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序

《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序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序柴芦径是从英语专业和新闻专业相继毕业后开始读我的硕士的,取得硕士学位就留校任教,主要讲授广播业务课程,2001年9月起攻读在职博士,过三年,获得博士学位。这一切,都充实和深化了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把广播有声语言的学理性内涵引向了当代同类研究的前沿。广播的有声语言传播绝对不该无视,更不应忽视、轻视。

《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序

柴芦径是从英语专业和新闻专业相继毕业后开始读我的硕士的,取得硕士学位就留校任教,主要讲授广播业务课程,2001年9月起攻读在职博士,过三年,获得博士学位。她非常刻苦,一方面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一方面学习必修和选修课程并认真地及时完成课程论文的写作,同时,主动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相关节目的策划、编辑或者播音。可以说,她集教学、研究与实践于一身,使她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比较迅速的提高,而且进一步坚实并拓展了专业理论的基础。这一切,都充实和深化了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把广播有声语言的学理性内涵引向了当代同类研究的前沿。

我国的广播,特别是人民广播,有着优良的传统,曾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那广播语言的魅力,吸引过多少听众!优美精妙的话语,撷英集萃的佳句,令人回味无穷、代代传诵。但是,自从电视(图像广播)急剧发展以来,广播的优势似乎大为减弱,人们在关注媒介的时候,好像集中于电视,谈到广播,或者轻轻带过,或者根本无意涉及。以《中国广播》杂志为首的研究刊物,为了发行量,也在寻求“如何吸引受众的眼球”“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份额”的有效途径,甚至对于研究广播的学理层面的深度探讨也产生了某种顾虑,唯恐“读者寥寥”。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学术景观,不能不使人担忧。

现在,广播仍然属于“强势媒体”,不应该归为弱势媒体。如果说广播没有变得更加强大,那只能归咎于存在着“弱势群体”。把广播办得有声有色的电台、频率,并不算少,如北京电台、广州电台、深圳电台等等,因为这些电台的主管和骨干们,形成了“强势群体”。不过,全国的电台还不能紧密地建构“共同繁荣”的肌体机制,未能造就整个国家的“电台强势群体”。其中,有利益的驱动,也有工具理性的干扰。正因为如此,对于广播规律的研究,也就只能各自为战了。

在我指导的博士论文里,选择广播规律进行研究的,至今只有柴芦径的这一篇,因此我很看重。它既没有宏观地把握世界广播的发展脉络,也没有微观地考察具体操作的运行程序,而是以中国大陆广播为土壤,着意于“声音意象”与“先声夺人”,特别强调了“让经验活起来”的审美感悟和语言创新。它的“为大众性”跟媚众、媚俗划清了界限,辨析了接受主体的特征;它的“个性表达”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分清了是非,阐释了创作主体的驾驭。可贵的是,论文始终贯穿了民族性审美意识和审美诉求,用“天人和合”的宇宙观,具象化为“整体和谐”的审美观,直接论证广播有声语言创新空间的开发与营造。这样,就把广播的传播规律、有声语言传播的主体间性、审美视野的尺度以及广播那无比广阔的生存天地,有机地融入了合目的、合逻辑的论述中。

广播的发展与创新,在世界广播史中,虽然曲折但从来都是不可逆转的,不会衰亡,不会萎缩,不会化为泡沫。即使将来同其他媒体融合,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收音机里,现在能够“听”电视,将来也能够看到图像;网络里,同样可以“听”,也可以“看”,可以保存,可以流传。只是那节目的样态,应该更适合人们“听觉”的特殊需求,更符合人们的收听习惯,更丰实人们“审美耳朵”的感受,更拓展人们的想象空间。确实不该怨天尤人,无奈地走习惯的、驾轻就熟的老路。应该抓住特殊性,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优势,开掘“有意味的形式”,深化“有品位的内容”,让人们“爱听”“耐听”“百听不厌”!

柴芦径的论文,通过答辩以后,又进行了修改、增删,更明晰了,也更深入浅出了。特别是对于广播的形式、内容、路径、方法等的熟稔和精细表述,的确显示了作者的文化功底和理论储备进入了广播视阈以后所达到的学术高度。对于广播的理解与感悟,脱离了广播的具体实践,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不能科学概括的。因此,我十分强调实践的关键性作用。如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深入地体验和感悟话筒前、镜头前的动态表达阈限,那么,就可以呈现出具体而微的表象,进行准确而生动的概括和提炼了。如此,方能真实地、确切地解决规律性的问题。柴芦径的论文,分析例证具有学术眼光,而提炼实践的精髓显得不够切近,大概也属于实践经验不是很充分的原因吧。例如对“流动的声音意象”的论述,稍觉平面,不够立体,大约就是这种情况。正是声音意象的流动性,才造就了人类对于语言感知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叠加,家族性和地域性的重合,语言共同体和话语个体的共存,音声性和意蕴性的共生,具象性与整合性的共荣,瞬间性对永恒性的召唤,特殊性对普遍性的回馈。当广播中传出某种话语的时候,纷至沓来的、此起彼伏的声音意象总是在被接受主体迅速直接的选择中,先后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以至做出反应;这就要求表达主体“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整个生命的综合体现”,“传播的每一句话都有一吐为快的美感享受”。只有这样,创新空间才可能担当责任与使命的嘱托,催生有声语言表达的“典范”。

已经很不容易了,即使是博士论文,也不应该求全责备。如此才能给自己和后人留下记载进一步研究成果的篇幅,也正说明学科的潜在力量,并再一次证明有声语言传播的创新空间是深邃广远的,前行的路途仍然需要付出辛劳,累累的硕果必定交给热心的、坚毅的后来者。广播的有声语言传播绝对不该无视,更不应忽视、轻视。什么时候人们重视它了,那么,广播的崛起振兴、百花盛开的日子就到来了。我们期待着。

张颂写于三书屋

2006年9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