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善社会微观层面因素对幸福感提升的制约

改善社会微观层面因素对幸福感提升的制约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证明,以个人利益为最大追求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兴盛,对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将会导致人们的社会行为背离正常轨道,并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失序,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社会的失控。因此,弱化个人主义价值观,大力培育集体主义价值观,无疑是增强人们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改善社会微观层面因素对幸福感提升的制约_社会转型与人们的幸福感

在社会的微观层面因素与人们的幸福感的关系方面,本书的研究发现是:拥有的关系网络越多,社会信任水平越高,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越强,居民之间的互助行为越多,则总体幸福感越强,即关系网络、社会信任、规范遵守、居民互助与总体幸福感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价值取向越显著,则总体幸福感越弱,即价值取向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另外,社团参与对总体幸福感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关系并不十分显著。根据上述结论,在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方面,本书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避免工具性交往,强化情感性交往

本书分析的社会关系网络,是指日常生活中邻居、同事、同学、朋友或者同乡之间通过亲密交往结成的关系网络,因而具有持续性强、情感性强的特点,而这样的关系网络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这无疑提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弱化功利意识,遵守交往规则,困难时相互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切不可把与人交往仅仅当成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一旦利益实现,便中止交往,这种“过河拆桥”式的工具性交往是不能够形成持续性强、感情性强的关系网络的。

二、建立广泛社团,引导人们积极参与

建立持续性强、情感性强的人际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建立广泛的社会团体并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更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幸福感。社会团体介于家庭与政府之间,它的存在不是以各种私人关系为基础,也不依靠国家的强制力维持,而是依靠社团成员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价值取向。社团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价值观,能够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并产生相同的行为方式,在强化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的同时,也为幸福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采取切实措施,提升社会信任水平

社会信任对人们的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当前人们对他人的社会信任水平过低,具体信任水平仅处于“一般信任”和“比较信任”之间。迄今,国外学者均指出:中国人的信任以血亲关系为本位,而对这种关系以外的其他人,则很难产生信任。[8]虽然国内学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但是我们的经验观察确实发现,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在单位同事、单位领导、邻居、一般朋友、亲密朋友、家庭成员、直系亲属、其他亲属、社会上多数人、一般熟人、生产商、网友、销售商13种社会成员中,人们最为信任家庭成员、直系亲属、亲密朋友这样的血亲关系,而对血亲关系以外的社会成员确实缺乏信任。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人们的社会信任水平呢?首要的工作是:打破血缘共同体,建立信仰共同体。在建立信仰共同体方面,前面所述的社团建设及激励人们积极地参与社团是一个有效途径。社团成员之间横向的社会互动往往浸透着信任,社会互动越是密集,则相互之间的信任越得以加深,因此社团参与为普遍信任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茂盛生长的场地。[9]

四、教育与处罚兼备,强化国民的规范意识

社会规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如第五章图5-10所示,以及我们的经验观察,当前人们的规范意识相当淡薄,已经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

(一)加强公德教育

迄今,相关部门在公民公德行为、公德意识的宣传教育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仍需加强。可以组织更多的志愿者队伍,在公共场合进行宣传,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心里要有公德意识,尽量做到自己的一切行为以不给社会或者其他人带来麻烦为准则。

(二)依法依规,加强处罚力度

从目前的状况看,单纯依靠宣传教育这样的“软形式”,是不能够切实提高人们的公德意识的,还必须辅以“硬约束”,即对影响恶劣的不文明行为加以处罚。以法促德,才能标本兼治。

五、通过多种渠道,促使居民互帮互助

居民互帮互助,有助于提升居民之间的凝聚力,进而提升居民个体的幸福感。在当前社区流动人口增多、居民之间缺少交往的现实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促使居民之间的互帮互助。

(一)加强社区中介组织建设

社区中介组织是联系社区居委会与居民,以及居民与居民的桥梁,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了解信息的平台,另一方面又能承接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如困难救助、物业管理、就业指导等,另外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交流的机会。

(二)开展多种活动,让社区居民相识相知

完善社区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并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能够让社区居民尽可能地多接触、多了解,给社区居民提供相识相知的机会。

(三)关注弱势群体

通过邻里服务、组织志愿者等形式,在居委会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又能够增加邻里情感,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

六、大力培育集体主义价值观

1978年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从集体主义逐渐演变为个人主义,迄今已有几位国内学者的研究均获得了这一发现[10],本书的研究发现自然也不例外。事实证明,以个人利益为最大追求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兴盛,对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在当前,诸如官僚的贪污受贿、企业的造假贩假、街头的行骗、网络媒体的诈骗等公然违背国家法律制度的各种行为,以及诸如富人的为富不仁、看见老人跌倒不扶、乘公交车不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看见坏人坏事时袖手旁观等置社会道德、个人良知于不顾的各种行为,归根到底是在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支配下产生的利己行为。因此,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将会导致人们的社会行为背离正常轨道,并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失序,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社会的失控。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的社会,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采取极端行为的人会越来越多,并且极端行为的偶然性、突发性会越来越强,从而导致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缺乏安全感,正所谓当今社会中“当官”的人没有安全感,“致富”的人没有安全感,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觉得没有安全感。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人们的幸福感的产生,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弱化个人主义价值观,大力培育集体主义价值观,无疑是增强人们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群体分化、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浓厚的社会现实下,如何才能培育人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呢?

(一)准确把握集体主义的当代内涵

迄今,作为培育人们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方式,诸如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及热爱集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说教宣讲,在人们的社会行为愈发理性,愈发以个人利益为重的当今社会,已显得过于简单而空洞,产生不了太大的实际作用。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集体主义的当代内涵,在培育方式上,改变已有的灌输式的说教宣讲,积极探索既符合时代特征,又更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培育方式。既要倡导和弘扬公而无私的集体主义,更要承认和尊重拥有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在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实现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和谐,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共同发展。

(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获得有机结合

在明确集体主义的当代内涵之后,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使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建立有效的转化机制,便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使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的个人正当利益得到保护,个人的价值、尊严和荣誉得到合理的实现,个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使得人们产生集体归属感。

其次,要采取切实措施,使得人们从集体中获得切实的利益,让人们相信依靠集体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彻底改变人们依赖于集体、奉献于集体,不能够给自己带来物质利益,以及在当今社会,集体对自己的生活已不再重要的想法。

最后,集体利益必须最大限度地覆盖个人利益,而且要把集体的根本利益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个人的具体利益,使得集体利益目标实现的同时,个人的利益目标也同时获得实现。

问卷编号________调查地点:_______市__________区

当代居民幸福感的问卷调查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本次调查采取匿名形式,您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您的有关信息绝对不会对外泄露。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1.男  2.女

2.您的年龄:

________周岁。

3.您的学历:

①小学及以下学历者    ②初中学历者   ③高中或技校学历者

④大学专科及本科学历者  ⑤研究生学历者

4.您现在的职业(退休人员按退休前的职业填写):

①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②农业劳动者(专业农户、兼业农户、普通农户)

③产业工人(第二产业技术、非技术工人和基层监督人员)

④商业服务人员(商服业基层监督人员、准白领员工、蓝领员工)

⑤个体工商户(工商小雇主、自雇工商户)

⑥办事人员(党政机关办事人员、企业办事人员)

⑦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⑧私营企业主(大企业主、中企业主、小企业主)

⑨经理人员(企业的高层、中层、低层经理人员)

⑩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的主要负责人)

5.包括各种所得,您目前的月收入大约为:

①无收入           ②1—2000元

③2001—3000元④3001—4000元

⑤4001—5000元⑥5001—6000元

⑦6001—7000元⑧7001元以上

6.您的婚姻状况:

①未婚  ②已婚(有配偶)  ③离婚(或丧偶

二、幸福感调查

这是一份描述您各方面情况或看法的问卷,请您仔细阅读每道题目,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出回答,在最符合您的情况的选项上画“√”。

1.社会给人们提供的出路越来越多。

①很不同意      ②不同意      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 ⑤同意 ⑥非常同意

2.随着年龄增长,我从生活中悟出了许多道理,这使我变得更坚强、更有能

力。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3.我设立的生活目标多数能够给我鼓劲,而不是泄气。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4.我经常感觉到自己只是在混日子。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5.我不清楚自己一生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6.我经常感到自己身体某些部位特别不舒服。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7.与周围的人相比,我很知足。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8.我对家里的收入感到满意。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9.我常因一些小事而烦恼。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0.我很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感到苦恼。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1.我常常感到自己很难与他人建立友谊。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2.我比较喜欢自己的个性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3.我感到似乎大多数人都比我朋友多。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4.和家人在一起,我感到特别愉快。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5.我的运气比别人差。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6.我对社会的发展感到很有信心。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7.与周围人相比,我感到自己挺吃亏的。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18.碰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很长时间我都打不起精神来。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19.我感到高兴的是,这些年自己的看法越来越成熟。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20.我有时感到很难与家人(包括父母、爱人、孩子等)沟通。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

三、社会宏观层面

1.根据您的体验或者社会观察,您认为下面五个方面的社会公平程度如何?

2.您对下列各类商店销售食品的放心程度如何?

3.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经历过下列纠纷?

续 表

4.您对最近半年内当地的空气质量的总体评价如何?

(5)非常好  (4)比较好  (3)一般  (2)比较差  (1)非常差

5.您对最近半年内当地的饮用水质量的总体评价如何?

(5)非常好(4)比较好(3)一般(2)比较差(1)非常差

6.总体来讲,您认为当前您生活地区的贫富差距的程度有多大?

(5)非常大(4)比较大(3)一般(2)比较小(1)非常小

7.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社会观察,您对下列四种情况的赞同程度如何?

四、社会微观层面

1.包括邻居、同学、同事、朋友等各种关系在内,平时与您保持亲密交往的人,大约有多少?

2.包括各种趣味小组、俱乐部、协会、党派、宗教团体、学术团体在内,目前您参加的社会团体一共有几个?

3.你对下列成员的信任程度怎样?

4.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社会观察,您认为下列五种情况多吗?

5.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社会观察,您认为下列三种情况多吗?

6.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社会观察,您对下列四种情况的赞同程度如何?

【注释】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347页。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同①,第96页。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5]罗凰凤:《省社科院发布首份社会流动报告》,《钱江晚报》2011年12月7日,第B11版。

[6]刘亚、尤立荣等:《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的影响》,《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7]QS是食品“生产许可”(Qiyeshipin Shengchanxuke)的拼音缩写,带有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经过了国家的批准。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没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

[8]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61—266页。 弗兰西斯·福山著,李宛蓉译:《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6页。

[9]Robert,D.Putnam: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American Prospect,1993(13),pp.35—42.

[10]周东华:《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变革》,《学术月刊》1995年第2期,第5页。 李皓:《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东岳论丛》1997年第4期,第67—70页。 邵道生:《现代化的精神陷阱——嬗变中的国民心态》,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0页。 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双重后果》,《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1期,第87—9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