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强化传播整合意识

强化传播整合意识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强化传播整合意识这里的“传播整合”既包括传播时间与空间的整合,也包括不同认知观的整合。实时传播、跟踪性传播、同步传播、多元化传播将会出现新的发展。阅读建议潘力、王本锡、李建刚:《传播新技术与广播传播方式变革》,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苏志武主编:《科技与传播——现代传播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三、强化传播整合意识

这里的“传播整合”既包括传播时间与空间的整合,也包括不同认知观的整合。由于后大众传播时代中传播的动态发展显得更为突出,人们对于传播过程中多元化元素的整合意识也随之提高。实时传播、跟踪性传播、同步传播、多元化传播将会出现新的发展。

1.传播空间上的整合意识加强

因特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信息在全世界“网络”四处流动,地理上的空间距离已经失去意义,无限的传播范围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过节不复存在。麦克卢汉说过,网络使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接触到无限范围的无限数量的信息。人们的生存空间延伸了,人们的生命也相对延伸。

2.传播内容的整合意识加强

全方位服务网络用户将面对更广泛的信息使用来源;内容的情感诉求度更高;可以控制接受信息,在无需完全切断媒介的情况下避免受特定媒介容量的影响。在信息丰富的时代,我们得到的信息可能比现在更狭隘,意识形态、阶级、宗教与族群的连接更为紧密,这些群体的成员可能只选择接收与个人哲学契合的新闻来源。地域限制的破除、空间感的消失,帮助人们清除因地理流动不足而造成的封闭、保守、墨守陈规的心理,人类文明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共享。

连接了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互联网为每个国家打开了大门,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国际社会带来新的挑战。网络上的新闻传播不再是单一文化而是多元化的传播,多元化的传播内容大大降低在不同国家、民族以及信仰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限制,也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多元的文化传播将在网络上导致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局面,同时也缩小社会内部或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之间的隔阂。

3.传播时间整合意识加强

从原始符号到象形文字,再到后来的字母系统、书本、印刷术以及无线电,大众传播沿着一条“先机械后电子”的途径进化了大约5000年,在这漫长的历程里,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消费信息的次序与信息发送的次序也是一样的。从烽火台到摩尔斯电码,从无线电广播到电视,以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信息的传播都具有“实时传播”的特点,接受过程与观看的过程是同时的,信息的传播呈现一种线形的状态,受众始终处在“你登我读”、“你说我听”、“你播我看”的被动地位,传播的时间完全由传播者来决定,而固定的信息传播时间限制受众进行选择的机会。后大众传播突破了这种传播媒体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异步传播技术使个人能够决定在什么时间接受信息,信息可以随时获取,这使得所有信息的接受过程与观看过程分离开来。一旦信息进入高速公路,不需要依照信息传输的顺序来收阅,不再局限于某一期间或者时间,而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技术则使个人可以决定以什么方式接受信息。信息接受者可以自由选择传播的内容,由被动分享信息变为主动索取信息。

科技进步带来的大众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深深地影响着国家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意识形态。“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句话也将在现代传播中得到更深刻的印证和体现。

关键术语

点对点”双向人际传播、“点对面”和“点面结合”的单向大众传播、“点对点”双向互动式传播、媒介融合

思考题目

1.你感受到自己身处的媒介环境的变化了吗?这样的变化有哪些?

2.“点对点”双向互动式传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点对点”双向互动式传播模式是对口语阶段“点对点”双向人际传播模式的简单重复吗?

4.作为受众,你认为传播新技术下自己的媒介观念、媒介接触行为等发生了改变吗?有哪些方面的改变?

阅读建议

潘力、王本锡、李建刚:《传播新技术与广播传播方式变革》,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苏志武主编:《科技与传播——现代传播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马克·波斯特著:《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吴廷俊:《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张国良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菲德勒著:《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熊澄宇选编:《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1版。

【注释】

(1)潘力、王本锡、李建刚著:《传播新技术与广播传播方式变革》,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2)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 1984年9月第1版。

(3)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 1997年2月第1版。

(4)童清艳著:《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5)张开,吴敏苏:《中国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以北京、上海调查数据分析为依据》,载于蔡帼芬、张开、刘笑盈主编的《媒介素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 1998年12月第2版。

(7)《走进第四媒体》,载于《海峡商情》, 1998年第8期。

(8)苏克军:《后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载于苏志武主编《科技与传播——现代传播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