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迫切性及其对策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迫切性及其对策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不加强水土治理,这种状况对生态环境极为不利。西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尤其是重力山地灾害更为突出,且其恶化程度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西南地区,由于山地坡陡,暴雨造成的径流的流速很大。而西南地区多山地,年降雨量及雨季降雨量的百分比都远远大于上述数值,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更容易引起旱涝灾害,更加剧了对农业生产条件的破坏。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迫切性及其对策_生态文明:利用与厚生

刘秀兰 付 强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所有省区都存在水土流失,尤以西部为甚。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中,西部地区占了80%。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大部分在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对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制约着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也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早在1995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就强调:“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依法搞好水土保持,已是刻不容缓。

一、我国至今依然严重的水土流失带来严重后果

(一)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表现

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可谓由来已久,从隋唐时期开始,水土流失问题便日趋严重。尽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水土流失问题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万平方公里,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正在好转。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黄河、长江、海河、淮河、松辽河、珠江、太湖等七大江河流域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近一半,全国所有省区都存在水土流失,而且每年还以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宁夏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之区,现有耕地1903万亩,其中坡耕地竟有一半以上,而16度以上的坡耕地又占坡耕地的52.5%。如不加强水土治理,这种状况对生态环境极为不利。西南的云、贵、川三省民族地区,大部分属于喀斯特熔岩地带,由于绿色雨带森林连年砍伐,覆盖率降低,地表漏斗现象日趋严重,裸露面积已达到50万平方公里。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山高坡陡,坡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因水土未得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平均输沙3亿吨左右,占整个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0.87%。[1]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早在历史上的唐宋时期,水土流失已较严重,到目前已成了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1.7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每年损失土壤3700吨,每年流失的养分几十倍于全国施用化肥的总量。年均土壤流失量达16.8亿吨左右。青海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33.4万平方公里,且每年还以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8814万吨,输入长江的泥沙1232万吨。陕北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其总面积的82%,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

(二)水土流失带来的严重后果

1.恶化生态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

据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受灾面积约有2.94亿亩,成灾面积1.01亿亩,其中大多数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造成土地“石化”问题突出,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这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西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尤其是重力山地灾害更为突出,且其恶化程度呈上升趋势。表现形式有山体滑坡与崩塌、泥石流及石洪和水沙流等。如四川省为我国山地灾害最严重的发生区,20世纪30年代有14个县发生山地灾害,70年代为109个县,80年代则有135个县。全省新老山地灾害多达15处,遭受过泥石流危害,受泥石流威胁的县城有20多座,成为泥石流分布广、数量多、灾害重的主要省份之一。云南各县均有不同程度的泥石流危害其活动范围已达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3%。喜马拉雅山区泥石流灾害也很频繁。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也很巨大。如1983年甘肃东乡县洒勒山发生黄土滑坡,滑坡体4000多万立方米,造成三个村庄荡然无存,70户房屋和200hm2耕地被摧毁,损失惨重。

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水旱风沙灾害

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与水土流失有很大关系。水土流失淤填塘坝,垫高河床,大大削弱了水库的蓄洪能力和江河的泄洪能力。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全国大中型蓄水工程,累积淤泥沙200亿吨以上,加重了洪涝灾害。尤其是西南地区,由于山地坡陡,暴雨造成的径流的流速很大。因为河水所带的沙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所以,发源于山区的河流带沙量很大,一到平原,坡度突减,泥沙大量沉积,致使河床淤塞,泄洪困难,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998年,我国长江中游一带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江上游一带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防旱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保护土壤,使土层和植被充分地起到蓄水的作用,以维持生态平衡。但由于西部尤其是西南部的年降雨量不均衡,夏季多大雨、阵雨,降雨强度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层越来越薄,地愈来愈瘦,也更加重了西部旱情的发生。继去年我国发生特大旱灾之后,今年我国又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干旱,受旱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从而加剧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枯竭,进而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湖泊也在不断地萎缩和干涸,西部冰川也在急剧退缩。据观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冰川已在退缩,尤以祁连山地区较为明显,退缩2~10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近几年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愈演愈烈就是水土流失等因素造成的恶果。

3.耕地减少、沙化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条件

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面积,近些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平均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使雨水和径流直接冲刷地表,使土质变差,养分丧失,耕地之利或完全丧失或肥力大减,使农作物产量低下。据测算,坡度为10~30度的坡耕地,如果年降雨量450毫米,夏季降雨占60%的地区,每亩耕地每年的径流量为14.4立方米,会带走6.5吨的表土。而西南地区多山地,年降雨量及雨季降雨量的百分比都远远大于上述数值,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更容易引起旱涝灾害,更加剧了对农业生产条件的破坏。

4.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呈互为依托的关系。经济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潜力的大小为基本依托的。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好,环境问题较少,人口便稠密,经济就较为发达;反之,如果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问题多,人口稀少,经济便不发达,甚至陷入贫困境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便可说明这点。

东部具有生态环境的正面效应,故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高,水、土资源相对充足、肥沃,经济便较为发达。而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数差,生态环境恶化,一方面,每年的生态环境问题给西部民族地区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如四川全省6856万亩坡耕地,因水土流失,每年减收粮食约30亿公斤);另一方面,因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干旱荒漠化,土壤更加贫瘠,有机物质越来越少,使粮食生产能力低下,为了解决温饱,又大量毁林毁草开荒,人为扩大耕地面积和超载放牧,加上长期以来沿袭传统的广种薄收方式,过度开采地下水,又加剧了西部民族地区干旱和水土流失,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贫困地区往往亩产粮食玉米仅300来斤),而且造成恶性循环,造成“年年种树不见树,头年种、二年砍,树苗不够牛羊舔”的状况,从而导致了“越垦越流,越流越穷”的现象,故西部民族地区环境的恶化是导致经济落后甚至贫困的根本原因。农民长期在贫瘠的土地上广种薄收,温饱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进而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已威胁到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二、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原因,又有人类的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人为原因,后者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一)气候因素:西南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季风气候的特征十分显著

干季和雨季的界线十分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尤其是夏季。夏季由于季风云团的影响,加上复杂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对流活动十分活跃,因此,夏季多阵性降雨,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阵性降水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形成暴雨或特大暴雨,造成水土的左冲右涮;大量流失,进而引起河水泛滥。

(二)地形因素

西南地区地势起伏不平,多山地和丘陵,山高坡陡,暴雨到达地面后,在重力作用下,地表径流迅速被汇聚到河谷中,或积聚在平原、凹地处,容易形成洪灾,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三)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

民间常说“山上一棵树,山下一眼泉”,形象地反映出森林对保护水土的积极作用。森林是一种光合效率高、生物生产力高、具有多种功能的生物群体。它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每年森林所生产的有机物,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生物总量的70%。森林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木材、水果和林副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对防治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枯竭、山体滑坡等国土灾害,维护生态平衡起了重要作用。如据日本林业专家对日本山口县的统计,该县森林覆盖率为72%,这些森林每年大体可以涵养水源44亿吨,防止土壤流失9600多万立方米,制造氧气114万吨,栖息鸟类214万只,接待旅游者150万人。按经济价值计算,共计2831亿日元,相当于山口县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日本在山区建设上把造林管林放在首位,并最重视生态效益。森林资源不仅能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获得好的生态效益,且如果能按照生态经济学原则来发展山区林业,把防护林、水源林、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乔灌草等合理地结合起来,并且坚持农林牧副渔相结合,也能形成结构合理的生态经济系统,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经济产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森林植被在防止水土流失、滞洪减灾、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多功能的作用:能对降水进行一系列再分配,以一定的比例分配给林地的不同部位,最后成为地表径流的仅为降雨的极少一部分,从而减少了江河洪水量,延缓了产生径流的时间,并减缓了径流速度,使径流汇入江河的时间推迟,从而调节了洪水流量,降低了洪峰水位,减轻了水土流失;森林枝叶和植被物有挡雨的功能,它们的根系还起着护土固土的作用,减少了林地土壤被侵蚀,使入河泥沙量大大减少,从而可以大大减轻洪水灾害。有关测试表明,森林比农地、荒地平均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70%~80%。

而我国森林覆盖率却很低,仅有13.9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20位左右。且森林分布不均,总的来说东南多,西北少,据公布的统计资料,1996年底,西部民族地区森林覆盖率推算为5.7%,其中西南4省区森林覆盖率略高一些,四川为14%,贵州为14.5%,云南为24.9%,西藏为5.1%。西北省区森林覆盖率最低,甘肃为4.2%,青海为3.1%,宁夏为0.9%,内蒙古为2.1%。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所致。

1.过度毁林毁草垦荒

由于人口增加,受短期利益驱动,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解决温饱,开荒非常普遍。许多地方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毁林(草)开荒,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4省区的卫星遥感调查,1986年至1996年,4省区开垦的2912万亩土地中,有1433亩因沙化被迫撂荒,占开垦面积的49.2%。西南不少地区存在放火烧山的习惯,有的地方占用林地牧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搞广种薄收。结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

2.过度放牧

导致我国水土流失、沙化土地继续扩展的诸多原因中,过度放牧引起土地沙化的比例最大,高达50%到120%的牲畜超载率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80年代中期内蒙古全区草地理论载畜量为4215万个羊单位,而实际载畜量超载率为33%,牧草平均高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7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5厘米,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现脊梁”。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县是一个纯牧业县,人口仅6万多,却是全国为数极少的牲畜头数过百万的县。据记载,七八十年代牲畜头数就由30万头猛增到八九十万头了,超载严重,造成土地沙化,出现“天一干,风一刮,沙就起”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西藏牲畜数量迅速增加,截至1998年底,全区牲畜总头数已达2250万头,致使大面积的冷季草场超载放牧,草地退化现象极为严重,仅藏北退化面积就达到一个新的水平:652.60万亩,自然制约了西藏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3.乱采滥伐

西北民族地区的植被多是重要的薪柴和药材资源。有的地方只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对天然植被资源任意乱采滥伐,加剧了国土资源的荒漠化。据有关资料,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万多平方公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樵采已毁掉1/3以上。新疆荒漠化地区每年需薪柴350~700万吨,几乎全部采自沙区植被,从而造成大面积土地沙化。近年来在西北干旱区的无节制地乱挖甘草冬虫夏草,乱搂发菜以及无序的采矿工程建设,使大量宝贵的植被资源遭到破坏。内蒙古近几年因搂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1.95亿亩,其中6000多万亩已经沙化。宁夏盐池县由于乱挖甘草破坏的草原就达2000多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达3487万元。青海的码沁县自1978年起,大量外地人涌入该县采挖虫草,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成千上万的人口涌入,既因生活之需砍伐薪柴灌木,又因翻松土地,铲掉草皮,牧草被连根拔起,导致草场土壤裸露,加重了土地的沙漠化及水土流失。

4.乱砍滥伐林木导致荒漠化

历史上人们不懂环保,乱伐现象普遍存在。加以新中国成立后“以粮为纲”时期,为了填饱肚皮而盲目垦荒种粮等多种原因,滥伐现象仍严重存在,如青海柴达木盆地的3000多万亩固沙植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1/3以上沙化。内蒙古吉兰泰镇的居民自世纪70年代以来乱砍滥伐,使盐湖西北105万亩天然林减少到30万亩左右,失去植被保护后,我国最大的湖盐生产基地——吉兰泰盐场已有一半以上被流沙湮没。

5.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

塔里木河黑河上中游地区因农业过度用水,使输往下游的水量急剧减少以至断流,造成了下游地区植被的衰退、死亡及大片土地的沙化。如塔里木河流域下游270公里河道断流,25万亩农田被迫弃耕,100万亩草场退化。另外,因灌溉用水方式的落后,造成另一种人为荒漠化土地——盐渍地。据甘肃、宁夏、青海、新疆4省区统计,由于部分地区还沿用大水漫灌的落后方式,造成2.36亿亩土地盐渍化。四川若尔盖县是我国特有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极其敏感而脆弱的生态系统,近年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人工开沟排水造成。该县因过度放牧,草场不够,于是便开沟排水,向沼泽湿地要草场,据记载1965年至1973年间,全县累计开排水沟200公里,使8万公顷的水沼泽成为半沼泽和干沼泽;90年代又挖了17条总长度为50.5公里的沟,涉及沼泽1.48万公顷,植被的保湿性能进一步减弱,为草地沙化埋下了祸根,且一旦破坏便极难恢复。

森林覆盖系统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水土流失、气候恶化和土地石化、沙漠化,甚至许多地方基本没树。再加以西部民族地区多为山丘区,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多为丘陵、山地,土层薄,又未进行农业综合治理,从而使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严重制约着当地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上述情况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盐渍化愈演愈烈,持续扩展的沙漠又吞噬草场、湿地、耕地,威胁人们生存和安全,形成恶性循环,风沙的步步进逼,使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成为生态难民。抓紧对水土流失及沙患的治理,已是我国目前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全面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对策

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国土灾害是由于土地利用盲目、开垦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水土保持与治理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各地区要制定水土保持的长远规划,进行水、土、林(草)的综合治理。

(一)合理利用土地

土地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有土才有粮。但是,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形成速度很慢,据推算,大约要300至1000年的时间才能形成2.5厘米厚的土层。要形成1米左右的土壤层则需要12000至40000年。可是洪水一到,万年形成的沃土就可能毁于一旦。为了减轻洪涝、干旱、荒漠化的危害,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要防止毁林毁草开荒。土地如能合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则无论耕地、宜林荒地水土流失都比较轻,洪涝灾害的损失就要小得多。

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综合利用,保护土地资源。在西部多山地的地区,坡地随着坡度的变化,其水分、热量、土层厚度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对不同的坡地应有不同的利用。坡地一般土壤层薄,极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因此一般不宜农用,而宜于林、牧业利用。随着坡地坡度的增加,宜林、宜牧的面积也将下降。一般说来,坡度在10度以下的坡地可以用来耕地,但坡度在5度以下的最适合果园;30度以下的坡地可以用来做林地、牧地,牧草林木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保持水土。

(二)全面落实对森林植被的退耕、保护工作

1.提高广大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要建设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需要调动亿万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投入才行。而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让农民在植树造林中发现自己的利益,而政府也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利益。如何克服过去那种“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中央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方针,就是具体落实退耕还林的政策导向。这个政策既解决了农民退耕后生活的后顾之忧,又将植树造林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农户,便于加强对树木的管理和保护,避免了过去只栽树不见树的现象。应该说这一重大政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现在全国粮食相对有余,甚至连甘肃这样的较贫困地区经过长期努力,粮食也达到了自给。国家有能力通过“以粮代赈”来实现退耕还林。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行,已积累了个体承包的经验,农民们也比“大锅植树”时更有积极性,成效也会更显著。正因为如此,西部各民族地区已制定了相应的落实退耕还林的具体措施。甘肃省制定的退耕还林的办法和机制是,通过以粮代赈为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牧业提供条件,坚持谁种谁有,谁管护谁受益,通过承包、拍卖等方式,把林草权益落实到个人和农户,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这项事业变为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宁夏有关部门规定,退耕地每亩每年补贴粮食100公斤,连续补助10年,退耕地经营承包权,30年不变,谁承包、谁经营、谁受益,允许继承。青海现行政策规定,对于农民退耕还林(草)的每一亩坡耕地,国家每年补助100公斤原粮,补助年限5年。贵州农民每退1亩坡耕地,国家补助粮食15公斤,种苗费50元,劳务费20元,而且一补就是15到20年,故农民的积极性特别高。

正因为西部民族地区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退耕还林的经济优惠措施落实到位,故不少地区已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生态建设。昔日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的陕北地区,通过“退耕还林”使黄山秃岭盖上“被子”,农民手里也有了“票子”,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陕西延安市庙沟村是退耕还林、以果致富的典型,他们退耕5500亩,发展草果2100亩,用材林3400亩,人均耕地由15亩减为4亩,通过精种高收,人均粮食达千斤,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000元。

2.放宽放活政策,扫平一切人为障碍

对农牧民承包的退耕还林(草)地应放宽承包期限,实行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个人,50至70年不变。限期给农牧民划自留山、地或责任山、地,治理成果允许依法继承和转让,对部分荒漠化土地,可进行拍卖、租赁、转让。税收政策方面,应尽可能免减税赋,不能让种树人伤心。如贵州省有个李士琮,1989年承包了贵阳市近郊的千余亩荒山种了一片“直干兰桉”的速生经济林。如果采取短期轮伐的方式,造林后的年均油、材收入可在每亩400元以上,可是在办理砍伐手续时却被告知,按照有关规定,需要缴的各项税费包括育林基林12%、更改基金(维简费)8%、农特税16%、增值税17%、交易税2%、教育费附加和城建费0.6%,共计税费占木材价值的55.6%,同时还须缴纳检疫、运输等费用。李为了造这片林已将全部自筹资金投入造林,再也交不起钱了,况且还有修路、运费和劳力工资等支出。结果,因拖延时间,李士琮砍伐证没办下来,树林却陆续被人盗砍滥伐,25万株林木目前仅存2万株。

李士琮个人的遭遇之所以值得人们关注,是因为在“再造秀美山川”已成为全国人民共识的今天,它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采取切实措施,把生态治理与群众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形成“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的生态与社会的良性循环。面对日益逼近城市的沙丘,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等国土灾害,有关部门应抓紧时间想办法,扫平一切人为障碍,调动全民积极性,为再造秀美山川铺好路。

3.科学布局生态林和经济林

实施退耕还林,一方面应根据民族地区生态现状,通过退耕还林维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又可以因地制宜使生态林与经济林兼顾,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此,必须处理好对维持生态平衡起较大作用的涵养水源林、水土保持林、防护林与能够使人们获得较多较快的经济产品的经济林(包括各种水果、茶叶、橡胶等)和速生丰产林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生态林虽然也能产出一定的经济产品(如木材),但更重要的作用是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大小生态环境的质量。而经济林虽然也能起到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的作用,但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经济产品。所以,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来确定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最佳比例,使二者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矛盾,这是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合理发展林业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西北民族地区退耕还林中应以生态林为主,适当兼顾经济林。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恶化最突出的地区,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枯竭等现象相当突出,故在退耕还林种植中应以长远利益为重,以生态林为主,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林占比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区,可使生态林和经济林合理搭配。不能搞单一模式,否则会带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如若在云南只发展橡胶林而不发展防护林,在贵州、四川民族地区只发展茶林而不发展其他生态树木,虽然暂时的经济效益可能较高,但若没有其他林木的保护,生态平衡被破坏了,经济林也难以维持高的经济产品量或高的产品价值量。当然,如果一些宜种经济林和用材林的地方放着不种,而种其他林,也会由于劳动者经济收入低,社会需要的林果、茶、橡胶产品得不到满足而影响整个山区林业的发展。只有按照生态经济规律,使二者合理结合,从生态上和经济收入上互相促进,才能保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较科学的布局方式是:在远山深山种植水土保护林和用材林,如松树、柏树、杉树等,近山浅山种经济林,可种附加值高,耐储存、运输,市场潜力大的干果类树,如板栗、核桃、香桂、油桐、竹子等。河滩沟底种丰产林。具体到一个山头,一道山梁,可在山顶种生态树,山腰向阳面种果树,山脚种农产品。这样可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林种种植普遍存在着重经济林轻生态林的现状。

(1)种植现状。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经济林过热的现象十分普遍,北京怀柔县是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前不久却发生了一起砍生态林种板栗的现象。海南山民砍掉生态林种菠萝。“高压”之下,他们宁愿交罚款也不愿复种生态林。黄河中上游地区,1998年新增造林面积的90%竟全是经济林。前不久,国家林业局组成工作组,分赴四川、甘肃等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省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以粮食换林草”等激励政策的推动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但试点区的绝大部分农户退耕还林的林种是经济林和用材林,生态林的比重很低,这与试点追求的生态目标相背离。

(2)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除果类经济林外,生态林种植往往得不偿失。长期以来,森林的生态功能多多少少被忽略了,林业主要被看成生产木材等林产品的产业,“砍树卖钱”天经地义。随着林业职能的转变,砍伐林木受到了限制,一部分森林已不能再砍伐利用,经营者的投入已不能完全通过市场交换得到回报。前述的贵州李士琮植树的遭遇是一例。江西永修县三溪桥镇农民徐京发植树得不偿失也是典型。他从1981年起,带领当地村民20年来垦荒造林11万亩,为社会创造财富上亿元,如今他们种下的树已郁郁葱葱,但算算账,1立方米木材要亏损200多元,长期艰苦的付出却落得这种结局。这种现象如得不到改变,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势必大受影响,他们不愿种生态林的现象就可以理解了。长此以往,生态林业建设会因为缺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当地政府和农民担心,退耕还林后,在国家承诺的5年补偿期内,生计可能不成问题,但5年后呢?特别是西北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树林生长期慢,他们更担心,如退耕还林不能以经济林为栽植对象,那么5年之后,尚无法从退耕还林的土地上获得经济效益,那他们的生活又何从得到保障呢?

(3)如何解决目前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的难题?当务之急是调整沿袭多年的林业政策,推行森林分类经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按作用和用途划分,森林大致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前者包括防护林和秘特种用途林,后者包括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政策调整后,应针对不同的林种,实行不同的财税政策和管理制度。

首先,对公益林,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满足植树种草及必需的配套设施需要。财政上要给予补偿,减免一定时期退耕还林(生态林)后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作为乡村基层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三提留,一统筹”等税费。而目前相关税费是否减免,规定却不明确,使地方政府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即如果不作减免,显然将在相当程度上加重农民的负担,如果予以减免,而又得不到替代的财政来源的话,那么地方财政将更加薄弱,基层政府的一些必要职能也恐将难以履行。其次,西部生态建设不仅是关系到西部也直接关系到全国生态平衡的百年大计,故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加大对西部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国家投入的生态建设资金应加强管理,以便使退耕还(生态)林落到实处。再者,可适当延长以粮代赈的时间,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第四,尽快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生态林业建设获得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对商品林,投入主要靠社会、集体和个人,应放开政策,让其进入市场。国外许多国家的林业建设实践已证明,分类经营是调动林农积极性,激发林业整体活力的有效措施。

提倡种植用叶林,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使农民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方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后,倡导农民种植用叶林桑树,既保持了水土,又相应地发展了养蚕业,农户与蚕桑公司签订供销合同,使农户每年收入由过去近500元提高到20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四川叙永县退耕还林后,大力种植用叶林——银杏树,也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两兼顾。

4.增加造林的科技含量

(1)要依据植被地带规律,选择优势树种,对天然林认真实行封育保护,造林要合理布局,选择适地树种,引进优良品种。如沙棘是治理黄土高原荒坡、沟壑的最好树种之一,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抗贫瘠、生命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征,一株3年生的沙棘,每年可向周围扩展2米左右,具有很多发达的须根,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2)利用科技进步提高成活率,扩大森林覆盖率,加强森林防火和防治病虫害能力,提高林木质量,增进生态和经济效益。在成—片地区造林时,要注意间种不同的林种,以减少森林的病虫害。如松树、杉树等生态林易发生病虫灾害,可间种竹类来减少虫灾,因为竹类的生长,会相应地繁衍病虫害的天敌——鸟类。通过生物链的作用提高造林的质量。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正在进行试点和示范运作。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质量,除切实落实有关政策和种苗、种子等物质准备外,还应重视采用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退耕还林还草退得下,还得上。此外,生物固氮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实用技术,可以在退耕还林还草中推广应用。

5.西北民族地区退耕还林的数量还要视地下水情而定

据有关专家介绍,西北有的地区沙漠覆盖地面,有一种保护地下水的功能。而我们种植的每一棵树,就像一台小型抽水机,把地下水抽了上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尚不具备采用新的技术条件下,如果植树造林地点、规模不当,几年还看不出来,一二十年后,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植被就会大面积死亡,浪费人力财力不说,水资源的大幅减少,会直接使沙化现象更加严重。甘肃、新疆等地就发生了这种始料不及之事,几十年前大面积人工种植,已长成比碗口还要粗得多的沙枣树林成片死亡,出现人造林大面积整体毁灭,沙进人退的现象。[2]看来,要想治沙,就要植树,而植树不当又会造成地下水资源下降,土壤沙化严重。如何既植树造林,建设防风林带,又不造成负反馈?应在原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干旱地区,一切要以水定产,以水定规划。在年降雨量只有100多毫米的西北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和科学利用。为避免本来就紧缺的地下水资源超采、超载,有的地方要植树,有的地方宜种草,有的地方不如让它保持原貌更好。这就是有关专家反复强调的防风固沙,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故植树固然好,科学不可少。

(三)退耕还草以求保水保土

在西北生态特别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逐步退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是水土保持中的必备措施,但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难以形成有规模的天然乔木林,人工造林也只宜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沟道和阴坡处适当发展。因此,在西北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倡导乔灌草相结合,从植被恢复和防止水土流失都需要考虑,还必须明确以草灌为主,达到既保持水土又促进生产的目的。

1.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及退耕还草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草原生态面积广袤,有草原面积43亿亩,是农田面积的3倍,多分布在我国“三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从自然生态条件来看,往往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高原地带,如我国的五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的草原区。这些地区处于中纬度高寒干旱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很多大沙漠就分布在草原地区,生态系统条件比较脆弱。因历史上及近几十年的人为不合理活动,生态恶化最为严重。如要恢复水草丰美的秀美山川,必须要恢复植被,加大植被覆盖率,而这些地区因条件限制及从农牧民经济利益考虑,不可能完全靠大规模植树来恢复良好生态,因为高寒地区植树只能多种生态林,投入大,生长期长,即使成材了,转化为商品的限制也很多。故在因地植树的基础上,应选择既能保护水土,又能为牧民带来经济效益的种草为主。一方面,这些地区适合种草,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生长有机体的主要种群便是草,只不过各个草原区由于自东到西降雨量的不同,其植被种类大体可分为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荒漠草原等类型,这几类草原随着年降雨量从400毫米左右依次降低到100毫米以下,其草原第一生产力也依次减少,但草仍是最适合生长的生态植被。

另一方面,可以将退耕还草纳入农业生态系统中,为牧民带来经济效益。在西北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林草虽然经常并提,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由于干旱半干旱自然条件所限,总体看,退耕还林主要是防护性的,而通过退耕还草所形成的畜牧业则可成为商品性的,故人们在经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时,相应地可伴随畜牧生产系统而产生经济效益,使生态与经济效益同步。

2.提高退耕还草的质量

(1)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地处理好草原畜牧业的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关系。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一定要根据生态学的“十分之一定律”,在草原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作为生态系统第二个营养层次上的牲畜生产不能是无限量的,归根到底要受草原上第一个营养层次草的生产量的限制,只有按照草原草的剩余生物量:即草的初级生长量(自身消耗量+草原鼠类+野生动物消耗量+用作燃料烧掉的草量)来定牲畜数量,使牲畜采食量大体等于草的剩余生物量,才能维持草原的生态平衡,维持草原的最大持续牲畜量。要防止草原退化,保持植被,除了减少牲畜饲养量外,变放牧为圈养或舍养是一条很好的经验。一般说来,放牧15亩地才能养一只羊,圈养后,1亩左右便可养一只羊,这样可以使大部分的草原草坡得到休息,恢复生态。

(2)建设高标准人工草场,发展草业,作为遏制草原退化、沙化,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和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建设。这就要通过兴修水利,人工播种优质草种,加强草籽基地建设,扩大优良牧草的种植面积。这就需要加大投入,在水土条件适宜地带建设高标准人工草场,加强技术管理,使人工草场的草生产力大大提高,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同时提倡发展舍养、圈养牲畜品种。

(3)采取飞播、封育和人工营造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建立防风固沙带网,创建沙区农牧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天然草地应禁止开垦,进行人工补播牧草,施肥。有计划地对天然草地进行封滩,封山育草,划区轮牧,控制载畜量,建设水、草、林、机、料五配套的草库伦。对板结草地进行松耙,提高产草量。合理利用草原区的风能、太阳能来发电,以作牧民的生活能源,从而减少牧民用作燃料的用草量,最大可能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如甘肃河西走廊的景泰县通过与甘肃农大和治沙研究中心产、研相结合,培育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种植花卉,又种优质牧草,既达到防风固沙作用,又提高了农民收入,由过去的亩收200多元提高到500多元。

(4)保护和改良原有草原,充分重视生物固氮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作用与地位。在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退化草地改良生产中,需大量播种豆科灌木和豆科牧草,其中包括锦鸡儿、蒙古岩黄芪、细枝岩黄芪、胡枝子、沙打旺、小冠花、红豆草、首宿、三叶草和甘草等。无论种植什么植物,都必须考虑养分供应问题,特别是氮的来源。共生固氮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接种根瘤菌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首先是由于未接种根瘤菌,豆科植物幼苗没有形成根瘤,或仅有一些由土著根瘤菌浸染形成的无效根瘤。这种幼苗生长十分缓慢,常常由于缺乏氮而死亡。特别是在酸性土壤中播种的三叶草,如果不接种根瘤菌,成苗率很低,常常造成播种的失败。共生固氮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多年生豆科灌木、豆科牧草在播种时接种根瘤菌后,可以连续多年从共生固氮作用中获得生长所需的氮素。在贫瘠土壤中播种豆科灌木、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一般可使豆科灌木、豆科牧草的生长量提高15%~30%,有些地区高于50%。在西部退耕还林还草中采用根瘤菌接种技术将有效地提高还林还草工程的质量。

(5)加强对虫灾鼠害的防治研究力度,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由于生态恶化,干旱少雨,我国草地自1996年至1999年已连续5年发生严重虫灾,到2000年6月,全国危害面积已达19 2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13054万亩,受灾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新、青、内、甘、川、宁、滇、藏等10省(区),如2000年,蝗虫在内蒙古草原爆发、肆虐,以锡林郭勒草原受灾最为严重。到7月19日,全盟地区共发生草原蝗害面积521万hm2,其中233万hm2成灾(平均虫口密度39~40头/m2),91万hm2[严重成灾(平均虫口密度60~80头/m2,最高达300头/ m2)]。受灾牧户21919户,受灾人218.86万,因蝗灾有432万头(只)牲畜取食困难,30.6万头(只)牲畜被迫走场。大面积高密度发生的蝗虫不仅大量啃食优质禾草及蒿属植物,甚至连平时忌食的豆科牧草都难幸免,灾区草场成片枯黄,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另外,草原林场的鼠害也很严重,不少生态林被鼠害破坏殆尽,而无切实有效的防治。故还需要加大对病虫等灾害防治的研究力度,以免造成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治理措施应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应加强草地管理,综合治理草原蝗虫。要切实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坚决保护天敌资源,如鸟类、蜥蜴、刺猬、多种寄生蝇,寄生螨、寄生菌等。它们对于抑制蝗虫高密度发生,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一定要严格禁止乱捕滥杀天敌,避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谋杀天敌,为天敌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生物防治可克服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对人畜和天敌也安全。还可采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快速、有效,对于治理大面积、高密度猖獗发生的虫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四)加强江河治理,减轻洪涝灾害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山峦起伏,河流众多,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江河堵塞,河床变窄、加高的情况比较严重,加之一段时间中盲目地围河、围堰、围湖造田,把一些河流湖泊变成了田地,诸此种种严重地削弱了河流的泄洪以及湖泊的蓄水能力。此外,矿山和基建单位大量倾倒矿渣废料,挤占河床断面,甚至有的单位占用河道修房建厂,也严重影响了河流泄洪,加剧了洪涝灾害,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这些反映出江河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江河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对江河的管理,认真做好流域规划,综合治理,兴利除弊。

(五)修建水土保持工程,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种草植树是防治沙漠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但这只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和手段来进一步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要达到保水保土,就必须全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治理。除因地制宜种植树草外,水土流失的治理还要采用小流域区域治理的办法,配合坡上筑梯田,种林、草,沟中建淤地坝,修建各种类型的拦蓄工程,使流域内的暴雨径流可以就地蓄拦,减少流域的洪水灾害,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在各主要江河的上中游,逐步再兴建一批对洪水具有控制作用,并可综合利用的大中型骨干水库。在中小河流上,仍以建设中小型骨干水库为主,以拦蓄局部地区的径流。应大力兴修治沟骨干工程,使浆渠防渗,培肥改土,以提高水土流失的防御标准,加快治理速度。根据侵蚀严重的程度,合理安排建坝密度,从而达到两重效果,既尽量减少并避免土壤流失,又可涵养水源,达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效果。如甘肃定西县曾经因为贫困而备受人们关注。这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年降雨量只有400毫米左右,自然条件恶劣,当地人民经过总结逐步认识到水土流失和干旱是导致贫困的总根子,故从1955年开始,定西人民就开始了水土治理工程,经过40多年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定西成为保水、保土、保致富的典型。定西县采取山顶造林种草,山腰修梯田、山沟底筑塘坝的办法,处处闪现着农业科技的光芒。如在九华沟流域,采用漏斗式集林坑栽树,膜侧集流坑、水平阶长方形集流坑,燕尾式集流坑等几种径流聚集工程,把降雨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把以前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到1999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兴修高标准梯田129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21.6%[4],成为“山头绿树环绕,山腰梯田层层,山脚水波粼粼”的大西北的一颗耀眼明珠。生态治理好了,为定西人民致富奠定了基础:农民人均收入由1982年的28.3元上升到2000年的480.4元。由单纯防护型治理转向开发型治理,是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必然趋势。

另外,要以长远、全面的眼光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去,农田水利建设主要为以粮棉为主的大田增产服务,现在则不仅要为大田作物,而且要为多种经济作物,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过去,修水利更多的是修建塘坝渠道,解决灌溉问题。现在则要针对气候干旱、水土流失、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重视节水、保田的水利工程的修建,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上。在工程建设中,不能只单纯重视工程规模,更要重视工程的实际效益。不仅要建好工程,更要管好、用好工程。

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地区和风沙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综合科学技术。水土保持对于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等灾害,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水土保持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不可等闲视之。

[原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注释】

[1]《经济日报》2000—04—26第11版。

[2]《沙漠绿化,应视地下水情而定》,载《经济日报》2000-04-19第11版。

[4]《沙漠绿化,应视地下水情而定》,载《经济日报》2000-04-19第1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