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的公共关系

企业的公共关系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关系正如一棵小梨树,终于迎来了梨花盛开的春天。企业与外界的关系比较简单、固定,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因此,也不需要市场观念,当然也不需要公共关系。因此,当公共关系这个新型的关系概念登陆中国后,立刻被各大企业当做“金羊毛”似的到处猛吹,这就导致公共关系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中国公共关系兴起的背景_公共关系学原理

1.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

1978年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处于较封闭的状态,与外界交流、沟通和对话很不够。1978年,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们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国家运行与地球运行一样,在自转的同时,必须绕着太阳公转,才不会脱离出轨道。必须打开国门,以世界化为目标,才可以被纳入整个国际运行的大轨道。

正如唐诗所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公共关系正如一棵小梨树,终于迎来了梨花盛开的春天。

2.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遗憾的是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的信使仍然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才意识到这一点。我国在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是全天候、多功能的保姆。从产品开发,原材料供应到销售分配,都大包大揽,全部统管,致使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是惟命是从的产品加工厂或制造车间。企业面对的是市长而不是市场,产品面对的是仓库而不是顾客。企业完成国家任务就算大功告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与外界的关系比较简单、固定,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因此,也不需要市场观念,当然也不需要公共关系。

对外开放以后,对内搞活的重点,首先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由计划经济转变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最后发展为完全的市场经济。根本的改变就在于竞争机制的引入,争顾客、争市场、争资金、争人才、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地。在这场竞争中,企业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良好的形象,谁拥有了良好的形象,谁就拥有了打开市场之门的金钥匙,而这正是公共关系的要旨所在。

3.政府本位走向企业本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城市改革开始从政府本位走向企业本位。

政府本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权力高度集中,政府部门手握四大“法宝”,即行政指令、资金、物资和隶属关系,这种体制在计划上大包大揽,在财政上统收统支,在外贸上统进统出,管得多、管得细、管得死,企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企业只对上,不对下,只要把上层关系处理好,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此时,不需要现代化的公关手段,传统的交际手腕足矣。

企业本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企业是城市中经济结构的核心要素,搞活经济就是要搞活企业。市场经济的建立如同引进了一渠“活水”,激发出企业前所未有的活力,使企业开始从附属物变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国营企业“狮子出笼”了,军工企业“老虎松绑”了,甚至于那些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也开始“猴子上树”了。企业的这种转变,就好像是一直被抱着的孩子,突然被放到地上,必须学会自己站立和行走,必须学会自己去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家们感到传统的协调手段、宣传策略不够用了,驾轻就熟的关系行不通了。因此,当公共关系这个新型的关系概念登陆中国后,立刻被各大企业当做“金羊毛”似的到处猛吹,这就导致公共关系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