和细节描写等,都拉近了读者和文章的距离。使文章达到了文学性和新闻性兼得的效果。这种叙事,挖掘出了新闻事实中最具人性、人情的因素,显示出了琐碎中的崇高。

第二,文章很好地表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本文用平淡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一个父亲发自肺腑的心声,没有半点矫情和渲染,这是文章的独特魅力。李向群是一个普通的人物,然而又在平凡中透着不平凡:散文用事实表现了向群重训练而把私事放在一边,乘飞机急回部队参加抗洪,将身上带的钱悉数捐给灾区……其实,普通人的生活是具体的,平实的,充满酸甜苦辣的,读者在阅读副刊作品时,最想获得的是与自己生活最贴近的散文和随笔,最希望得到的是与自己实际最贴近的生活感悟。《说说儿子向群》正是表现出了一种大爱无言的感动。文章读来自然、亲切而又耐人寻味,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