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示范性与主导性

示范性与主导性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

二、示范性与主导性

(一)示范性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声的(或有形的)教育,另一种是无声的(或无形的)教育。教师的自身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是进行两种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在教师的劳动过程中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事事处处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思想品德都会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行为最直接的示范,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二)主导性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是整个教育的重心和基本点,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对象。教师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学生这个受教育者。从人都具有主观的意志和意识角度看,学生又具有主体性,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依托和生命力。但是,由于学生还缺乏经验、知识和能力,他们的身心要得到健康的、有效的发展,无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第一,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导作用,只有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个性特点需要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想最佳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既不能抑制个性,也不能拔苗助长。第二,教师主导作用无论有多大,但毕竟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和启示,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思考、选择、评价、领悟、应用和提高,才能转换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他们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第三,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还取决于自身的素养,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一个对教育事业缺乏信念和高度责任感、义务感的教师,是不可能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