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报业基本概况

报业基本概况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报业基本概况1.所谓“政治南下,舆论北移”的由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传统的报业格局也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南京报业的迅速发展、北京报业的相对衰落、上海报业的缺乏进取,构成人们对报业状况的一般印象。南京报业因成为政治中心而发展迅速。在此情况下,各报尽其所能在政府的外部压力与读者大众的需要间寻求平衡。

一、报业基本概况

1.所谓“政治南下,舆论北移”的由来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传统的报业格局也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政治中心转为南京后,上海地区的报刊虽然仍有租界之托庇,受到的压力和束缚较前反而增加;与此同时,京津地区则因远离首都而一跃成为舆论重镇,受到国人关注,因此当时曾有“政治南移,舆论北移”之说。南京报业的迅速发展、北京报业的相对衰落、上海报业的缺乏进取,构成人们对报业状况的一般印象。

上海报界在20世纪20年代末曾执全国舆论牛耳,此时却被批评为“近已退化,逐日所载之消息,几致千篇一律,不论专电通讯,均属囫囵吞枣,完全机械作用,有系统拟议的稿件,十天不得一见。而各报馆当局,虽然明知道症结所在,却无改良办法。一般阅上海报者,均注意于本埠琐碎新闻及报屁股”(2)

南京报业因成为政治中心而发展迅速。30年代的南京报界,除中央社、《中央日报》外,还有大小报纸及通讯社三十余家,但本地报刊的内容却被认为仅有形式,精神上极枯燥。(3)在跨地域的报纸中,北方报纸的敢言成为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这也为它进入南方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北方报纸比上海报刊更受南京读者的欢迎。北方报纸到达南京后,一般人士争先订购,一睹南京所没有的记载,《华北日报》、《商报》、《大公报》及《益世报》等已成为社会上注意之物。当时有识之士,均云“昔日舆论中心在京沪,今日舆论之中心则在天津”,因此当时有“政治南下,舆论北移”的流行说法。(4)新记《大公报》也就在这段新闻史上的转折期脱颖而出,逐渐享誉大江南北,为政府和社会精英阶层所关注,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大报。

应当说明,随着上海的商业金融中心地位的日益确立和发展,加上人脉、地理及与政治中心接近等诸多有利条件,上海仍成为许多报人发展事业的首选,其报业中心地位并没有改变。《新闻报》被视为“商业金融的机关报”,新闻量大,特别着重商业新闻,其副刊和周刊迎合小市民的兴趣。该报出报较早、价格较低、广告高居第一位,因而能与《申报》一较长短,发行也超过《申报》,1928年宣称增加到15万。(5)

随着对日关系的变化,上海的报纸对社论也开始重视起来,并试图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仿效北方大报对政府的政策有所影响。在日本侵略野心日益明显的时局下,北方一些报纸的经营策略也开始向南转移,1936年,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公报》南下,上海报业中心的地位更加凸现,所谓的“政治南移,舆论北移”之说也告一段落了。

2.报刊内容的特点

这个时期报纸的特点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为国内外新闻的增加、评论再度受到重视以及副刊的继续发展。

1932年后,中央通讯社逐渐建成全国通讯网,在各大重要城市普遍设立分社,发稿数量逐日增加,因此各报的电讯内容骤然增多,使国内要闻与地方新闻的报导较前丰富。国外新闻向来不受各报重视,国际新闻所占篇幅极少,自九国“华盛顿会议”后,国人鉴于国际局势的重要,才渐渐注意世界大事。中央通讯社利用国家职权包办国内新闻以来,国内各报开始转移目标,向国外新闻迈进,除国外通讯社所发的电讯外,对于国际舞台上发生的某一件大事或某一个特殊人物,往往有专职人员担任撰写。有些经费充裕的报馆,甚至招聘驻外记者或派出自己的驻外记者。

这时评论也受到重视,各报罗致人才主持撰述,或者添设评论专栏,一日登载长论三四篇,有的则开辟“星期论文专栏”,如《大公报》,延揽专家撰述,提出意见,对读者进行指导。(6)《申报》主持人史量才与最高当局发生冲突正是在该报20世纪30年代对社论的重视时期。

“九一八事变”后,政府对新闻界反日言论进行严厉管制,但民族危机下的国人非常希望读到与当局调子不同的反日言论。在此情况下,各报尽其所能在政府的外部压力与读者大众的需要间寻求平衡。《申报》也一改此前对时事不痛不痒的评论态度,接连就当局的对日态度及政策发表尖锐批评,并且不为政府的劝诱威胁所动,最终惹怒最高当权者,史量才被特务暗杀于沪杭公路。

史量才之死使国内新闻界直接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不得不谨慎言论,以免惹火烧身,这是评论在许多报刊上受到重视后又开始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30年代中期,不少报纸主持者为取悦读者,一度热衷于刊登杂志文,也对评论造成了冲击。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主任马星野曾感叹:“伟大的编者日趋消逝,在中国报业中已不能再见梁启超一类的人物,而新起的人物大都为报馆老板的雇员,没有能力也没有自由提出他们的思想。”此外,报馆老板属商业中人,最怕因社论栏意见触怒任何广告商人、政府当局或一般读者,以致社论成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另外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读者思想也逐渐进步,再不愿听一两个言论家的意见而作为其政治经济及社会行动的准绳。人们认为只要知道了事实,各人能自己做主,而不必第三者代作主张。(7)

抗战前,副刊是报纸间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拉到一个名人编副刊,可使一张报纸身价涨十倍。那时,中国各大报一定有一个副刊,有的是把副刊化为七种周刊,而有的在副刊之外兼有七种副刊。七种副刊的性质不定,主要以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喜剧、电影、漫画、摄影为多,这些性质的周刊比较有号召读者的力量,属于新型副刊。(8)

此外,还有一种旧型副刊,是由中国最初有报纸时的副刊“文苑”蜕变而来,“文苑”包括旧诗词唱和、诗话、词话、笔记小说、章回小说等一切旧文艺。由此蜕变而来的旧型副刊为了追随时代,加添了些内容,性质也有所变化。文化界的人很轻视这种副刊,但它的读者却要多过新型副刊。章回小说是旧型副刊最吸引读者的内容之一,有的报纸副刊中甚至只刊四五篇章回小说,别的什么都没有。当时这类副刊有名的编者有周瘦鹃、严独鹤、张恨水等。(9)

为了吸引读者,抗战前大报往往新旧两种副刊两者兼有。副刊庞杂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同一家报纸自身发出的言论也会发生矛盾,但报社也不以为意,因为各种副刊拥有不同的读者,他们通常并不关心自己不爱看的副刊,因此很少会发现矛盾。既然读者没有意见,报社从商业立场上看,乐得兼容并包,以求扩大销路。(10)

3.报界新动向

1927年后,“文人办报”时代基本结束,新闻事业发展为不断竞争、各自谋求建立事业基础。国内各大报纷纷改进自身组织,将私人经营改为公司性质,资金十万乃至数百万,并自建永久性新厦、采用新式印刷机器、扩大经营规模。(11)报业在这段时期发展的重要大事可概括为:商业性报纸的扩张、独立性报纸的成长、国民党党营报纸的创立、小型报纸的发达。(12)

这个时期传统报刊的发行量未有大的突破,读者总数相对稳定,南北各有几家报纸开始引起社会关注,有的则逐渐发展成为享誉全国的大报。北方报界升起的新星主要有1925年创刊的《世界日报》、1926年复刊的《大公报》以及1932年创刊的著名小报《实报》。在南京,陈铭德、吴竹似、刘正华于1929年10月创办的《新民报》,开始在当地崭露头角。(13)而最突出的则是1935年创刊于上海的《立报》,这张小型报堪称当时中国报界在相对和平时期闪耀一时的明星,在中下层社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发行量最高一度曾达到16万份,成为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刊。

1926年《大公报》复刊后很快获得社会认同。在胡政之、张季鸾的主持下,标榜“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原则,以新闻与言论著称,强调“报纸生命,首在新闻”,应能反映中国之全部重要问题及成为全国人民生活之缩影。(14)该报一向以专载等著名,政治通讯和旅行通讯为其新闻外的另一特色。北伐成功后十年间,胡政之、张季鸾轮流南下采访新闻,与党政军当局频繁接触,其政治通讯通过字里行间,窥见政治内情和时局趋势,深为读者喜欢。社会评价《大公报》所刊新闻一向严谨,绝不夸大其词,绝不因抢先而忽视正确,因此获得读者的尊重与信赖,以致如果有什么重要新闻,读者一定要看看大公报怎么说的,确立了大公报在社会上的权威。(15)

《实报》是北京最活跃的记者管翼贤主办的一份小型报纸,发行量最多时曾达三四万份。该报采取精编主义,国际、国内、本市新闻一应俱全,大新闻都浓缩,副刊也精雕细琢图文并茂,戏目广告虽没有当时有名的小报《群强报》那么多,但也力求齐全。它本来想替代《群强报》,结果却是抢走了一部分大报的销路,而对《群强报》的发行并未有什么影响。(16)

《新民报》起家于南京,在以后十几年里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又一颗明星。该报名意为“作育新民”,同时含有继承和发扬同盟会时代的《民报》精神之意,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宣传三民主义。1930年,《新民报》因报道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童子军大检阅一炮打响。该报早期迫于经济上的拮据,曾取得四川地方势力和国民党中央有关机构的资助,因此需兼顾国民党和四川方面的消息,但在言论方面仍有自身的立场。《新民报》广泛登载青年喜爱阅读的内容,副刊《葫芦》与新闻版配合,着重揭露和批评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提倡爱国主义,很得青年学生喜爱,最初风格也开始形成。(17)1936年春,《新民报》的发行量已迅速增至16000份左右,广告收入达总营业额50%以上。(18)《新民报》后又通过添置印刷设备、提早出报时间、增加篇幅、充实版面内容等手段谋求更大发展,其发行数很快上升到2万份左右。(19)这样的发行数在全国而言也是很了不起的。《新民报》在抗战中继续发展,并在抗战胜利后异军突起,大放异彩。

与此同时,报业竞争也较前激烈。1930年,《世界日报》发行突破一万大关后,一直是北京报纸中销售最多的。报业对报纸的销行也注意起来。30年代,《世界日报》积极向华北地区各省县拓展业务,于1932年6月大登广告,添招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报贩,设立分销处。到1934年1月,该报外埠分销处及代办所已有80多处,其中天津和河北省保定石家庄等8处;察哈尔、张家口等10处;山西太原、运城等7处;河南郑州、开封等16处;山东济南等7处;陕西西安等2处;南方如南京、浦口、蚌埠、广州等地也有分销处。这些分销处销数不多,总共不过两三千份,但这个数字,仍比其他报纸市内销售数字还多。《世界晚报》的销数少于《世界日报》,一般为四五千份。时局紧张时,也能销售一两万份。(20)

4.中央社的发展及影响

1927年,中宣部成立“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无论长短新闻,一律改用电报传递,分发各报采用。过去各报所登的国内新闻都是用邮件传递的,从此就相形见绌而被淘汰。这是中国新闻界一次划时代的大变革,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不失为一大进步。(21)但当时中央社的新闻,在社会上却几乎不能完全发挥力量,一因新闻报道迟缓,以致新闻变旧闻;二因内容贫乏,不能满足读者需要;三因宣传过火,新闻意味减弱。其中尤其以第三个原因弊端最大,使中央社当时很难得到社会一般人的信任,其新闻的真实性遭遇质疑。(22)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深觉中国发布新闻机构的不健全,急欲改进中央社。1932年4月,蒋介石亲自约见萧同滋,认为中央社有策励政策推行、促进经济建设、推动社会改革等几个使命,非常重要,请他去负责整顿中央社。萧同滋向蒋提出请求:第一,将中央社迁出国民党党部办公。他认为,中央社固然应受本党和政府的监督指挥,但应把它看作是一个国家的事业,因此工作要专门化、业务要社会化、经营要商业化,不应戴着一顶高帽子关在党部里,请求准许对内对外使用“中央通讯社”作为独立名称,并搬出党部办公,以方便业务。第二,准许中央社自备电讯工具。当时我国报纸多设在通都大邑,内地报纸并不发达。

抗战前,国民党省县党部组织设有宣传部。从办报着手,凡省会所在之地必设一种规模较为完备的报纸。县党部也根据各自的条件办理县报,由之推动地方报纸的发展,当时地方除了公营报纸外,也有私人创办的地方报纸。当时政府还没有颁布出版法,不需要事前登记,普通人都可以集资办报,即使没有机器设备,也可以由印刷所代印。在地方文化发达的地区,常见数报并立的情形,但总体而言,内地交通不便、民众识字率低、办报人才缺乏,一般报纸的水准比较低,地方报纸上的新闻来源贫乏,通常不重视国家要闻,发行不广。(23)

中央社成立后,地方新闻的来源问题得以部分解决,报纸内容有较大革新。全国各地除边远多山地区外,都得日夜收听中央通讯社的新闻。各地报纸只要一架收报机、两三位译电员,在屋顶架设一具收报天线,就可以按时抄收中央社广播的新闻,有的还与中央社订约收取电讯,因此地方报纸版面开始出现最新的国内外新闻,顿改旧时面目。(24)与此同时,政府对新闻的控制力也在迅速增长。

5.报刊与低劣广告问题

近代中国政府对报刊广告的管理基本为空白,新闻界对广告缺乏应有的态度和责任,而社会上对失实广告与新闻界的责任等问题也几乎是惘然不知。除个别走在时代前面、了解国内外状况的人士外,政府、社会、新闻界对此都不在意,当时似乎很少有因广告虚假而发生控告新闻界官司之说。全国报界联合会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发表宣言呼吁对广告进行规范,消除不良广告,但这种宣言随着这个组织的结束,很快被追逐利益的新闻界忘于脑后。

除很少几家报纸外,大部分报纸为利所驱,在刊登广告方面,不予取舍,大报、小报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别不大。以《世界晚报》为例,该报创办后,逐渐打开局面,成为北方大报之一,但它使用广告的态度,却与其报界地位极不相称。

据曾在《世界晚报》工作的人士回忆,该报通常不审查广告内容,无论是卖假药、骗人的商品还是诲淫诲盗的黄色书刊,只要付清广告费,很少拒绝刊登。不仅如此,如果遇到刊登广告的客户很少的时候,该报还常自编“征婚”、“出售”等假广告引人注意。更有甚者,该报为追求利益,还常在新闻版对刊登广告的公司或商店加以揄扬,用以吸引广告主顾。《世界日报》在人事广告方面也同样失去报刊应有之立场,使人事广告一经刊登,无论曲直,无形中即可得到报纸的袒护,甚至在新闻方面予以支持。(25)因此,尽管《世界日报》是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的大报,但就其报格而言,则实不能让人称许;严格而言,它是一份存在分裂报格的报纸,而报格上的严重缺陷成为阻碍它进一步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可否认,《申报》广告也好不到哪里去。该报在收取广告方面,同样很少进行选择,致使“品质复杂、光怪陆离,有失报纸的信用”。当时就有学者指出,如果报纸上常常登载过于吹嘘以致贻误读者的广告,将导致报纸自身真正的“事实宣传”也将为读者所不信任,对报纸的营业造成莫大影响,希望《申报》当局能够尽力矫正此弊、审慎选择,“使阅者读《申报》广告时的信心和读《申报》新闻时的信心一般”(26)

普通社会大众对报刊上不负责任的广告,缺乏基本的权利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即使发生什么问题,似乎更多以忍受的态度接受;政府方面关心的则是报社对政府的态度和评论,至于其他有社会公众利益的广告问题则远未引起他们的重视。新闻界在广告方面遭到的批评,主要来自有识阶层,如教育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曾对报刊上不负责任的广告深恶痛绝,并提出严厉批评。相比而言,当时的新闻界为利益所驱,除个别报纸在广告问题上严格把关外,大部分报纸都存在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仍有待时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