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世博会|杭州市妇联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杭州市妇联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抓住“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庆典活动的契机,举办“回眸百年,魅力人生”——杭州市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文艺晚会。二是举办杭州市“巾帼建功”二十年成果展示会。表彰市“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21名,授予市“巾帼文明岗”105个。4.借“十一五”收官之势,谋划妇女事业新蓝图开展杭州市“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督查工作。
妇儿事业_2010年杭州市社会发展白皮书

妇儿事业

一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目标,以六个行动计划和一个百万工程为载体,统筹城乡妇女发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荣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推动了杭州市妇女工作的跃升,为促进杭州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借势借力,创优妇女工作的环境

各级妇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借势借力,展现妇女风采、引导妇女创业、推动妇女工作,创优了妇女工作的整体环境。

1.借“三八”百年之势,展示“半边天”的风采

一是举办庆典活动。抓住“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庆典活动的契机,举办“回眸百年,魅力人生”——杭州市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文艺晚会。通过组织各行业优秀女性亮相红地毯和以8位全国三八红旗手、4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先进事迹为背景编创的小品、诗歌、舞蹈等节目,大力宣传了妇女解放运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展现杭州妇女奋发进取,敢为人先,努力实践,甘于奉献的时代风貌。二是举办杭州市“巾帼建功”二十年成果展示会。表彰市“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21名,授予市“巾帼文明岗”105个。表彰市“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21名,授予市“巾帼文明岗”105个。制作了宣传、展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10部典型专题电视片,展示杭州市城镇妇女创业创新成果和风采。三是表彰宣传优秀女性。表彰一批获得全国、省、市三八红旗手(集体)荣誉称号的优秀女性及女性集体,宣传一批优秀女性的先进事迹,展示杭州妇女群体的英姿风采,鼓励广大妇女见贤思齐。

2.借上海世博之势,引导妇女创业发展

借世博东风,积极引导广大妇女树立开放的心态,主动融入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一核九带”区域发展格局。一是组织考察学习,主动融入世博。组织杭州市部分女企业家参加在沪举办的“‘相约世博盛会、共话合作发展’2010长三角女企业家世博群英会”。组织青少年开展“海宝手工坊”低碳环保袋展等有关世博的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妇女干部赴上海培训考察学习,了解世博文化。二是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接轨世博。动员女企业家们主动接轨世博,充分利用世博平台,“走出去”学习取经,“请进来”共商合作,通过加强宣传、创新营销、强化管理等方式,企业借助世博东风的效应逐步显现。杭州市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抓住机遇,把《印象西湖》演艺项目的介绍放入世博会浙江馆的宣传片《最美浙江》中,使《印象西湖》演艺项目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万事利集团设计制作了《上海世博会参展国与地区政要金石印像》丝绸印谱的世博礼品,被作为世博特殊礼品赠送给本届世博参展国的元首,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努力抢抓机遇,主动拓展商机。积极参与世博会的招商项目,主动承接各类世博服务项目,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接触和交流,参与世博为企业赢得了无限商机。杭州蓝天鹤舞控股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了包括世博会工作人员的夹克、T恤、帽子、皮带等7个品种1300多万元的工作服的制作订单,并在短时间内克服技术难题,根据订单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提升企业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浙大网新作为上海世博会思科馆的战略合作伙伴,运用科技充分展示“智能+互联+协同”的智慧城市理念。

3.借党群共建之势,推动妇女工作创先争优

抓住党群共建的契机,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提升能力的动力源泉。一是坚持党建带妇建。联合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对各区县(市)、市直机关工委、杭州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建带妇建和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进行督查调研,分别在萧山、余杭、桐庐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在督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召开杭州市党建带妇建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会议,明确了“坚持思想建设上带,确保妇联组织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组织建设上带,扩大妇联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坚持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上带,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作风建设上带,发挥妇联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活动载体上带,丰富妇女工作的内涵;坚持工作机制上带,提升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水平”的党建带妇建的主要任务。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妇联建设纳入党建整体格局,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努力形成党妇共建的“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的“三同”机制。二是争创“巾帼先锋”。开展以“创先争优展风采,巾帼建功争先锋”为主题的“巾帼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妇联组织围绕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工作职责,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妇联组织和提高妇联干部“五个能力”为目标,以服务妇女的“八项举措”为抓手,努力提高服务中心、推动发展,服务妇女、凝聚人心,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能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坚强阵地和广大妇女信赖的温暖之家。三是深化干部作风。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廉洁机关为主题的“走在前头”创先争优活动,把深化干部的作风建设活动向广度、深度推进。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展“党建带妇建”、实施“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庭院整治”、“来料加工进低收入农户”、“社区妇女组织建设”等工作调研,形成多篇调研报告,着力破解难题,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借“十一五”收官之势,谋划妇女事业新蓝图

开展杭州市“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督查工作。召开杭州市“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督查暨妇儿工委全委(扩大)会议,对下一阶段两个规划的实施提出了“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工作不断”的要求,力争通过对妇女在参政议政、劳动、婚嫁等领域的权益保障,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防控等重点问题的解决,确保杭州市“十一五”两规目标的如期实现。11月,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督导组对杭州市“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情况进行终期评估督导,对杭州市实施“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示充分肯定。

二、围绕中心,构筑群众工作的坚强阵地

各级妇联组织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调动和激发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领妇女在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实现自身进步与发展。

1.注重发展,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1)坚持扶优扶强,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市妇联积极发挥“双学双比”协调小组和成员单位的力量,推动扶优结对工作,圆满实现了结对女致富带头人“双十”增长目标,即带动辐射面扩大10%,经济效益提高10%。一是科技扶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各级协调小组、各扶优主体将强化素质培训,提高科技含量作为扶优结对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及先进农业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农村女致富带头人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能力,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二是项目扶优,加快了发展步伐。各扶优主体积极为农村女致富带头人上项目、筹融资,帮助其调优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跨越发展。在项目申报中给予政策解读和专业指导,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在项目实施中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引进专业人才进行技术指导,提高项目扶优的效率与成功率。三是服务扶优,扩大了市场份额。各扶优单位充分利用职能优势,积极帮助她们拓展业务渠道,扩大市场销路。扶优结对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农村女致富带头人破解了自身经营发展中的难题,壮大了企业规模,加快了企业发展。并通过农村女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一个基地乃至一个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2)发展来料加工,帮助低收入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一年来,继续实施帮扶机制、基地培育机制、引导培训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等长效管理机制。2010年,全市建有100人以上的来料加工基地98个,从业妇女215712人,共实现来料加工费收入8.2亿元,其中6232名低收入农户通过从事来料加工增收2405万元,人均增收3860元。有来料加工企业(站点)3501个。市财政下拨来料加工扶持资金383.8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186%。一是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并下发《2010年杭州市妇联系统来料加工进低收入农户工作考评办法》(杭农协〔2010〕4号),对萧山、余杭等七个区县(市)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考评标准。各区、县(市)根据本地实际,相应地制定了各镇乡考评办法,工作任务得到层层分解,职责落实到位。二是开展市场对接。主动出击帮助经纪人寻求市场, 5月组织淳安县来料加工参展团参加全省来料加工业务对接洽谈,10月组织富阳、临安等地的经纪人参加第16届义博会,两次展会共承接订单15件,实现加工费收入650余万元。为筑巢引凤,淳安、临安一方面完善机制、出台政策、有序推动,另一方面主动出击与大企业“联姻”“攀亲”,如淳安县妇联5次带乡镇领导、妇联主席、经纪人与浪莎袜业对接,成功引进了义乌市浪莎袜业落户该县临岐镇溪口村,总投资达50余万元,带动7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通过组织经纪人参加义博会等大型展销会,帮助经纪人找准市场定位,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组织技能比武。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各类技能比武活动,提高来料加工人员的从业技能。如在2010年的杭州市新型农民技能竞赛活动中,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组队参加了来料加工编织大赛,还组织8位残疾人现场进行来料加工操作技能表演,充分展现了杭州市农村妇女的高超技能及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展示了来料加工在帮扶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激发了更多农村妇女从事来料加工的创业就业热情。四是严格考核制度。为大力推进来料加工进低收入农户,市妇联一方面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听取基层妇联干部、经纪人及低收入农户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组成考核组赴七县(市)区进行实地考核。一年来,来料加工遍地开花,从业人数、从业收入明显增加,加快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步伐。经纪人发展齐头并进,提升了产业发展势头,加快了来料加工由手工作坊向工厂化、企业化的发展步伐,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财政扶持资金大幅增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明显,激发了来料加工经纪人和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积极性,改善了生活品质,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3)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各级妇联把培训作为提高妇女素质、增强妇女转移就业技能的重要抓手,根据社会就业需求和妇女就业特点,通过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探索以需定培的“定单式培训”之路,扎实地开展一系列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及创业能力的培训工作,目前,各级妇联为下岗失业(失土)妇女举办创业、再就业技能培训班共283期,培训人数13471名,使培训工作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就业一体化的可喜局面,有效地帮助一大批失业失土妇女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就业愿望。

2.结对帮扶,助推困难妇女就业脱贫

(1)姐妹结对重帮扶。全市2643名女干部、女党员和1500名女企业家、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及农村女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帮扶重点,增强帮扶实效,多形式、多渠道为结对的困难妇女牵线搭桥,提供就业创业和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资金等,真正做到“贴身帮扶”、“贴心帮扶”,切实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困难妇女自身发展能力。一年来,各帮扶主体走访结对困难家庭5991次,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达174.87万元有效解决农副产品销售117.35万元、提供来料加工业务319.52万元。

(2)建设基地创岗位。新建“巾帼再就业基地”30个。对已建和新建的基地,挖掘潜力,动员创岗、腾岗,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再就业岗位1194个。组织女企业家走向社会、走进学校,举行就业再就业招聘会,推出82个工种742个岗位,帮助女大学生和失业妇女就业创业。建立第二批市级女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训基地10个。目前,市、区(县、市)两级共建有女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训)基地35个,安置女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训)325人次。

(3)加强培训提能力。针对下岗失业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实际情况,发放培训信息调查表,并积极征求各街道劳动保障站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符合实际需求的培训方案。2010年,开展了初级插花员、初级绿化工、手工编织和农副产品销售店长等四类培训,举办技能培训24期,培训学员838人。

3.建立机制,深化农村庭院革命

一年来,全市列入考核的2258个村(社)100%地开展了庭院整治,其中,97.7%的村(社)即2205个村(社)已实行长效管理;86.4%的农村家庭即有996629户达到庭院整治合格家庭标准,22.4%的农村家庭即有 258668户被命名为庭院整治示范家庭。

(1)建立了新制度,促进了庭院整治工作的规范化。一是建立工作指导制。建立起区县市、乡镇街、村(社)三级领导指导体系,2010年,市及区(县市)两级领导小组下基层指导调研、监督检查943次,深入乡镇街246个、村(社)1967个,实现“指导一个、推动一片、巩固一村”的推进目标。二是建立网格式督查制。建立庭院整治区县市、乡镇街、村(社)三级联动的纵向督查制度和村镇分片、分组、分块责任包干的三种横向督查制度。有效保证了农村庭院整治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三是建立表彰激励制。运用多种形式评比表彰庭院整治清洁家庭、示范家庭和庭院整治先进单位、示范单位。鼓励先进创示范、鞭策后进争先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家庭参与庭院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落实了新举措,促进了庭院整治工作的常态化。一是签订责任书。开展家庭责任书签订工作、将责任落实到户,全市2258个村(社)100%地完成了村两委与农户签订“四至三包”责任书,强化了农村家庭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实施垃圾户投。全面开展垃圾桶入户布点工作。有条件的1373个村(社)为全体农户免费配备垃圾桶,没有条件的村镇通过动员农户利用家庭闲置桶盆开展垃圾户投工作。目前,全市农村基层实现了“户投、村运、乡镇转、区县市处理”的垃圾处理办法。三是完善日常保洁。各地建立健全了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和每月“清扫日”制度,全年开展集中整治5289次,义务清扫11240次,参加的农村家庭人数达到185万人。清除垃圾8.8万吨,新增庭院绿化118万平方米。

(3)丰富了新载体,促进了庭院整治工作的多样化。一是建立强大的志愿者队伍,使庭院整治有人做、有人管、有人评。建立了 2267支巾帼清洁志愿队、2601支庭院环境监督队、2277个庭院环境评审委员会队。开展清扫活动25410次,开展监督活动17536次;二是开展生动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倡议书(公开信)122万份,建宣传栏2251个,制作墙体画1454幅,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洁进我家”活动758次,举办脍炙人口的宣传教育文艺活动314次。营造了人人知晓、家家参与、户户争创的浓厚氛围。

市妇联着力在改变农村传统的生活陋习上下工夫,在巩固整治成效上下工夫,在工作平衡推进上下工夫,在工作资源整合上下工夫。实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的创新,农村庭院整治运行机制的创新,农村妇女工作模式的创新,使农民卫生意识明显增强,新农村形象显著提升。农居环境的改变,助推了“农家乐”庭院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庭院整治活动,在杭州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杭州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多措并举,促进女性素质的全面提升

(1)加强妇女干部的培训。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依托北京大学、上海妇女干部学校和市委党校举办三期妇联专兼职干部培训班和处级女领导干部培训班,181名女干部参加的培训,提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杭州女子学院女大学生就业培训基地的作用,举办了一期女大学生就业知识更新培训班,有25名女大学生参加培训,提高她们的就业素质。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了“杭州市女企业家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有20余位企业女掌门人参加培训。

(2)注重妇女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电台的《女性世界》栏目,宣传“女劳模风采”、“ 创业就业妇女榜样”、“平凡也美丽”等优秀女性事迹,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宣传我市“巾帼建功”活动20周年的成果;宣传在构建和谐婆媳关系、倡导新型婆媳文化中的先进事例和典型人物;宣传来料加工为低收入农户撑起幸福伞的服务平台;宣传“关心关爱 共享蓝天”杭州市2010“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成果;宣传动员社会的力量,加大维权服务工作力度等,引导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为杭州的文化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3)推动妇女参政议政。两代表一委员比例提升。目前,全市人大代表中,女代表有729名,占23.56%;市政协委员中,女委员有728名,占29.4 %。在各区、县(市)党政领导班子中,有483个班子配备了298名女干部,其中正职领导干部有93名。在各区、县(市)的286个市直部门中,共配备女干部169名,正职女干部有82 名,配有正职女干部的比例为28.7%。促进基层妇女参政议政。推动全国和省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女村民代表比例达到代表总数的1/3;妇女委员岗位实行专职专选”的规定,使农村妇女进村级组织班子工作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在全市107个试点村中,有103个妇女进入村党组织班子,95个妇女进入村民委员会班子。开展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督查。认真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我市女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切实贯彻落实《2007—2011年杭州市培养选拔女干部五年规划》。配合省委组织部、省妇联对我市女性参政、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督查,并实地考察了江干和余杭两区。成立杭州女性发展研究中心。依托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联合在杭女性发展研究机构和高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学者开展女性人才发展课题研究,推动杭州女性学学科的建设,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5.创新载体,拓展“和谐家庭”创建平台

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提高妇女儿童素质、培育文明新风上下工夫,为杭州的文化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1)创设杭州市婆媳文化节。启动以“理解·尊重·包容”为主题的“婆媳文化节”系列活动,组织200对好婆媳同游乌镇;开展杭州市“十佳”好婆媳评选活动;举办杭州市婆媳文化节开幕式暨杭州和谐婆媳关系论坛,专家学者、家庭成员和各级妇联组织共话“新形势下现代婆媳文化内涵”,共探“和谐婆媳路径研究”,以引导更多的家庭主动参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创设“共游、共创、共话”三个弘扬新型和谐婆媳文化的活动载体,促进家庭美德建设,培育了新型婆媳文化,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2)开展特色家庭创建。一是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启动了杭州市“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向全市家庭发出“创建低碳家庭、引领时尚生活”倡议书。有7815户家庭参加市、区县(市)两级“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举办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报告会16场,向家庭发放倡议书189.8万份。西湖区文新街道桂花园社区等三个单位荣获“浙江省绿色家庭创建工作示范点”称号。二是开展学习型创建家庭活动。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在广大家庭中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评比表彰学习型家庭200户,营造人人学习、家家学习的良好氛围,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三是举行“三援”干部家属联谊会。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援藏、援疆、援川”三援干部家属联谊会,以参观运河文化、组织慰问、家属联谊的方式,感谢“三援”干部家属对杭州三援工作的理解支持。四是继续参与庭院改善工作。五城区妇联共聘用城市管理义务监督员1264名,全年实施监督18058次,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3492条,其中945条被采纳。

(3)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论文征集活动。举办杭州市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研讨会,编辑《杭州市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研讨会文集》,评出27户市“助廉家庭”、22个市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通过评创活动,共探新形势下家庭助廉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积极构筑家庭反腐倡廉防线,牢固树立家庭成员自觉抵制和预防腐败意识,努力推动家庭助廉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家庭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三、服务妇女,营造妇女信赖的温暖之家

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履职,在参与社会管理中服务妇女、维护妇女权益,保障广大妇女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1.深化维权行动

一是实施“与爱同行——法律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发挥市妇女维权志愿服务团的专业优势,面向社区、农村开展普法宣传和维权志愿服务。“三八”期间组织由70名法律、心理、家教等专家组成的6支直通车,分赴临安、富阳、萧山、余杭、江干、西湖六地的社区、农村,冒雨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4月和6月,先后组织50余名维权志愿者赴淳安县千岛湖镇、富阳市高桥镇、建德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3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的女干部、农村妇女及外来妇女作专题讲座,提供了现场咨询服务。二是实施“女人如何爱自己——公安行帮教服务活动”。进一步做好社会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关注并强化对特殊女性群体的帮教工作,组织28名志愿者三次走进市公安局看守所和戒毒所,对250余名在押女犯和强制戒毒的女学员进行了融法律知识宣讲与团队心理辅导为一体的帮教活动。三是举办“幸福人生——文谰大讲堂(市民大学堂)婚姻家庭系列讲座”。围绕创建杭州品质之城的主旋律,紧贴妇女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举办“幸福人生”系列讲座七期。内容涉及“女性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如何与青春期孩子和谐相处”等多个方面, 使千余名听众受益。四是启动“妇女心灵驿站”进社区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妇女心灵驿站”进社区工作,推进城乡区域妇女维权工作一体化,将妇女维权志愿者等优质社会资源向基层延伸,将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和矛盾纠纷调解相结合,把心理疏导融入信访调解工作。五是增强信访调处力度。组织编印了“杭州市妇女维权工作手册”。完善志愿者参与信访接待、专家约访接待和网上答疑等制度。加强法律(心理)专家约访和“妇女维权”“妇女心理” 两个服务邮箱专业回复机制建设。一年来,专家约访共45件,解答回复邮件34件,回复率100%。市本级共接处信、电、访536次,办结率达99.2%。六是推动《杭州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出台。《条例》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10年9月1日起实施。8月,召开全市贯彻实施《条例》动员暨培训大会。会后,先后举办10期妇联系统骨干培训班,2000余名基层妇联干部接受《条例》培训,有效地提高《条例》的社会知晓度,推动《条例》贯彻落实。

2.深化关爱行动

一是启动关爱行动。出台《杭州市关爱流动留守妇女儿童5年行动计划》。围绕“2010文化教育与流动留守妇女儿童发展”主题,邀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专家为200余名在杭外来务工妇女作“杭州女性形象意识与形象塑造”的专题讲座。向流动留守妇女代表赠送了女性书籍及文明礼仪手册、女性健康知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服务卡、体育消费券等一批宣传资料,受到流动留守妇女的欢迎。二是编印“留守儿童”家长手册。围绕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学习生活、祖辈教育等内容,编撰了《“留守儿童”家长手册》,并印发3000册送给各地“留守儿童”家长,为广大“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三是举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论坛。近200名各界代表参加以“关心关爱、共享蓝天”为主题的杭州市20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论坛。“留守儿童”父母、代理家长代表,农村学校家长学校、校外留守儿童俱乐部、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代表以及杭州市课题组专家代表作了论坛发言,分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享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经验,探讨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工作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形成了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社会共同责任的共识。四是开展“六一”慰问活动。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看望学校、幼儿园1223所,赠送慰问金和慰问品761.05万元。有3262余名困难学生得到助学结对,助学金额逾122万元。通过主流媒体和网络,向社会通报了2009年年度杭州市儿童发展状况。全市上下共刊播“六一”新闻、专题等1791篇次;面向儿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785次,参与人数近23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9万余份;表彰好家长1795名、好孩子12251人、儿童工作先进集体681个、先进个人1168名。

3.深化家庭教育

全面推进“百万家庭素质工程”。已对115.7万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中学家长学校办学率达到90.3%、小学家长学校办学率达到90.6%、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到90.3%,社区家长学校办学率达到89.8%;家长学校优秀率达32%;家长学校负责人培训率达100%;新建2个基地。市及区县(市)两级妇联联动,开展104场家庭教育知识宣讲活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召开杭州市家庭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完善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为“百万家庭素质工程”终期目标的全面完成提供组织保证。二是提高指导水平。举办两期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培训班,近200人参加了培训。学习解读《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开设了《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的有效沟通》、《家庭教育状况评价与应用》和《家庭教育指导模型与发展》专题讲座。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水平。三是普及家教知识。组织专家分赴淳安、建德、桐庐、临安等地的30个乡、镇(村)开展送教下乡活动,3500余名家长参加讲座。联合市建委启动“家庭教育知识宣传进建设工地活动”,向近百名民工(留守家长)赠送家教知识书籍,举办《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的专题讲座,有效延伸了“送教下基层”活动。送教下基层活动,帮助广大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技能,提高教育水平。

4.深化实事工程

加大对全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联合国儿基会“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儿童友好家园”项目、中国儿基会“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项目的指导力度,有关区县(市)积极行动,加大项目推动力度。富阳市的全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对4000余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乳腺癌筛查。西湖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高质量完成了《流动儿童生活技能指南》编撰工作,还对60名教师和2000余名流动儿童进行着生活技能的指导和培训。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城区街道建立了3个“流动儿童快乐家园”,切实为流动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高新区(滨江)投资56万元建设的“儿童友好家园”项目于2010年暑期正式开园,成为社区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首选,已累计接待儿童3000余人。在上城区娃哈哈小学和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建成两个“安全应急教育体验教室”。该体验教室由急救互救、社会治安、消防安全、自然灾害、交通安全、卫生健康等多个展示区组成,旨在通过多媒体演示、情景体验、游戏互动等模式,帮助广大少年儿童了解和掌握安全应急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升儿童少年安全应急综合素质。

四、强基固本,夯实妇女工作的基石

各级妇联组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切实加强妇联组织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规范化水平。出台《进一步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今后三年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任务措施,力争到2012年基本实现妇女组织网络全覆盖、工作内容全覆盖、服务妇女群众全覆盖的目标。二是加强载体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出台《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以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创建活动在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争取在三年内,创建5个示范区(县、市)、100个示范乡镇(街道)、300个示范村(社区)和30个示范点,以点带面,不断丰富创建内涵。全市各级妇联把示范创建活动同“巾帼示范村”、“五好妇代会”、“先进基层妇女组织”、“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相互推进、资源共用、成效共享。

2.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影响力

全面启动基层妇女之家建设工作。妇女之家将整合妇女学校、妇女就业帮扶站等工作平台,集维权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创业就业指导帮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通过深入调研,抓点示范,出台意见、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快速推进,目前,已实现妇女之家全覆盖的目标。

3.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执行力

以全市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妇联干部的选拔和进退机制,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直选等多种形式配齐配强基层妇联干部。加大“双培双带”工作力度,积极做好发展女党员工作,推动提高基层女党员比例。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妇联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与各区、县(市)妇联联合举办示范性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提高基层妇联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促进和谐、创新发展的能力。

(市妇儿工委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