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代报业概况

近代报业概况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近代报业概况1.《申报》创立前后的报业报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及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和需要水平密切相关。《申报》由此获得读书阶层的推崇,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外国人将近代报刊及办报意识带入中国后,新兴报业的出现给传统的言论及信息流通带来强烈冲击。报纸在近代中国所发挥的鼓动舆论视听、提高民智、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一、近代报业概况

1.《申报》创立前后的报业

报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及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和需要水平密切相关。报业进入我国,并非因经济发展、社会进化的需要而自然产生,因此必须寻找适合的土壤生存下去。

《申报》创刊前,我国已有邸报发行,内容仅限于朝廷宫门抄、上谕和奉旨,只供官场阅看,一般读者难以看到,不能算作近代意义上的报纸。这种发行量不多的朝廷出版物、由民间报人(或驿站人员)抄录邸报上的官方文字印刷成的京报,在京城和各地发售。(1)

《申报》创刊伊始就谈到新出现的报纸与传统邸报的不同,称“邸报之制,但传朝廷之政事,不录闾里琐屑而已,故阅之者学士大夫居多,而农工商贾不预焉。反不如外国之新报,人人喜阅也,是邸报作成于上,而新报之作成于下……”(2)《申报》期望国内读者能了解该报与邸报不同,并将自己的读者扩大到士大夫阶层之外的普通大众,这也是《申报》日后深入中国普通社会的重要原因,以致人们一提到报纸或新闻,“申报纸”成为代名词。

《申报》1872年创刊时,报纸仍是一种刚刚出现于沿海的新事物,就整个社会而言,小农经济为主的近代生产方式使新闻信息的社会需求极其贫乏,读报远未成为普遍的社会接受行为,与普通人的生活仍有很大距离。那时报刊读者很少,常年订阅报纸的,“盖大率洋商开设之洋行公司,及与洋商有关系之商店为多”(3)

创办人美查对《申报》以营业为前提,所以将读者对象定位为“此报乃与华人阅看”,对言论不加束缚。他有时自撰社论,其社评被认为“无所偏倚,是其特色”。美查此前为在华经商的英国商人,并不精通报业事务,但对新闻也有自己的看法。《申报》虽在租界,言论上有较大自由,但他仍告诫主持《申报》的主笔们,应多登新闻,少发议论,以免因言论招致麻烦,“慎勿评品时事,臧否人物,以缨当世之怒,以取禁止之耻”(4)

近代电讯事业在我国创立以前,新闻信息的传播依靠传统方式,传播速度缓慢。上海到北京南北相距3000华里,将《京报》或京城消息传到上海,以骑马传送要二十多天甚至一个月。如骑马至天津,再由天津的轮船带到上海,最快也需一周左右。1882年初,中国开通了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路,《申报》馆把该电报线路看做是加快传递新闻的极好机会,迅速通知京津地区的采访员,利用电报传递新闻,并以“本报电音”为题头,传递朝廷谕旨、奏折和京津要闻。当时文人学士看重科举,每逢殿试放榜,都翘首京城。自从利用电报线路传递消息后,每逢一年一度的殿试在北京长安街公布,《申报》的采访员即抄录结果,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将金榜送到天津,再用电报发到上海发表,上海和江浙邻近地区为之轰动。(5)《申报》由此获得读书阶层的推崇,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洋人在我国设立报刊后,国人也开始努力尝试最初的办报。但民间报纸很难开设,“夫民间创设新闻纸,难免犯君官之语,君隔九重或尚不知,官则未有不知者,一旦大肆威虐,重则封闭,故民间亦不敢冒罪开设也”。“当时清朝文字狱残酷,报纸刊登新闻、发表议论,不管怎么谨小慎微,也可能在一个事件或一言一语中触犯朝廷或地方官吏,自认招致责难、查封甚至闭馆。”(6)

尽管如此,国人所创办的民报还是先后出现了。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是我国最早的民报,其他还有1874年在上海出版的《汇报》、在香港出版的《循环日报》、1876年在上海出版的《新报》、1886年在广州出版的《广报》,这四家报纸都是当时非常熟悉外国情形的人所办,可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重视。如《昭文新报》最初每日一出,后来因阅者甚少而改为五日一出,但销路仍不佳,未几遂停,随后国人最早创办的几家日报就只剩下《循环日报》了。(7)

2.政党报刊的兴起

报纸在中国较早影响到官僚阶层和知识界,并最初满足了这批读者的需要。外国人将近代报刊及办报意识带入中国后,新兴报业的出现给传统的言论及信息流通带来强烈冲击。在内忧外患中,苦苦寻求救国强国之法的文人志士,逐步认识到报纸的作用,并将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视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宣传利器,报纸遂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而这种需要,为报纸的早期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生存空间,社会精英也通过报刊开始寻求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支持。

19世纪90年代中期,主张维新变法的人形成一个派别,报刊成为其得力的舆论工具。由此,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政党(团体)报纸,并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维新派的三份刊物先后为《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在这几份刊物的极力宣传下,维新变法成为全国性思潮,势不可挡,由此也拉开了我国的第一次办报热潮。1896—1898年,在办报热潮中创建的105家中文报刊,有70%是维新派所办(或同维新派有关系),这些刊物以来自官僚和知识阶层的阅读者为主。黄遵宪、梁启超等人1896年8月创刊于上海的《时务报》,就特别受到知识界和官僚阶层的欢迎。知识界人士争相阅读,有的学堂还定为教材,连某些官员也以读该报为时髦。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廖寿丰、安徽巡抚邓华照等,都曾叱令订购《时务报》,发给下属阅读。《时务报》创刊时发行3000多份,半年后就增至7000多份,一年后达12000份,最高时曾达17000份,成为当时销量增长最快的报刊,梁启超曾以“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来描述昔日盛况。《时务报》也使梁启超声誉鹊起,以致“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8),由此可略窥该报影响之广。

与政令系统的信息传递相比,报刊这种趋向民间化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开始改变着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虽然到1908年,通过报刊传递的信息仍是局部的,但已开始在社会中发挥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人们发现了一面可以用来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对照的镜子,并通过这面特殊的纸镜子,促进着近代中国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等现代意识的苏醒。报纸在近代中国所发挥的鼓动舆论视听、提高民智、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信息量极其匮乏、信息渠道单一、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不断受到外部挑战的环境下,报刊成为人们得以最直观、最感性地进行自我认知、交流及表达观点的重要手段。报刊对沿海及内地的学生、知识分子影响之巨大,远非有限的发行量能够说明。

政党报刊在辛亥革命时期一度占据突出地位。民国成立后,报刊舆论结束革命还是立宪的争论,随着时局变幻,进入民国初年诸侯争霸、各种思潮学说喧嚣一时的多元时代。

3.早期报纸的内容

自同治末年到光绪中叶,我国近代报纸的日报编辑形式,一般首先是论说,其次是上谕或宫门抄,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末为本埠新闻。当时还没有“专电”这个名词,除电传上谕外,如遇各省大员出缺、或兵变、大火灾等消息,间由访员发电报告,但也不是常见之事,因此这个时期报务非常简单。(9)

早期报纸的主要内容“大率里巷琐闻,无关宏旨”,对于国家大政事、大计划,别说无从探访,即使得知也绝不敢形诸笔墨,因此报纸的资料,大半模糊而琐细。报纸门目中的谕旨、奏折、宫门抄、辕门抄等供给官场中人浏览,借此获知官场的“升迁调降等情形与送往迎来之事迹”;至于各省各埠琐录,如试场文字、书院题目、命盗灾异,以及谈狐说鬼等则供给普通社会人士阅读;其他内容如商家的市价、轮船的行期、戏馆的剧目等属于广告性质的部分,则便于一般人阅读,也可作为游客的指南针、旅行者的消遣品。(10)

甲午以前(1895年前),报纸很少谈论政事,对于官场中人更不敢妄加只字。江南提督谭碧理只因其往来淞沪之间为报纸所记载,即命人与报馆交涉,要求不得登载,后又行文总督,大肆诋訾,官吏敌视报纸之心可见一斑,这种情况在甲午以后发生改变。到戊戌政变时,上海的报纸开始对守旧派有所微词,而各报的论说,也常建议创办航路邮政、改良市政水利等诸凡兴利除弊裕国便民之事,虽不尽为当局所采纳,但促起其注意之力,则甚伟也。(11)

在清廷“不准议论政事,不准臧否人物”的禁令下,中国的报纸最初是没有评论的。后来《官书局报》总理大学堂大臣孙家鼐请开除禁令,其奏折中有“仿陈诗之观风,准乡校之议政”之建议,得到清廷批准,其后报纸才公开地有论说。当时科举还没有全废,办报的大多是半路出家的文人,因此他们所写的论文,仍不免有八股气味。写的人写腻了,找不到题材,每天凑几百字算数,看报的人越看越觉得没有意思,因此报纸的销路也始终没有打开。1895年中日之战后,国人同仇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的《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北京、上海,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之发表政论也自此开始。(12)

4.报纸的短评及白话文问题

陈景韩担任《时报》主笔时,开始提倡用短评,使读者耳目一新,也使中国报纸的言论由“论”进入“评”的阶段。各报看见《时报》的短评很受读者欢迎,都纷纷仿效,于是短评风行一时,代替“论说”的地位。后因环境压迫,短评又只存形式而没有内容,受到读者的指责,各报再加改革,但不愿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就把“评”和“论”揉在一起,变成了“评论”。(13)

在提倡白话文前,绝大多数中国报刊使用文言文报道或记事,这对那些虽然识字但教育水平较低的人而言,存在使用上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1876年申报馆印行《民报》,这是我国报纸最早尝试白话报章,该报号称“目专为民间所发”,最大特色为“字句俱如寻常说话,每句及人名、地名尽行标明,庶几稍识字者便于解释”。这里的“民间”是指知识水平较低的店员和劳工阶层。

国内最早热心提倡白话文的是无锡人裘廷梁。他认为,要想启迪民智,除教育外就应读报,而要使报纸人人能读懂,就该从白话开始,因此他在1898年创办了《无锡白话报》。此后,江浙地区白话报一度出现过短暂兴盛,《苏州白话报》、《杭州白话报》、《扬子江白话报》与《京话报》等先后创办,但并未引起社会重视。到民国元年,全国仍有不少白话报章创刊,仅北京一地就不下十四五家,但大多在短期内先后停业。(14)现在看来,当时读报者仍以知识阶层为主,而白话文在这个阶层里很难被接受;与此同时,中下层的民众又大都买不起,看不懂报纸,所以白话文报纸无法生存下去也就不奇怪了。白话文真正进入中国报界为时尚早。

辛亥革命前后宣传革命的报刊,毋宁说是以报纸形式出现的宣传鼓动材料和单行本言论集更为确切。这个时期各式的观点和主张在社会上流传,难以预料的时局引起人们对信息的极大需求。那些在青年学生、知识阶层中享有很高影响力的报刊,正是适应了这个特定社会时期的需要,而使人趋之若鹜。其后,随着政局的变化,过去单纯以鼓动宣传为主的报刊从内容特色上逐渐失去优势,同时那些一度为革命而热心办报的人,在革命胜利后,大都随着个人理想转向政界。革命报刊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很少可以长久生存下来。虽然大多昙花一现,但它们在开启民智、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确是值得浓墨铺陈的一笔。辛亥革命前后,报纸确实发挥了很大的宣传和鼓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