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显势主导性

显势主导性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观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作用力明显地表现出显势主导的特征。依此继而论之,文化的显势主导性,是指文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通常与潜隐态势相对立而处于显明彰扬态势的文化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进而主导社会实践方向和进程的那样一种特性。
显势主导性_生命文化要义

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多元性,而且具有丰富的多层次性。所谓多层次,是指文化在体系、结构、功能、意域等方面复杂的层级次序,比如无处不在的主文化与亚文化现象。这里的“主文化”并非特指主流文化或主要文化,而仅是与“亚文化”并存的一个相对概念,它一般是指考察焦点所关注的文化。举例来说,如果考察的焦点是社会文化,那么社会文化便是主文化,而与社会文化在体系结构或意域等方面次一级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规制文化、心理文化、行为文化则属于亚文化;如果考察的焦点是历史文化,那么历史文化便是主文化,而与历史文化在体系结构或意域等方面次一级的史前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则属于亚文化;如果考察的焦点是现代文化,那么现代文化便是主文化,而与现代文化在体系结构或意域等方面次一级的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修正主义文化、市场经济文化、计划经济文化等则属于亚文化……。或者更通俗地说,如果以某一个上位文化为主文化,那么级阶较次的下位文化便是亚文化。依此原则,社会体系中的各种文化既可能是主文化,又可能是亚文化。

(一)“文化受显势主导”的基本特征

前面曾经说过,驱导属性是文化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人们的一切社会实践无不受文化的驱导,更具体地说无不受每个人所持的主观方面的意识、观念等信息的驱动和引导。即使完全在同一个环境下生活的不同人员,因为个人所持据的主观信息亦即个性文化不同,对同一件事也会表现出相异甚至相反的行为。比如革命战争年代,同一个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可能会因有的支持革命,有的反对革命而形成尖锐的矛盾;“文革”初期,人们为争派别、争观点而致父子反目、夫妻成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见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文化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力、作用力是会有显著差异的。通观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作用力明显地表现出显势主导的特征。

(二)“显势”及“显势主导”的基本含义

所谓显势,是相对于隐势、潜势而言的,其中的“显”有闻达、彰扬的意思,《尔雅·注》中有“显,明见也”;“势”的基本含义为“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如气势、声势、情势、态势等。综合言之,显势即闻达明见而彰扬的气势或态势。依此继而论之,文化的显势主导性,是指文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通常与潜隐态势相对立而处于显明彰扬态势的文化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进而主导社会实践方向和进程的那样一种特性。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显文化,有的表现为隐文化。在不同的情况下,显文化与隐文化发生作用的状态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但相对而言,显文化的作用力强烈而张扬,隐文化的作用力优柔而持久。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显势文化往往主导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如近百年来的西方文化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表现得非常显明而彰扬,它也因此而对近现代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进程产生着强烈的主导作用。

(三)“显”“隐”文化的作用特征

与显势文化强烈而彰扬的作用力相比,处于潜隐态势的隐文化作用力优柔而持久,如果说“强烈而彰扬”的作用力对社会实践产生的是方向主导效果,那么“优柔而持久”的作用力对社会实践产生的则是基础强化效果。人类社会实践和人类社会历史受文化的影响和支配,而显文化与隐文化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影响作用和支配作用既融通综合,又各有侧重。所谓融通综合,是指显文化与隐文化对社会实践与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全息性的影响;所谓各有侧重,是指文化在对社会实践产生立体综合影响的前提下,隐性文化的作用风格更倾向于润物细无声的韧性渗透,而显性文化的作用风格更倾向于疾风摧劲草的强梁横扫。作用风格的差异必然影响到作用效果的差异,隐而韧的文化作用效果便是有如细水长流、聚沙成塔,如此则更有利于文化元素的历史沉淀;显而强的文化作用效果则是风雷劲厉、摧坚折锐,如此则更有利于驱导社会实践。前者的典型事例可见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汉文化圈中久盛不衰的道德文化然;后者的典型事例可见于列强文化,如帝国主义国家在其殖民地实行的殖民统治然。

社会发展的轨迹是曲折的,而发生曲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归因于不同历史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显势文化不同。比如中国近五百年以来的社会发展,可以认为大体上经历过了深幽封闭、盲目崇洋、艰苦求索以及和平崛起等不同的阶段。在四五百年前,中国长期处于辉煌鼎盛的封建社会,在“天朝上国”“万世景仰”的优势文化心理主导下,坚持奉行蔑视非我、盲目排外的闭关锁国政策;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神圣而庄严的古老国门被强盗轻易敲破以及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飞祸横陈之后,朝野对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产生了深切的怀疑和否定,导致崇洋贬己、畏夷媚外文化心理甚嚣尘上;20世纪初叶以后,一大批中华民族的精英骨干逐渐觉醒,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数工人阶级先进分子为拯民族于水深火热,救民众于列强铁蹄,在追求独立自强的文化心理主导下,前仆后继地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艰苦探索;随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站起来了的中国人不屈不挠地展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走上了追求和平崛起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用历史的、总体的眼光来看,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是意象连绵、文理相贯而一脉相承的,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在这里,数千年一脉相承乃隐性文化之功,不同时代的不同表现乃显性文化之果,因为从特定历史阶段的现实性上说,显势文化对社会实践更具主导性。

(四)显势文化的相对意义

“显势”是文化在“现时”社会中的一种表现状态,它可能在某一个历史阶段表现出主导实践的强势,但却并不必然表现为文化在品质方面较之于非显势文化更加精良、更加卓越的优势。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便是中国延绵数千年的儒家文化。自从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几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但却并非是始终恒盛不衰的显势文化。在古代,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及其思潮肯定是当时的显势文化,它也因此主导着当时社会实践的方向;在近代,当西方文化随着列强对中华民族的践踏蹂躏而大势泛滥时,儒家文化被现实社会无情地抛入了废纸篓,残酷的现实使它根本不可能主导社会实践;在现代,“文革”中出尽风头的“四人帮”操纵的批孔反儒运动曾一度甚嚣尘上,成为当时有如黑云压城般嚣威的显势文化,大有将儒家文化“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的态势……。总之,从总体上看,可以把中国历史解读为一部儒学史,但也确实存在着儒家文化时兴时废的历史现象,所谓乱则废儒、治则兴儒似乎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定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在某些时期出现的非儒的显势文化主导社会实践,这一颠扑不破的事实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充分地为显势主导性作为文化基本特性之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