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资本场上的吸金石_王石的事迹

资本场上的吸金石_王石的事迹

时间:2022-03-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场上的吸金石_王石的事迹初入资本场被人调侃为“赤脚上市”,到“横立资本市场10多年不倒”,再到今天结缘中国资本市场20年……跌宕起伏之间,王石不仅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传奇,更使万科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块“吸金石”。带领万科进入资本市场后,王石的天性结合了创业场上的磨炼,资本之舞不仅潇洒,且游刃有余。更有甚者认为,“万科每一次的大扩张和度过危机,来自资本市场上

资本场上的吸金石_王石的事迹

初入资本场被人调侃为“赤脚上市”,到“横立资本市场10多年不倒”,再到今天结缘中国资本市场20年……跌宕起伏之间,王石不仅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传奇,更使万科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块“吸金石”。

1.神奇的“万科B”

“万科B”即指万科B股,它诞生于王石实施首轮扩张战略后的1993年间,是王石主导下的万科在危机时期成功进行的一次资本演绎。

那个时候,受制于内外部多种不利因素,万科的扩张战略开始面临着空前压力,以王石为首的管理层甚至感受到了可能的危机。正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王石开始了一次全新的资本“游戏”——推出“万科B股”。(www.guayunfan.com)所谓的“B股”,其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当时,B股的投资人限于: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人等。2001年2月19日前,B股市场仅限外国投资者买卖;2001年2月19日后,B股市场开始对国内投资者开放。

中国B股市场于1992年建立,1992年2月21日,“真空B股”在沪上市(招股时间为1992年1月12 日);1992年2月28日,“深南玻B”在深上市(招股时间为1991年11月1日),由此宣告我国B 股市场诞生。

1993年6月,“闽灿坤”成为深圳第一家异地B股上市公司;1994年12月,“华新B 股”成为上海第一家异地B股上市公司。由此,B股市场开始由地方性市场向全国性市场发展。

当万科开始筹划发行B股时,渣打(亚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曾被选为了主承销机构。之所以选择渣打,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项目带头人、公司副董事长宁志翔得到了王石的信任和好感。就此,王石曾有回忆说,宁志翔“曾就职于美国所罗门兄弟投资银行,专取大陆新兴的股票市场。大学毕业后留学欧洲、北美,投资银行业务娴熟,彬彬有礼,工作热情”。

然而,当万科B股发行万事俱备之时,深圳“8·10股灾”风波发生了。此事令高层重视,一系列的相应调整随即展开。就是在此期间,准备辞职组建君安证券的张国庆对王石提出要求,由君安主承销万科B股。面对仍掌握发行B股生杀大权的张处长,王石也只得答应,而原定的渣打变成了万科B股的副主承销商。

万科首发B股4500万股,每股港币10.53元,筹资港币4.5亿元,手续费5%(费用2%+佣金3%),属于偏高。而按照协议,在负责发行股票企业正式签订承销协议之后,万科股票能否顺利售出的风险已经转移到承销商身上,承销商必须对未被认购的剩余股票买单。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市场好坏,万科都得如期收到4.5亿元港币。

而根据知情者的透露,对于君安证券的能力,当时包括王石在内的万科高层一度有些担心。因为君安是家“冲劲有余,资金匮乏的券商”;而同一时期它还担任着名为“金田公司”的B股承销商。“直觉告诉我,君安证券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贷到如此数量的资金。”王石后来如是说。

果不其然,市场对万科B股的认同并不乐观。接近认购截止日期,万科B股仍有相当的比例没有被认购。然而,令王石也没有想到的,万科和金田公司却都按期收到了全额定向发售的B股资金。这让王石对张国庆的个性有了直接的认识。

正是凭借这笔资金,王石率领万科在当时银根紧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一段艰难的日子里,得以保持了稳健成长。并在1997年年中,一举奠定了万科在深圳房地产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那么,围绕着万科B股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1993年5月份,万科B股在开盘后跌破了发行价,承销商君安持有的B股不得不窝在手上。相关资料透露,当时君安手里的万科B不少于1000万股,成本为每股12元,市场价则每股只有9元,君安要是售出必将承担着3000万元的亏损。于是,由于无法出手所持有的万科B股,君安进而成为了万科的大股东之一。

两个月后,张国庆便希望万科能反贷给君安证券一笔费用,以缓解由于短期资金拆借导致的困局。然而,这一要求在王石看来“是非常不合适的”,也明显违背了万科发行B股的初衷,被信守“规则”的王石拒绝了。

不久之后,即上演了前文讲述过的“君万之争”事件。

2.资本场上“地产王”

万科刚刚上市时,曾有一篇评论性文章如此写道:“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不得不感谢万科作为第一家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充当的启蒙者的角色。万科上市不仅仅是王石的一种自我救赎行为,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更是开创了一条做大做强的路径,由此树立了房地产企业走向规范化管理的标杆。”

带领万科进入资本市场后,王石的天性结合了创业场上的磨炼,资本之舞不仅潇洒,且游刃有余。自上市之日起,到万科B股的神奇成功,业内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看法:万科在股市上似乎很是得意,王石实施的融资笔笔通畅,次次顺达。

如1999年和2002年,万科获得18亿元融资金额,成为万科实施扩大市场占有率和规模战略的重要支撑。与此有一组数据:1999年和2000年,万科营业收入增长分别为27.9%和31.71%;而2003年的营业收入由上年的微幅增长提升到了39.47%;2004年和200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17%和37.17%。

王石和万科的“吸金石”效应,开始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显现。

海通证券曾有一份对万科的分析报告,其中有着这样的说法:万科融资方式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居国内房地产行业之首,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被王石和万科管理层使用到了极致。

业内相关报告也给出了自己的实据:1991年末,万科A的总股本为7796.55万股,经过一系列的配股、送股、转赠、B股IPO、权证行权、发行可转换债券、增发等融资方式,2006年底万科股本扩大到了436989.88万股,股本扩张了56倍之多,股本扩张速度和倍数居于所有房地产上市公司之首。

有业内人士对比后即表示,相比万科1988年公开挂牌上市所募集的2800万元资金,20年内万科的融资能力可谓“以几何级数增长”。更有甚者认为,“万科每一次的大扩张和度过危机,来自资本市场上的支持都不可替代”。

另一位曾长期跟踪万科的知名券商分析师甚至断言:“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跟踪,说白了万科最重要的秘密就是融资,在最合适的时间融最合适的资。”

如今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人造的泡沫不可谓不大,“资本推手”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就资金密集型的房企和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成长来说,万科当年得以上市的重要意义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而在当年环境下实现万科上市的王石,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标杆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正是受到万科等一批公司的标杆影响,广州房地产界凭借“上市”的路径,迅速崛起了合生、保利、富力、碧桂园等一大批巨头,它们竞相效仿王石等前人走过的路子,借道资本市场壮大了自己,也发展了中国房地产业。

其中,2006年开始的中国股市俨然一个造富圣地,一度令无数国人激动和呐喊。

2007年4月20日的一幕至今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天,碧桂园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随即,便诞生了“130亿元的融资额,超过1300亿元的市值”的纪录。不久,这家上市的民营房企创始人之女、25岁的大股东杨惠妍即成为中国当年最年轻的首富。

而此时地产板块的万科更呈现着明星效应。2006年末时,万科市值达到了675亿元,同比上升321%,股价全年上涨263%。进入2007年后,房地产板块继续成为投资热点。

在2007年5月28日这一天,中国股市地产指数收于2027.55,累计上涨98.8%,超过同期上证指数涨幅40个百分点。此时,整体实力已实现多番增长的万科,不仅继续肩扛中国地产行业的大旗,其总市值更是突破了2200亿元。

当一些分析人士无意中进行数据比较后,得出的结果令舆论一片惊呼:2200亿元∶1376亿元!

前者是按2007年8月17日收盘价格计算出来的万科总市值,而后者则是同期美国帕尔迪、霍顿房屋、莱纳、桑达克斯四大房地产公司市值折合为人民币后的总和。尤其是其中的帕尔迪公司,还曾是初涉地产业后王石力推万科人学习的一大标杆。

虽然中国人都习惯赞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当万科真的在如此短时间内远远甩开了自己的导师后,还是惊诧了圈内圈外的所有人。

另一个看似遗漏了的资本数据还显示,2006年8月7日至2007年8月30日,万科股价实际升幅达到了惊人的792.82%。这一增幅在当年中国大陆和香港资本市场上掀起了阵阵波澜,而万科的“地产之王”名声也深深地印在了国人的心目中。

不仅如此,自此之后的世界最大住宅地产企业之名,也一直清晰地写着“万科”二字。

与舆论广泛的高调不同,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团队则保持着独特的清醒。就所谓的最高市值,王石当时即对媒体表示,市值反映的只是资本市场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不同的资本市场、不同的行业或者同一行业在不同的行业周期,甚至是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获得的估值水平,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他还特意强调,万科学习的榜样美国帕尔迪公司相对于万科的标杆意义,会一直存在着。

3.国际资本长袖善舞

王石是独特的,万科无疑也是幸运的。

当业内公认,万科已将国内融资方式尝试殆尽之时,王石率领的万科管理团队已适时地将资本之手舞向了海外,并频频发力,屡有斩获。这些布局的背后,便是王石为万科潜心勾勒的一大愿景:资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技术国际化。

早在2000年前后,王石就希望“万科资本国际化!”两年之后,在万科一次业绩发布暨发展战略说明会上,王石再次着重强调,万科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资本市场,包括海外资本市场。据王石后来解释,万科资本的国际化,既可以解决房地产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资金渴求,还可以有效规避意外风险。

此时,海外资本在万科资本多元化的战略中开始彰显,并获得业内一致瞩目。

2000年12月2日,万科董事会发布公告,提出通过向华润集团定向增发4.5亿股B股引入战略控股股东的方案。由于不同的投资者对该方案的理解及其可能将对公司产生影响的认识存在差异,12月25日万科董事会决定放弃上述方案。后来,内部即有信息披露,王石当时决定增发B股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想通过华润进入香港这个国际资本市场,并借此打通万科的国际融资渠道。

万科的这一举动,便被业内认为是王石资本国际化思维的早期布局。而在万科随后开始的资本国际化路途中,与Hypo Real Estate Bank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HI)进行的资本合作事件颇具分量。这其中,另一个重要人物郁亮开始显现出来。

如果说王石是万科国际化愿景的谋划者,另一个在万科举足轻重的人物则是这一愿景强有力的实施者。这个人便是王石的接棒者、万科第二代职业经理人代表——少帅郁亮。

郁亮出生于1965年,现任万科总裁。《南方人物周刊》曾在“2008年青年领袖评选候选人”部分对郁亮有过这样的描述:

“他在万科籍籍无名的时候作为普通员工加入,他是万科得奖最多的人。十多年时间,万科从一个资产5000万的小公司成长为一个总资产158.5亿元的房地产业龙头老大,他也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这个‘老大’的掌门。”

其实早在1993年,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国内资本环境产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追求多元化发展的万科开始暴露多处困境,尤其是资金的寒流让王石开始警醒。后来决定实施“减法”战略时,郁亮刚刚就任董事和财务总监,但已成为王石“做减法”战略的主要执行者。

几年后的2001年2月,万科高层发生重大人事变动,王石主动退居“二线”,将更多决策的权力下放给了郁亮。此时的郁亮,已代理了一年的万科总经理职位。

被王石隆重推到台前的郁亮,迅速成为中国产经界关注的一大焦点。回忆那时的场景,郁亮曾有这样的表述:“我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理解自己的职位。王石管的是不确定的事情,我管的是稍微不确定的事情,确定的事情是由副总经理管理。”他还用“默契”和“刚柔并济”来形容自己与王石的合作。

三年后,也就是2004年,郁亮总经理的试用期全面结束,在中国地产界的权力版图上也初露拳脚。至此,王石亲自设计的万科“双代言人”格局正式形成了。至于王石向郁亮移交指挥棒的详细过程,将在后文其他章节讲述。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万科“千亿计划”出炉。在舆论的聚焦下,凭借着厚实的经济学背景,郁亮为万科注入新基因的行动开始显现。这其中即包括万科资本的国际化布局。舆论一度甚至认为,并购、金融创新等全新的个性因子,使“郁亮版万科”的大致轮廓呈现在了公众面前。

2004年7月,万科与国际专业房地产投资银行HI签订合作协议,为即将开发的中山项目进行境外融资安排。

据相关资料显示,HI公司总部设在都柏林,系HYPO集团的主要机构之一,其主要业务为国际大型房地产商提供金融信贷服务。HI是完全独立而且专业的投资银行,在业务开拓上已经实现了全球化,HYPO集团股东权益为40亿欧元,管理资产则达到了1700亿欧元。

HI的选择从另一面证明了万科。对于与万科的合作,HI当时面向媒体曾表示,HI期望通过与万科的合作,给市场带进一些新鲜的东西,帮助像万科这样的大型开发商进一步开拓业务。

万科当时则公开回应,与HI的合作,不仅实现了万科与海外资本的接轨,更重要的是可借此获取多元化融资经验,尝试在国际化监管的标准下提高万科项目的管理和操作水平。

在地产行业内,则有一致的声音认为:王石主导万科与HI的合作,预示着王石带领万科正式走出了资本市场的国门,打开了万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一步融资的路径;同时,王石也率先开始了中国房企资本国际化的实践征程,为后续更多国际投资者的股权投资树立了典范。

当年双方确立合作意向后,在万科与HI合作条款中有如下规定:“项目回款之后,万科将以同业拆借利率再加几个点的利息赎回股权。”当时,国内就有很多大型公司的CFO都对万科这种融资创新感到兴奋好奇。很快,“变相贷款”之说就成为了舆论的共识。

当时更有分析认为,“121”文件出台后,银行收紧对房地产公司的贷款,窥伺中国市场许久的海外资金得到了最好的进入机会。在万科与HI公司合作之前,国内房地产商与海外资金合作大多是以股权融资,海外房地产基金以资金入股房地产项目,并共享利润。

至于王石和郁亮是如何让万科躲开了国家外汇管制,并获得海外银行贷款的奥妙之处,更受到了地产界大佬们的瞩目。

在接受媒体“是不是出于对政策的敏感”提问时,郁亮将万科与HI的合作称为“典型的国际融资”,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中国地产界一致的反应却无法淡定:“在国内金融领域,尤其是地产融资领域,一贯沉稳的万科确实开始了吃螃蟹的尝试。”

作为专注于房地产投资的银行,HI曾把与万科的合作称为“两年迈出的第一步”。它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HI“必须抢在别人前面进入才能抢占先机。”而在与万科正式合作前,HI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考察,并作出了“住宅市场的发展潜力最大,商业办公项目已经有点过热了”的判断。

此时的万科也早就开始了和海外资金的接触,只是主要寻找的是海外商业银行,而不是房地产基金。

后来公开的资料显示,万科与HI的谈判实际上持续了9个月,最终以21个文件和9个附件才达成了协议。这其中,最困难的还是双方合作框架的问题。由于HI是一个银行,不能直接投资,所以先成立了一个投资载体——Best·Gain·Investment的公司(以下简称“BGI”)。万科是国内公司,直接接受外资银行贷款在当时也有政策限制,所以相应成立了万科中山公司作为贷款载体。

万科中山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公司,由万科和香港永达投资公司共同设立。万科将所持有的万科中山公司80%的股权转让给了上文中的“BGI”,而“BGI”又是由HI公司与万科共同设立的,HI占股65%,万科占35%。以过了如此股权转换,万科和HI的合作在当时便有了相应的法律支持。

按当时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商业贷款属于资本项目,直接的境外信贷有违国家外汇管制政策。而中外合资的企业性质便为以股权形式取得境外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避开了国家相关的管制。

虽然从形式上看,HI取得了万科中山公司的控股权,而万科直接和间接持有万科中山公司的权益只有48%(20%+80%×35%),但实际上HI公司并不拥有实际控制权。这是因为,项目的运作方是万科,双方更有约定:在中山项目回款之后,万科将以同业拆借利率再加几个点的利息赎回股权。

时任总经理的郁亮后来解释说:“最后确定架构花了很长时间,因为要通过构建海外、香港、国内多层次的控股构架,适应多国、多地区(英国、香港、内地)的法律政策。”

对于当时业内和舆论界的热烈评议,郁亮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以后万科或者其他房地产商再和海外银行合作的谈判,都应该会比我们这次用的9个月时间短。作为先行者,我们付出比后来者更多的成本,但是也获得了先机。”

随后,万科与HI先后展开了多个项目的合作,并与新加坡RZP合作,涉及国内多个城市。

很快,中国产经界中便有了“FDI‘贷款模式’”一说,即以FDI(外国直接投资)之名,行商业贷款之实。当时之所以会有此种说法,也是中国产经界对王石和郁亮开创地产企业融资新模式的一种肯定。

紧接着,如下说法在资本市场上也流行开来:“王石时代,万科致力于‘慢工出细活’,完善治理解构、做减法、建立尊重员工和客户的企业文化;郁亮时代,开始挥动资本大旗,‘乘法速度’箭在弦上。”

当时业内更有权威人士感叹:王石和郁亮操盘下的万科,在海外融资上破竹之势蓄积已满。

2006年7月,国家出于国民经济安全和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考虑,由六个部委联合下发了“楼市限外令”——171号文件。此文件对外资进入中国地产业的迅猛势头进行了及时限制,却也让积极与外资展开合作的相关企业措手不及。然而,作为万科资本国际化战略重要执行者的郁亮,又一次淡定地表示:“权当练手好了,总有一天能用到。”此种自信,与王石似乎一脉相承。

一年后的2007年11月,当新的宏观调控局面即将展开之时,王石面对核心经济媒体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资本国际化”思维。

在王石看来,信贷是宏调的手段之一,万科已经意识到仅仅靠国内上市、靠银行借贷,资金的风险问题依然存在,如国内融一次资要10~12个月。与此相比,香港作为一个成熟的规范的国际化的市场,融资的效率无疑有着国际化标准。

面对王石的此番表态,业内人士似乎又一次感受到了其对政策的敏感能力。而这一敏感能力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王石处心积虑构建的国际化资本路径,更进一步地奠定了万科在整个业内的领导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