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美报业视角下的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研究

英美报业视角下的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研究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美报业视角下的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研究_《德文新报》研究第一节 英美报业视角下的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研究本文的主要问题缘起于各类中国新闻史著述对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的论述。综观现有的涉及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的研究,以英文出版的英美报刊为研究对象的占绝大多数,其他小语种外报在其中所占份额极少。

第一节 英美报业视角下的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研究

本文的主要问题缘起于各类中国新闻史著述对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的论述。丁淦林先生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简要而全面地展现了这类报刊的情况:“来华的外国人在创办首批中文报刊的同时,也创办了首批外文报刊。……外文报刊却大多数是商人、政客办的政治性报刊,主要读者为在华外国人,主要内容为分析交流中国情况,商讨对华政策与行动。”[1]关于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作用和影响,该著述认为,这些报刊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了一定的格局,报业成为一种职业,有独立机构,分工明确,财力雄厚的则成为产业中心[2]。李彬先生在其著述中也提到:“……外报推动了近代中文报业的发展。中文的近代报刊,无论是办报理念还是具体操作,如编辑、采访、评论、发行等,都跟外报有着密切关系。另外,中国近代早期报人也都直接间接地参与一些外报的编辑工作。所以,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3]上述学者的论述体现了在华外报对中国报刊的引导作用。

在近十年出版的以在华外报为研究对象的著述中,各位学者也都客观评价了外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但是,如果将英美报业传统、欧洲大陆各国报业传统和《德文新报》这一个案放在一起来看,笔者认为,诸多近代报刊史著述对于在华外文报刊的现有结论明显偏于英美报业传统的特点,却忽略了那一时期来自不同国家的在华外报存在差别这一事实。《上海近代报刊史论》认为,外国商人及传教士在华办报是“将他们母国所办报刊的那一套,设法搬过来,这是十分自然的事。”[4]然而,每一个不同的国家所代表的报业传统是不同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一个世界报刊发展史上的特殊时期,尤其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因为恰恰是在这个时候,英美国家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报业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进度,所以各国在华办报所搬来的“他们母国所办报刊的那一套”,它们彼此之间是有差别的。

综观现有的涉及近代在华外文报刊的研究,以英文出版的英美报刊为研究对象的占绝大多数,其他小语种外报在其中所占份额极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重的,一方面,英美人在华办报的数量远远多于其他小语种外报;另一方面,学界在针对在华外报这一群体进行研究时,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彼时西方各国报业制度是有所不同的,其他小语种外报各自有其特点,不能与英美人的所办的英文报刊混为一谈。以下将介绍西方学者的三篇相关论文,以此为论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