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播合一占主体

制播合一占主体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制播合一占主体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电视台是节目制作的主体[17]。对于目前的电视台而言,垂直一体化也存在许多问题。

二、制播合一占主体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电视台是节目制作的主体[17]。国家运用行政权威,从法律上保证了电视台既有播出权,又有制作权,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高,也就是垂直一体化的程度高。这给电视台节目生产系统和社会制片机构的节目生产系统之间划上了一条鸿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生存前提。

电视台同时拥有制作和播出权,有其合理性。

1.有利于组织调动各生产环节进行重大宣传活动

制播合一的体制能够确保重大宣传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一体化的行政管理,在需要进行重大宣传报道时,可以将电视台最好的制作队伍、转播设备快速调配起来,不同频道、不同栏目、不同角度的配合报道。

案例:中央电视台抗洪救灾报道[18]

1998年抗洪救灾中,中央电视台先后派出了48路、750多人次的采访队伍,采访地域涉及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20多个重要地段和50多个城市。这次抗洪报道共动用摄像机70余套,移动卫星地面站三套,装有先进航拍设备的直升机一架和大量便携式数字设备,开通了整个微波线路和卫星传送系统,构成全面、及时、准确、高效的运作体系和立体报道网络。

2.有利于导向把关,降低风险,提高舆论控制能力

电视台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在制播一体的情况下,电视台承揽了从节目策划、制作、评审到播出的全部工作,节目的生产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电视台的行政系统可以完全加以控制,或改进或停止,导向的风险比较小。同时,广电总局在宣传方面的规定通常以“精神”、“口径”为指导方式,电视台是坚定不移的执行者。总之,制播一体有利于高效、快捷、统一、全方位地贯彻某些指令性的宣传任务,能够在思想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电视传媒特有的强大效应,为维护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宣传功能被放大的历史背景下,电视播出机构无疑是节目生产组织的中心。

3.发挥电视台在制作经验上和资金积累上的优势

各级电视台在节目制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播合一有利于这些知识财富的传递。

4.避免电视台对节目供应商的依赖

在节目市场发育不良、大型节目供应商不足的阶段,以电视台为主体进行节目生产是确保稳定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5.降低节目购买成本,带来联合作业的经济

电视台从生产到播出的过程中,不需要追加宣传、发行、传输等费用,避免强制电视台从市场购买节目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6.增加电视台经营收入

以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为例,作为中央电视台版权节目的全球总代理,2001、2002年节目营销的营业收入就突破了2亿元[19]。近年来,一批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也创造了可观的收入,如湖南经视的《还珠格格》、长沙电视台的《雍正王朝》、浙江广电集团的《天下粮仓》等等。

7.积累无形资产

节目制作使电视台形成品牌,是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制播合一并不总是带来成本的降低。对于目前的电视台而言,垂直一体化也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制播合一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经营成本增加,生产灵活性下降。

电视台从事节目制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演播室为例,“每个台都有演播室,省级5~10个,面积从25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不等。再加上摄录灯光音响设备,最简陋的也要一二十万元,最豪华得千万元以上。南方某县级电视台建800~1200平方米演播室,而自制节目能力1.64小时”[20]。除了现代化演播室,电视台还要建设录音棚、移动卫星地面站、制作机房、采购转播车、专业直升机等一大批采录设备。同时,由于业务多,环节多,造成人员庞大,工资福利等用工成本增加。这样便产生了三个问题:

一是,电视台相对固定的开支大。生产不生产节目,设备、人员等固定开支都要发生,而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改变。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量上升时,单位产品所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少,企业单位成本会降低。也就是说,生产活动越多,每项生产活动分摊的固定成本越低,越经济。因此,对于固定资产比重大,机构臃肿的电视台来说,必须通过维持自身生产而降低自制节目的成本,即使面对高质量的外购节目,电视台也不得不首先充分消化自己的节目生产能力,即利用固定资产和内部劳力,制作节目。也可以说,高固定资产强迫电视台必须尽可能通过规模生产降低单位节目成本。这样导致在选择节目播出的时候,台内生产的节目有了护身符,节目质量退居次席,投入产出比失衡。二是,节目生产占用了大量人员、物资,电视台整体经营灵活性下降。三是,如果电视台放弃节目制作业务,必然引起大量物资折价处理、大批人员等待分流等棘手问题,对于电视台来说,退出成本很高。

第二,制播合一保证了节目的播出渠道,为电视台节目生产系统制造了一个恒温恒湿的暖箱,节目生产面临的市场压力微乎其微,形成了以产定销的畸形局面。

具体表现为成本观念差和节目普遍质量不高。每一分钟节目应投入多少,许多电视台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核算,属于经验决策,或者投入多少取决于一个电视台的经济效益。节目经营的浪费与超支和节目质量的低劣,常常借“以宣传为中心”“保证播出”的幌子而得到庇护。同时,节目实行自制自审自播,制作人员缺乏市场意识,只要节目不出政治问题就可以播出,节目内容单调,收视率低。节目经营萎缩,大部分节目处于零开发状态,一次性播出就算完成使命,造成节目资源的巨大浪费,投入、产出失衡。

第三,与节目供应商关系疏远,放弃合作机会。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优秀节目向竞争者流动,使该电视台丧失赢利机会。

第四,大量节目制作业务给事业单位性质的电视台的管理机制带来更多复杂性。从人事管理角度看,节目制作要求扩张大量编外人员,它们与事业编制下的正式人员形成了电视台的二元人事管理机制。造成同一节目制作小组中,庸人赶不走、能人留不下,同工不同酬,优秀人才得不到发展空间等问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缺乏成本控制的经验和激励机制,电视台财务监督更多的是针对票据的合法性,而非支出的合理性,造成不计成本,支出盲目的现象。

面对制播合一带来的问题,各电视台的应对方式不尽相同,但大致呈现三种趋向——一种趋向是继续加大机器设备、人员、场地方面的投入,以适应生产更多的电视节目的迫切需要,实现生产的相对规模化。另外两种趋向是实行不同层次的“制播分离”。随着电视媒介的产业功能得到重视,电视节目制作体系逐步出现了制播合一为主、制播分离为辅的双重模式。制播分离提出很多年,自下而上的制播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但由于制播体制改革是体制层面的改革,涉及法规建设、人事、财务改革等方面,来自观念上和体制上的束缚使得改革步履艰难、困难重重。制播分离的第一个层次是在原有的生产规模基础上进行总量控制,在依靠自身力量集中打造具有本地化优势的少量品牌节目以外,把一些节目委托给市场上相对独立的制作公司生产或直接购买节目,选择合作、购买或引进节目的新路子。发挥小规模生产资金占用量小、投资风险小、经营灵活性高、效率高的优势。第二个层次是,把电视台内部节目生产部门相对分离,逐步公司化、外部化,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从模拟市场运作开始,刺激提高节目质量,扩大节目经营收入。前者称为外部市场,后者称为内部市场。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可以同时并存,相互促进[21]

根据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理论,电视节目的生产也要遵循社会分工的原则,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协作规律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一种有效率、有效益的规模经济。当前,在节目制作向规模经济迈进的过程中,各个电视台需要因地制宜制定节目供给战略,但考虑的核心是,必须把投入和产出的合理比例关系作为调节电视节目生产规模的有效杠杆。如果一个电视机构的节目生产能够以最低的单位成本运作,也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有市场、有收视率的电视节目,那么这种生产规模就是优效规模。反之,就不得不承受“规模不经济”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和运营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