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种文本建构与话语生产

一种文本建构与话语生产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影像生产:一种文本建构与话语生产影像生产,包括影视产品的前期拍摄、后期编辑制作的整个过程。我们认为,影像生产同样也是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的一面镜子。而在个人影像生产中,影像生产让我们以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和姿态面对生活,个体发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找寻到生存的意义。

三、影像生产:一种文本建构与话语生产

影像生产,包括影视产品的前期拍摄、后期编辑制作的整个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说过,“我的对象只能是我本质力量的确证,……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78]在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进一步将生产视作人自我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波德里亚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际上是把“生产”也当做是人类借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一面镜子,所谓“生产之镜”即由此而来。我们认为,影像生产同样也是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的一面镜子。

阿尔都塞的“主体性”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改变了笛卡尔、康德的主体哲学所确立的“自我”,他认为这个先在的、本质的“自我”是个神话、虚构。主体性依赖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意识形态的塑造,我们用意识形态来想象自我的形象、文化身份,来看待我们与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影像生产作为一种对世界的反映和参照,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征。按照符号政治经济学的观念,个人影像生产作为一种符号生产,打断了传统的生产-消费的链条,在生产符号的同时,也在确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同时也再生产主体。在传统的制片厂工业化生产中,主体或作者是虚置的“我们”,是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代言人,是群体化的主体,个人化的主体是不存在的。而在个人影像生产中,影像生产让我们以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和姿态面对生活,个体发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找寻到生存的意义。正如DV青年张希希所说,“每一次拍摄都会变成一种发现过程,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失去的东西”。[79]

主体是在社会实践中,并通过社会实践而被建构、再造和改变的。“主体性不是人类个人的身份或个性,他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它不是天生的意识,而是后天获得的,主体性通过表达系统而建构起来”。[80]影像生产即是一个较完善的表达系统和意指实践,它使用声像符码,传达关于一个特殊的人、事件或场景的影像意义,同时,在影像生产实践中,个体得以建构为主体。海德格尔说,“世界之成为图像,与人在存在者范围内成为主体是同一个过程”。[81]“人正是通过他的这种技术以多种多样的制作和塑造方式来加工世界,因此而把自身确立在世界中”。[82]在影像生产中,生产者与对象均被带入其当下在场,从而将自身显示为在场状态。影像生产既发现世界也发现主体,即便在客观事件的记录中,同样也是一个主体世界的发现和再造过程、主体性的建构过程。像怀思曼,即便是在纯客观记录物象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影像记录,也建构了其区别于过去自我的作为一个社会学者、视觉人类学者的主体形象,即马克思所言,“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83]类似体验,吴文光也有同感。他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我是在一种悲喜交加的感情中拍片,我甚至觉得不是在拍一种另外的生活,而是我以什么眼光看他们,甚至我是在拍摄自己的生活,是在拍我自己的自传。”[84]

影像生产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是一个赋予世界以意义的过程,是一个经由影像语言的意义生产和循环。纪录片《回到凤凰桥》的作者李红认为,“表达的过程应该是发现的过程,如果没有发现生活中本质的东西,你拍的东西永远只是记录一个场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国很多纪实的纪录片,看完了淡得像白开水”。发现的过程首先是一种体验的过程,即如柏格森所言,“把感觉自身放到空间去”。[85]只有在我的知觉场中,我的影像生产的前后期制作的取舍才可能将场中的世界重新建构为我的世界,建构为“呈现给主体的世界”。[86]所以在《回到凤凰桥》中,李红在“第一次见到了别人那么真实的生活”之前,首先是找到“一个体验的状态”。[87]只有在体验中,才能“重新发现现象,重新发现他人和物体得以首先向我们呈现的活生生的体验层,处于初始状态的‘我——他人——物体’系统”。[88]通过影像生产,通过取景器,我们“在世界中才能认识自己”,[89]世界才成为一个呈现给主体的世界。

“生产建构了信息”。[90]眼中的世界只有在人的意识通过摄像(影)机镜头以及在后期编辑中的经验,才能成为现象学之中的“被给予物”,成为“关于某物的经验”的对象。影像的前期拍摄以及后期编辑,既是一个意向世界的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每一个拍摄对象,在主体与客体的遭际中,都倾注着主体的意向,可以说,影像生产的历史就是一个个作者主体的精神发展史。尤其是个人影像,本身就是贯注生命的一个个文本。一些经个人阐释的历史事件,因为这种意向性的关联,而具有一种历史标本、一种时代截面的意义,组成了一部中国人的纪录观念史和作者的思想阐释史。

影像生产是一种表意实践,同时也是一种意义生产。在影像生产过程中,个人眼中观察到的世界最终得以被各种方式表述出来。斯图亚特·霍尔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会包含或提出它们本身的、固有的、单一的和内在的意义,因此意义仅仅通过语言来转换。意义是一种社会生产、一种实践。世界必须由人们生产出来意义,语言和符号化(symbolization)是生产意义的工具。”[91]对于我们生存的世界,大众传媒的建构和个人的建构是不同的,话语方式也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矿工、流浪者、民工等弱势和边缘群体,对于与农民导演周元强类似的村民自娱自乐日常生活的展现,摄像(影)机的视角、镜头的选择、剪辑、阐释方式是不同的,对于身边发生的种种事件,人们的看法和评价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影像生产作为一种表述方式,就可以将这种多样性传递出来,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建构我们的现实。

理解和解释是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义可言,只有当其作为理解者的理解对象时才获得某种意义。影像生产就是一种对现实的理解方式,这种理解本身就是一种阐释。在影像生产中,个人理解不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复制,而是一种“生产性”的努力。从而在作品中打上自己的印痕和主观性的痕迹。

在过去的官方和商业性的影像生产中,我们很少看到一部影像作品表达个人对世界的感受,表达个人对世界的形而上的思考,在近百年的影像生产中,影像很少在国人手中到达过哲性诗学的层面(类似费穆的《小城之春》的作品寥若晨星)。可以说,在影像生产方面,我们有待深入的地方有很多。相形之下,扎根民间的大众影像更为强调主体的存在经验,强调主体把握现象呈现给我们的各种方式(取景角度、构图、立意等),以主体自己的观察作为直接依据,去描述个体经验中被忽略或以前没有机会尝试的体验和经验,从而得以在影像的层面表现主体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是以前文字体验或肉眼观察所无从体验的东西,这不是一个客观世界,也不是一个主观世界,而是一个镜像中的世界,一个从周遭的世界到对象化的世界,一个主体投射的世界,一个取景器中的世界,一个最终还原于平面影像中的世界。

影像生产技术的进步,大众化和平民化,并非如霍克海默所言是“一种阻碍人们发现社会危机真正原因的形式”。[92]相反,影像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哈贝马斯所宣称的“解放的意识形态”,使影像表述的权利从技术官僚、艺术特权阶层、社会精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控制下解放了出来,成为大众个人表述的工具。梅洛-庞蒂曾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一书中写到:“视觉是经由目光的触摸。”[93]当世界越来越为“仿像”所充斥,当我们沉迷在电子游戏、电脑动画、虚拟演播室等各种虚拟的景观中,在市场主义、消费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交相浸染之下,当我们叫嚣“重返自然”的时候,我们却不知用何种方式与自然交流,“触摸”真实生活,实现与大自然心贴心的感知与沟通,传递自我真实的体验。通过摄像(影)机的取景器,或者通过影像生产,我们对世界的知觉得以重塑,在对自然、个人和社会的真实感知中,感知的身体生产着并组织着意义的进程,我们得以“亲临着知识的诞生”和“主体”的构建,实现“理性意识的重新获得”。在认知,在所有理性、判断的实施之前,我们得以有自己个性化的感知经验存在,的确——如梅洛—庞蒂所言——“是必不可少的根基”。[94]

【注释】

[1]宋涛:《〈资本论〉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28~529页。

[2]吴涌汶:《重新解读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载《探索》,2003年第4期。

[3]〔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4]同上书,第174页。

[5]〔俄〕多宾:《电影艺术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6]〔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45页。

[7]〔法〕让-吕克·杜安:《打破陈规》,载《世界电影》,1987年第6期。

[8]Greg Merritt. A History of American Independent Film. Thunder’s Mouth Press, New York. 2000,p. 91.

[9]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

[10]〔法〕让-吕克·杜安:《打破陈规》,载《世界电影》,1987年第6期。

[11]〔美〕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12]1947年6月3日《法国影坛》杂志101号,转引自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13]〔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见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31页。

[1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8页。

[15]转引自〔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81页。

[16]〔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17]译文采用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见《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王才勇译本中该句译为:“人类感性认识的组织方式——这一认识赖以完成的手段——不仅受制于自然条件,而且也受制于历史条件。”见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18]〔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0页。

[19]〔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冷铁铮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20]〔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世界的复原》,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2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1页。

[22]同上书,第100页。

[23]〔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24]〔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世界的复原》,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

[25]〔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6页。

[26]〔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27]〔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安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28]同上书,第154页。

[29]〔德〕阿道夫·莱纳赫:《什么是现象学?》,靳希平译,http://www.xianxiang.com/0205075.htm。

[30]〔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安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31]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32]顾峥编译:《我将是你的镜子——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33]刘建华:《重探〈寻找小津〉反映的当代影像危机》,载《二十一世纪》,2000年2月号, 第57期。

[34]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1页。

[35]〔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133页。

[36]邓启耀:《视觉表达:2002》,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7页。

[37]〔德〕阿道夫·莱纳赫:《什么是现象学?》,靳希平译,http://www.xianxiang.com/0205075.htm。

[38]章曦元:《DV传播:开启个人影像时代的“金钥匙”》,http://ruanzixiao.myrice.com/DVcbkqgryxsdjys.htm。

[39]顾峥编译:《我将是你的镜子——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40]〔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见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31页。

[41]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42]张献民、张亚璇:《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4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0页。

[44]顾峥编译:《我将是你的镜子——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45]黄玮莹:《新亚洲浪潮(上)——实例讨论:全景(台湾)& CINEMA塾(日本)电影运动的尝试?》http://www.fullshot.org.tw/cgi-bin/indexpage.pl?http://www.fullshot.org.tw/notes.files/notes.php3id=9??。

[46]〔法〕居伊·德波:《景象社会》,见《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47]〔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99页。

[48]刘萍、吴温:《DV剧记录真实生活》,http://hbrb.hebeidaily.com.cn/20030518/ca305152.htm。

[49]〔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页。

[50]〔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安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199页。

[51]2003年10月5日晚8∶30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杜可风访谈》。

[52]〔法〕杜夫莱纳:《审美经验现象学》,见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63页。

[53]倪梁康:《图像意识现象学》,http://www.gongfa.com/nilktuxiangyishi.htm。

[54]〔苏〕C.格拉西莫夫:《电影导演的培养》,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55]〔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7页。

[56]蔡平:《从底层开始》,载《中国青年报》,2002年12月4日。

[57]〔英〕卡雷尔·赖茨、盖文·米勒:《电影剪辑技巧》,方国伟、郭建中、黄海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363页。

[58]〔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冷铁铮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243页。

[59]Richard M. Barsam,Nonficti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2,p. 301.

[60]邓启耀:《视觉表达:2002》,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61]邓启耀:《视觉表达:2002》,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页。

[62]〔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冷铁铮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页。

[63]同上书,第253、247页。

[64]〔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页。

[65]〔法〕罗兰·巴特:《影像的修辞学》,陈越译,载《世界电影》,1997年第4期。

[66]谢列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57页。

[67]转引自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68]〔法〕罗兰·巴特:《影像的修辞学》,陈越译,载《世界电影》,1997年第4期。

[69]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http://www.xianxiang.com/02050713.htm。

[70]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24页。

[71]同上书,第1039页。

[72]同上书,第1068页。

[73]同上书,第898~899页。

[74]〔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75]〔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孙周兴译,《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41页。

[76]〔美〕让·米特里:《影像美学和心理学》,载《世界电影》,1988年第3期。

[77]彭吉象:《“人人都是影视艺术家”——DV文化:多媒体视象文化的新成员》,载《中国广播影视报》,2003年第26期。

[78]〔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83页。

[79]程瑛:《影像时代的DV:透视“真生活”的眼睛》,http://www.qzwb.com.cn/gb/content/2002-12/16/content_697934.htm。

[80]〔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81]〔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见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02页。

[82]〔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0页。

[8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84]程瑛:《影像时代的DV:透视“真生活”的眼睛》,http://www.qzwb.com.cn/gb/content/2002-12/16/content_697934.htm。

[85]〔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71页。

[86]〔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页。

[87]吕新雨:《被发现的女性视角——关于纪录片〈回到凤凰桥〉访李红、李晓山》,载《今天》,2001年秋季号,第53页。

[88]〔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第87页。

[89]同上书,第6页。

[90]〔英〕霍尔:《编码/解码》,见罗钢、刘向愚:《文化研究读本》,姜志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页。

[91]〔英〕斯图亚特·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介研究中被压抑者的回归》,见〔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35页。

[92]〔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93]〔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第5页。

[94]同上书,第8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