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

时间:2022-10-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博文化中心位于世博园核心区的滨江地带,作为世博会“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之一,其用地面积近8万米2,地上建筑面积约4.5万米2,地下建筑面积约2万米2。世博文化中心的造型成飞碟状,在不同角度与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建筑不仅需满足世博期间的使用需求,更着眼于世博会后场馆的长期高效运营项目的功能定位、创意理念、空间环境营造以及一系列建筑技术应用。

1 2010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

建筑设计: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成时间:2010.03

世博文化中心位于世博园核心区的滨江地带,作为世博会“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之一,其用地面积近8万米2,地上建筑面积约4.5万米2,地下建筑面积约2万米2

世博文化中心的造型成飞碟状,在不同角度与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白天如“时空飞梭”,似“艺海贝壳”,夜晚则梦幻迷离,恍如“浮游都市”。建筑不仅需满足世博期间的使用需求,更着眼于世博会后场馆的长期高效运营项目的功能定位、创意理念、空间环境营造以及一系列建筑技术应用。“文化娱乐集聚区“的全新建设理念,融观演、体育、娱乐、商业与观光于一体,使其成为复合型文化娱乐综合体。作为国内第一个容量可变的大型室内场馆,世博文化中心的剧场空间可以根据需要隔成18 000座、12 000座、10 000座、8 000座、5 000座等,使之能适应大型庆典、演唱会、室内球类赛、冰上表演和赛事等多种需求。场馆内的包厢、休息空间引入了商业、餐饮的功能。同时围绕主体演出空间配置相关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电影俱乐部、音乐俱乐部、真冰溜冰场、餐饮服务、主题酒吧和特色商业等配套功能使商业运营的时段和空间得以拓展以取得运营效益的最大化。

滨江而筑的世博文化中心在建筑创作之初,便希望呈现一种飘逸灵动的建筑形态以应对其巨大的体量与滨水环境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悬浮而起的建筑造型,恰如其分地与其内部的碗形主场馆相适应,而主场馆与建筑外壳之间的空间,容纳了一系列衍生功能,实现了“文化娱乐集聚区”的策划构想。

建筑主体呈现纯净的外观,悬浮在绿色基座之上,倒映着这个城市变幻的光影和色彩。静谧的外壳内却上演着永不落幕的盛世繁华,戏剧性的效果赋予建筑以空间的张力。建筑基座被赋予植被,并水平地向与世博园绵延2千米的滨江公园伸展衔接,成为碟形主体展示的舞台。

可持续使用的建设理念是绿色建筑最基本的出发点,经济高效、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是主要的关注点。世博文化中心正是将多种新技术综合运用,从设计的方方面面展现了新技术对建筑的巨大作用,使其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世博文化中心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和新技术的结合,使建筑设计呈现以下特点。

1.建筑设计注重自身节能

建筑绿坡基座有效改善了微气候,并使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绿坡下部和地下空间被充分开发和利用,碟形的外观和简洁的立面,从设计体形上减少了空调的负荷与能耗,以实体为主的建筑表皮有效地控制了窗墙比。主体悬挑形态,起到了自遮阳的作用,采用性能优良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即屋面采用铝板及保温层,外墙采用外保温,玻璃幕墙采用中空玻璃,配合屋顶绿化,保温性能更好。草坡基座及平台屋顶超过一半的面积覆盖上了绿化植物,具有活动与观景休闲的功能,同时起到保温隔热、净化空气、杀菌滞尘、降低噪声、保护屋顶等作用。

2.经济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

世博文化中心主体结构由36榀斜框架沿径向支撑长悬臂钢桁架构成。斜框架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梁为钢梁。屋面结构体系为双向钢桁架。主体结构大量选用了可回收的绿色建材——钢材。另外,世博文化中心的楼板体系采用了压型钢板上现浇混凝土的组合楼板体系,较一般钢筋混凝土楼板节省了用钢量,且可利用板底卡槽式悬吊系统,实现土建和装修一体化施工。

3.采用先进的节能空调系统

世博文化中心采用江水源热泵和冰蓄冷空调系统。就近的江水源热泵机组,冬季制热比一般燃油燃气方式能效高,节约运行费用30%左右。夏季用江水作为冷却水,由于水温一般低2~3℃,可以使制冷效率提高7%左右。采用冰蓄冷空调技术减少主机装机容量,即在夜间制冰蓄冷,移峰填谷,节能运行。部分空调系统设置热回收装置以充分利用排风中的热能。夏季空调将部分排风(温度较低)作为冷却塔进风,提高冷却效率。系统设置江水取水量为2 500米3/小时,选用了2台650RT的热泵机组和3台650RT的冷水(制冰)机组。冬季则以燃气锅炉补充江水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热源,其中江水源热泵机组供热量占55%。根据全年负荷估算值分析,与常规冷却塔+燃气锅炉系统比较,世博文化中心江水源系统夏季运行节电约202 500千瓦时,相当于节煤82吨。冬季运行节煤约139吨。全年运行节煤量总计约221吨。全年节水43 420吨。全年减少CO2排放量552吨。

4.各种节水技术综合运用

世博文化中心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同时加强雨水利用,将空调凝结水与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用作道路冲洗和绿化浇灌用水,还尽可能通过绿地和采用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广场、停车场等进行雨水的自然蓄渗回灌。大屋面雨水经金属屋面汇聚至排水天沟,进入虹吸管道,经过初期雨水弃流后的雨水进入原水池,后经加药、过滤、消毒后回用。经估算,本项目每年可使用处理回用的雨水约7 572米3。按每回用1吨雨水可节约水费3.3元/米3计,每年可节省水费近2.5万元。同时,采用程控绿地节水灌溉系统等多项环保节能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建筑上壳局部采用玻璃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能源,充分利用采光顶、采光内庭等方式,改善首层及地下一层公共区域的天然采光情况。经对主要公共活动区域的采光模拟分析得知,采光顶和采光内庭的分散设计,对首层及地下层公共活动区域的光环境改善效果明显,首层约5 260米2、地下一层约2 440米2面积的采光系数能够满足自然采光要求。自然通风设计则主要针对地上一层公共区域,包括走道、大厅、商用等功能空间。通过模拟分析及优化,建筑的平面布局、各朝向开口及室内环形通道等设计,有利于夏季及过渡季节的新风引入及均匀流向室内各功能区域。对室内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及优化设计,经模拟分析可知,各个季节建筑内人行区风速都低于5米/秒,满足室内人员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本体的自然通风需求。

6.智能化的设备管理技术

建筑采用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AS)和变频调速装置,对空调、给排水、电气、照明设备及其他用电设备进行监视和自动控制,降低能耗,提高各项能源消耗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建筑物流的管理也采用了新技术。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核心区设置了一套国内最大的垃圾气动输送系统。气动垃圾系统的管网设计,使生活垃圾在被转送过程中既方便又卫生。建筑内、外场地均分别设置有垃圾收集间和垃圾投放口并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运送速度可达60米/秒。

(参见图1.1~图1.7)

img715

图1.1(a)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节能系统

img716

图1.2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总平面

img717

图1.3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外观

img718

图1.4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一层平面

img719

图1.5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二层平面

img720

图1.6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夜间全景

img721

图1.7 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内部“钻石体”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